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不遂人愿,如何?
如果战争的意外,来自于上天,怎么办?
能怎么办?
哪有那么多的人定胜天?
无非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做好自己所能做到的极致程度,剩下的,就交给上天吧。
如果还失败,那能有什么可以后悔的?
继续努力,继续提升,继续进步呗。
01
1700年11月19日,波罗的海沿岸,瑞典重要据点港口,纳尔瓦城市。
瑞典十几岁的国王查理十二世亲率1万大军,长途奔袭,意外出现了在俄军阵前。
纳尔瓦早在9月23日就被4万俄军所围困了。
当时俄军前线指挥是沙皇彼得一世。
但结果,长期攻打,俄军硬是没能拿下纳尔瓦。
接到这个重大军情急报时,刚打败俄罗斯同盟国丹麦迫使签署和约的瑞典大军随即出动。
当瑞典国王亲率大军驰援,纳尔瓦城的瑞典守军士气高涨。
沙皇彼得一世“临阵脱逃”,自己撤到了远远的诺夫哥罗德城市,把前线指挥权交给了法籍元帅科洛阿。
在沙皇彼得一世时期,外籍军官、军事顾问、专家等在俄军服役,非常常见。
在纳尔瓦城,俄军统帅将领都是当时国内外有名的。
为了抵抗驰援进逼的瑞军,俄军修筑了长长的堡垒以及壕沟等。
02
11月19日这一天,瑞军发起进攻。
什么稳健战术,什么常规打法,都被瑞典国王抛弃了。
瑞典统帅司令们率领步兵直接进攻俄军防线中心,猛烈冲锋。
之所以这样,很可能是因为瑞军大炮大概也就是37门,而俄军大炮有175门,差别太大了。
而且瑞典投入战斗大概8000人,跟俄军投入战斗的34000,相差太大。
狭路相逢,那只能勇者胜了。
唯有一往无前,视死如归,8000人形成一把锐利的刀,才可能成功。
瑞军大概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03
自助者,天助之。
大概是真的天助瑞典。
瑞军冲锋同时,一阵暴风雪突然狂袭而来,非常猛,由西向东。
而瑞军正好是由西向东冲锋,这相当于暴风雪是顺着瑞军冲锋的方向路线,狠狠地冲向了俄军阵营。
毫无疑问,俄军顿时混乱不已,分辨不清方向。
瑞军的冲锋猛攻,随即将俄军战线切成两截。
双方短兵相接,浴血搏斗,俄军被打得非常惨,四处溃散。
俄军有一支军队在顽抗坚持,但几个小时后,也无可奈何,最后不得不投降。
其余四处溃逃的,很多被瑞军斩杀或者淹死在纳尔瓦河中……
这一战役,就是著名的纳尔瓦战役。
04
这场战役,俄军损失了17000人,被俘虏的军官大概79个,所有大炮全部被缴获,剩余俄军溃逃去了诺夫哥罗德。
俄军被俘虏的人数都远远超过瑞典军队的人数了。
但是,瑞典军队无法真正有效防范这些俘虏俄军,也无法给这些俄军提供粮草供给,即便是最基本的生活维持。
因此,没办法,瑞典国王只得让放了这些俄军俘虏,但那些俄军军官除外。
为了庆祝本国胜利和羞辱俄罗斯及沙皇彼得一世,瑞典还专门铸造了纪念章,上面图案是沙皇彼得一世哭泣的摸样。
这简直是俄罗斯的耻辱。
这一仗,让瑞典国王和瑞典打出了赫赫威名。
当时忙着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法国、英国、荷兰等纷纷大力拉拢瑞典到自己这一边。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