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REFACE
今年6月,智渔的“和美渔村,乐游荣山寮”滨海渔村渔旅融合项目成功入选“公益海南”首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海口赛区的优胜项目。该项目旨在深入挖掘和记录荣山寮渔村的传统文化,重构渔业社区内外的链接。为更快推进对项目所在社区的认识,了解项目活动的实施基础,我们在荣山寮开展了一系列的随机采访和驻村调研活动。
在采访和调研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荣山寮的村民们个个独具魅力,他们在村中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为了更好地记录和展示村民们的多彩人生,我们计划创建一个荣山寮人物档案库,将他们独特的人物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关注荣山寮的外来者,不仅看到这里的落日和沙滩,更看到那一切背后的人......
01 捕鱼达人——王录兴大哥
王录兴大哥是我们在村里的老熟人,虽然已经年近50,但依旧是出海的一把能手。为了减少渔业生产中的塑料制品,从而减少海里的垃圾,我们曾邀请王大哥加入我们的浮球替代实验。当他知道新材料对环境有好处时,王大哥很愿意尝试,他唯一担心的就是怕影响自己的生产。如果可以满足生产要求,他说,自掏腰包也都愿意换啊!
在驻村过程中,王大哥总是十分积极地回应我们,对于我们的问题,他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回应我们,也常叮嘱我们下次再来一定要在家吃饭,让我们在村里多走走看看。
长年累月的出海劳作,使得王大哥总是伴有腰痛,我们有次采访时刚好有一位同行的学习过中医的小伙儿,为王大哥“对症下药”,王大哥急忙加了他的微信,说着有什么问题我再问你。王大哥捕鱼的疲惫和伤痛在自己的卡拉OK歌声中逐渐消散,我们不时会收到他从微信上分享的“歌唱作品”。我敢保证,你肯定听不出来,如此深情而高亢的歌声来自一位渔民!
02 村子里的“百事通”——蔡大哥
一开始,我们进村调查时,村民往往对我们投来好奇而克制的目光,但很少有人会主动同我们交流,调查进展不顺。而这个时候,我们幸运地遇到了蔡大哥,他就是那个每天都在大榕树下、随时有问必答的“荣山寮百事通”。
蔡大哥是一位村里的“游侠”,运动装是他的标配,白色电动车是他的坐骑,他经常骑着自己的爱车走遍村里的各个角落,也总是出没在村子的大榕树下。蔡大哥热爱村子里的文化,对村里的渔业习俗如数家珍,第一次聊天,他就已透露出希望村子的这些传统文化能被外界认识,也能被继续传承下去的期待。到村子里观察荣山寮公斋活动时,他同我们一起探讨江大将军的来历和公斋里的各个仪式。待到聊完了,他又骑着小车不紧不慢地回家吃饭去了,等到我们下一次来时,他又会亲切地问我们:“来啦?!”
03 情报聚集地——大榕树旁的姐妹小卖部
村里的大榕树旁有一家小卖部,伴随着许多村民长大,为大家所共同熟知。小卖部的主人是一对姐妹,姐姐是小卖部的店主,同时也是小卖部旁大榕树下早餐摊的摊主,妹妹则是小卖部里的售货员。小卖部开了很多年,在村里长大的村民几乎都认识这对姐妹,大家也总是亲切地称呼姐姐为“小妹”,称呼妹妹为“小红”。由于两个人长得十分相像,我们刚到村子时还分不太清她俩。
小卖部毗邻戏台、大榕树、江大将军公庙等村民常驻足之处,村民们每逢公期、剧团汇演、元宵过火等习俗大事,都会集结到小卖部附近,同小妹还有小红在小卖部门口一边看热闹,一边闲聊起村里的二三事。
04 古道热肠的村委干部——继武
和继武哥的初次见面是在荣山寮的党日活动上,我们一眼就认出他来了,因为看到他时就想起了刘然老师的文章中提到他“年轻时是村里的颜值担当,他的美属于TVB和珠影厂,是那种内地观众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领略到的南方式俊朗。”
得知我们是智渔的,他说“很熟、很熟啊”,多次接受过我们的访谈。我们也曾听到同事鑫一提过继武哥,说他人很热心,乐于助人,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问他。后来在公斋仪式上也深有体会,从公斋仪式的具体时间到流程细节,他都提前帮我们打听了一番,还问我们会不会到现场观看呢。
05 富有灵感的年轻一代——梦凡
“我就希望在村子里面,大家能一起来做一些事情,让这个村子越来越好”。初次见到梦凡,她有同为我们年轻一代的简单干脆,也有着荣山寮女子独有的爽朗笑容,和许多青年人一样,喜欢新鲜事物,同时有着对自家村子文化变迁的敏锐直觉,同时又是怀旧的,不喜欢自己村子的一草一木被单一的城市规划取代。作为充分经历过外面世界生活的村民,她告诉我们,自己理解新的潮流融入村子的趋势,但也期待以自己的力量赋予村子新生命的形式,表达她眼中的荣山寮。
当她向我们讲述自己是如何在下班后拿着皮尺丈量老屋的梁柱、在Pad上画着空间改造的草图时,荣山寮上空的雨后彩虹在她的眼眸里反射得格外斑斓耀眼。梦凡期待,哪怕能给妈妈和姐妹们一个唱歌跳舞的小院,一个可以让不出海打渔的爸爸重操画笔的小院,一个记录村庄独特渔业文化、承载村民共同记忆的小院。
06 乘风破浪的救援队长——德福
第一次来到荣山寮,头一个同我们沟通的当地人就是德福。海滩上一个皮肤黢黑,身形硬朗的身影走入我们的视线,腼腆的笑容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吐字——向我们说话的德福是大家口中的救援队长。
作为村里骨干,他带头创立了一支民间应急救援队。随着荣山寮吸引更多游客来到这休闲旅游,开展帆船、皮划艇等海上运动,曾在三亚等地从事多年海上运动行业的德福,第一时间关注到大家的安全需要保障。
除了渔民,他也许也是某种意义上和海接触最多的人。每一次同他会面,他总是十分忙碌,不是忙着训练就是忙着演练,话一聊完,和我们打过招呼,说完“有需要随时联系我”后,又立马赶去海滩组织训练的事儿。
hi~ 还有你想看的
想第一时间看到智渔的最新动态
快按照以下步骤给我们加星标吧
⭐
感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
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青山公益自然守护行动等对智渔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