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疆煤的市场地位和稳定发展的思考

企业   2024-11-05 10:10   新疆  
新疆地域辽阔,约占我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十三五”前期由于新疆本身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之与内地距离遥远,疆内煤炭开发只限于自给自足式的小规模生产。“十三五”期间随着自治区坚定不移地推进优质资源转换战略新疆承接内地煤炭产业转移的力度不断增大。尤其是近些年,随着“西煤东运”、“西气东输”和“疆电外送”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煤电、煤化工和煤制气等资源转换工程的落实,新疆煤炭工业正在由产能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未来开发前景广阔。为此,本文基于新疆煤炭资源赋存特征,着重分析新疆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一、新疆煤炭资源现状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富集区,预测资源量2.19万亿t,占全国预测资源总量的近40%,居全国首位。截止2021年已探明资源量4500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同时,新疆还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预测储量约 9.51万亿m³,约占全国煤层气资源预测储量的26%。

新疆已被国家确定为第14个大型煤炭基地和 5 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之一,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区和战略性能源储备区,在国家能源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

(一)新疆煤炭资源赋存特点

新疆煤炭资源具有储量丰富、分布相对集中、赋存范围广、煤层厚度大且煤层数目多、埋藏深度浅、煤质优良等特点。在侏罗纪时期就已经成煤,其中长焰煤、不粘煤占到 81% 左右,气肥煤和焦煤占到19%左右,另外还有贫煤、瘦煤等。总体来说,新疆的煤变异程度相对较高、发热量高,属于优质动力煤、煤化工煤制油用煤。

新疆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不匹配的现象比较 突出,呈现出 “北多南少” 的态势,根据国家能源战略部署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新疆煤炭基地划分为吐哈、准东、伊犁、库拜四大生产基地,囊括了36个矿区。

吐哈基地以疆煤外运和疆电外送为主,包括大南湖、淖毛湖、黑山、克布尔碱、三道岭、巴里坤、沙尔湖、三塘湖、艾丁湖等9个矿区。

准东基地主要以开发煤电、煤化工等示范性项目为主, 合理优化布局大型工业园区,同时参与疆煤外运和疆电外 送项目,主要包括五彩湾、大井、西黑山、硫磺沟、 昌吉白杨河、塔城白杨河、和什托洛盖、阜康、艾维尔沟、四棵树、沙湾、玛纳斯塔西河、将军庙、老君庙、喀木斯特、乌鲁木齐、水溪沟等17个矿区。

伊犁基地主要以开发煤化工示范项目、煤电为主,实 施煤炭就地转化,主要包括伊宁、尼勒克、昭苏 3 个矿区,重点开发伊宁矿区。

库拜基地主要包括俄霍布拉克、阿艾、拜城、塔什店、 布雅、阳霞、喀拉吐孜等 7 个矿区。主要以满足当地发电、 城市供热、工业生产用煤和居民生活用煤为主。

二、目前煤炭市场的发展形势

(一)能源安全是基石

“双碳”目标背景下,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与稳定发展的基石,鉴于我国相对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煤炭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与稳定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52.4亿t 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占比约为56.0%。虽然近几年虽然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略有下降,但煤炭产量及消费量仍在增加。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产业体系的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认真审视煤炭在能源安全保障中的作用,构建煤炭产业安全体系非常必要。

(二)全国煤炭市场形势分析

回看我国煤炭市场的发展,煤炭行业屡次进行调整,煤炭市场从无到有,经历了统购统销、放开搞活、市场框架初建、价格双轨制、宏观调控历史发展阶段,初步形成煤炭市场体系。长期以来的经济、技术等发展更是赋予煤炭绝对的重要性。

1、全国煤炭生产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以前,中国原煤产量一直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2016年以后随着煤炭增产增供政策持续推进,原煤产量逐渐回升,到2022年中国原煤产量44.96亿吨,相对于2016年上升了11.32亿吨。

2、全国煤炭消费情况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量显示,2016年以来我国煤炭消费量一直稳步增加,到2022年中国煤炭累计消费量为43.2亿吨,相对于2016年增长了5.93亿吨。

3、全国煤炭进口情况

我国煤炭需求量全球最高,虽然我国原煤产量处于世界前列,但仍不足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煤炭需求,因此需要大量进口煤炭。根据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煤炭进口数量逐渐上升,到2021年中国煤炭进口数量达到32322万吨,2022年,受全球能源危机影响,进口煤价倒挂,进口煤量近五年来首次下降,同比下降9.2%。

