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更1217天,李子柒带着非遗视频回来了!
雕漆隐花、缫丝、植物染、蜀锦、绒花……两天内连更三条视频,李子柒的回归,瞬间刷爆海内外社交平台,各类话题接连登上热搜,令不少网友直呼:“柒妃回宫!”
在各地奔波、采风、学艺,从制作美食到古法手艺,她视频中的每一帧画面,脉脉流淌的,是田园生活的诗意盎然,是中国人向往的生活美学。
▲ 李子柒连续更新三条视频
一段段源远流长、生动有趣的中国民俗历史在她的镜头下变得鲜活起来,她用故事化的手法让非遗展示有了温度、有了情感纽带。在马鞍山,同样有许多这样的非遗手工艺人,他们通过双手制艺、世代传承,在日复一日中磨炼技艺、修炼心性,倾尽一生,铸就瑰宝。剪纸,是中国最为古老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据考证,剪纸起源于中国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马鞍山“花山剪纸”,是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一江两岸、南北相融的鲜明艺术特色。
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安徽工艺美术大师张学华,是“花山剪纸”第五代传人,坚持从事剪纸艺术50年。一把剪刀、一张纸,再加上她的一双巧手,就能剪出世间万物。
张学华在祖辈们的技法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无稿剪纸,即作品无需画稿,通过折纸方法,一张纸一剪刀即可成图,她的剪纸风格独特、题材众多、内容丰富,被誉为“一剪奇”。一窗美景,一方天地。桌上的倒影,斑驳明艳;窗上的剪纸,美轮美奂。和平村的学华剪纸工作室中,永远充满欢声笑语。日复一日,她废寝忘食地沉浸在剪纸艺术世界里,每逢节庆喜事,祝福和期盼就化作指尖艺术,飞入大街小巷、千家万户。近年来,张学华不仅在工作室开展活动,还经常前往文化馆、校园、社区、大剧院、敬老院、企业、机关等地举办公益剪纸培训,传授非遗文化和剪纸技艺,还组建了一支剪纸志愿服务队。她的作品曾多次走出国门,在国家级盛典上呈现,让花山剪纸在全世界发扬光大,彰显泱泱华夏风采。今年李白诗歌节期间,张学华手把手教授港澳台学生剪出“中国”汉字图样。不久前,她又开启了李白诗歌文化、本土寻根文化等系列剪纸创作,希望将马鞍山多元发展、兼收并蓄的独特气质以纸为媒、展现出来。“以传统之韵,护文化之根,剪纸艺术的精神内核,历久弥新。”博望就已形成了农忙种田、农闲外出打铁的生产模式,有歌谣称“博望打铁匠,挑担闯四方。制下刀和剪,刃口泛青光”。博望铁业更是享有盛名,有“芜湖的剪子,博望的刀”一说。博望打铁工艺传承人张贻敏今年56岁了,他如祖辈一般坚守在铁匠铺,在千锤百炼中传承传统技艺、锻造工匠精神。
张贻敏从15岁就跟着叔叔伯伯们学这门手艺,41年来,他坚守匠心,从选料、截段、打钢、钉钢,再到淬火、定型、打磨,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常年手握铁锤,张贻敏的双手烟熏火燎、布满老茧。“火星四溅的时候,忍着疼抡锤,一点不能停。这就叫趁热打铁!”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张贻敏为乡村百姓送上淬着钢火的各种用具。他打的菜刀、白铁皮剪刀等铁器经久耐用、价格公道,深受十里八乡百姓的喜爱。
“每次市里组织开展非遗展销或者摆大集,不管我背多少件东西过去,总是被抢得一件不剩,空手回来。”张贻敏语气自豪。近半辈子的打铁生涯,打铁已和张师傅的生活密不可分。如今,这门手艺正在张贻敏的子侄手中继续传承。
他也与时俱进,开展公益宣传推广,让非遗打铁走进城市乡村、进入研学课堂、飞上互联网,持续绽放传统手工打铁技艺的魅力。
▲ 张贻敏在烧铁 资料图
炉火呼呼扑面,铁锤叮当不息。张贻敏说,传统手工打铁效率虽然比不上机器,但它比机器多了一份人情、文化以及传承。“我的人生好比打铁,每一锤都算数的,来不得虚的。”今年9月,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展厅里,在陈列的众多高、精、尖的设备、仪器和产品中,墙上一组以1:1比例呈现的纯手工丝画特别显眼,吸引众多观众前来“打卡”。
洪滨丝画——这一来自马鞍山的“东方手工制造”再度惊艳世人。
