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月刊》2024年第12期目录

学术   2024-11-17 12:39   河南  
点击“史学月刊”
即可关注我们

《史学月刊》2024年第12期目录




专题研究



三代之基:关于“禹迹”性质的再讨论
王坤鹏
摘要:“禹迹”说是上古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区域与族群整合所留下的历史记忆。相关说法在夏代已兴起、在西周前期曾广泛流传。竹简“九州”与传统说法既有联系又具明显区别,相关传说的形成遵循“事件发生—长期流传—书于竹帛”的模式。《墨子》所述“禹迹”内容突出军事征伐,极富巫教色彩,显示“禹迹”的形成是军事与宗教扩张的共同产物。早期宗教活动开展与广域国家形成实为一体之两面。西周金文述禹“畴方设征”与传世文献所记禹定贡赋亦属同类说法。“禹迹”说在流传过程中虽存在讹变或由神话“净化”为人事等情况,但并非虚造。“禹迹”是新石器时代末期多个族群及相应文化相互整合的产物,具有政治、军事、宗教等多层面内涵,是三代之初广域国家得以形成的基础。
关键词:禹迹;九州;政治地理;早期国家
 
失落的技法与误读的文本:
弋射相关文献辨证
马卓骥
摘要:弋射是一种从上古延续至西晋的重要捕鸟技术,其特点是利用飞鸟自身的动力实现对其之生擒,以供蓄养、致用。晋室南渡后,在环境变迁、技术革新及礼俗演变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作为实用技术的弋射逐渐湮灭不传,但作为文化遗产的弋射仍被经史典籍以及文学语料所承袭。此后,论家往往由于忽视了对弋射原理的考察,而在相关文献的阐释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疏漏。例如,《论语》“弋不射宿”实为对现实规律的依从而与仁爱之心无涉;贽见礼所用之雁皆为鸿雁,却被清人误释为鹅;此外,对“鸿雁传书”“衔芦避矰”等典故的准确解读,也离不开弋射知识。弋射虽为“小道”“末技”,却对相关文化活动的理解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弋射;大雁;贽见礼;鸿雁传书;上古
 
不彻底的“以洋代常”:晚清九龙关的章程、制度与实践
黎子铭
摘要:为了解决“封锁香港”问题和实施洋药税厘并征,中英通过谈判,决定由外籍税务司建立九龙关取代两广总督和粤海关监督控制的新香六厂,负责管理粤港间的民船贸易。这通常被视作洋关侵夺常关权力的一个重要节点。但受制于复杂的地缘环境、经费和人力不足等因素,税务司并未能按计划对原有机构进行全盘改造。新建立的九龙关保留了大量原新香六厂的员工,并基本沿袭了其税则和办事流程。洋员名义上统领全关事务,在工作实践中却依赖华员,且难以对他们进行有效监督。九龙关取代新香六厂并未推动贸易管理制度的革新,“以洋代常”存在着不彻底性。
关键词:九龙关;民船贸易;“以洋代常”;新香六厂;晚清
 
晚清海关海务部门对长江口水文变迁的认知与应对
王涛
摘要:晚清时期,长江主泓南、北迁移,造成上海港通海航道改线以及长江口水文条件恶化。为应对长江口水文变迁,1868年海关船钞部成立后,将治理长江口航道,保障进出上海港船只安全,作为海务工作的重心,建立起与长江口水文相适应的导航系统。1888年,船钞部技术负责人巡工司开始定期检测长江口航道,并把测量工作扩大到其他通商口岸,将导航设施建设与管理、航道测量变为“海关现行制度”的两大部分。1900年之后,南、北港航道淤塞加重,巡工司致力于在神滩、崇明水道附近探索航道,保证南、北港能够供大型船只继续使用。海关海务部门对长江口航道的整治虽有助于上海港的崛起,却严重侵蚀了国家主权,从海关手中收回航政管理权成为民国时期交通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晚清;海关船钞部;长江口;水文变迁;海务工作
 
