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用好基层治理的“三种思维”

文化   2024-11-06 19:03   内蒙古  

注:文章PDF打印版在文末

你最喜欢的《人民日报》金句

1.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2.基层治理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来不得丝毫懈怠与闪失。

用好基层治理的“三种思维”


关键词:基层治理;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精细思维

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提出,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基层党员干部要用好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精细思维基层治理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人民日报申论范文,从文章的题目当中我们就能看出来,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基层治理”,一个是做好基层治理的“三种思维”,基层治理只要是复习公务员考试的同学,都会知道它很重要,是我们学习公务员考试的重点,而“三种思维”,也就是一会分论点段里面会提到的“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精细思维”,也都是在各类重要考点里面经常会用到的写作角度,比如乡村全面振兴、生态环保、改革、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等等,通过今天这篇文章,就可以一起准备一下。

那我们看文章的具体内容,先是第一句话:“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这是说到基层、治理的不错金句,用“基础”“基石”作比,生动形象,放在文章开头段、结尾段做引出效果都不错。本段第二句话,是权威的标准表述,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说明了在改革的背景下,做好基层治理的重要作用,不过这句话大家看一看、了解一下就可以,不用刻意去记。最后第三句话,则点出了文章的论点,也就是“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精细思维”。那这里还有一个结构,就是“把……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这在我们写到其他文章,强调要做好某项工作时就可以用,空格的地方直接填写我们要论述的主题关键词就行。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今天文章的题目,写的是“用好基层治理的‘三种思维’”,“用好……的‘三种思维’”这个结构可以积累,是一个在申论考试当中遇到自拟题目时的不错选择,类似的还有我们在10月8日还分析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三问于民’答好改革为民卷”,这种“三种……”“三问……”在取标题的写法上有些像,大家可以结合我刚整理好的10月申论范文合集汇总,把那篇文章拿来对比学习。】

以系统思维促党建领治,激发基层治理“强引擎”。基层治理千头万绪,而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的基础,只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强化“统筹”“并重”“兼顾”的系统思维,切实将基层治理的“多条线”收拢聚集到基层党建“一股绳”,基层治理才能“行稳致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不断增强党对基层治理的掌控力、统筹力、推动力,实现资源力量统筹使用、治理工作统筹推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确保党的政策转化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行“党建+”模式,加快探索党建与治理深度融合的多元途径,把党组织、党小组有效嵌入到各级基层单位、各个行业、各类领域之中,不断放大党建工作载体“强磁场”效应,以党建引领“一子落”赢得基层治理“满盘棋”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二段,分论点一,以系统思维促党建领治,激发基层治理“强引擎”。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逐渐就会发现,在人民日报申论范文里面,“系统思维”这个词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开展的很多工作,往往都很复杂,并不只是抓一个维度、做好某一个方面就够的,而是要全面考虑,抓住主要矛盾,统筹兼顾,把多项措施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效果。那这种“工作的复杂”,放在这个文章的话题里面,就叫做“基层治理千头万绪”,那与之相对应的办法,就需要我们处理好工作当中当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文中提到的要“统筹”“并重”“兼顾”。但要想在复杂、琐碎的基层工作当中,把这些思路变成现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自己生活中,居住的小区业主群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都会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想法,那把场景放大到整个基层治理当中,意见就更难统一,事情就更难办了,那该怎么做呢?就需要我们得有“党建引领”,通过“党建引领”来实现系统思维对基层治理的作用。也就是文中提到的“将基层治理的‘多条线’收拢聚集到基层党建‘一股绳’,基层治理才能‘行稳致远’”。之所以这里要讲这么多,就是因为很多同学对“基层治理”“党建引领”“系统思维”这几个概念彼此之间的关系容易发懵,那理解了这些,我们再遇到很多材料和题目时,就能更快透过现象抓本质,迅速找到采分点。

同时,本段在论述过程中,还有一些不错的标准表述,比如:“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党组织、党小组有效嵌入到各级基层单位、各个行业、各类领域之中”,这些做法很细致,积累下来,能很好的体现我们对实际工作的了解程度。还有比如“‘强磁场’效应”“党建引领‘一子落’赢得基层治理‘满盘棋’”,表达形象,能很好的增强我们文章的表现力。尤其要注意和“满盘棋”相关还有一些常用搭配,比如“一子落而满盘活”、以改革“一子落”带动发展“满盘活”、下好乡村全面振兴"一盘棋",才能"一子落"而"满盘活",等等。可以一并积累。】

