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典型案例圈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与作者,谢谢合作!
正 文
1、无法鉴定情况下交通事故与死亡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确定——关某某等诉邓某某、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案
【法院裁判要旨】
被告邓某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 对交强险以外事故导致的损失承担80%的赔偿责任,原、被告均没有异议,法 院予以确认。双方的主要争议焦点在于陈某4的死亡是否与交通事故有关。陈 某4发生交通事故时虽已年满78岁,但仍能驾驶电动自行车,可见其身体状况 尚可。交通事故导致陈某4脑出血等伤害,陈某4虽经住院治疗,但出院时仍 下床活动受限,双腿不能直立,反应迟钝,表情呆滞,可见交通事故对陈某4 身体机能造成较大的影响,陈某4的身体恶化与交通事故有必然的联系。根据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中记载的死亡调查记录、死亡原因,法院认 定陈某4的死亡与交通事故具有一定的关联。结合家属要求出院、陈某4出院 时的情况、出院后一年有余死亡的情况,法院酌定交通事故对陈某4的死亡存 在30%的因果关系。
交通事故对陈某4的死亡存在30%的因果关系,经核算,除精神损害抚慰 金24000元外,四原告主张的损失为141314.65元。案涉小型轿车在被告保险 公司处购买了交强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限内,四原告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优 先在交强险中赔付,故被告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应向四原告赔付 149124.05元。案涉小型轿车在被告保险公司处购买了第三者责任保险及不计免赔险,被告邓某某承担80%的赔偿责任,故被告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保险 范围内赔付四原告12952.48元。即被告保险公司应赔付四原告162076.53元 (149124.05元+12952.48元)。四原告主张的损失应由被告邓某某赔付部分, 法院已判由被告保险公司赔付,故四原告主张被告邓某某赔付没有法律依据, 法院不予支持。
关某某、陈某1、陈某2、陈某3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关于案涉交通事故与陈某4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如 何认定问题。对此,从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可知,一审法院曾先后委托某司法 鉴定中心、某司法鉴定所对陈某4的死因与交通事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参与 度进行鉴定。但鉴定机构以缺乏陈某4出院后的客观记录如护理记录、病情记 录等,无法对陈某4的死因与交通事故有无关联性进行鉴定,以及以陈某4交 通事故后一年余在家死亡,尸体冷冻三个月,很难判断死亡与本次交通事故是 否存在因果关系为由不予受理。因此,在无第三方机构进行因果关系认定的情 形下,一审法院依据各方当事人的陈述、提交的证据及本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认定陈某4的死亡与交通事故具有一定的关联,并结合陈某4家属要求出院、 陈某4出院时的情况、出院后一年有余死亡的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酌定案涉交通事故对陈某4的死亡存在30%的因果关系,处理并无不当,予以维持。
案例文号:(2022)粤06民终16180号
【规则详解】
因果关系是承担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 就有可能构成侵权责任,没有因果关系就必然地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故在民 事侵权赔偿案件中,因果关系认定很关键。在司法实践中,面对专业性较强的 案件,法院一般借助于专业机构的鉴定结果辅助因果关系认定,但由于鉴定技 术、鉴定水平及检材条件的限制,部分案件无法通过鉴定技术来还原事实的真 相,这就需要法官结合案件事实查明,运用因果关系的认定逻辑,综合社会生 活的共同准则和经验、法律规定等作出合理推定。
如何确定因果关系,理论上有五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条件说。此种观点认为,凡是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起重要作用的条件行为,都是该损害后果的法律 上原因。二是原因说。此种观点认为,多数条件中的一个条件是原因,其余都 是条件,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其余条件与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 系。三是相当因果关系说。此种观点认为,如果某种事件以一种并非无足轻重 的方式显著提高了发生后果的客观可能性,则该事件为该后果的相当条件。四 是法规目的说。此种观点认为,在规范性地评价因果关系和认定成立损害赔偿 义务时,归责必须与侵权人所违反规范的保护范围或者规范目的相吻合。如果 与法规目的不相吻合,就不认定因果关系的存在。五是“一般生活风险”说。此种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应承担一定数量的风险,其中的一些风险属于个人自 己的风险范围,一般生活风险就是其中的典型情形。所谓一般生活危险,就是 指原则上所有与人类的自然生存通常相连的引发法律上不利益的可能性。一般 生活危险的认定,就否认了原因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我国学界的通说 认为,应当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即从社会一般人的角度出发,有此行为通常 有此结果,就认定因果关系的存在。具体认定逻辑为:大前提,依据一般的社 会知识经验,该种行为能够引起该种损害结果;小前提,在现实中,该种行为 确实引起了该种损害结果;结论,那么,该种行为是该种损害事实发生的适当 条件,因而,二者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
本案中,鉴定机构无法鉴定当事人死因与交通事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参 与度,法官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认定判断。通过对比交通事故发生前后陈某4 的身体状况(事故前仍能驾驶电动自行车、事故后下床活动受限等),认定交 通事故显著降低了陈某4的身体机能,从而认为该交通事故为导致陈某4的身 体恶化、最终死亡后果发生的相当条件。如果没有该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本 案也无证据显示对陈某4身体不利的其他因素出现,根据陈某4事故前的身体 情况,即使其原本就患有一些陈年疾病,也不至于导致营养不良而死亡。虽然 陈某4是交通事故后一年余在家死亡,但事实上,交通事故确实导致了陈某4 脑出血等伤害,依据一般的社会知识经验,这些伤害即使当时没有致使其死亡, 必然也会对其身体机能有影响,对身体的影响是具有延续性的,故认定陈某4 的死亡与交通事故具有一定的关联,符合一般生活常理。
对因果关系的认识,会受制于事物之间联系的复杂性、认知能力的有限性、 信息的不完全性,等等,法官不可能完全认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故因果关 系并非完全事实因果关系问题,而是一个法律上因果关系。该法律因果关系应 以法律责任的归责为目的,并要依循社会生活的共同准则、公平正义观念及善 良风俗习惯和人之常情来酌定责任。本案经过综合考量,适当考虑陈某4应家 属要求出院、出院时的情况、出院后一年有余死亡等因素,酌定案涉交通事故 对陈某4的死亡存在30%的因果关系,符合公众的普遍价值认同,也一定程度 平衡了陈某4作为被侵权方的合法权益和侵权方的责任损失,实现法律效果、 社会效果的统一。