这组《人一生需要做的三张像》,是洪滨丝画首次以11米的现场最大展线,在世界级制造业平台上隆重推出。这组作品是由马鞍山洪滨丝画手工艺术品有限公司20多位工匠,利用半年时间做出来的。
远看时,这9幅丝画作品与油画的视觉效果几乎无差,仔细近观,材料肌理的自然美、浅浮雕的层次美、造型与色彩艺术的技艺美浑然天成、栩栩如生。▲ 洪滨丝画受邀参加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 资料图最早的丝绵画始于太平府(现当涂)弹棉世家张明旺,刚开始为满足顾客需求,他在棉被胎面上揉线、缀字,镶嵌上简单的吉祥彩色图样或纪念文字。自此,丝绵画代代相传,不断创新,从未间断。作为丝绵画的一种,洪滨丝画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袁洪滨于1981年独创发明。以丝绵为媒,搓、拉、捻、剪等技艺手法为介,不用任何胶黏剂,凭手工摩擦产生的静电和纤维的自然附着力,将世间万物表现得栩栩如生、精美绝伦,并能防霉、永不褪色。现如今,洪滨丝画多次作为“国礼”登上外交舞台,成为中国现代手工艺术和中国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东方一绝”。建于马鞍山的洪滨丝画美术馆,面积约18000平方米,集产、学、研、游为一体,已成为丝画研发、展示和交流中心。今年4月获授安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洪滨丝画美术馆 资料图
“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进一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丝路文化,擦亮‘东方丝画’这张城市名片,走向更大的世界舞台。”袁洪滨说。扎彩,是一种用篾条扎成骨架,再用彩纸、丝绢裱糊成形的传统工艺品。
含山县民间扎彩工艺起源于盛唐,昌盛于北宋,流行于明清,现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等传统节日,全县各地都有扎彩办灯会的习俗,以喜悦的心情庆丰收保平安,欢度节日,乡土特色浓郁。
扎彩以扎制龙灯为主,并伴有花船、花灯和杂灯。通常无固定式样,也无统一尺寸和色彩,全凭扎工的精巧构思。
▲ 含山扎彩作品 资料图
说到清溪扎龙,当地人最为看重的是席善友、常玉平两位老师傅。含山扎彩以家族传承为主,长辈传晚辈。——年过六旬的席善友说,扎彩是一门熟能生巧的功夫,讲究“刻、扎、剪、画”。刻,细枝末节必须要用刻刀刻;扎,得扎龙像龙、扎鱼像鱼;剪,各种各样的花都要会剪;画,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必须挥笔立就。这门功夫里蕴含着多种传统的手艺,席善友持之以恒,带徒弟、教子孙,努力将每件作品完成得尽善尽美。——57岁的常玉平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扎龙艺人,子承父业,扎制柴龙已有30余年。
清溪扎龙以龙头装饰花样繁多而盛名在外。其龙头或装饰观音坐莲花,或福禄寿三星,或八仙过海,或唐僧取经等等,成为一大特色。扎制工艺复杂、构思精妙、华丽灵动。每年为各村完成扎龙祈福这件“大事”,他埋头坚守了30余年。▲ 含山扎彩艺人常玉平正在扎制柴龙 资料图
有人传承,就有人弘扬。清溪镇文化站站长刁节娜是一名扎根基层的“文化草根”,25年来,她坚守在乡镇文化站岗位上,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她一手打造的“非遗小课堂”让更多孩子了解扎彩、爱上非遗;她放弃休息时间,精心准备节假日非遗民俗展演等,对于非遗她心怀热爱,如数家珍。“扎彩丰富了我们关于春节、关于乡愁的记忆。只要众人一起努力,扎彩就能传下去。”▲ 2024年长江文化带(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图源马鞍山文旅
不仅是李子柒,期望未来会有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出现,带着一件件匠心独运的非遗产品跨越时空,与现代相遇,像再度走向台前的“李子柒”一样——麒麟回首,万事不愁。一审 | 张 璇
二审 | 钟兴恺
终审 | 万 颖
来源 | 望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