以底线思维促民生优治,铸牢基层治理“硬底板”。基层治理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来不得丝毫懈怠与闪失。要守牢安全稳定底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全力整治露头隐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构建“最多跑一次”“服务零距离”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切实做到处置在早、消除在小,避免因“小”失“大”。要加强关爱服务保障。不断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救助帮扶体系,着力配套完善就业、养老、托育、医疗、卫生等基层治理服务措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三段,分论点二,以底线思维促民生优治,铸牢基层治理“硬底板”。可能有同学对“底线思维”这个概念不太了解,那什么是“底线思维”呢?简单来说,底线思维,就是居安思危,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的思维。那这个概念是怎么和基层治理联系在一起呢?为什么说基层治理过程中,得有这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思维呢?注意文中这句话:“基层治理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来不得丝毫懈怠与闪失”,这不仅是说到民生、民心、基层的金句,也说明了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坚持底线思维的重要性和原因。既然底线思维如此重要,那在工作中该怎么做呢?如果考场上乍一遇到这类问题,可能很多同学都很难回答,因为这需要对于机关工作,尤其是我们的基层治理工作有一定的积累才行。不过这里面还有窍门,我们一个一个来看:一个是“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这么说大家容易不明白,但看一看里面的具体措施就能懂了,就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构建‘最多跑一次’‘服务零距离’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什么是“枫桥经验”?简单来说,可以将其理解为,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生动实践。那也就是说,通过这些措施,解决群众的需求,把可能产生的矛盾,用原文的话说就是——“处置在早、消除在小,避免因‘小’失‘大’”。矛盾在萌芽状态,说一说、唠一唠,问题及时解决,就避免出现大问题,这就是居安思危、提前准备、防止问题扩大这种“底线思维”的表现。那同样,第二个学习角度我们应该也不陌生,叫“加强关爱服务保障”,那具体就是“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救助帮扶体系,着力配套完善就业、养老、托育、医疗、卫生等基层治理服务措施”,这些措施和我们每个人都紧密相关,都是我们身边发生的重要事情——用标准表述来说就是这些都是“群众的‘关键小事’”,都属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好了,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让大家更明白“底线思维”,它在其他各类考点里面也经常都能用到,申论面试里面也都会考到,需要我们重点把握。刚刚有关“底线思维”“枫桥经验”的概念这些笔记我也都放在了今天pdf讲稿里面,大家认真读一读,后面我也会专门找对应的文章,从不同的考点主题多给大家分析几次,就能顺利拿下来了。】

以精细思维促高效善治,锻造基层治理“显微镜”。基层治理涉及领域多、服务对象多。因此,要强化网格赋能。织密织严、建好用好网格这一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和“最小单元”,激活集帮扶解困、矛盾化解、宣传教育、民意收集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服务“微细胞”。要实现“三治融合”。持续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深入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充分发挥道德规范教化引导作用,推动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治理的良好局面,让向上向善蔚然成风。要推进减负增效。持续规范基层治理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实效的鲜明导向,以更加高效、更具韧性、更有温度的基层治理赋能高质量发展。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四段,分论点三,以精细思维促高效善治,锻造基层治理“显微镜”。今天文章真的挺难的,学到这里,我们总算可以轻松一下了,“精细思维”、在工作中要做到“精细精准”“体现出治理的精细与温度”,这些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给大家没少提,这个考点适用范围之广、内容之重要我就不用再多赘述了。那在本段、落脚在基层治理这个话题当中,如何做好精细?最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就是一个词:“网格”。它和我们的基层实际工作联系的极为紧密,为什么呢?因为——注意原文,网格就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和‘最小单元’,激活集帮扶解困、矛盾化解、宣传教育、民意收集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服务‘微细胞’”,这句话大家要重点留意,一方面里面提到了网格“帮扶解困、矛盾化解、宣传教育、民意收集”等社会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这句话里的几个比喻:“神经末梢”“最小单元”“微细胞”以及本段段首句中的“显微镜”,它们在有关精细、基层等话题经常都会用到。同时,说到“网格”的功能,我们之前还学过一些不过的表述,比如“用小网格撬动大治理”,通过“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系、难在格中解”,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这些内容可以一并把握。

另外,这里还要注意一个关键词,就是“三治融合”,其实说的就是“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这个内容很重要,不仅申论里面可能考、在各省的面试题里面,已经至少考过两三次了,因此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牢记这样一个事情,只要一提到“城乡基层治理体系”,那我们就一定要能联想到“自治、法治、德治”,而且还要把这三个词的意思搞懂。那简单的来说,所谓“自治”,就是基层群众自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所谓“法治”,就是依法治国,崇尚法治;所谓“德治”,就是以德治国,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通过道德教化作用,实现良好社会风尚的治理方式。这里我为了降低大家的记忆和理解负担,用最简单的语言给大家概括了一下这三个词,大家可以把这三个词做一下笔记,以便课后查阅、并重点记忆。】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新时代新征程,用好基层治理的“三种思维,方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增进群众福祉,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五段,结尾点题。先注意这句话:“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就把中国式现代化和民生结合在了一起,这是我们平时写到有关民生的主题时不太容易想到的,因此这句话放在我们自己的文章里用在开头、中心论点段或分论点段都能很好的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而且话很短,也比较好记。接下来,本段就提到了“用好基层治理的‘三种思维’”,呼应了文章标题和第一段,让整篇文章的论述形成了一个逻辑闭环。另外还有一些关键词,比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以及“不断增进群众福祉”,这些也都是在民生、治理、基层工作等考点话题里的常用词,可以一并积累、学习、记忆。】


【注】

本文选自《人民论坛网》20240808日,《用好基层治理的“三种思维”》,按照申论考试要求进行了修改和分析,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全文共计1112字)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申论·面试】系列课程





扫描添加老师微信

扫描下载文章PDF打印版


隔壁班学习园地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唯一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