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为了躲避跳蚤,张爱玲开始频繁搬家。4年时间,她一共搬家180多次。死后一周才被发现,卫生间扔满了纸巾,房东说她脑子有病。
1984年夏,72岁的张爱玲陷入了一场看似疯狂的“跳蚤战争”。
为了逃脱那不存在的小虫子,她频繁地搬家——4年时间里,她总共换了180多次住处。
1995年9月,在一次无人知晓的搬家后,75岁高龄的张爱玲在洛杉矶一间潮湿阴暗的公寓里离开了人世。
直到一周后,才有人发现了她的遗体。
那间公寓内很是凌乱:地上堆满了被撕烂的杂志与报纸,满墙的黑色污渍,到处都是打翻的杀虫剂瓶子......
而卫生间里最多的,就是成堆用过的卫生纸。
这一切无不昭示着主人生前的困境与痛苦。
“她脑子有病吧?”房东摇头感叹,语气中透着难以言喻的怜悯。
其实,张爱玲早年并不像这样颓废与绝望。年轻时的她,风华正茂、心怀远大。
她15岁就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倾城之恋》,她21岁进入当时中国最高学府燕京大学学习英语文学,她26岁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倾城集》轰动一时......
正是在辉煌的创作高峰时期,爱玲决定启程赴美,继续自己的文学理想。
那一年,她36岁,正值年富力强之时。
抱着对美国的憧憬与幻想,她于1955年抵达加利福尼亚。
头几年还算顺利,但很快,异国他乡的冰冷就让她意识到自己被深深地误解了。
作为燕大英语系的高材生,她从没想过自己的文章会屡屡被美国出版社拒稿。
为了填补经济上的窟窿,她不得不住进了“麦克道威尔文艺营”,与一群为艺术奋斗的囊中羞涩的年轻人做伴。
然而,灵感和创作从未停止过。远离故乡,让他更加珍惜那些已逝的年华。
直到有一天,一个与她命运相似的男人出现了——福特·哈里·赖雅,一个差仆与孤儿院出身的三流作家。
他比张爱玲大了30岁,却同样孤苦伶仃。
也许是出于认同,爱玲很快就接受了赖雅的求婚。1956年,两人举行了简朴的礼拜仪式。
然而不久,一场可怕的中风让赖雅瘫痪在床。张爱玲不得不承担起照料丈夫的重任,还要为巨额的医疗费用奔波。
昼夜不停的劳碌几乎榨干了她的全部精力,但她从未放弃过写作。
与此同时,她也意识到,尽管生活如此艰辛困苦,赖雅的存在还是给了她温暖与慰藉。
11年后,赖雅不幸去世,张爱玲陷入前所未有的悲痛与绝望。
她整日整日地把自己关在屋内,拒绝见任何人,甚至不与任何人通信。
为了支付赖雅高额的医疗费,她的积蓄所剩无几。
不得已,张爱玲搬进了东区一个阴暗潮湿的公寓。就是在这里,她开始了与“跳蚤”长达十年的战争。
起初,跳蚤是真实存在的,疯狂地吸食她的鲜血,让她患上皮肤病,整日痒的难以忍受。
为了一劳永逸地消灭跳蚤,她疯狂换房。
记不清换了多少次家,甚至轻症级的强迫症让她丢弃了许多珍贵的物品,比如人生创作中的回忆录、日记,只为了不让跳蚤跟着她搬进新居。
几乎每次入住新房后,她都会第一时间购买昂贵的杀虫剂。
据统计,她每个月要花200美元购买杀虫剂,并且每天维持13个小时的日光灯照明以达到消杀跳蚤的目的。
后来人们发现,跳蚤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消灭殆尽。
然而,由于“寄生虫妄想症”的折磨,那些小虫子依然清晰可见、紧紧咬在她干枯的皮肤上。
为了防止跳蚤藏匿于头发,她干脆剃光头发,带着一头假发出入。
可即便如此,跳蚤也像她生命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日日夜夜啃食她的心灵。
“寄生虫妄想症”的发作让她的生活一落千丈。
然而她不肯面对这个事实,更不愿意去就诊。在漫长的10年里,她与世隔绝,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直到1995年9月的那个清晨,当救护人员破门而入时,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个披头散发、面黄肌瘦的老妇人蜷缩在公寓地板上的遗体。
没人知道,一周前,她就已经离开了人世……
75年的风雨历程在她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她为之赔上了一生的荣光。
然而正所谓君子协世,小人反世。
面对重重打击,她仍然倔强地选择了创作。在阴暗潮湿的公寓里,在与虫子的殊死搏斗间隙,张爱玲依然创作出了《易经》、《小团圆》等脍炙人口的名作。
甚至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她依然在笔记本上潦草地写下自己的遗言。
1975年出版的最后一本作品,她题为《流言》。
这是对一个女人一生命运的控诉,也是对时代无情的讽刺。
一周后被发现的遗体,无疑是这部“传奇小说”最为惨烈的结局。
纵观张爱玲如流星般的一生,我们既为她的才华折服,也为她的命运惋惜,我们为之骄傲,也为之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