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的决心》 | 走不出执念,人生处处是枷锁

文化   2024-09-30 00:36   北京  



01

下定决心,“天地任我行”


近日,电影《出走的决心》成为热议焦点。影片讲述了一位长期受家庭束缚的女性,毅然决然地告别旧日生活,独自踏上自驾之旅,探寻自由与自我。


这部改编自真实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苏敏。


多年来,她通过“50岁阿姨自驾游”账号,分享自己离开家庭、驾车游历的点滴,逐渐吸引了公众的目光。今年,她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引起大家共情。大家在苏敏身上看到了一个人内心的觉醒。


出走之前,苏敏是家里免费保姆,没有自我,也没有尊严。


年轻时,为了补贴家用,她没参加高考,在工厂当工人。结婚前几年,日子还算平顺。没承想,赶上了下岗潮,20多岁就没了工作。


在某种意义上,苏敏自从失去了铁饭碗,她的生活开始变得糟糕。经济上不独立,家里遭受的冷眼越来越多。为了改善经济状况,她扫过马路,做过裁缝,送过报纸。


电影里,她提出离婚,父母不同意,理由很现实:孩子小、你又没工作、离了婚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牙齿被打碎了,自己还要咽下去的感觉,很煎熬。但她忍了。


电影中有段情节很扎心,女儿劝妈妈离婚,妈妈说再等等,等你考上大学、等你结婚、等孩子上了幼儿园……


女儿说,妈妈,你就是懦弱。但只有妈妈心里知道,自己懦弱的原因:经济不独立,连离婚的资本都没有。


比这更残酷的是,她以为忍受可以换来和平,结果事与愿违。她一边默默忍受,一边承受着丈夫变本加厉的不尊重言行 。


电影中,姜武扮演的丈夫,对妻子没有过好脸色。在他眼中,妻子一无是处,甚至连保姆都不如。指责谩骂,更是家常便饭。


她不敢杀鱼,丈夫把棍子硬塞在她手里,然后拿着她的手,用棍子猛敲鱼。她大嚷:“我不敢。”他则更大声地质问:“这有什么不敢!”


类似的事,不胜枚举。


终于,她等到外孙上了幼儿园,下定决心——“天地任我行”。



关于苏敏的报道中,2020年9月24日,是她选定离开的日子。


关于出走的那一刻,某媒体记者曾采访苏敏,回忆出发一刻的心态。她说:“啥都没想,我就想着赶紧走。”


在她的描述里,没有忐忑,没有不安,没有任何复杂的情绪,只有“兴奋”。


在自驾的日子中,除了路上的风景,她还遇到了很多朋友。她的抑郁症好了很多,至少不再吃药了。


电影里有段情节,她离开家第80多天后,接到丈夫打来的第一个电话,只有一句,“你用了我的ETC,还我钱!”


她迅速把几十块钱转给了丈夫,然后用尽全力把这张ETC卡,扔了出去。


那一刻,她笑得特别灿烂。她扔的不只是一张卡,是过去。过去,从此翻篇。她真的开始做回自己了,没什么能阻挡。


02

“出走”未必能解决问题


苏敏的心路历程,难免让人想起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100多年前,随着《玩偶之家》的上演,娜拉离家出走的关门声惊动了整个欧洲,从此娜拉成为妇女解放、自我觉醒的代名词。


但关于娜拉出走的争议始终存在。1923年,鲁迅在名为《娜拉出走之后》的演讲中指出:只有独立的意识,没有独立的经济权并参与社会生活,娜拉出走后大概只有两条路——堕落或回归。


很多人猜测,最多几年,苏敏依然会选择回归家庭,生活又将回到原点。


而苏敏不是娜拉。


如今,四年过去,苏敏早已有足够的底气,做自己。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出走的决心》在各大院线上映后,它不仅在女性观众中引发了广泛的共鸣,更出乎意料地触动了众多男性观众的心弦。