4、全国煤炭价格变化

从2002年中国加入世贸算起,大致可以将我国煤炭价格变化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2年到2011年的黄金十年,煤炭售价持续攀升,从200元/吨增长到431元/吨,价格涨幅116%;第二阶段从2011年-2015年连续4年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从431元/吨下跌到293元/吨,价格跌幅32%;第三阶段从2015年-2020年煤炭价格在两年内迅速上涨至425元/吨,并连续三年保持基本稳定;第四阶段2020年至今:煤炭价格再次急剧上升,在2021年10月煤价达到顶峰,随后迅速回落,但较2019年底仍有43%的涨幅。

(二)新疆煤炭市场形势分析

1、新疆煤炭生产情况

随着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入驻新疆积极参与新疆煤炭工业开发建设和重组改造,投资建设了一批千万吨级的大型特大型煤矿,使新疆的煤炭产能开始逐步释放,尤其是近五年来,内地煤炭资源面临枯竭,煤炭资源开发重心进一步向晋陕蒙新转移,新疆原煤产量快速增长。2021年新疆原煤产量突破3亿吨,增速18.8%,2022年新疆原煤产量突破4亿吨,增速28.6%。

2018—2022年间,新疆原煤产量从2018年的1.90亿t增长到2022年的4.13亿t,年均增速15.36%。新疆原煤产量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比重由2018年的5.37%提高到2022年的9.18%,是全国第四大产煤省区。

2、新疆煤炭消费情况

随着新疆工业化的加快,新疆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其中煤炭消费总量增幅最大,从2015年的1.81亿吨增长至2.6亿吨,煤炭消费量占全疆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新疆煤炭终端消费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呈持续下降趋势,由2015年的17.23%下降至2020年的11.15%。煤炭用于中间转化的消费量和占比持续增长,从2015年的82.77%增长至2020年的88.85%。

工业是新疆主要耗煤行业,2020年工业消费量占煤炭消费总量的约97.69%,工业中又主要集中在电力(约占煤炭消费总量的57.39%),供热(11.93%)、炼焦(14.97%)、制气(3.65%)四大行业。

煤电: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近年来加快实施能源优势转化战略,电力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在2015—2022年间,全疆火电装机容量(含自备电厂)从3768万kW增长到5858.6万kW,火电装机占总装机的比重从2006年的54.22%上升到2022年的56.88%。

2010年11月第一条“疆电外送”通道正式投运,之后随着一批“疆电外送”±750,±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及配套电源工程的建成投运,“疆电外送”规模逐年增长,2022全年,新疆电网累计外送电量1257亿kWh,同比增长2.7%。截止目前新疆已经建成四条外送电通道,2022年下半年疆电外送第五条大通道、第三条直流通道哈密北-重庆±800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预计将每年增加外送电量400亿千万时以上。

煤化工:“十三五”期间,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中将新疆准东列为全国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经过几年的发展,新疆现代煤化工产业已度过起步阶段,新疆现代煤化工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一定规模。截止2022年,新疆共有投产煤制油企业8家,总产能823万吨/年,煤制气4家总产能61.25亿m³。煤制烯烃企业15家,总产能1122万吨/年,煤制乙二醇企业31家,总产能873万吨/年。

3、疆煤外运情况

新疆作为国家第四大产煤省份,随着国家“西煤东运”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新疆煤炭在满足疆内市场需求的同时,煤炭外运量也大幅增长。2017年之前,新疆煤炭年调出量基本保持在1000-1500万吨,直至近三年,外调量才有了大幅增长,根据乌鲁木齐铁路局资料显示新疆铁路原煤调出量从 2017年的994.7万吨增加到2022年的5521.4万吨,增长了5.5倍。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新疆原煤铁路和公路调出量超8000万吨。近三年来疆煤外运的爆发式增长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缺口,有力地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

三、疆煤外运格局、流向分析和经济性测算

近年来,新疆聚焦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交通强国建设,大力推进进出疆铁路、公路大通道建设,完善疆内公路、铁路、民航立体交通网,形成东联西出国际大通道,综合交通实力快速增长,已初步实现“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的既定目标。

(一) 疆煤外运格局:

1、新疆煤炭外运铁路通道呈现“一主两翼”格局

随着新疆铁路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已经形成以兰新铁路为主通道、临河至哈密铁路为北通道、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为南通道的“一主两翼”进出疆三大铁路通道。“一主”是指兰新铁路,该线路为主要的货运线路,承担疆煤外运的主要量。两翼主要是指“北翼”和“南翼”,“北翼”指环天山北坡临哈线及向西延伸线,即临河线-哈密-将军庙线。“南翼”通向西南区域,即格库线。在“一主两翼”的铁路项目中,主要有哈密南环线、哈密-将军庙、哈密-内蒙古额济纳旗策克、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哈密-罗布泊铁路等,可以看出哈密在出疆铁路布局中占据着核心位置。

