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照吃也能瘦!营养科医生手把手搭配,稳定食欲不垮脸的【新型高碳刷脂】

时尚   2024-10-10 10:23   浙江  

Artist:Don Hatfield


微信改为选择性推送了❗️

请大家一定【星标我们】,否则你会错过好礼抽奖 + 超热门单品的良心点评】、还会【开团第2天才收到推送,大实惠早就凉凉啦】…


为了「确保抢到心水好物」,让我们一起【添加星标】准点收到推送~


福利彩蛋

今天也有礼物放送:

秋冬瘦身塑形,也能有“妈生好皮”

【AM养肤精华防晒乳】正装1支👇


✅ 防晒黑、防晒老、防HEV可见光:

能独当一面的真•养肤防晒霜。


✅ 使用独家【皮肤紧致技术】:

养肤➕防晒二合一。

防晒成分形成稳定的高质量防护膜

养肤成分稳定+长效渗入皮肤深层

只用在AM等高端线中的独家技术。


✅ 完美适配秋冬、口罩季的皮肤需求:

更多抗炎、修复、促进愈合成分:

添加直接进入细胞间质的【生理性脂质】,提升皮肤自身的【保水力】。

易清洁(无需卸妆)

减少因卸除防晒导致的干燥、屏障受损。


✅ 秋冬季「懒人福音」,透气感滋养:

更滋润、轻薄隐形、自然感提亮➕柔焦。


想成为幸运鹅?请移步【文末】看玩法~


拿捏体重 改善代谢

无广告、无软文的公众号



一提到瘦身饮食抗衰,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降低碳水的摄入」。这种肉眼可见,直观快速的减重效果一直备受追捧。而近来,碳水摄入量VS减脂效果的关系却陷入新一轮争议中:


高碳水反而利于减脂”的观念,开始在瘦身和建设爱好者中传播开来。甚至有一些备受「平台期」困扰的网友,在调整为「高碳饮食」后成功突破了瓶颈期



但是,拉高碳水的摄入量后,体重不降反升的反馈同样不少见。



如此两极分化的结果,

谁是个例?

谁又是普遍情况?


这种与传统认知相悖的「高碳水减脂」,

究竟是新一代的科学饮食方法?

还是误人流言?


今天「美化」营养科医生上线,

对「碳水问题」做个终极解读👇


❓碳水到底该吃多少,才能瘦身➕抗衰(稳血糖)

❓控制or不限主食,哪个瘦身效果更佳

❓男性VS女性;大体重基数VS小体重基数;健康人群VS代谢紊乱人群(血糖不稳)……各自适合怎样的碳水结构?

❓究竟能不能既快乐吃碳水,还能瘦瘦瘦??




何谓“低碳”、“高碳”:

缺乏明确的定义



首先,无差别的低碳or高碳,都不科学。


【低碳饮食】的全称应该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不是绿色环保的低碳饮食,莫搞错哦)。顾名思义,即限制富含【碳水】的食物的总摄入量——不仅包括主食,还有水果、富含淀粉的蔬菜、添加糖等,都算在内!


但是,碳水摄入量要低到多少才能叫【低碳饮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且严格的定义,甚至在不同的研究/指南中,采纳的标准都不同


而且,【低碳饮食】还有不同“档次”,可造成实质性的差异:

例如,当碳水化合物摄入量<10%可诱发酮症(即生酮饮食,弊大于利,不要跟风!时光机👇

【生酮饮食】:纯吃肉也能瘦?明明是“紊乱警告”


至于【高碳饮食】,标准更为模糊。在「营养学术界」有N多种减重方法(高蛋白、地中海、限能量平衡等等),但就是木有“高碳减脂”这个说法。在我们看来,【高碳】更多的是针对【低碳】的一种网络说法,主张“相比低碳,提高碳水的摄入量+配合力量训练+减少脂肪的摄入量。但在科学界并没有明确、严谨的定义。


为了避免引起混乱,以便菇凉们理解,我们根据比较权威、主流的研究/指南,将不同碳水的能量占比 “笼统”地分为四个等级:





短期看:没有完美比例

王道是:你能长期坚持下去的那个



对于【碳水】,减重大军的态度非常“分裂”~

有人“恨”:

认为【碳水】是体重增加的主要原因。

有人“爱”:

【碳水】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机体必需营养物质之一。


该“爱”还是“恨”?

