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合读博就别考了……”

文摘   教育   2024-11-20 19:03   广东  

撰文:momo

排版:小毛驴
审核:林奇

由于就业市场越来越卷,很多硕士毕业的学生会选择通过读博来过度一下。这种趋势在一些一年制硕士群体当中更为明显。然而,读博其实和工作还有所不同,很多人说忍几年就过去了,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读博?什么样的学生可能会不适合读博?

图源:知乎

#01
「 过来人的经历 」



A学长

双非本,英硕,艰难攻读博士中


A学长本科毕业于全国排名前五的双非院校,毕业后由于就业前景不太好,所以选择到英国读硕士实现过渡。然而硕士毕业后,由于该方向依然找不到任何有前景的工作,加之A学长硕士期间表现不错,所以导师邀请其到英国读博。

A学长顺利申请了CSC开启了自己的英国博士之旅。然而,读博的过程非常坎坷。因为本科专业与硕博不同,所以几乎要从头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直到第一年结束也没有任何像样的成果。

来到第二年,由于该方向一直不顺,A学长与导师提出更换方向,但导师坚持要求按照最初方向来做。目前,A学长已经来到读博的第三年,仍没有任何产出,甚至是产出的迹象。A学长非常焦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按时毕业。


B学姐

C9本硕,耗时六年博士毕业


B学姐本硕均毕业于国内顶尖的C9院校,硕士毕业后B学姐出于对学术的追求,于是选择到加拿大读博士。然而,读博之路并没有B学姐预想的那样顺利。

B学姐与导师的沟通从一开始就不太通畅,也和导师之间发生过一些小的摩擦。由于实在不善沟通,和组内成员的关系也处得一般。对于很多需要合作的工作,B学姐一般都选择“单打独斗”,所以直到博士第四年才发表了第一篇成果。最终,B学姐耗时六年才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C学长

211本,北大直博,读博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C学长是国内某方向的王牌211本科,本科期间拿奖到手软,并且也产出了很多不错的科研成果,于是顺利直博到北京大学的牛导课题组

然而,到了北大后C学长经常感觉力不从心,因为自己本科期间的数理功底一般,而博士课题组的主攻方向却需要很强的数理功底,因此C学长每天都要拿出大量的时间来重温数理统计知识,这一度让他焦虑。而很多其他课题组同时期入学的同学在博一博二就开始有所产出,自己直到第四年才有一篇小论文的发表

最终,由于成果一般,C学长直到第六年才顺利从北大毕业。毕业后也没有选择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而是到业界寻求了一份岗位。


D学姐

双非本,港硕,最终选择博转硕


D学姐本科毕业于某省属双非高校,因为较高的GPA和较多的实习经历,所以硕士毕业后顺利被港城大录取。一年港硕过后,D学姐积极回国找工作,但由于合适的岗位实在不多,所以D学姐决定回到香港读博。

D学姐此前从未接触过科研相关的知识,读博完全是想过渡一下,为了拿到更高的学历找到更好的工作。然而D学姐低估了读博的难度,读博前两年几乎都是在恶补科研基础,例如文献管理、可视化、如何撰写论文等。偏慢的进度也引起了导师的极大不满,最终因为和导师沟通无效后选择MPhil回国求职。

#02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读博?」



01 是否有足够的科研热情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博不同于读硕,硕导可能还会为你指定方向,并且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帮上一把。而读博则完全不同,很多时候博导都对你的方向完全不熟悉,或者并不会给你一个明确的方向,而要靠自己的研究兴趣来进行探索

因此,博士生必须有足够的科研热情来让自己推进相关工作,否则在放养的情况下极大可能难以毕业。

所以,如果你读博的初心只是为了拿到一个更高的学位方便找工作,或是对自己将要研究的方向没有足够的兴趣,那么一定要慎重读博。

图源:知乎


02 是否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不是简单的搞关系,而是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现在的科学研究已经越来越依靠团队的力量,仅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完成,所以难免需要与团队里的其他人进行密切地沟通。