2、在具备通行条件的道路施工现场发生的交通事故可以认定为道路或者参照道路处理——崔某2、李某某诉吕某某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案
【法院裁判要旨】
首先,事发现场所处位置为沙土路面, 河道北侧有村民居住,平时有村民在此通行,也具备机动车辆通行的条件。虽 然该路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公路、城市道路等道 路有所不同,但可认定为系道路以外的地方,如在此发生交通事故引发损害的, 可参照发生在道路上的交通事故进行处理。判断本案是否构成机动车交通事故 的另一关键因素在于事发时机动车是否处于“通行”状态。
综合全案事实,可 以认定崔某1的死亡与吕某某驾驶车辆的行为存在因果关系,本次事故应当被 认定为机动车交通事故。其次,施工方未充分履行应尽的安全秩序管理义务, 与事故的发生具有因果关系。工程发包方,将涉案工程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 公司,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并无证据证明建设集团公司对本次事 故发生存有过错,故发包方对本次事故不承担责任。再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 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 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 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本案中,吕某某系赵某某雇用的司机,吕某 某的行为与崔某1的死亡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应由其雇主承担损害赔偿 责任。最后,本案中,保险公司仅向本院提交了商业险保单、交强险保单及两 份投保告知短信截屏,难以认定其尽到了合理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保险公司 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此外,崔某1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对自身死亡后果发生存在过错,故应当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本案受害人因吕某某的过失侵权行为,以及建筑公司的过失侵权行为相结 合而导致死亡;受害人未尽到注意义务也是发生事故的原因之一。经综合辨析, 本院酌情确定在交强险限额外,由建筑公司承担10%的赔偿责任,由赵某某承 担60%的赔偿责任,由原告自行承担30%的责任。
【规则详解】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作为人们出 行或者运输的工具已经越来越普遍,与此同时,我国的交通事故也逐渐呈现上 升趋势,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逐年增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问题成为 人们关注的焦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五项规定,机 动车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的事件。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范围内,因与车辆有关的人员或其他参与道 路交通活动人员的过错或者意外事件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事故。所以,机动 车交通事故的基本构成要件是车辆、道路、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 财产损害、过错或者意外和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对于机动车驾驶人来说,被允 许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也就自然被认为是受过了驾驶训练并且具备了驾驶资 格,机动车驾驶人的相互关系都应当具备承担交通事故责任的能力。所以,有 关机动车责任事故的双方当事人均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来承担交通事故侵权 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 原则。即行为人对特定损失之发生无过失,也应负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受害人 请求加害人承担责任无须证明加害人有过错,加害人也不得以无过错而主张 免责。
保险公司在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范围内承担无过错责任。行为人在保险期 限,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且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不论行 为人是否存在过错,其投保的保险公司都应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范围内,给予 补偿。但这一原则的适用前提条件是行为人在保险公司缴纳了相应的保险。
道路交通社会救助基金在特定情况下用来垫付受害人的损害赔偿,适用无 过错责任。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设立的目的是避免以及减少受害人在受伤以后不具备偿还以及支付相应的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的行为,为了保护受害人的 人身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首先机动车驾驶员驾驶的车辆不仅超载,而且还存在制动不符 合相关技术标准的问题;其次事故是在车辆倒车过程中与受害人发生剐碰造成 的;最后发生行驶的区域虽然是施工道路,但是该区域并未完全封闭,平时有 村民在此通过,具备车辆通行条件。因此本案属于机动车交通事故。
本案的难点为发生事故时的地点是否属于机动车交通事故中的道路,《中 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项规定,“道路”是指公 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内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 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本案中事发现场所处位置为沙土路面,河 道北侧有村民居住,平时有村民在此通行,也具备机动车辆通行的条件,因此 可以将其视为道路,按照发生在道路上的交通事故进行处理。
- 今日推荐 -
▽
编后语: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留言或点“在看”的,会慢慢的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请将 “最高判例解读”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一下页面下端的“赞”“在看”!谢谢!
欢迎将「最高判例解读」设为星标 ☆/置顶
这样您就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推送啦。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