不仅你纠结,医学界和学术界也很关注。


为了寻找碳水、蛋白质、脂肪这三大营养素的最佳比例,在过去20年里,每年都有几百项研究在进行,而且越来越多。可惜的是,这个难题仍未被解答


我们查阅了比较有代表性且“高端”的文献,发现结论导向基本一致:无论是「高碳」还是「低碳」,短期内都可减重,且差别不大👇


🧪 2005年发表在JAMA杂志上的RCT研究结果显示:

与【不控制碳水】和【低脂饮食组】相比,极低碳(碳水20-50g/d)和中碳(碳水占比40%)饮食1年后的减重效果相同(无统计学差异,约2-3kg)。而且,研究者发现,由于极低碳饮食过于极端,更难以坚持并反弹(文献[1])



🧪 同样是发表在JAMA杂志,一项纳入了59项RCT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任意一种【低碳饮食】都能显著降低超重或肥胖患者的体重,但与【其他组】相比所差甚微(文献[2])


说人话


从目前的科学研究状况看,在短期减重这条赛道上,核心还是制造热量缺口,而非饮食结构——【低碳饮食】并没啥优势


也就是说,「是否控制碳水」根本不是减重的关键!只要每天的消耗热量>摄入热量,就能瘦身减重。




长期看

【低碳饮食】很可能让你:

很瘦,却「胆固醇超标」

年纪轻轻,就「便秘」



作为一个长期进行体重管理的人(最近20年的体重上下浮动不超过3斤),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如果只是想快速的减几斤并非难事(很多易瘦体质,真的是每天晚饭少吃几口,坚持3天就能瘦2斤)。减重/瘦身的真正难点长期维稳,不反弹!


那么,【低碳饮食】在hold住体重上,有何影响?

如果看数据

截止到目前为止,进行【低碳饮食】的研究中,只有极少数的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绝大多数为3~6月),超过24个月的更是少之更少。因此,【低碳饮食】长期的瘦身效果究竟如何(维持住,不反弹),从科学研究的数据上,无从得知


虽然在科学研究中还没有发现【低碳饮食】对瘦身的长期效果,但【长期低碳】饮食的隐患却已经显现,尤其是走极端的【极低碳】饮食👇


🧪 研究显示,【长期低碳】饮食可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为啥现在很多菇凉明明很瘦,但年纪轻轻就「胆固醇」超标?除了遗传因素外,【长期低碳】也是主要原因!进而增加心绞痛、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文献[3])


🧪 此外:

以动物性食物为主要蛋白质和脂肪来源的【极低碳】饮食,还会影响肠道益生菌的种类及丰度年纪轻轻就「便秘」的“尴尬”,在长期靠【低碳】或【极低碳】维持体重的菇凉中非常常见)。并进而对人体多个系统的代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文献[4])


🧪 2023年发表在学术顶刊nutrients上的研究:

中南大学的团队分析了2007年-2016年间10000+名40-79岁成年人的数据。结果显示——当每日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3.7%时,血清中的长寿蛋白达到最高值(Klotho);而过低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则会明确降低长寿蛋白Klotho的数值。(文献[5])



🧪 2018年,发表在同样为定期医学期刊《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的一项平均随访25年的长期观察性研究表明: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死亡风险】,呈U型关系——即:与碳水供能50-55%的人相比,碳水供能低于40%死亡率高20%;而且碳水吃得越少,死亡风险就越高。(文献[6])



说人话


无论是「国际健康医疗机构」、还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都建议碳水化合物的每日能量占比45%-65%,不是随随便便定下的。


@ 如果确实属于超重人群(BMI >24)

医疗团队的指导下短期内进行「低碳饮食➕有氧运动」来获得短期减重效果,无可厚非。毕竟对于真超重的大体重基数人群,让体重回归正常范围的减重,有非常确定的益处。


长期来说,无论是持续减重的效果、还是维持稳定的体重,都还没有高质量研究来证实。但【长期低碳/极低碳】的安全性和健康风险,却更需要关注。


@ BMI 23以下的菇凉(20-22左右的都是完美体重):

如果还是觉得自己穿衣服显胖,有拜拜肉、小肚腩、大腿根粗……说明咱是缺乏运动导致的肌肉含量太低,需要的不是【减重】而是运动塑形,尤其要多做一些无氧抗阻力训练,给自己增加点肌肉,漂亮的线条自然就有了。




有热量缺口的

【拉高碳水】:

更适合中国菇凉的体质



且不说【长期低碳】饮食好不好,对我们“爱吃主食”的中国人来说,有多少人能长期抵挡住主食的诱惑?咱们的传统饮食结构和欧美国家很不同,有很大一部分由碳水组成,一日三餐断不能少了粥粉面、包子、馒头、油条……


当我们从小是以这样的饮食结构长大后,突然有一天变成只吃菜+肉,你的基因就最先不答应——尤其咱们的大多数菇凉,原本一天也吃不下多少【碳水】;结果【低碳/断碳】后,反倒开始疯狂想念碳水,最后说不定饭量还会报复性蹭蹭蹭上涨……




女人何苦难为自己?

