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也有“桂林山水”?
旧村焕新彩,看罗源桂林村“变形记”
罗源桂林村文化历史底蕴深厚
近日,一场热闹的乡宴在福州罗源县起步镇桂林村举行。村民们自掏腰包办起酒席,大家围坐一堂,庆祝一件共同的喜事:历时一年,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成了花园式的美丽乡村,不仅有充满乡土特色的文化氛围,还有休闲活动空间。
桂林村村民的幸福感源于何处?原来,2021年3月福建省制定出台《关于深化闽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吸引了许多台湾优秀团队跨海入山。在此机缘下,2023年,一支台湾乡建乡创团队进驻桂林村,通过陪护式服务改造,让桂林这座古朴村落有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古街忆旧梦
在历史韵味上下足功夫
五步一花、十步一景的桂林老街是村子的“灵魂”所在,也是游客的打卡胜地。沿着老街漫步,各类盆栽花卉沿路蜿蜒分布,“酿酒铺”“草鞋铺”“桂林时光杂货铺”等创意打卡点接连入目,重现上世纪桂林兴盛时期的产业风貌。项目团队有关负责人邱平介绍,桂林村的村民世代耕读传家,其中,桂林“十八长衫”的故事在村里更是口口相传,这“十八长衫”说的是清末民国时期,桂林村走出的十八位读书人,他们在医学、教育、实业等领域都有非凡成就,令村民无比自豪。
探花窗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
而这样一个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村落,却渐渐在岁月中蒙尘。“我们做前期调研的时候,发现年轻一辈对村情村史并不了解。这么有历史底蕴的一个村子,若被后人遗忘,实在可惜。”为此,团队深入挖掘桂林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保留原有风貌基础上融合乡愁记忆。老街上的“探花窗”打卡点正是团队精心打造的村史展示点之一。邱平告诉记者,“探花窗”的所有窗子都是从桂林村内30多座明清古民居复刻出来的,每扇窗子各有特色,也各有故事,“我们把复刻的窗子集中展示在一面墙上,并在窗子旁边写上复刻来源,游客就可以一览无遗了”。
村民在河边的口袋公园休憩
除了在重现桂林历史韵味上下功夫,项目团队还以“小空间”“微投入”“微改造”的理念,积极打造惠民公共服务空间。曾几何时,桂林村民还在为家门口的臭河道烦恼,而今,小河早已新生。沿河栈道边上的口袋公园更是成了老人们的休闲好去处。傍晚时分,村民携伴前来,信步栈道,感受河畔夕阳与晚风,很是惬意。“以前村里的环境可没这么好,现在到处都干干净净的,还有很多好看的地方,孩子们都更愿意回来了。”82岁的叶适感慨道。
桑榆享暖居
改造以老人需求为先
桂林村的常住人口,半数以上是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多达400余人。因此,项目团队将核心关注点放在“人”上,特别是为老人构建宜居环境这一方面,“所有的改造都以老人需求为优先考量。”邱平说。
今年71岁的叶伟居住在一栋名为“上叶厝”的百年老宅内,老宅高高的门槛对行动日渐迟缓的他而言,每次进出都很困难。老宅内的卫生间和厨房都很狭窄,给老人的生活埋下不少安全隐患。在这次的适老化改造中,这些都有了改变。
适老化改造让老人生活更方便
“真没想到啊,老了老了还能过上这么舒服的日子,现在住在家里,方便又安全!”走进老宅屋内的卫生间,能看到坐便器旁安装了扶手,淋浴折叠凳摆放位置恰到好处,还有防滑砖等适老设施。叶伟不禁对此连连称赞:“现在坐着洗澡更舒适安全,两边扶手还能扶着起身,不用的时候洗澡椅还能折叠,不占空间。”记者注意到,屋内还配备了起夜灯、紧急报警器等贴心装置。同时,设计师在不破坏老宅整体风格与结构的基础上,在老宅侧门设置了带扶手的适老化斜坡,极大便利了老人进出。
邱平介绍,此次普惠型适老化改造选取75岁及以上老人住所卫生间作为改造区域,现已完成改造58户,户均成本不足千元。“我们希望形成良好示范带动效应,促使更多村民自发进行室外空间、防滑设施等改造,实现村民养老向享老的温馨转变。”
闽台合作碰撞火花
继续打造文创基地
走在桂林村内,几乎人人都认识邱平和项目团队的其他成员。“现在村子改造得好,村民们看见我们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很有亲切感。”
回忆起改造之路,邱平说,改造的每一步与其说是困难与挑战,不如说是观念与思想的磨合。“我们要能接纳群众的建议,并转化为既符合乡村美又可实施的方案。”以花圃改造举例,起初计划种植的植物有一人高,可遮挡后面菜地的脏乱差,但实施进行到一半时被村民叫停了。村民觉得种植的植物遮挡了他们乘凉的风,村民每到傍晚都会坐在边上的凳子纳凉。了解情况后,团队成员对设计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尊重村民的意见,以打造矮花境加菜地规整的形式来完成改造方案,同时花圃周边添置一些休息坐凳供村民休息。打造完成后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草鞋铺”创意打卡点
在普惠型适老化改造中,第一批人员名单起初只有二十几户报名,在看到第一批改造效果后,村里越来越多村民都踊跃提出想要加入改造。同时,还有不少村民想要把家里的适老化改造范围扩大到厨房、庭院等空间,团队和村委都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并商议下一步的改造方式。“与每户的沟通交流也加深了和村民的情感联系,为适老化的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邱平说。
谈起“扎根”在桂林村改造的时光,邱平眼中满是温情。他告诉记者,团队成员走在桂林村的小道上,就像走在自家的庭院。夜晚走访时,月光洒在屋檐下,老人坐在门口,和团队成员分享着村里的家长里短,甚至还邀请他们一同加入广场舞。“作为一支来自台湾的乡建乡创团队,我们希望能够将台湾的文创理念与福建的在地特色在此碰撞出火花,为闽台乡建乡创合作再添华彩篇章。”下一步团队还计划盘活桂林村原气象台旧址房屋,把七彩基地进一步打造成桂林文创创客基地。
罗源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海峡都市报
记者:林涓 毛朝青
编辑:郑文杰
审核:叶琴祥 洪映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