此外,博士生和博导之间更像是员工和老板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博导都被叫做老板),如何能够正确与博导沟通也是一门学问。很多博士生可能与博导之间沟通不顺,轻则耽误进度,重则关系闹掰,导致无法毕业甚至退学。

另外,学术本身是个圈,而博士生就是在圈里的最底层(或者公司实习生),一定要把握各种学术会议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认识同领域的人,拓宽自己的交际面。还有的博士生在读博期间会创建个人主页,或者是利用ResearchGate,Google Scholar等现成的资源推广自己。有时多一个人脉就是给自己多创造一点解决问题的机会。

之前组里的大师姐被一个问题卡了很久,后来通过自己的人脉找到了相关问题的专家,一个下午就有了思路,很快问题得到了解决。

所以如果你不善沟通,或者人际交往能力不强,那么在读博前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因为人际交往能让你给自己创造一个更加适合读博的环境(尤其是要去海外读博的学生来说)。

图源:知乎


03 是否足够勤奋和努力
之前有人问过施一公院士,成为一个优秀科研人员的关键是什么,施院士首先提到的就是勤奋和努力。的确如此,天赋和聪颖会在一定程度上让科研更顺,尤其是一些非常考验智力的学科,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学科来说,科研其实是从重复中得出他人未知的结论,所以想要顺利博士毕业那么要在科研方面花费足够多的时间。

之前认识一个在美国读地球科学PhD,每年夏天5-9月几乎每周出一次野外,其他月份每周工作六天保证自己项目进展顺利推进。在学院其他学生平均6年毕业的情况下,他以四年半的超快速度提前完成工作毕业。

所以说勤奋和努力能够让自己尽可能准时毕业。对于大龄的博士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和金钱,早点毕业也能够减轻家里的负担,尽早摆脱焦虑。

图源:知乎


04 是否有足够的专业背景和基础
一个合格的博士就是将专业领域的知识向人类未知的边界再拓展一点点。既然是拓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需要有足够的专业背景和科研基础

很多从未做过科研的同学脑袋一热,觉得做科研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于是申请了博士。殊不知科研又无聊又苦闷,只能苦中作乐。

还有的同学本身是A专业,觉得B专业更有发展前景,于是转专业,而在申请前甚至都没有打好专业基础,导致在读博期间成果出得很慢,影响最终的毕业。

所以如果是转专业或者是从前对科研了解不多想要申请博士的同学,一定要慎重读博,因为读博并不是“游戏”,一旦开始读以后想要放弃会存在巨大的沉没成本。

图源:知乎


05 是否足够坚定
一般的博一新生年龄基本会在25左右浮动,博士毕业基本也要年近三十。而此时大部分的同龄人可能早早工作,成家立业,开始安享人生。而自己的未来发展却存在诸多变数,加之很多博士薪资很低,这难免会让人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因此,想要顺利博士毕业,除了上述四条之外,也需要强大和坚定的内心,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要做好心理准备,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开始读博无论多么困难都要坚定的走下去,否则高昂的沉没成本会影响人的一生。

因此,在读博前不妨问问自己初心是什么,如果遇到困难能否坚持下去。千万不要脑袋一热就选择去读博

图源:知乎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在读博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初心,确定自己对科研有足够的热爱,有完成博士学位所具备的条件和能力,以及足够强大的内心支撑自己读完博士。读博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道路,人生很精彩,有不同的发展轨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条才是最重要的。

为帮助有读博意愿的申博er
考博岛正式推出
考博岛申博全程VIP计划


//


END

心动不如行动

扫码添加申博顾问



发送【考博全程VIP】
即可报名&免费咨询!


想掌握更多考博 & 申博一手资讯、干货

点下方关注我们哦~

芝士考博岛
这里有丰富的国内考博和海外PhD申请经验、资料和资讯,助你博士申请上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