生活本来就已经不易。


况且,在有热量缺口的前提下适当拉高碳水,不仅同样可以瘦身,还有以下好处👇

1

预防抑郁,稳定情绪

进而稳定你的食欲:


从我自己这20多年控制体重的感受来讲,维持一段时间的【低碳水】或【极低碳水】后,非常容易食欲不稳——就是那种虽然吃饱了,但就是缺少满足感,总觉得馋的感觉。相信做过「饮食控制」的菇凉都会懂,你可以忍住“饿”,但很难一次次的忍住“馋”……


而「食欲不稳」,又恰恰是暴饮暴食、忽胖忽瘦、无法维持体重稳定的罪魁祸首(最终会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控制不住大吃一场“垃圾食品”)。



🧪 中国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对超过40万中国人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吃碳水」能降低患抑郁的风险。当碳水摄入每增加335kcal,发生重度抑郁的风险降低58%。为什么吃足「肉」就没法稳住情绪和食欲?这可能与【碳水】能增加【5-羟色胺】的合成、以及提高【大脑血清素】的生物利用度有关。(文献[7])


与之相反,「缺少碳水」则可能会导致情绪焦躁、抑郁,甚至做出一些失控行为。比如,最“致命”的暴饮暴食……


2

为「大脑」提供热量,

提高工作效率:


「大脑」是非常依赖【葡萄糖】供能的,虽然【蛋白质】也可以分解成糖原被大脑用作燃料,但效率远远不如直接摄入【碳水化合物】来得直接和高效。所以,长期低碳或不吃碳水,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大脑反应迟钝等貌似“脑子不够用了”的状况。如果你是脑力工作者,适当拉高碳水就很适合你哟。



3

运动,需要吃碳水!

缓解运动疲劳、提高运动表现:

健身习惯的菇凉注意了,高强度运动后除了补充【蛋白质】,记得也要来点【碳水】!


要知道,对于运动来讲,「蛋白质+碳水」是最佳CP,能显著增加肌糖原的合成效率,从而减轻疲劳感减少肌肉损伤风险。


无论是为了增肌还是减脂、亦或运动抗衰,锻炼后注意补充「蛋白质+碳水」,都能够帮助你保护肌肉、防止肌肉流失、高效增肌、并减掉更多脂肪


所以,越是有运动习惯的菇凉,【碳水】对你越重要——尤其是有些菇凉一提瘦身,就上「有氧➕低碳/断碳」,虽然貌似短期可以快速掉秤,但流失的都是【水分】和【肌肉】,结果就是代谢也乱了,还很容易出现疲劳、精力下降,运动表现不好,反而很容易进入平台期和反弹。


4

节约【蛋白质】,

减少肌肉流失:


很多减重瘦身人士会“妖魔化”碳水,认为【主食】就是长脂肪的罪魁祸,貌似多吃一口饭都是罪过。殊不知,所有摄入的多余热量,都会转换成【脂肪】存储起来。意思就是,只要你「热量」超了,无论你是吃肉吃主食、甚至哪怕是只是吃菜叶子该长的脂肪一斤都不会少长


此外,【碳水】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如果摄入的【碳水】太少不够用,身体可不会“乖乖”地优先消耗【脂肪】,而是启动补偿机制,通过消耗自身的【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说白了,长期极低碳或断碳容易导致肌肉流失。菇凉们,【肌肉】可是我们抗衰的根本啊,30岁之后如果不坚持进行「力量训练」来增肌,自然状态下就是每年会流失1%肌肉,如果你还再加上【低碳】导致的肌肉流失,还谈什么「抗衰」?


5

最后,除了“不太讨喜”的热量之外,搭配一些【优质碳水】还能提供很多身体嗷嗷需要的好东西:


蛋白质、维生素 B1、B2、烟酸、维生素 E 、锌甚至是等等。(何为【优质碳水】,下面说)。


反之,不吃或少吃【主食】,还容易有口臭、脱发、姨妈出走、便便不顺畅等风险……谁不吃碳水谁知道。




怎样才是

适合中国宝宝的【高碳减脂】



咣咣一顿安利,你对「拉高碳水」来瘦身减脂心动了吗?