商品之“血”:民国时期血液供给贸易及其社会反应
范程琳
摘要:民国时期,输血术的引入成为推动人体商品化的重要技术因素。从个体临时性、特定性供血发展至医院或中介机构组织的有偿供血团体,血液供给规模逐步扩大,实现了供血的专业化与商业化。然而,血液供给贸易的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复杂多样的有偿输血者群体增加了血液质量和安全的潜在风险。此外,在缺乏监管和明确法规的背景下,部分医院和输血公司的失范运作不仅损害了医疗秩序与公平,还导致了输血者遭受身体和经济的双重剥削,同时忽视了血液所蕴含的人道主义价值。血液贸易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医疗伦理、社会公平和法律规范等多方面的深入审视与讨论。分析并反思血液供给贸易的历史进程,对于正确理解和完善当代血液供给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血液供给;血液贸易;医疗伦理;输血技术
 
军阀政治的结构性冲突:1932年胶东之战再研究
贺江枫
摘要:1930年代华北政治社会结构仍旧延续北洋时期军阀据的特性,韩复榘、刘珍年作为新兴的地方军政集团,为树立绝对权威,独占社会经济资源,围绕财赋税收、地缘政治的冲突日趋激化。而国民政府对地方实力派钳制分化的策略,在促使央地关系异化的同时,更加剧了地方内部的结构性矛盾,面对日军侵略的外在压力,华北原有的权力格局被打破,韩复榘在东北军支持下,掀起胶东之战,并极力构建“有道伐无道”的合法性借口。蒋介石曾考虑军事解决山东问题,于自身实力以及日本潜在的干预,当韩复榘促成冯玉祥离鲁北上、意图缓和后,韩、刘战事得以和平解决,但山东与中央之间却埋下疏离的阴影,地方政治的矛盾又以新的形式呈现,国民政府在地方治理的过程中,从中央至地方各个层级存在的结构性冲突,使得社会秩序长期陷人动荡不安的局面。
关键词:韩复榘;刘珍年;蒋介石;张学良;军阀政治




英国-英帝国-英联邦国家史



主权国还是殖民地:19世纪前期英国对新西兰的政策

徐桑奕

摘要:18世纪中后期时,英国就与新西兰产生了联系。时至19世纪初,由于南太平洋地区安全形势的恶化,英澳政府开始寻求在新西兰地区建立法律秩序;但在当时,英国对新西兰并不具有管辖权,因此它在1817以来颁布的多分律令都在法理及执行上出现了问题。有鉴于此,不同利益团体对英国是否应在新西兰建立殖民地这一问题产生了争论。尽管英国官员詹姆斯·巴斯比主导了《新西兰独立宣言》的签署,但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英政府主政者对全面介入新西兰并无太多热情。然而,在新西兰协会、新南威尔士殖民地等方面的推动下,英政府对新西兰的关注度又再次上升,安全形势和人文环境的日益严峻,使得殖民地部不得不改开始寻求介入。1840年《怀唐伊条约》的签订,最终使英国兼并新西兰,攫取了其主权,它所推行的“有限干预”策略也暂告中断。
关键词:法治因素;人道主义;《新西兰独立宣言》;殖民地部;新西兰协会;传教士



中东史

雅林使命与联合国调解六月战争后阿以冲突的努力
赵文亮、张得志
摘要:雅林使命是联合国特别代表雅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为和平解决以色列与其阿拉伯邻国之间的冲突所作的努力。根据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瑞典外交官贡纳尔·雅林被任命为联合国处理阿拉伯-以色列冲突的特别代表。在三年多的时间里,雅林在埃及、约旦、以色列三个国家的代表之间频繁斡旋,提出了多个解决方案,但因双方态度难以调和,加之大国不愿介入等原因,雅林使命以失败告终。联合国调解阿以冲突的活动由此终结,随后走上了美国主导中东和平进程的道路。
关键词:雅林使命;联合国;阿以冲突;中东和平进程


