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劳模,37岁担任河北省委书记,41岁改任正定县委副书记,虽然职务降低但毫无怨言

文摘   2024-10-15 06:30   广东  


——  ——

关注【官场指南】备用账号:闲谈政史↓↓

吕玉兰,巾帼不让须眉,幼承家教,志在乡梓。少时为民,勇担重责,岁月几度风雨,皆不改初心。官至高位,勤政为民,位卑任重,心系万民。虽遭风浪翻覆,终不屈志,劳心力行,身退而志在田间,名利淡薄,唯公正自持。人生五十有三,终焉,功德无量,青史永留其名。

1955年,吕玉兰回到河北的家乡,成为“铁球”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长。彼时的她仅仅15岁,已经承担起一个村庄的命运。她面对的不是一群支持她的社员,而是一群怀疑、甚至排斥她的人。

妇女们没有下地劳动的传统,男性社员更是看不起这个年轻的女孩子。她并没有气馁,而是逐家逐户地动员。很快,随着她亲自参与劳动、率先垂范,村里的劳动积极性逐渐被激发出来,合作社也迎来了第一批丰收。

这个经历,让吕玉兰迅速成为当地的劳动模范,也为她后来的仕途奠定了基础。

她的光辉岁月并未就此止步。吕玉兰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务实的作风,一步步走上了更高的政治舞台。1966年,她已经成为河北省委副书记,1977年,她被任命为河北省委书记。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女性领导干部凤毛麟角,但吕玉兰却以她的能力和坚持,在这个位置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她始终保持着对农村和农业的深厚情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基层建设和农业改革中。

不过,时代的风云变幻无常。十年浩劫期间,吕玉兰也难逃政治风暴的冲击。她受到了种种批斗和攻击,精神和身体都遭受了极大的折磨。她一度陷入困惑,但始终没有放弃对农业的热情。

后来,在领导的关怀下,她得以重回工作岗位,继续为河北的农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段艰难的岁月,非但没有击垮她,反而让她更加坚定,继续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愈发强烈。

1981年,吕玉兰被调任正定县委副书记。相比此前担任的河北省委书记一职,这次调任显然是一次职务的下降。对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打击,甚至会感到不公。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正定县还有一位县委副书记,他就是习同志。

1982-1983年,习同志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

但吕玉兰没有任何怨言。她认为,在哪里都是为人民服务,只要能够为百姓做实事,官位高低并不重要。

在正定县工作期间,她继续践行艰苦奋斗的精神,带领群众一起劳动,始终保持着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作风。

她的敬业精神并未因职位变化而有所松懈,反而更加深入基层,关注民生问题。

吕玉兰总是身先士卒,亲自走访田间地头,深入了解农民的困难。她始终保持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贯穿了她的整个职业生涯,也赢得了广泛的尊重。

即便后来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吕玉兰依旧带病工作,多次在病床上安排工作任务。1993年,年仅53岁的吕玉兰因病去世,但她对农业的贡献、对农民的关怀,将永远留在后人的记忆中。

她一生坚守的原则、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的楷模,也为后来的领导者们树立了榜样。

吕玉兰用她短暂的一生书写了一段传奇。她从未因为职务的高低而改变初心,从基层到高层,她始终坚持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这种精神,贯穿了她的整个职业生涯,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在她去世多年后,她的故事依然激励着无数后来的党员干部,让人们明白,真正的功勋不是来自职位,而是来自于无私的奉献和坚定的信念。

-------------END-------------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我永远敬佩朱镕基同志
退休后的朱镕基同志
十年前的60后政坛大明星:胡春华同志
请帮忙点右下角:[在看] 和 [赞],让更多的人看到,让大家都受益。

官场指南
专业剖析官场生态,适时解读人事热点,精准点评违法乱纪,专业且全面的官场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