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五台山静音寺禅修营报名即将结束
文化
2024-09-15 07:20
山西
禅修开示
第二期
共修殊胜功德
大众师父们慈悲,各位护法菩萨们慈悲!
这几天下来呢,给大家一些分享,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归纳总结: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次第?我们从一开始的时候讲到了“转心向道”,后边我们又讲了“转烦恼为菩提”、“转识成智”,然后讲了“信心”,然后讲了“知幻离执”——这个部分说的更多的就是空性部分的一些内容。
如果大家修行到一定境界的话,应该对这个内容、这样一种安排有所理解。其实我们现在很多人老说打坐,如果他在这个理路上不明白,说半天也只是在那里坐,坐不出结果来。所以在这个禅七之前,我们大概商量了一下,这次来参加禅七报名的,有些是老居士,修行多年;有些是初入门;还有一些可能连皈依都没皈依,只是听别人说打禅七挺好就来了。
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禅修比较火。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有一个顾虑,觉得往年这个时候的五台山是蛮冷的,风比较大,温度会比较低。但是今年,也可能是我们这次的共修感动了老天,所以这两天的天气就格外得好,一点都不冷,甚至大家还会觉得有点热。
这两天整个禅修下来,我觉得各方面的因缘蛮好的,禅堂里面坐得满满的。试想一下,禅堂里面有这么多的位置,要是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可能很快我们会放弃。一开始其实是有这个顾虑,但没想到一下子报了这么多人,我从内心里边,特别随喜大家能有这样一种修持的积极性,能够放下生活当中的万缘,来到这边大家一起共修。
其实,共修的这种方式,在整个修行当中是特别善巧的一种方式。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在《佛教课诵集》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叫做“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和大家一起共修的力量更超十地。十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从见道的那一刻登地,登地菩萨,然后继续往上二地菩萨、三地菩萨……一直到十地菩萨,再往上就成佛了。也就是说,我们大家一起这种共修的力量,可以让我们什么呢?顿超十地而成佛。
但是它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这个目标都是一样的。也就是我们那个动机,我们那个发心是一样的。比如大家来这就是全心全意来探究的,放下外缘来寻找空性的,就是求解脱的。这个心很迫切,我们不光是有这种迫切的出离心,我们还有强烈的慈悲心。那个心一旦打开了,一旦从内而外的那种真诚、广大平等、大慈大悲,或者说我们前面讲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一旦生起来了,你的烦恼在那一刻就会消尽——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所以,此时其实也是什么呢?也是我们证悟空性的一个关键。前面我们有讲到“一切法皆空性中,当修周遍慈悲心,如是空性悲心中,万物皆成极乐刹”。
劝修慈悲心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我推荐大家一定要系统性地去修一下慈悲心。阿底峡尊者有具体修慈悲心的一个法,叫《修心七要》。大家把这个关注一下,系统性地学一下,然后按照上面的引导观修,把这个培养下去。
阿底峡尊者
当年跟着他的师父修的时候,就专门修这个法,修了十几年,就是修这一个法门。他就是因为这个法而获得究竟的成就,其实阿底峡尊者是咱们佛教当中一位非常有名的高僧。大家一定要关注一下《修心七要》,就是慈悲心该怎么去培养。
有了这个基础以后,我们再转识成智的话其实不难。没有这个基础的话,你想转,转不了。心始终是被这种强大的习气和贪嗔痴这种力量牢牢地把控,你想转根本转不了。而且,我们心生不起来的话,应该是有厚重的业障在那盖着,这个本身的东西也无法现前。所以,慈悲心一定要记得好好地修习。
般若正见