@准备“种草”的菇凉,请收下这份适合中国菇凉的高碳减脂实操手册


前提:

1⃣️ 想减重:必须有热量缺口。这是所有减重方法都绕不开的底层逻辑!

所以,高碳减脂也不是让你不管总热量的吃。


2⃣️ 拉高碳水只吃碳水,不要走极端。



关键问题一:

每天该吃多少碳水?


1

最低标准

每天至少要吃120-130g碳水化合物,相当于150-160g淀粉类主食。这个数据可不是随意设定的,它参照了按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标准,且每天150g淀粉类主食可以预防出现酮症。假如,你属于运动困难户,只想节食减肥,吃这个量还是可以的。


此处附加一个简单易行的判断方法:

伸出你的拳头,比一比,只要每餐吃够一个拳头量的主食(煮熟后的米饭),基本上就达标了。


2

最合适的比例

根据多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比较合适的碳水比例为50%-55%


举个栗子:如果一天摄入2000kcal热量,那么其中的1000-1100kcal要来自于碳水化合物,折合成重量差不多是250g(也就是不少于250g生重的淀粉类主食,相当于500+g的熟米饭)。


3

最不费脑子的方法

别头大,如果每天吃饭前先给完成一道繁琐的数字题,确实很影响食欲。贴心的我们奉上“无脑跟”的实操技巧:


1⃣️ 首先,把你要吃的食物都装在一个碟子上,按照主食:蔬菜:荤菜=1:2:1的平衡餐盘进行摆放:



2⃣️ 改变进食顺序:蔬菜➡️荤菜➡️主食

(更多减重小技巧的时光机👇

米饭一口不少,反能减肥+控糖?颠覆认知,不知不觉就变瘦的tips


3⃣️ 认真的专心吃饭(不看手机和电视),不要饿着肚子减肥,也不要吃撑,吃到八分饱即可。




关键问题二:

吃什么碳水最好?


吃对了碳水,也hin重要。生活中,你需要做到:


1

戒添加糖:

游离糖最好控制在每天25g/d以下,最多不要超过50g/天。戒不了甜的你大可选择健康新鲜的水果(别榨汁,别榨汁,别榨汁),或者带点甜的薯类,比如蒸红薯来替代甜品。


2

用粗粮替代一半的精细谷物。

主食要粗细搭配。@血糖正常的童鞋:

建议采用50%粗粮➕50%精细碳水的搭配。相对于精制大白米面,【粗粮】中保留了更多的营养物质,尤其是B族维生素,如按照1份大米+1份粗粮的比例蒸饭,维生素B1摄取量能提高2~3倍。


但也不建议只吃粗粮:

某些【粗粮】如豆类、全谷物,含有较高的植酸和酚类物质,这些成分可能影响【铁】的吸收。长期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有可能导致贫血,对于每个月都有1/4在失血的女性来讲,也并非好事。此外,【粗粮】也可能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而肠道菌群与皮肤也存在一定关联,就有可能反映在皮肤上。凡事不要走极端,「适度」是大智慧。


3

多样化:

水果、全谷物、淀粉类蔬菜或豆类,也都是【优质碳水】。


4

「吃的干净」非常重要!

越天然越好,少吃工业加工食品、少用复杂的“神奇”调味料(往往是科技与狠活)。



还记得现在最被营养科学届推崇的「地中海饮食」吗?就是非常注重食材的天然性。时光机👇

地中海饮食

 


说人话

 


看到这里,低碳VS适度高碳,对于中国胃来讲何者更优,已不言而喻。


实际上,在减重方面,大家越来越有一个共识:

长期的适度热量限制➕选择优质的食材,比单一限制某一种营养素的摄入比例,更有利于获得长期的、稳定的瘦身效果。此外,所有食材都强调天然、膳食纤维,警惕【添加糖】和【反式脂肪】。

 

身为一个虽然贪吃爱美食、但也能20年如一日的将体重控制在波动不超过3斤的易胖体质菇凉,我最大的心得就是——不管你是想瘦身不反弹、还是长久的维持稳定体重「食欲稳定」都是重中之重!而在稳定食欲方面,适度的碳水很重要。

 

【碳水】也好、任何一种【xx营养素】也罢,都不要走极端,「适度」是大智慧。



参考文献:[1]-[7]

