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2900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每年新版苹果手机上市,当年那个卖肾买苹果的新闻,都会被拉出来炒作一番。
我在B站看到许多用“卖肾买iphone的小伙,现在怎样了?”当标题的新闻。
最高的一个播放量超过300万。
视频里讲,说小伙虽然打官司赔了一百多万,但换肾手术没有消毒造成术后严重感染,1米9的大高个瘦到120斤,不仅赔偿款全部花光,下半生也只能在病床上度过,如今全家靠低保生活。如果再给小伙一次机会,他绝对不会因为贪慕虚荣选择伤害身体。
说实话看完这条视频后我笑了,咋能睁眼说瞎话呢?
视频里的事实性错误多到不能忍。
开头说小伙是湖北人,结尾又说他老家在安徽,自己写完稿子都不看吗?
最敏感的赔偿金额也写错了,随便一搜就知道是147万。
基本的医疗常识都没有就敢瞎吹,为了强调小伙要钱不要命,居然编造“换肾手术不消毒”的脑残细节。
这个肾是要卖给别人的,就算卖肾者不要命,买肾者还怕死呢!甚至正因为这是场器官买卖生意,幕后黑手更要保障买卖双方的生命安全,这样生意才可持续。
关于男孩现状最有价值的一条信息,“1米9瘦到120斤”,这不都是十年前的报道内容吗?哪个正规媒体跟踪报道他每周透析,全家吃低保了?
我在查当年的新闻报道时,发现媒体也错误重重。不仅写错人名,连小伙离家出走的原因也不统一。
只能是看完多家报道,凑出一个稍微有公信力的事实:
卖肾少年是家中独子,1994年出生在安徽北部,一个经济不太宽裕的家庭。
2011年3月份,他很珍惜的一台iPod touch被父母意外弄坏。父母不愿赔偿,发生口角后少年带着几百元离家出走。
流浪数日后在一家黑网吧认识卖肾中介。因为手头拮据,答应卖肾。
少年先后辗转郑州、南京、滁州,最后在湖南郴州卖掉肾脏,随后拿到2.2万元,买了iphone和ipad。
事发后家人报警,经过医学鉴定:男孩右肾被切除,左肾功能不全明显存在,伤情构成重伤,达三级伤残。
当时母亲采访说男孩身体:
他现在身体很不好,每天卧床在家需要人照顾,将近1米9只有120斤,瘦得皮包骨,身体受到巨大影响。
被告人等9人自愿连带赔偿民事诉讼人王某经济损害147万余元已经到位,并取得了被害人王某及其亲属的谅解。
而男孩的现状,我查了很久都没有发现正规媒体的跟踪报道。
甚至在微博搜“卖肾、苹果”,就是违禁词。
那这些up主的视频到底是在讲新闻,还是说故事呢?
把似是而非的影视剧相关画面凑一凑,就能当成图像证据了?
作为同行,我当然明白他为啥要这么写:
内容越煽动,越容易出爆款。
尤其今年还是卖肾新闻的第十年,不得整个大的?
甚至因为他这条新闻火了,后面跟风出了一批内容照抄的假新闻。
有人添油加醋,编造少年向媒体叫嚣:人一个肾就够了,多一个为啥不能卖?
有人抓住了当今社会舆论中苹果手机的尴尬地位,男孩成了反苹果的最佳代表;
有人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男孩是被消费主义洗脑的反面案例。
果然他们精准捕捉到了流量。
不用扯着嗓子喊“一键三连”,评论区也有大量互动。
这样的事当然不止发生在B站,全网随便一搜,能搜出500万条相关新闻。
9年前、10年前、11年前、12年前,只要苹果公司没倒闭,这条新闻就有永恒生命力。
心理、母婴、野史、健身,什么类型的账号都能来蹭一波流量。
这样的事情太多,我已经懒得谴责。
只是感慨流量驱动的内容经济,究竟能把人异化成啥样?
连对同胞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
而我离这一步,又有多远呢?