史家与史学


我与宋代家族研究
黄宽重
摘要: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石。研究宋代社会流动、科举社会、地方治理等诸多相关的议题都与家族有关。南宋士人家族在地方社会的影响更加突出,在宋史研究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过去40余年,各地学者相互切磋,产生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学界担心相关研究模式固化,宋代家族研究有陷人瓶颈之虞,因而研究重点也有转移。如今,文献资源丰富、多元,学术环境不断改善,研究视野大为开阔,宋代家族研究有望再现新机。
关键词:黄宽重;宋代家族;社会流动;科举取士;典籍文献;学术环境


期刊建设


期刊建设与知识生产——《史学月刊》(2003—2023)
李恒、史珮琪
摘要:《史学月刊》(原名《新史学通讯》)自1951年创刊以来,长期致力于推出优秀学术论文,积极推动中国历史学的研究和青年人才培养,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统计数据表明,40岁以下(含40岁)的作者占比51.99%,正高职称作者占比39.09%,这表明青年学者是《史学月刊》的主要作者群。2003—2023年《史学月刊》共刊发论文4351篇,每年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引的论文数量基本稳定在史学类刊物前三位。《史学月刊》敏锐捕捉学术热点,刊发优秀学术论文,引领史学知识生产方向。新时代《史学月刊》积极推进刊物建设,在继续吸引经济和文化相对发达的北京、上海、江苏、天津等地区作者群的基础上,努力向西部和边远地区拓展;同时,调整栏目设置,与时俱进,创新知识生产模式,努力营造健康的刊界生态,发挥期刊强国的作用。
关键词:《史学月刊》;期刊建设;知识生产;作者群;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引率;刊界生态



读史札记


晚清民初“真理”概念的重新发明与流衍
马守丽
“真理”作为一个词语和概念,当今广泛使用于各学科领域,其词义也已不言自明。学界关于真理的研究多偏重于哲学领域,诸如中国古代有无“真理”、西方哲学中的“真理”等问题,即便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理观”,亦多为静态哲学考察(如吴根友、徐衍:《中国古代思想中的“真理”观念》,《哲学动态》2019 年第3期,第 69~76 页;郑伟:《“真理”概念的逻辑形式解读》,《重庆社会科学》2008 年第5期,第 112~115 页:郑伟建:《李大钊真理观探略》,《齐鲁学刊》1990年第2期,第 29~31 页;倪德刚:《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理论视野》2010年第4期,第62~63 页)。如此,便应该追寻“真理”的早期历史,尤其是近代中国人关于“真理”的使用与意义衍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国人关于该概念的选择。鉴于此,本文拟从概念史视角,考察古汉语词“真理”在晚清作为宗教概念被重新发明,使用过程中逐渐社会化并赋以政治革新内涵,最终成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探寻。

史念海“有用于世”史学价值观简论

陈东川

史念海先生(1912—2001)是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在长达近70年的学术生涯中,与谭其骧、侯仁之先生一道为推动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杰出贡献。及至当今,学术界追念与总结史念海历史地理学治学成就与贡献的文章颇多,但主要集中在对史念海先生学术贡献和治学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而对支撑其整个学术成就的“有用于世”史学价值观则关注较少(参见毛曦:《历史地理学学科构成与史念海先生的历史地理学贡献》,《史学史研究》2013年第2期,第48~56页;刘景纯:《沿革地理学向历史地理学的变革——史念海先生的主要思想与实践》,《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第20~28页;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在中国的创立与发展》,《历史地理研究》2021年第3期,第14~21页)。有用于世史学价值观,是史念海毕生坚守的学术信念和学术规范,探讨其形成的历史轨迹、理论风格,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发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功能和现实作用,且更有益于深入认识实证史学研究中所埋藏的深邃史学思想。

END



史学月刊
《史学月刊》杂志是史学专业刊物,发表高水平的史学研究成果,致力于培养新人。此号为本刊唯一官方公众号,主要提供本刊各期精彩文章,学界信息、学术文摘等。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