兰新铁路:疆煤外运主要通道,短期运力持续紧张。兰新铁路通道由兰新线和兰新高铁共同构成。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运输通道和我国西北地区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兰新铁路为疆煤外运主通道,据甘肃发布数据显示,兰新铁路设计运输能力在 7,000-8,000万吨/年。兰新线近期煤炭运力约 5,000 万吨/年,若对兰新线进行重载扩能改造或修建一条专用重载货运铁路(新疆-甘肃-青海-川渝),则能够形成产量-运力-需求三者的匹配,煤炭输送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临哈铁路:疆煤外运的北翼通道,外运潜力较大。临哈铁路连接临河火车站—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哈密。主要由东段的临额铁路(临策铁路)和西段的哈额铁路构成。临哈铁路是疆煤外运的北翼通道,年运力约2,000万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临河及哈密内蒙古段将进行扩能改造,项目建成后,临哈铁路运输能力将提升45%左右。

红淖铁路:连接新疆南北翼运输通道的重要纽带。红淖铁路主要经哈密市北部伊吾县及哈密市东部地区,全线长 435.6km,北起淖毛湖矿区,自伊吾县淖毛湖站引出,至终点甘新交界处的红柳河站,待红淖铁路与将淖铁路联通后,将贯通准东和哈密两大煤炭基地,准东地区煤炭可从将军庙绕道乌将线、兰新线至红柳河,出疆运距从1080公里缩短到780公里,缩短近28%的运输距离,运费从202元/吨下降到150元/吨,节约了26%的运输成本,有力的降低了运输距离和运输成本。同时可连通兰新铁路、额哈铁路,形成出疆北部新通道,成为大秦线煤炭集运系统的后备通道。

格库铁路:疆煤外运的南翼通道。格库铁路起自青海省格尔木市,终到库尔勒市,线路全长1,206公里,是出入新疆的第三条铁路通道,是疆煤外运南翼通道,主要供青海、西藏、四川地区,年度货运量达2,600万吨/年。2021年,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海省交通运输厅、青藏集团公司联合印发《青海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21-2050 年)》,其中提到格库铁路增建复线工程将作为青海 2036-2050 年规划铁路项目。

2、公路运输在疆煤外运中主要起补充作用。

铁路是疆煤外运的主要方式,公路运输起补充作用。新疆地域辽阔,公路长途运输相比铁路运价的竞争力较低,在铁路达到最大运力之前,公路运输将作为疆煤外运的补充。新疆主要有三条国有出疆公路通道,分别为新疆至上海的312国道/连云港至霍尔果斯的G30连霍高速、北京至乌鲁木齐的G7京新高速、新疆至青海的315国道。另外,淖柳公路是由新疆广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矿用公路,西起伊吾县淖毛湖镇广汇新能源公司煤化工基地,最后到达终点站兰新铁路柳沟车站,是我国首条投入运营的“疆煤东运”公路专线,淖柳公路煤炭年运量最高可达1000万吨。

3、通过公铁联运方式,释放煤炭运力。

张掖至哈密段是兰新线能力最紧张的区段,嘉峪关车站点线能力不协调限制了兰新线煤炭运力。采取公铁联运方式避开嘉峪关车站,从张掖站转兰新线通过铁路将煤炭运出,可有效减少嘉峪关车站客货作业干扰,提升其作业效率,协调兰新线的点线能力,满足兰新线快速增长的货运需求。

(二)疆煤外运的经济性测算

煤炭外运总成本主要由坑口成本与运输成本两部分组成。新疆煤的优势在于坑口成本较低,劣势为运距较长,运输成本较高。

1、铁路方式下,疆煤外运的经济性测算

综合市场数据,目前国内铁路运费均价为0.14-0.22元/吨公里,新疆地区坑口价长期低于三西地区,假设新疆地区开采成本在150元/吨左右,目前新疆50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为300-350元/吨,利润约为150-200元/吨。以5000卡动力煤为例,考虑到短倒费用,当市场煤价高于716元/吨时,煤炭以铁路方式外运至环渤海港口才有可能性,当煤价高于866元/吨时才有经济性。

