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乒乓精彩视频吗?关注乒乓球迷官方视频号
点击视频进入关注
实战应用中,直拍选手由于在处理台内球时稍占优势,因此更多倾向于摆短而非劈长。在现役的直拍选手中,马林的台上功夫是公认的标杆,而摆短后抢冲更是他最基本的看家本领。在本组图中,马林就是有针对性地接发球摆短至波尔的软肋——正手近网处(图1→5),令波尔仓促间回出机会球(图6→9),从而侧身抢;中直线到波尔的反手空档得分(图10→11)。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堪称中式直板得分的经典教材。
起始重心放低(图1)
马林准备接发球时,起始姿势身体重心放得特别低,这种“起手式”不仅利于快速起动,也便于增加处理台内球(包括搓球)的控制感。有经验的人会知道,要想处理好台内球,需要寻找一种先将球“搁”在球拍上再送出去的感觉。假如身体重心太高,只是沉下手去“够”球,极端地比喻,就好像懒得弯腰却想从地上稳稳端起一满杯水般不现实。
反手代替正手(图3)
波尔的发球是到马林的中路偏正手位,但马林并没有用正手去搓接,而是选择了用反手上前摆短。尽管从理论上说,正手有更大的引拍空间,更有可能把球“砍”转,但摆短的第一要义是“短”,假如搓得半长不短,即使再转也难抵对手弧圈球的威力。正手动作离身太远,控制感不及反手,正手搓球也不像反手这样隐蔽短促。所以,实战搓球中反手往往比正手有更多用武之地。相应地,为了提升练习效率,时间有限的业余爱好者也可主练反手搓球。
手腕转动摩擦(图4)
对比图4与图3中马林的拍形,不难发现在这触球的瞬间,马林借助手腕的转动,令拍形走过了一段内凹的弧线。我们说搓球是一个“慢中快”的过程,所谓“快”,其实就体现在这一段内弧上。虽然它在整个挥拍轨迹中只占很小的一段,但却浓缩了搓球的精华,加速摩擦、调节落点、控制弧线,几乎尽在其中。
合理衔接进攻(图9)
出了机会球,自己却打丢了,这种煮熟鸭子又飞走的情形在初出茅庐者那里并不鲜见。要想避免功败垂成,就须合理选择进攻的方式:只要对方是仓促回摆,上前时手臂僵直,必然为了够球而让球拍与手臂一顺(如图8中波尔),这种手形几乎只能搓斜线,你就可以预先等好位置,而不必太顾忌对方变线;勉强回摆的球往往半长不短,下旋不强,因此你进攻前的引拍稍沉即可,同时注意迎前,这样在抢冲时易于借上来球之力,假如沉手过低,可能会错过最佳的击球时间,让对手来得及回防。
购买乒乓装备吗?销量9999+
全国乒乓球友群?了解下吗?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