其实只需花3分钟看看当年的新闻报道,都不会轻易得出“小伙卖肾买苹果”的结论。
这本身就是当年的媒体为了噱头起的标题。
小伙妈妈早就无奈澄清:
“我儿子不是为了买苹果手机才去卖肾的,他是担心拿了这两万元不知道怎么跟家里交代,就买了手机和平板电脑带回安徽”。
但社会上总有这样的人,犯了一个错误,轻易搞砸人生。
他们是有志青年的反面,是高歌猛进社会的暗面,他们的人数那么多,之所以不被公众看到,只是因为没有话语权。
而看完当年一系列卖肾者的采访,我被那种群体性的迷茫给击倒了。
你可能无法想象,这些人怎么会以如此低贱的价格,卖掉自己的器官?
在这些器官贩子的口中他们甚至不叫人,而叫“供体”。
这是社会最黑暗的一面:
它不仅向穷人征收财富税,更向弱者征收肉体税。
这条黑色产业链,有明确的市场标准。
一颗健康的肾价格在20-50万元;
卖肾者只能得到2-3万。
这里面的差价都被“中介”层层盘剥赚走了。
“中介”分成三种。
1、找愿意出钱换肾的病人;
2、找能提供手术室的医院、愿意做换肾手术的医生;
3、找愿意卖肾的健康人。
卖肾者是最底层。
中介会哄骗卖肾者,人体只需一颗肾,割肾不会伤害健康,只要不做重活就行。
这是一种群体性麻木。
很多骗人卖肾的中介,本身就是被骗卖肾的受害者;
他们鼓励新的卖肾者成为传销网络的下线,拉一个人多少钱、卖肾成功再拿一笔钱。
大家都默契不去提这是个谋财害命的生意。
甚至当年卖肾少年的法庭审判还有句名言:我不知道。
卖肾中介的核心人物说:
“我不知道他未成年。”
“我不知道为何成第二被告。”
“我不知道是什么手术。”
“我不知道违法,我是专家。”
“我不知道是肾脏手术。”
这条新闻挖得越深,我就越忍不住想当年那个才17岁的少年,忍着割完肾的剧痛,口袋里揣着2万多块钱走进苹果店的画面。
人命竟如此便宜,就像当时法庭的争辩重点,到底该赔多少钱?
卖肾少年的母亲最初要求赔偿227万;
这个数字很快遭到反对,“太多了,能不能少点”?
每张标明赔偿款合理性的票据都被拿出来一一检阅。
甚至一份感冒药的收据都遭到强烈反对:治肾就治肾,为什么要买感冒药!
他先是如牲畜般,身体被论斤买卖;
又在媒体的狂轰乱炸下,彻底社会性死亡。
当年少年被造谣成“卖肾买苹果”时,就害怕说过:以后我该怎么见人?
这么多年他确实隐身了,但他不可能逃离社交网络的魔掌。
因为他已经成了符号化人物。
他的一生被苹果绑定、被人们的偏见绑定、更被嗜血的流量绑定。
除非他死,不然“卖肾买苹果男孩的现状”,每年都会被诈尸式提起。
这些千篇一律的假新闻,为后面的人提供了一个绝佳故事模版、更是个稳定的流量热点。
只需把这些咀嚼过的新闻,经过盲肠消化完再吐出来给读者看。
我们就会自动把它当作谈资,在饭桌上高谈阔论。
鲁迅在《药》中说过:“群众的愚昧,是革命者的悲哀。”
当时这句话,是表达对牺牲者的惋惜。
现在再看,仿佛是对当下大众易于盲从,缺乏独立思考的深刻预见。
篇幅有限,想聊的可以在评论区加我小号,我会不定期和大家分享一些读书笔记和想法。
卖肾少年所代表的弱势群体的人格,就是那枚刚沾了新鲜人血的、冒着热气的馒头;
为了流量写假新闻的人,就是拿这馒头做生意的刽子手;
而我们,不就是当年那些围观着肺痨少年吃人血馒头,说“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的围观群众吗?
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用人血蘸馒头的规矩,还会被传下去;
而这口香甜的带血馒头,还会被无数人争着吃下去。
- END -
策划:滚君
作者:滚君
排版:小鱼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