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历史的大BUG,谁能解?

文摘   2024-11-28 10:30   黑龙江  

提示:点击上方追踪未解之谜一键关注

由于很多文章不能在这里发表,喜欢本号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卡片我们的新号,获取更多精彩好文。

授权自

zhihu.com/question/488224119/answer


《隆中对》谋划的,是汉末的人们未曾见过的事,叫,南方对抗北方。



01


自华夏有记忆以来,在秦岭-长江以南建立割据政权,以对抗统一的北方政权,就是一个BUG。(本文的南北均指秦岭-长江南北)

究其原因在于南方的经济水平与北方相差太远。

西汉武帝时,江东地区的耕作方式还是火耕水耨,有的地方每平方公里仅有2-3人;

东汉章帝时,庐江地区才学会了使用农具和耕牛。

直到汉末,长江中下游沿线的人口、耕地、经济体系才初步成型。

赤壁之战前,交州士燮被许昌朝廷承认,虽道路断绝却不废贡职;

益州刘璋听闻曹操亲自南征,多次遣使致敬;

荆州刘琮试图抵抗,被蒯越、韩嵩、傅巽劝阻;

江东孙权犹疑不定,耳边回荡的尽是归顺之声。

南方不可能对抗北方,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随着曹操剪灭二袁,抚平关中,北方重新形成统一政权,时代的走向似乎已经非常清晰:

天下将在曹操手中重归一统。



02


此时全天下,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老子就是要反曹的,只有刘备自己。

但他此时也看不到一点希望。

因为在曹操完成北方的统一之后,游戏规则就变了,再也不是群雄混战,犬牙交错,而是一家独大,吃尽天下。

如果没有办法遏制这个趋势,则今天占明天丢,今天投靠明天逃窜,刘备再“志犹未已”,也只是延缓死亡。

他需要有人为他解答,面对着统一的北方,面对着从无先例的历史进程,真的,还来得及吗?

于是就有了那场著名的对话——隆中对。

诸葛亮的回答是,来得及。

这个答案一击致命。



03


二十六岁的诸葛亮,做出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判断:

南方,已经可以对抗北方。

理由有两条:


第一,有险可守

益州险塞,荆州北据汉沔,江东国险,

沿江三州,均有天堑可以依凭。

第二,经济基础

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民殷国富,荆州利尽南海。


据《后汉书》记载,至顺帝永和五年(140年),益州人口已增长至全国的14.7%。

而到了刘备的时代,由于中原战乱,西南是逃亡方向之一,其经济权重只增不减,更不用说益州有冠绝当世的纺织业、便利的水运等等,所以后来诸葛亮可以以一州之地争衡天下。

南海即交州的南海郡(今广州),是东汉重要的产盐基地,利尽南海指的不是只有南海,而是一直到南海都有利可图。

鲁肃对孙权也说,荆州“沃野万里,士民殷富”,周瑜则说江东“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这些都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追赶北方的表现。

其实,秦岭-长江天堑一直都存在,但从前,它没有什么可守护的,而现在,天堑的背后,是经过了两汉的初步开发,可与北方一战的经济基础,二者相合,则对峙可成。

正是这个认识,让诸葛亮敢于站到了曹操的对立面。


04


既然南方可以对抗北方,刘备集团的大方向就清晰了,那就是整合整个南方的力量。

北方统一已是既成事实,那就不要跟他争;

相反,必须团结南方的所有有效力量,若互相攻伐则消耗了本就不如北方的经济基础;

谁是有效力量?

能自守的就是有效力量,所以江东“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不能自守的就把他干掉,我们来守,所以“其主不能守”的荆州,“刘璋闇弱”的益州,就是我们的目标;

占住荆益,联合江东,凭借天险,背靠沃土,则南北对峙可成;

最后,诸葛亮承认了南北仍有差距的客观事实,即便对峙,南方也是守势,必须“天下有变”,才可两路北伐。

隆中对从认识到方案,为刘备展示了一个在理论上可行的反曹纲领答案就是联孙抗曹。

可问题在于,江东和荆州是世仇,江东想吃掉荆州不是一天两天了。

如果江东不配合,刘备集团的战略意图就是一厢情愿。

但诸葛亮的政治眼光告诉他,只要江东想存活,就一定会联合。

历史,没有让诸葛亮孤单,因为江东有着和诸葛亮同样想法的人——鲁肃。



05


如果说隆中对是拼图的一半,那另一半,就是榻上策。

早在七年前,鲁肃就为孙权做好了规划,并在刘表死后迅速调整了方案。

孙权的困境与刘备一样,南方到底能不能对抗北方?

鲁肃的回答是:

南方已经可以对抗北方,所以最好能“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

荆州这个地方有险可守,“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

同时又具备经济基础,“沃野万里,士民殷富”;

如果刘备集团足以自守,那就“与结盟好”;

如果不能自守,那就把他干掉,实现“竟长江所极”。

可以清晰地看到,榻上策与隆中对的思想高度一致,只是立场不同。

这些就是孙权坚决抗曹的根本原因。



06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征。

紧接着,刘琮投降,刘备毫无悬念地一溃千里。

整个过程,曹操没有受到任何阻挠,历史仿佛在例行公事,直到鲁肃的出现。

在当阳,诸葛亮和鲁肃这两个狂人终于相见。

隆中对和榻上策,在此刻,严丝合缝地拼在了一起。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临危受命的诸葛亮从此开始亲身践行自己的规划。

不久后,孙刘联盟诞生。

联军在另一位年轻统帅的率领下,彻底遏制住了曹操南下的势头。

而刘备集团从此可以从容推进隆中对,先据荆南,再取益州,

回望隆中的那个冬日,三、四年而已。

这是战败的当事人,英明神武的曹丞相完全没有预见的。

如果曹操在赤壁获胜,早已与许昌朝廷暗通款曲的刘璋、士燮没有任何坚持的资本。

然而周瑜的一把火,永远烧掉了曹操统一天下的可能。

所以后来在汉中,曹操感叹: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


在长江岸边,秦岭脚下,曹操终于彻底地看清楚了,南方真的可以对抗北方。

退回北方的曹操将注意力用于稳固统治,恢复生产,用时间放大北方更雄厚的基本盘,重新形成对南方的碾压。

所以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发动过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只是,他已等不到那一天了。

晚年的曹操,处处透着一股悲凉,

对内他承认了自己斗不过士族,

对外他明白了自己到死都统一不了天下。

对于一个有理想的政治家而言,这是致命的打击。



07


《隆中对》诞生于命运的低谷,奠定了蜀汉逆势而为的精神内核。

无论是刘备的志犹未已,还是诸葛亮的临危受命,这种敢以残破之躯向命运挑战的气质明明白白地在蜀汉两代领导人间传承,并将伴随这个政权始终,直至它灭亡,又在历史深处永生。

如果没有诸葛亮刘备为首的蜀汉集团,三国只是中国历史中又一个吃人乱世罢了。

正是诸葛亮与刘备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才让无数中国人对三国如此的向往。


1800年过去了,还是无数人希望他赢一次

【免责声明】文字、图片等素材来源网络,如侵立删

追踪未解之谜
↑↑↑点击关注本公众号,立即阅读原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