另外一个是关于般若正见这一块,在空性见这一块。其实,空性见这一块也很重要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深深的认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深刻的认知,那么你在用功夫的时候就会用。比如说,《金刚经》里面讲“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为什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呢?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或者说一切有为法,其实其本体都是什么呢——空无一迹。你看到这个现象背后本质的东西之后,你就知道佛为什么那么讲了。
你在用功夫的时候,你会怎么用啊?此时的你,如果有前半部分(转心向道的基础)的话,你大部分世俗凡尘的想法已经扫除一大半了。而且如果你那个慈悲心生起来的话,它会加起来,你那个身心是极度调柔的。好,在这一刻,如果再有空性见的引导,这个时候把六根全然地打开,记住啊!把六根全然地打开,让它充分地去感受一切。记住啊!充分地感受。当下是什么呢?——空无自性。
赤裸明空 觉性自成
你在这个当下,就看着这一切。让这一切任运,记住啊——任运。什么意思呢?生灭自然,来去自如。只是,那个觉照清楚明白。觉照看起来,不是用眼睛看,记住啊——是用那个“觉”。
当下了知,让这一切任运自成,让它自然地来,自然地去。
这个时候,你的内心就会“任运而住获暖位”。这个“获暖位”就意味着什么呢?——已经进入了加行道。“暖顶忍世”,再往上是正行,再往上就是见道。
如果你要是能用得上的话,当下就是觉受生起。觉受生起的时候,自然地生起,而且如果你的这种状态越自然越放松,那么,这种觉受会持续地升华,以至于把你引向证悟。
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课本里的四句话。这四句话大家应该也都能背下来,叫做“赤裸明空心本性,任运而住获暖位,现空同时纳于行,原始基位证菩提。”这四句话非常重要,要记在心里面,反反复复地这样去念。
我们看秋天的天空,经典里边经常会用秋天的天空,来形容那些获得真正证悟的成就者的心性。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秋高气爽,是吧?按照四季的运行、气候的变化,到了秋天热气往下沉,内收。
我们看,慢慢地,它越来越凉,热气不再向外喷发了,向内收。这个时候整个空气当中的这些污染、灰尘都偏少,所以看上去天格外的高、格外的通透。然后我们再看天上的太阳,这个时候格外的亮,赤裸明空,万里晴空,那个天格外的深,格外的蓝,慧日当空。这种状态就是什么呢?——就是修行者证悟的那个状态。它只是比喻啊,用这个状态来比喻。
修行者内在的证悟是什么呢?赤裸明空,赤裸就是一丝不挂的意思,这个天很干净。好,明空,这个太阳慧日当空,把一切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这种情况下,给我们感觉这个心一下子就亮堂了,心好像一下子就被整个天空打开了。内心的无明,一下子就被照亮了。“赤裸明空心本性”,心的本来的那个状态是这样的。
但是我们很多人,可能一是不明白,二是无法去感受体会。如果说你的这个修行还没升华到那个点上的话,你很难理解。所以你看这些证悟者,他一上来就告诉你真相就这么回事,结果就是这样子,“赤裸明空心本性”。
任运而住
于是你应该怎么样呢?——任运而住。
我们看一年四季太阳东升西落,一切都在自然运转。这个四季变化是人为规定的吗?这个太阳东升西落是人为规定的吗?这个地球自转是人为规定的吗?没有!都是自然而然、自然规律。那么其实是告诉你修行的内在的状态。
你要远离分别执着。因为前面已经讲了“赤裸明空心本性”,心的本性是这样子的。所以安住的时候,一定要任运,你也可以理解成无住而住。
你任运的时候就是这个状态,让一切自自然然地,就像天上的白云,让它自然地飘来,让它自然地再飘去。修行就知道那一片白云,就是你的觉性庄严,或者说就是你的觉性游舞。讲到觉性任运算自成的话,就是这样。
修行障碍:造作之心
那个白云有点像什么呢?——有点像你的起心动念。但是,此时此刻的你是念念圆融的一种状态,就是你觉性清楚明了,心里面很通透,所以这个时候,念头根本影响不了你、也障碍不了你,它只是你的心的游舞,让它自然地来、自然地去。这个时候,自然而然。但是我们一般人,如果前面的基础不够扎实,这一块功夫不够娴熟的话,他自然不了解。
有的人修行,急功近利。急功近利的时候,他总想着“我要证悟,我要证悟实相,我要证悟自心本性”,他带着“我想要证悟”这种强烈的我执,往往就会把心锁住。
