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解读|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

文摘   2024-11-25 07:37   甘肃  
指南解读
Guide interpretation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亦称艾滋病病毒。AIDS是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于2005年制订了我国《艾滋病诊疗指南》(简称《指南》),2024版《指南》是在2021年第5版《指南》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修订而成。

新版《指南》重点对抗病毒治疗、全程管理、机会性感染、HIV合并肿瘤、HIV感染的预防与干预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并新增“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INR)”这部分内容,首次提出了“艾滋病脆弱人群”的概念,,增加了诊治推荐意见及其推荐证据和推荐强度。




更新点一
肺孢子菌肺炎(PCP)治疗基本一致,更新预防要求


2021
PCP患者经ART使CD4+T淋巴细胞增加到>200/μL并持续≥6月时,可停止预防用药。

2024
推荐意见6: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µLHIV/AIDS患者应使用SMZ-TMP预防PCP,一级预防为1片/d,二级预防2片/d;ART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到>200个/µL并持续≥3~6个月可停止预防用药(A1)



更新点二

同时感染多种病毒的AIDS患者,治疗方案调整优化



2021

不论CD4水平如何,只要无抗HIV暂缓治疗的指征,均建议尽早启动ART。(1)HIV/HBV合并感染者应同时治疗两种病毒感染,包括两种抗HBV活性的药物,ART方案核苷类药物选择推荐TDF(或TAF)+3TC(或FTC)(其中TDF+FTC、TDF+3TC、TAF+FTC均有合剂剂型),但TAF 所致肾毒性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低于TDF。

合并HC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数<200/µL推荐先启动 ART,待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后再适时开始抗 HCV治疗。


2024

推荐意见27:HIV/HBV合并感染者不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如何,均建议尽早启动ART,ART方案中应包含2种具有抗HBV活性的抗病毒药物,ART骨干药物中的核苷类药物推荐选择替诺福韦(或TAF)+拉米夫定(或恩曲他滨)(B1)。

合并HC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µL者推荐先启动ART,待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后再适时开始抗HCV治疗,但无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低HIV/HCV合并感染者均可以进行抗HCV治疗。




更新点三

治疗失败情况,新增两个新概念



2024

一过性病毒反跳(blips):在病毒学抑制后,出现单一的1次可检测到的HIV RNA,随后又恢复到病毒学抑制,称为一过性病毒反跳,一般认为单次的一过性病毒反跳和后续的病毒学失败无关。一过性病毒反跳大多不是因为依从性不足,而是正常的生物学波动或者实验室“假象”。

低病毒血症(low_x0002_level viremia,LLV)如果出现连续2次可检测到HIV RNA在50~200拷贝/mL之间,称为LLV。LLV需评估患者的依从性、耐受性和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LLV通常不需要改变治疗方案,但需每3个月监测1次HIV RNA,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ART方案。

推荐意见 32:LLV需评估患者的依从性、耐受性和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A1)。LLV通常不需要改变治疗方案(B1),但需每3 个月监测1次HIV RNA,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ART方案(C1)。




更新点四

首次提及免疫功能重建不全新概念



2024

免疫功能重建不全者(INR):AIDS患者接受有效ART后,部分病毒控制良好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无法恢复。

推荐意见34:接受ART4年以上,外周血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50拷贝/mL)超过3年,CD4+T淋巴细胞计数仍持续低于350个/µL,同时除外其他可能导致CD4+T淋巴细胞计数长期低下的原因,需考虑为免疫功能重建不全。

推荐意见35:免疫功能重建不全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应定期监测,并需根据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 NADE的筛查。对于已实现病毒学抑制的患者,不建议为改善免疫重建而随意进行ART调整(B1)。




更新点五

AIDS群体全程管理推行新举措



2024

推荐意见44:推荐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µL的HIV感染者开展血清CrAg筛查,阳性者应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排除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可能(B1)。

推荐意见46:需特别关注脆弱人群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的相关问题,脆弱人群主要包括:年龄超过50岁的老年患者、儿童患者、妊娠期妇女、具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免疫高度抑制的患者如 CD4+T淋巴细胞计数<50/µL、ART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的患者。这类患者要更为积极地进行 ART,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注意多学科协作诊治(C1)。

接受ART的患者常伴随体质量的增加,尤其是在ART后的第1年,研究显示使用含INSTI和/或TAF的ART方案的患者体质量增加更为明显。建议在启动ART时进行体质量和体质指数的监测,ART后每6个月随访1次体质量和体质指数。体质量增加在10%以下的患者不建议因此而更换ART方案,而建议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运动和节食等。



END

文字:李依静

参考: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

CDC信息站
关注疾控动态,传递疾控信息,专业介绍传染病与地方病、计划免疫、结核病、慢性病、性“艾”病、职业病等疾病的防控知识,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推送养生保健科普文章.欢迎关注,转发,投稿。 投稿邮箱:654952351@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