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享”丨刘晗《想点大事》

文摘   2024-11-24 21:17   西藏  

法律的运作与所谓的社会常识之间有鸿沟天堑,在《想点大事》这本书里刘晗教授以既生动又不失学术深度的方式,介绍了法律思维的基本范式,并分析了它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成因,强烈推荐。

在公众眼里,法律是正义和规则的化身,形象非常正面。但是,法律行业从业者也有非常独特的难题:责任太大。 法官的一份判决书,可能会影响数额庞大的财产归属,甚至还可能决人生死。判决做出后,还要被放到舆论下讨论,甚至被千秋万代审视。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名法官,马上要在一张死刑判决/复核书上签字,即使犯人罪大恶极,这样的压力是不是也很难承受? 所以,法律行业就有一个天大的两难困境:既要让法律有权威,又不能让具体的个人独自面对那么大的责任,怎么办? 法律行业的办法是——“甩锅”,也就是推卸责任。当然,“法律不是简单地推卸责任,而是把它制度化,把决定推给公认的、无可辩驳的权威力量”,比如神秘力量、程序或者集体人格。

本书作者刘晗老师就说,在人类历史上,这是一个通行的办法。

比如,商周时期用龟甲占卜,欧洲中世纪用“神判法”,都是为了获得神意的支持。到了后来,法律非常讲究程序,也是有这个考虑在内。

比如:一个刑事案件,“警察先侦查,搜集证据。检察院再检查证据,提起公诉。被告人还会找律师,提交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甚至还有可能找专家证人。最后才是法官依据两边提交的证据以及相互的辩论作判断”。 设置“这些程序当然是为了公平。但你细想一下就会发现,程序其实是把法官作决策要承担的责任,甩给了制度。因为如果程序完全正义,最后结果错了,那也不是法官个人的责任,而是整个司法体系的责任”。

原来,程序不仅是对司法人员的约束,也是对他们的保护。用刘晗的话说,“甩锅是有正面价值的。那就是,它让普通人也敢去替公众作出重大决策,同时让这样的决策能够获得权威”。 理解了法律行业的这个“B面”,如果你是一个组织体系里的管理者,再次面对烦琐且效率低下的“程序”时,是不是也能多一份体谅呢?

\ | /



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
发布林芝市森林消防权威信息和森林消防等应急救援常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