2、公路方式下,疆煤外运的经济性测算

综合市场数据,目前国内一般长途运输吨公里运价在0.25-0.39元左右,假设公路煤炭运输吨公里运价为0.3元。以5000卡动力煤为例,对吐哈煤田来说,当煤价高于540元/吨时,煤炭公路方式外运至最近的青海市场才有可能性,当高于690元/吨时才有经济性;对准东煤田来说,当煤价高于700元/吨时,煤炭公路方式外运出疆最近的青海市场才有可能性,当高于850元/吨时才有经济性。

(三)疆煤外运流向及经济性测算

1、从原煤缺口来看:川渝地区煤炭缺口不断扩大

受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川渝地区的煤炭产量近年来都以较快速度下降,2021年重庆所有国有煤矿全部关闭退出,发电燃煤全部靠外购,保供压力前所未有;四川煤炭当地小煤矿也因供给侧改革政策陆续关停,产量大幅下降。在此背景下,作为全国结构性缺煤的主要地区,川渝地区煤炭缺口不断扩大,2022年煤炭市场需求缺口近1亿吨。

2、从经济性来看:疆煤在川渝、青海、甘肃地区有一定优势

综合运距及开采成本,新疆煤炭在川渝、青海、兰州地区较有竞争力。对于环渤海港口、两湖地区、东部沿海地区,运输距离超过3,500公里,是晋陕蒙的三倍,经济性差,不具备竞争力。对于川渝地区,运输距离为2,000-2,600公里,虽然总成本并不具备优势,但由于川渝地区煤炭缺口较大,综合来看,较有竞争力。对于河西走廊、青海地区,虽然新疆煤炭不具备明显运距优势,但由于坑口成本较低,足以抵消运距的劣势。

四、新疆煤炭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国家能源战略由东向西的调整使得新疆的地位日益凸 显。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进一步实施、深化,新疆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三基地一通道” (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基地和储备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中央政策倾斜将为新疆煤炭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 5600多公里,是中国连接波斯湾、里海、西伯利亚的战略枢纽,是连接中亚的门户,特别是中巴铁路、中吉乌铁路的修建开通,对于促进新疆煤炭产业产能提升和本土煤炭企业步入国际市场具有显著的地缘优势。

基于能源战略需求考虑的新疆四大煤炭基地的准确定 位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煤炭资源开发效益的最大化。特别是 一条条出疆通道的建设,为 “疆煤东运” 提供了可能。同特高压变电输送技术的革新为新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以广汇集团、庆华集团为代表的一批煤化工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原煤的需求。

包括政策倾斜、地缘优势、技术创新在内的发展机遇对新疆煤炭工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但是包括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差异性大、远离消费市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严重匮乏、本土型企业发展后劲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节能减排压力大在内的各项影响因素对新疆煤炭工业在短期内的飞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五、新疆煤炭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以资源深度高效开发为主线,利用政策倾向完善本地产业基础设施,综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环境承载力、水资源的利用等因素,实现全疆煤炭资源合理有序开发,更好地开采新疆优势煤炭资源。加强低阶煤的研究利用,提高新疆煤炭的品质,让疆煤的市场竞争力更强、走得更远、服务更广。

二是以煤炭的就地转化为主,拓展以煤基为主的下游产业布局,做强做大产业链,实现本地消纳。

三是大规模建设空中电力通道,让火电与绿电匹配上网,让新疆电能支撑中部、西南省份的经济发展,可直接带动新疆地区能源经济。

三是继续合理规划运输通道。外运通道建设中要合理规划路线与方向,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疆煤外运的消费市场及需求量后,既要对既有的铁路通道进行加强和完善,又要新规划建设煤炭运输专线。真正做到疆内环起来,疆外快起来。

四是加大金融服务能源实体,建立和引入与能源产业相关的金融服务业。让金融与实体相辅相成相融。比如设立能源产业基金、帮助一些煤矿加快建设、扩能扩产、脱困等,还可设立煤炭产业链辅助行业的子基金等,服务好生产后端的物流、贸易、仓储等辅助行业。

五是加大本土技术人才培养力度。预计人才将是制约后续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有针对性的规划建设职业技能学校,做到人才接替和专业需要匹配的前瞻性。考虑到目前全疆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现实状况,着力培养一批 “留得住、顶得住”的“业务精通、经营有方、管理有术”的复合型本土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为独家分析观点,不做为其他参考建议。)

作者:张奎

          孙启宸

新疆煤炭交易中心
新疆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前身为新疆煤炭交易所,是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函【2010】241号和自治区金融办批准设立的全疆唯一具有煤炭现货交易资格的电子交易平台。利用煤炭电子现货交易平台,打通物流服务、金融服务、资讯服务,实现生态链式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