许多男性观众在观看后纷纷感慨:“我们也想出走啊。


当今社会,男性往往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期望。他们在职场上需要奋力拼搏,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在家庭中,又是不可或缺的顶梁柱,承担着保护家人、解决问题的重任。然而,这样的角色定位往往让男性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和真实的需求。


面对生活重压,很多男性观众,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渴望一次心灵的放逐。


除此,一些未婚的职场人说:我们在工作中,也有过出走的念头,有时候真想不管不顾,直接裸辞。


类似现象,并不稀奇。多年前,有位女老师在自己的辞职信中,这样写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苏敏解决困境的方法是靠行动。对于生命如何舒展,她的出走为大家提供了一种路径,但未必是必选答案。


因为行为上的出走,不一定能解决根本上的问题。


在十多年前,一位事业小有成就的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经营者分享过他的故事。农村走出来的放牛娃,没上过几年学,从小包工头干起,直到做成一家当地小有名气的建筑工程公司。


“财,有了;名,我也有了。但我发现自己被困住了。说不出来的憋闷,我不知道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干企业还有什么意义。


为了不困在原地,他也选择了“出走”:企业交给别人管理,自己去珠峰探险、去北极。走出去大半年,看了很多风景,遇到了很多人,但他心中的困惑依然还在。


03

走不出执念,人生处处是枷锁


为什么“出走”不能百分百解决心中的问题?


其实,任何一场出走,都是在找寻内心真实的自己,是为自己这颗无处安放的心,寻找一个可以安放的“家”。


而关于心安放于何处,在古圣先贤那里早已揭示了答案。孟子告诉我们“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求其放心,就是把心收回来,观照自己。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只在事上追逐,这颗心始终无法安放。


所以,真正的“出走”,是打破心灵枷锁。



苏敏和演员咏梅有过一段对话。苏敏说,并非所有人都有勇气选择主动改变。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清醒地意识到,改变的重要性。


正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所传达的寓意——真正束缚我们的,往往不是外界的枷锁,而是内心深处的桎梏。


走不出执念,人生处处是枷锁。


禁锢一个人的枷锁,跟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比如,固有认知。长期形成的观念、偏见或自我设限的信念,限制了个人视野和行动范围。


还有,恐惧与不安。对未知、失败或改变的恐惧,让人们宁愿维持现状,即便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再如,习惯与惰性。长期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和行为模式,使个体难以摆脱舒适区,探索新的可能性。


类似的原因还有很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被不同枷锁所困,但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去识别和打破这些枷锁。


04

打破枷锁,方得自由


如何打破枷锁呢?


出走,只是一个契机。而改变的第一步,是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需要意识到自己被什么所困,这通常需要深度的自我反思和觉察。


其次,勇于面对痛苦。有时候极端的痛苦或困境会成为改变的催化剂。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主动寻求挑战,而不是等待被动承受。


主动学习是打破认知壁垒的重要途径。寻找比自己更高深的人作为导师,通过阅读、参加课程等方式,不断拓宽视野,提升自我。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改变在于行动。将所学应用于实践,通过不断地试错和调整,逐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在改变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为自己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人、朋友、导师或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的鼓励和支持将成为自己前进的驱动力。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耐心和持续的努力。即使进展缓慢,也不要轻易放弃,坚持下去,终会看到成果。



时至今日,苏敏一直在路上。她没有像大家猜测的那样,再次回到家庭,而是做起了直播,并开启了带货。她的女婿是她的经纪人。几年时间,她的生活,翻天覆地。以及,她成功地离了婚。


电影中有句台词,她说,真的走出来,思路就打开了。


人生本应是旷野,而不是轨道。一个人的完整独立,不仅是经济的独立,更需精神的独立与心灵的丰盛。提升认知,转变观念,为自己活一回,什么时候都不晚。


责编 | 茜文

配图 | 鸿博



企业案例

领导力

带好团队

赢得客户

认知突破

职场成长

经营哲学

正确决策

研究报告


润泽园官方
助力中小企业战略创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