这个心锁住,就是理上好像明白,但是打坐的状态没有,内在的觉性证量生不起来。只是识上,意识上的明白,你根本认知不了。然后那个暖位生不起来,后边的“现空同时纳于行”,你也“行”不了。所以这个时候,是一种比较“死”的状态、僵的状态。
说到这呢,其实是根器的问题。一,比如说我们要想进入佛法的话,首先第一步我们就得转心向道,对不对?就是你那个世俗的心要是死不了,你怎么可能转向出世的心?你转不了。所以,“贼心不死,道心不生”。二,如果你那个慈悲心生不起来,你就不可能成为大乘佛法。因为大乘佛法的根源是这样。第一慈悲心,第二要理解大乘佛法的般若正见,这两个没有,趣入不了大乘。
所以,前者是让我们进入小乘,转心向道,趣入解脱道。而后者呢,是我们进入大乘。再往上,就让我们圆满成佛。所以它是环环相扣的。你前面那个基础不扎实,上面越到高层次其实是越难。要求我们心性上丰富,在运用的时候,越要自然、越要精确。
所以,如果我们只是道理上明白,只是在识上——这个意识上,有一个逻辑思维的推理,大概知道。那么你这个绝对不能成就。而且不但不能成就,修心修一段时间以后呢,把你的心就锁住了。锁住了以后很麻烦的,就僵化了,上,上不去,下,下不来。这个其实是什么呢?——
你用一种造作的方式想让自己不造作,你觉得可能吗?——不可能!
所以,有些同学我观察了这些年,他修了好多年,但那个状态不对。其实有的时候也走过这样一个心路历程,是很清楚的,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所以我跟大家分享这个的时候,大家好好地听一听。然后呢,你自己在观修的时候好好掌握一下,是不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我们一上来就要直接安住我们的自心本性、证悟我们的自心本性,是不可能的——如果前面这些不够扎实。
为什么我们有句俗话叫“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见解要像虚空一样高,在取舍因果的时候要像面粉一样细。你看这个,就知道对于修行基础要求的扎实性和对至高无上的圆满的自心本性,两者之间应该怎么样去把握和平衡的问题。就像盖100高层的大楼,100层啊,那是不是基础要非常扎实?基础不扎实的话,楼盖到一半,盖不下去了,再盖下去楼会塌,就怕这种盖到一半,再盖盖,不甘心!你不把它推掉,盖不上去,就卡在那上不去,下不来的,我们的修行也是这样。
人品在修行中的重要性
我们要想达到究竟的圆满,要从最基础部分的修法开始修扎实。祖师大德都在这方面再三地强调,而且以前的祖师大德在摄受弟子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大家知道是什么吗——人品。很简单,别的其实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学都可以的,但是这个东西好像跟先天有关系。人品是我们的修行基础,人品要是不行的话,这个法传给你,一是对内心不起作用。二是传给你会变成非法。为什么?你要通过这个去获取名闻利养,那会出大问题的。
以前的大德高僧摄受弟子的时候,首先看人品。再是要看慧根。佛法太珍贵了,不能轻易传,要传的话,一定要找到法器,而这个法器最重要的就是人品。生而为人,如果人品的基础都没有的话,你还想成为圣人、成为佛菩萨,好像是说不通的。所以在观修慈悲心的时候发现,人品不行,慈悲心培养不起来。
人品是什么?按照咱们儒家的说法,咱们传统文化里边的说法,就是要孝顺父母,“百善孝为先”。很多人有机会了解一下《孝经》里的内容,讲得非常好。你把这个孝的要求了解了就发现:“我不是个人”。因为按照人家那个标准不达标。其实这个行孝很重要。好像听起来有人会说:“师父你怎么骂我?”这个不是骂。你要按照孔夫子设计的做人标准,我们达不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从孝的开始,到孝的结束,它把整个讲得非常透彻圆满。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标准去衡量,发现哎呀,原来我们人品都不行,那我还想成就一个圣者,这个很难。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当今这个时代,学佛的人多,你听说谁成佛了?是不是很少。坐禅的人是不是很多?你听说谁开悟了?是不是很少?还有很多人喜欢念佛求生净土,念佛的人、求生净土的人也很多,往生却很少!谁能说他能往生!谁能说“我有把握,能去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会出这个结果呀?
