《史记·孔子世家》鲁乱。孔子适齐 材料二:孔子抱圣人之心,倚天理,观人情 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摘   2024-12-11 11:30   山东  

材料一:

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文马三十驷,遗鲁君。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

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及吴侵陈,陈常被寇。于是孔子去陈。过蒲,蒲人止孔子。孔子遂适卫。灵公问兵阵。孔子曰:“俎豆[注]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与孔子语,见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他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孔子闻之,曰:“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孔子抱圣人之心,倚天理,观人情,明终始,知得失。故兴仁义,厌势利,以持养之。于时,周室微,王道绝,诸侯力政,强劫弱,众暴寡,百姓靡安,莫之纪纲,礼仪废坏,人伦不理。于是孔子自东自西,自南自北,匍匐救之。

(节选自《韩诗外传》)

【注】俎豆:指祭祀。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于是诛鲁大夫A乱政者B少正卯C与闻D国政E三月F男女行者G别于涂H涂不拾遗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乎,表对象,与《<论语>十二章》“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乎”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

B. 致,送,与《大学之道》“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的“致”意思不相同。

C. 见,看见,与《<老子>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的“见”意思相同。

D. 附,使……归附,使动用法,与《兼爱》“亏父而自利”的“亏”用法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景公两次向孔子问政,都非常满意,但在听了晏子的进言后虽然恭敬地接见孔子,却不再问有关礼的事了。

B. 晋、楚争霸,轮番攻伐陈国,吴国也侵犯陈国,曾在陈国住了三年的孔子就想去陈国推行仁政,但被蒲人阻止了。

C. 孔子认自己学习道理不知疲倦,教诲别人不觉厌烦,发奋努力废寝忘食,乐于其中而忘忧,不知衰老将要到来。

D. 孔子怀有圣人的仁心,能依照天理,观察人情,明晓始终,知道得失,因此孔子宣扬仁义,厌恶权势财利,修养自身。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

(2)周室微,王道绝,诸侯力政,强劫弱,众暴寡。

14. 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体现出孔子“匍匐救之”?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0. BCF

这句话意思是:于是诛杀鲁国扰乱政事的大夫少正卯。参与治理国政三个月,男女行路分道而走,遗留在路上的东西没人捡拾。所以在 “乱政者” 后断开,表修饰的 “与闻国政” 不能断开,“三月” 后断开表示时间界限,“男女行者别于涂” 主谓结构完整,在 “别于涂” 后断开。

11.C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的 “见” 是 “自我显露” 的意思,与 “见蜚雁,仰视之” 的 “见”(看见)意思不同。

12.B

  孔子是因为陈国常被晋、楚、吴侵犯,局势不安定才离开陈国,而不是想去陈国推行仁政被蒲人阻止。

13.(1)孔子当政的话,鲁国必然称霸,鲁国称霸而我齐国土地挨近它,我齐国的土地就会最先被兼并了。

(2)周朝的王室势力衰微,王道已经断绝,各诸侯国凭借武力相互征伐,强者欺凌弱者,多数人欺负少数人。

14.①在齐国,孔子为高昭子家臣欲通齐景公,提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政在节财” 等为政理念,希望改善齐国政治。②在鲁国,孔子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并摄相事,诛杀乱政者少正卯,使鲁国社会秩序井然,四方之客至鲁如归。③在卫国,孔子虽未被卫灵公重视,但仍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如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表明自己对礼乐文化的重视,试图影响卫国政治。④在陈国,孔子居住三年,在晋楚争强、吴国侵陈等动荡局势下,仍心怀救民于水火的想法,后因局势被迫离开仍前往他国继续寻求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⑤在叶地,叶公问政时孔子提出 “政在来远附迩”,表达自己的为政思想,希望能改善当地治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鲁国大乱。孔子去到齐国,当齐卿高昭子的家臣,打算以此来与齐景公交往。景公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讲得好啊!”改日齐景公又向孔子询问为政,孔子说:“为政在于节约财物。”景公很高兴,将要把尼溪的田地封赐给孔子。晏婴进言说:“您打算用这一套来改造齐国的习俗,恐怕不是引导小民的好办法。”此后齐景公虽然恭敬地接见孔子,但不再问有关礼的事。齐国大夫企图谋害孔子,孔子听说此事。齐景公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就上路离开齐国,返回鲁国。

此后,鲁定公任命孔子为中都宰,经过一年的时间,四处都来效法他。孔子由中都宰升任司空,又由司空升任大司寇。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凭大司寇身份暂时代理相事。于是诛杀鲁国扰乱政事的大夫少正卯。参与治理国政三个月,男女行路分道而走,遗留在路上的东西没人捡拾;从四方来到城邑的客人不必向官吏请求,全都给予接待,如同回到了家。齐国人闻悉鲁国的情况后感到恐惧,说:“孔子当政的话,鲁国必然称霸,鲁国称霸而我齐国土地挨近它,我齐国的土地就会最先被兼并了。何不赶紧献送土地呢 ”大夫黎锄说:“请先尝试设法阻止孔子当政;如果没法阻止孔子当政再献送土地,难道算晚吗!”于是挑选齐国国中漂亮的女子八十人,连同有花纹的马一百二十匹,馈赠给鲁国国君。鲁国国君整天去观看这些美女和宝马,连国家政事都不想了,子路见此情形说:“夫子可以离开这里了”。

孔子在陈国居住三年,适逢晋国、楚国争霸,轮番攻伐陈国,还有吴国也侵犯陈国,陈国经常受到劫掠。于是孔子离开陈国。途经蒲邑,蒲邑人扣留孔子。孔子于是前往卫。卫灵公询问用兵的阵法。孔子说:“摆弄礼器的事倒曾听说过,军队作战的事没有学过啊。”第二天,卫灵公与孔子交谈,看到天上飞翔的雁,仰头注视,神色心思不在孔子身上。孔子于是上路。孔子从蔡地到叶。叶公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说:“为政之道在于招徕远方贤人而安抚身边百姓。”有一天,叶公向子路问孔子的为人,子路没作回答。孔子听说此事,说:“仲由,你为什么不回答说‘他为人呀,学习道理不感疲倦,教诲别人不觉厌烦,发奋努力废寝忘食,乐于此道而忘却了忧愁,不知衰老将要到来’。”

材料二:

孔子怀抱着圣人的心志,依据天理,观察人情,明了事物的始终,知晓得失。因此他提倡仁义,厌恶权势和私利,以此来涵养人们的心性。当时,周朝的王室势力衰微,王道已经断绝,各诸侯国凭借武力相互征伐,强者欺凌弱者,多数人欺负少数人,百姓生活不安定,没有谁能够维持秩序,礼乐制度遭到破坏,人际关系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不辞劳苦,无论东西南北,四处奔走,试图挽救这种局面。

古诗文学习
古诗文学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词名句,古诗鉴赏试题,文言文试题及翻译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