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王瑞媛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刘燕梅
本文通讯作者,陕西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韩 静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澳华艺术与文化研究院教授
摘要
关键词:文明互鉴 主流媒体 优兔平台 中国文化传播 网络议程设置 情绪设置
引言
文献综述
议程设置与情绪设置
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
数据采集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本研究以“Xi’an”为关键词,在优兔平台中选取由中国官方媒体(如New China TV、CGTN等)发布,且观看量排名前50的英文视频为研究对象。使用YouTube的Data API v3配合Python相关库进行视频和下方评论的筛选、抓取、整理和清洗。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视频内容通过自动文本转录和人工清理,构建了包含57004英文字符的主流媒体语料库。此外,本研究在收集受众语料方面采取了非干预性方法,即直接抓取用户评论,避免了由于传统问卷可能存在的样本量限制或回应效果不佳而引入的数据偏差 [9] 。人工清理后,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159545英文字符的海外受众语料库。
议题编码与情绪编码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文体学方法深入研究样本文体特征,利用Wmatraix 5.0作为分析工具,以英国国家语料库(口语)作参照,通过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确定自建语料库中的关键语义域并提取关键词,随后邀请三位文化领域专家(包括一位英语母语者)根据文本分析中的关键词和关键语义域进行独立的议题编码, [14][15] 经Kappa系数量化评估,专家间一致性达0.89,由此确立10个主要议题类别(表1)。媒体议程的编码条目与受众议程的议题类别一致。
议程网络分析
本研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评估主流媒体与海外受众议程的关联性。首先,构建基于关键词共现频次的主流媒体和海外受众议程共现矩阵,议题间的共现频次为其关键词的共现次数总和。然后,应用“点度中心度”指标衡量议题在议程网络中的中心性,并使用NetDraw工具直观展示两者的关注焦点。最后,通过Ucinet 6.770软件的二次指派程序方法分析矩阵相关性。
情绪分析
本研究采用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主流媒体和海外受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情绪态度在积极、消极和中性上的占比差异,并深入探究他们在具体文化议题层面上的情绪差异。
研究发现
议程网络分析
媒体与公众情绪分析
讨论与建议
结语
基金项目:论文系2024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外英文媒体中的多模态隐喻比较研究(2013-2023)”(项目编号:2024NQ054)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 释:
[1]余卫国.“文明互鉴论”的科学内涵、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J].宁夏社会科学,2017(06):11-16.
[2]邓依林,张伦,吴晔.中国官方媒体的全球文化传播网络议程设置研究[J].新闻大学,2022(09):14-28+117-118.
[3]曾庆香.跨文化传播:内涵错层与价值冲突[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7(02):146-153.
[4]麦克科姆斯,M.,肖,D.L.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J].公共舆论季刊,1972,36(2),176-187.
[5]郭蕾,麦克科姆斯,M.网络议程设置:媒体效应的第三层面[M].国际传播协会年会,波士顿,马萨诸塞州,2011.
[6]Vu,H.T.,郭蕾.,麦克科姆斯,M.探索“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画面”:网络议程设置研究[J].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2014,91(4),669-686.
[7]塔哈姆坦,I.,波特尼斯,D.,莫哈马迪,E.,辛格,V.,米勒,L.E.世界卫生组织(WHO)与推特用户在COVID-19期间的相互影响:网络议程设置分析[J].医学互联网研究杂志,2022,24(4),e34321.(英文)
[8]郭,J.,刘,S.从#BlackLivesMatter到#StopAsianHate:探讨推特上话题标签激活的网络议程设置效应[J].社交媒体+社会,2022,8(4).
[9]周胜,吴波,田福庆.基于三孩政策的网络议程设置研究[J].全球传媒学刊,2022,9(03):125-142.
[10]徐翔.从“议程设置”到“情绪设置”:媒介传播“情绪设置”效果与机理[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03):82-89.
[11]高萍,吴郁薇.从议程设置到情绪设置: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人民日报》的情绪引导[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10):67-71.
[12]王雅静,赵文卓.公众讨论与议程网络:图绘“一带一路”的海外传播效果[J].中国传媒科技,2023(05):51-55.
[13]王朝阳,于惠琳.新闻短视频传播中的情绪偏好效应 —— 基于梨视频社会版块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72(03):42-55.
[14]吴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 对5国16所孔子学院的调查[J].浙江社会科学,2012(04):144-151+160.
[15]沈霄.“看”中国:作为“他者”的国家形象建构 —— 基于Facebook“中国文化”系列短片的文本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05):146-154.
[16]霍夫斯泰德,G.文化与组织:心智的软件[M]..伦敦:麦格劳-希尔,1991:9.
[17]段光鹏,王向明.价值共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构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8(04):5-12.
[18]杨明,张伟.个人主义: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J].南京社会科学,2007(04):38-44.
[19]魏新东,汪凤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东西”与“南北”差异[J].心理科学,2022,45(04):1017-1023.
[20]王姝彦,郭虹.认知演化的文化可塑性 —— 基于文化神经科学视角的分析[J].浙江学刊,2023(05):73-79.
来源:东南传播,2024年第7期,总第239期
【责任编辑:何雨铖】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需要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END
编辑/文慧芳
审核/刘君荣 黄雪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文章
《东南传播》
每本定价20元,全年定价240元
可随时破月征订,欢迎订阅!
联系电话
投稿邮箱
dncbtougao@163.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274/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9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