以前的大德高僧在真正接触佛法之前,都是大儒,修为极高。佛法传到中国两千年了。为什么能够在我们这个国家、为什么能够在这里遍地开花,历史上人才辈出?就是因为我们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华文化是什么?儒家道家,再加上咱们佛家。大家有机会的时候,其实可以去了解。比如说在唐宋时期,举国上下全民信佛,那个时候也是中华文化、传统文化最鼎盛的时候,也是佛教流传最普及的时候。那个时候不是像咱们现在参“念佛是谁”。你知道那个时候大家怎么修吗?叫“即心即佛”,不谈任何理论。尤其到了六祖慧能大师的时候,就直接告诉我们“即心即佛”。其实就是一念心,你一念心转过来,就是佛,一念无明就是凡夫。如果你能够什么呢?——直下承担,你就是佛,在那一刻顿悟。
但是我们现在的人,我跟你说了1000遍,你不能直下承担啊。到了宋朝之后,我们的根器逐渐开始没落。宋朝之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什么呢?是不是?同时你看这个佛法也开始衰落,它是同时的。到后面开始参“念佛是谁?”,到了宋朝之后念佛的人比较多,大家觉得一句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比较简单,比较容易。所以那个时候大家提倡念佛法门,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既然是这样子,我们赶紧随缘。怎么去修禅?祖师大德这么说的,叫做“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参“念佛是谁”,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善巧方便),它就告诉你,我们一边在心性上下功夫,一边用念佛的善巧方便。如果你能够把这两者做一个结合,它就像一只老虎,还长犄角,老虎本身就很厉害,那这个老虎要再长犄角,更加猛。
祖师大德们给我们种种的善巧方便,引导我们怎样实修,怎样走向解脱,但是我想说的是什么呢?修行这件事,咱们谁也骗不了谁,这是关乎我们自己的事。我们自己现在是什么状态,心里面应该很清楚的,你应该很明白。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你觉得哪里还不够,觉得哪里还不足,就去补哪里。
我在没有读《孝经》之前,我就觉得,人家都说我好,我自认为我也不错。学了以后才发现不是好人,简直不是个人。以前不太明白,修行的时候,为什么这个道理在做,但是做不到。其实不是道理做不到,而是因为没有从第一步扎扎实实地打基础,一层一层地去修。
成就的要决
以前的祖师大德们摄受徒弟时,一是人品,二是勤快。要人品又好,又勤快。人不怕笨,勤能补拙,笨点不要紧。你看那些修行成就的,往往都是那种看起来笨笨的,有点憨憨的,但是人品又特别好,特别听话,听师父的话。特别奇怪,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依教奉行。往往你看,证悟的人都有这种特质。六祖慧能大师他师父说,你现在米房里椿米去,他就去椿米。据说,传记里写,六祖慧能大师身材比较矮小,比较瘦弱,那个捶米的机器,要使劲往下压,用自己身体的重量给它压下去,每压一下,然后把稻壳和米剥离开。由于力量小压不下去,他就弄了一个大石头绑在腰上加重身体的重量。想方设法,师父让我椿米我就椿米。别忘了人家来之前就已经开悟了,开悟了以后,实实在在、本本分分,师父说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人品厚道、又勤快。我们推断一下,我们是不是有这样一种特质?如果不具备,那我们接下来修行,很难出效果。
“原始基位证菩提”,普贤王如来的发愿文里讲到,“一根二道及其果”,一根,我们本是同根生,觉与无明所变现,那个根就是一基,其实这个“基”我们之前大概描述说阿赖耶。阿赖耶呢,非佛非众生。经典里面这么说的,叫做“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在阿赖耶动的那一刻,法就开始要生了。当法生的那一刻,如果你的心向外去求,“哎怎么回事,这是个什么?”,向外去求,这就是阿赖耶识,然后众生就这么出来了。“心灭则种种法灭”,在心生,在阿赖耶动的那一刻,法生起的那一刻,你当下了知,那个状态,即当下证悟法界实相。
威音王如来是第一个成佛的,就是这么成佛的。
向外,就是众生了。明白这个,“心生则种种法生”,当下明白,当下证悟法界实相,成佛。佛法里这么个说法的。向外求是外道,佛法是内道。外是由我们的内心投射的,“心生则种种法生”。所以你要去还原,恢复你的自心本性。你会发现,本自具足,不需要向外求什么。这不是我说的,六祖慧能大师这么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在这呢,大家在佛法的见地上,也得有一定的认知。有了充分的见地,如果我们前面的基础也很扎实,从人品到转心向道——到慈悲心——转识成智,然后再到前面我们讲的知幻离执——今天讲的觉性——赤裸明空心本性,任运而住获暖位,现空同时纳于行,原始基位证菩提。大家看一下以后呢,好好想想它们的关系。
好,那么这一句“念佛是谁”,是一把破迷开悟的利器。如果你运用得当,如果你一心参究,
总有一天,无明黑暗自然就会脱落,本性自然就会现前。所以大家不要放逸,不要懈怠,一句话头——参!
