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了解,是经验。是基于微生物学研究中的经验,一代代的实验积累得出的结论,目的就是减少由于长期传代导致的菌种退化或变异,确保研究和生产中使用的菌种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和生物活性。这篇文章介绍了相关内容,可以阅读一下。
Reference Strains How many passages are too many.pdf
众所周知,传代次数越多变异率越高,并没人说5代以上的菌种就不能使用,而是,越容易出现问题。如果5代以上菌种形态结构、生理生化性状等均未发生变化,还是可以使用的。但,在实验过程中,并不建议过多传代。(难听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讨苦吃。)
1代是指将活的培养物接种到微生物生长的新鲜培养基中培养,任何形式的转种均被认为是传代1次。必要时,实验室应对工作菌株的特性和纯度进行确认。
5.菌种如何保藏?
在药典中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中的规定如下:建议采用低温冷冻干燥、液氮贮存、超低温冷冻(低于-30℃)等方法保存。低于-70℃或低温冷冻干燥方法可以延长菌种保存时间。标准储备菌株可用于制备每月或每周1次转种的工作菌株。冷冻菌种一旦解冻转种制备工作菌株后,不得重新冷冻和再次使用。也可参照微生物菌种保藏与活化技术指南:收藏必备手册相关内容。
5.实际操作中,如何确认是哪一代菌种?
部分实验室对菌种管理严格,而一部分实验估计乱成一锅粥了。实验的学生或职工一拨又一拨,菌种之间来回穿梭,早就不知道那代菌种,如何鉴定菌种代数?
这种情况本身就经常存在,那我们只能以接受到菌种的那一代作为0代。接到菌种后,简单地进行形态学鉴定和生理生化特性检测菌株活力。如果没有问题的话,这就是F0,母代菌种。但有一点一定清楚,它确实不是药典中规定的0代菌种。(不标准,只供参考。)
本公众号将长期致力于“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学习和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研究”,希望有需要的同行、感兴趣的朋友加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