[1].Comparison of the Atkins, Ornish, Weight Watchers, and Zone Diets for Weight Loss and Heart Disease Risk Reduction. JAMA. 2005;293:43-53

[2].Comparison of Weight Loss Among Named Diet Programs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Adults A Meta-analysis. JAMA. 2014;312(9):923-933. doi:10.1001/jama.2014.10397

[3].Noushin Mohammadifard, Fahimeh Haghighatdoost, et al., The Effect of Ketogenic Diet on Shared Risk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 Nutrients 2022, 14(17), 3499; https://doi.org/10.3390/nu14173499

[4].Paoli A, Mancin L, Bianco A, Thomas E, Mota JF, Piccini F. Ketogenic Diet and Microbiota: Friends or Enemies? Genes (Basel). 2019 Jul 15;10(7):534. doi: 10.3390/genes10070534.

[5].Xiang L, Wu M, Wang Y, et al. Inverse J-Shaped Relationship of 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with Serum Klotho in NHANES 2007-2016. Nutrients. 2023;15(18):3956. Published 2023 Sep 13. doi:10.3390/nu15183956

[6].Seidelmann, Sara B et al. “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vol. 3,9 (2018): e419-e428. doi:10.1016/S2468-2667(18)30135-X

[7].Yao S, Zhang M, Dong S-S, et al. Bidirectional 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 identifies causal associations between relative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depression. Nature, Human Behavior. 2022;  Jul 18. doi: 10.1038/s41562-022-01412-9.





我们的【抽奖】有新玩法啦~

点击“分享到朋友圈”,截图发送到公众号对话框,我们会抽取1位幸运鹅,送出:

秋冬瘦身塑形,也能有“妈生好皮”

【AM养肤精华防晒乳】正装1支👇


✅ 完美适配秋冬、口罩季的皮肤需求:

更多抗炎、修复、促进愈合成分:

添加直接进入细胞间质的【生理性脂质】,提升皮肤自身的【保水力】。

易清洁(无需卸妆)

减少因卸除防晒导致的干燥、屏障受损。


✅ 防晒黑、防晒老、防HEV可见光:

纯物理三重防护(SPF40),

能独当一面的真•养肤防晒霜。


✅ 使用独家【皮肤紧致技术】:

养肤➕防晒二合一。

防晒成分形成稳定的高质量防护膜

养肤成分稳定+长效渗入皮肤深层

只用在AM等高端线中的独家技术。


✅ 秋冬季「懒人福音」:

透气感滋养、轻薄隐形、自然感提亮➕柔焦。


获奖名单会在下篇推送中公布。


担心抽不到的童鞋

可以直接【移步2条】👇


【修护睡眠面膜组】和AM养肤美颜防晒乳】昨天都飞快售罄了:

由于很多童鞋都没抢上,我们临时联系厂商补了一点【AM养肤防晒】,但临时补货,赠品可能会变【睡眠面膜】已经卖完了厂商的所有现货库存,就补不了啦,但我们会联系厂商,看看是否有可能在之后的其它团购中顺便补一点点。


AM养肤美颜防晒乳】这次补完就是今年最后一团了,有立减福利毫无悬念的把所有平台活动秒成渣👇


每2件【减15】
每3件【加倍减30】
以此类推,多买多减

「每支」AM养肤精华防晒乳:

【送】1份(日间)抗氧精华(旅行装)

1份冬季舒缓精华(旅行装)

1份新生保湿霜(旅行装)


「售罄后补货」赠品可能会变为

【送】1份眼部精华防晒乳(旅行装)

1份冬季舒缓精华(旅行装)

1份美白精华(旅行装)


⚠️TIZO厂商和美国市场都已经涨价了!!

趁我们还坚持着不涨价➕自掏腰包搞立减,喜欢的童鞋不要错过!说不好什么时候就突然被逼调价了.....


(请使用【购物车】,同一订单内可享立减)


点击直达参团

👇👇👇



End

变美的菇凉都在看

美编:Tw

责编:Janice

合作 | 转载 | 投稿等各种需求

都请在微信或微博后台发送相关关键词给我们

会收到相应回复

微信改版了
想看往期历史推送

击下方阅读原文

👇👇👇👇👇




喜欢文章,

就点个“在看”或转发

让更多的人一起变美

美容大王和化学家
没有广告、没有软文的公众号!5000多款化妆品成分分析、使用指南。我们告诉你美容护肤的科学和常识,偶尔也预警和吐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