图片|义工
内容整理|文殊禅林传播中心
拓展文章 点击阅读
●
画启大愿|遇见
●
见自己·明归途 | 五台山静音寺禅修营第三期报名开启
●
五台山静音寺“佛佑中华”艺术展义工招募启事
●
佛佑中华:喜迎建国75周年暨静音美术馆开幕展 邀约函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I2NTk4OQ==&mid=2650213357&idx=1&sn=7c05380326665773fb2d721017e165b3
文殊禅林
这里是五台山静音寺,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晋(2020)0000009。顿愿法师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宗旨,关注平台,学习佛法,开启智慧之旅。
最新文章
一个善念的回报
关于佛珠,你知道多少?
不要把修来的福报漏了
《楞严经》讲记第二十七课|所知障和烦恼障先断哪个呢?
心灵与创意的共鸣│静音寺摄影剪辑及方案策划技术人才招募
义工手记|新生命的启航
《楞严经》讲记第二十六课|修行是靠自力还是他力?
《楞严经》讲记第二十五课|心远离了外境,会出现什么?
禅修感悟|从初体验到心灵蜕变
三颗心|禅修离别之时师父相赠
为什么要过午不食呢?
《楞严经》讲记第二十四课|佛如何考核阿难
顿愿法师|证悟空性的条件
十月初一寒衣节|佛教仪式中缅怀亲人,温情送衣表孝心
法讯|药师佛圣诞将至,愿众生消灾免难,福寿安康
让慈悲滋养心田|2024持诵观音心咒共修圆满
《楞严经》讲记第二十三课|觉了能知的心在哪里?
智慧是什么?
《楞严经》讲记第二十二课|什么是佛的种性?
我的十一之行
何谓慈,何谓悲?
重阳佳节│传统与佛教文化的交融
《楞严经》讲记第二十一课|十八界的关系
静音 · 见自己
五台静音美术馆开幕咏怀
《楞严经》讲记第二十课|了知色法的九种缘是什么?
公益课程|苏柏斗·2024五台山静音美术馆首届公益研学课程
“佛佑中华”书画展赏析|佛教耆宿大德墨宝(下)
喜迎国庆 福佑中华——静音寺隆重举行国庆升国旗仪式
再拜陈三愿!静音寺恭祝祖国生日快乐,盛世如愿!
“佛佑中华”书画展赏析|佛教耆宿大德墨宝(上)
五台山静音美术馆隆重开幕
佛佑中华——喜迎建国75周年暨静音美术馆开幕展
五台山静音寺摄影拍摄义工工作心得
千载胜缘逢盛世 好将佛事助文治
《楞严经》讲记|世间万法是由心生的吗?
牧溪禅师的六个柿子
我们为什么会活出那么多的不快乐呢?
静音寺义工招募|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楞严经》讲记|身体是如何形成的?
中秋月满,一盏心灯,恭迎月光菩萨圣诞
五台山静音寺禅修营报名即将结束
大德纪念|圆瑛法师与《楞严讲义》
中秋暨月光菩萨圣诞供灯祈福
到底是我需要寺院,还是寺院需要我?
时逢教师节,共赞善知识
五台山静音寺禅修营第三期
听刀郎妙曲 长念无常
云何见祖师 要识本来面|纪念六祖慧能大师圆寂1311周年
《楞严经》讲记|我在哪心就在哪吗?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