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李锋,曾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教师工作部部长。
点击下方查看视频内容
陋室两间,风雨兼程
李锋的早期职业生涯,开始于共青团的热土,他在学校团委的岗位上耕耘了近十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李锋在共青团所积累的活力、创造力,成为了他在年轻的传播学院履职的一味“药引”。
2004年盛夏,七月的某一天,李锋与刘泓相遇。刘泓不经意间提及的传播学院组建的消息,似乎预示着李锋来到了人生转折点。他坦言,那时的他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久之后,正在参与团委举办的心连心文化下乡活动的李锋,接到了校领导的电话。这通电话,将他的人生轨迹引向了新的征程——校党委决定让他参与传播学院的组建工作。对此,李锋回忆道,这个消息既让他感到意外,又充满兴奋。新的角色意味着新的挑战,新的挑战孕育着新的机遇。
传播学院创立之初,困难重重,李锋笑言,这是“既缺人才,又缺钱财”。那时的传播学院,办学条件极其简陋,仅有图书馆下的两间小屋,可谓是“陋室两间”。
面对这样的困境,李锋一步一个脚印,逐个攻克难关。他说,“学生们有的从文学院过来,有的从音乐学院过来,已经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师资力量还是很匮乏”。匮乏的师资,是新学院组建的一道坎,为了填平这道坎,李锋不遗余力。
李锋非常注重内部挖潜,欧阳丹娜老师的留校任职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她在华东六省主持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经过学校的全方位考核,最终成为学院自主培育的第一位青年教师。并且,他还积极外引,与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建立联系,也“瞄准”业界的佼佼者,通过不懈努力,将原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的师杰老师、福州电视台的彭飙老师引入教学的殿堂。此外,他还从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招收毕业生,甚至通过“软磨硬泡”的方式,从福建经济学校引进了叶凤琴老师。传播学院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为可持续师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启了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2011年8月,时任副省长陈桦率领全省高校领导干部办学治校能力研讨班到我院考察
右一为李锋
解决了师资问题,还有一个学院启动资金问题亟待解决。李锋直言,传播学院从规划设计到建成的资金投入,很大一部分都是学院自己解决的。李锋就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带着办公室寥寥数几的行政人员与辅导员开始了传播学院自考创业之路。
有无到有,平地筑起高楼。李锋历经十年,见证传播学院的变化。在这过程之中,不断解决接踵而至的困难,才成就传播学院的今天。
明日蓝图,行政筑基
在学院的繁盛建设中,学术的深厚底蕴与行政的明智指引缺一不可。
谈及自我定位,李锋称,作为一名党委书记,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大局问题上自然是“主角”,要勇于担当;在局部工作和具体行政事务方面,要善作“配角”,甘当“绿叶”。对行政领导和广大教职工真正放心、放手、放权,带领着大伙儿去创造、去实践、去圆传播大家庭之梦。
他说道:“颜纯钧院长是我们传播学院这个大家庭灵魂式的一个人物的存在,同时也是一个学术权威,是学术界内很强的一个领军人物。”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颜纯钧从文学院带来的文学养分,如甘霖滋润,使传播学院茁壮成长,枝叶葳蕤。“作为一个学者与长辈,颜院长也充分信任并放手让年轻的我多承担一些事务性与管理性的工作”。
李锋坦言,自学院成立起至2007年,党委副书记一职都是空缺的,使他不得不身兼双职。
2007年李锋带队参加央视《挑战主持人》现场点评
为不在管理学院方面“拖后腿”,李锋在行政管理领域深耕细作,致力于做好学院的后勤保障。他谈到,在(当时来自人事处)郑巧群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逐步出台了传播学院的一些议事规则、财务制度等,包括学生培养方案也慢慢建章立制。种种这些,都为师生营造了一个优越的学术环境,不断为学院的土壤松土加固,确保学术与教育的根基更加稳固。
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在传播学院历史征程的前十年,李锋以其远见卓识,为学院的行政体系注入了蓬勃生机,为学院的未来蓝图奠定了坚实基石。
以文化人,以艺通心
传播学院是人文和艺术的殿堂,它自文学院传播学系的深厚根基中孕育而生,整合音乐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形成了如今这种新气象。“传播学院充满了艺术和人文气息。”这种氛围在十年里一直浸润着李锋,影响着李锋。他以“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来凝练概括传播学院的精神内核。
李锋深知,学院的文化建设对于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至关重要。他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包括传媒人影像节、海西朗诵节、学术讲座、辩论赛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人文素养,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009年传播学院承办第九届海峡两岸大学生新闻营
第一排右一为李锋
在他的记忆中,《新闻评论》这门课程还曾请到当时在福建日报社任职的现任院长谢宗贵来授课。而课程中蕴含的社会责任与理性思考精神,都给予同学以极大影响。
在传播学院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学院体现了薪火相传的精神,开放包容的姿态以及和谐共生的理念。
在全院上下的齐心协力下,传播学院已由最初的萌芽逐步发展壮大。2011年,学院发展成为拥有四个本科专业、MFA、学科硕士点,乃至博士点的学术园地。李锋觉得,“我们的影响力不应局限于长安山下、东南一隅,要走出全省,走向全国。”
若渴望突破限制,从全省走向全国,关键在于凝练出独树一帜的学院特色。“我们的优势在于闽南语方向。” 李锋的话语掷地有声。闽南语,其优势在于紧密联结着福建闽南与台湾海峡两岸,是地域文化交流的前沿亮点。一方面,传播学院将闽南语作为有力抓手,设立播音与主持艺术(闽南语方向)专业,推动闽南语文化传播。另一方面,从策划海峡两岸大学生新闻营开始,启动与台湾世新大学闽台班合作项目。
2012年李锋主持海峡两岸乐善杯公益广告展
同时,乘着大学生艺术展演的东风,我院播音专业的同学排演的大型校园剧《同桌的你》,一路过关斩将,挺进决赛。在北京的舞台上,与众多985高校同台竞技,最终荣获优秀剧目的殊荣。李锋笑称这是“一炮而红”。而后又带领学生在“挑战主持人”大赛中屡放光彩。通过央视这一窗口,传播学院打开了知名度,向全国展示了属于自己的风采。
2010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视节启动仪式
时间流转,初心不改。李锋将传播学院办学初心称为“咬定青山不放松”“勇立潮头”,一直向前向上。
从“陋室两间”到如今六千多平米的大楼,传播学院见证了师生的更迭与成长,唯一不变的,是永远向前向上,勇立潮头的初心。学院的未来不止于此。每一位学生、老师,拿着蕴藏自己能量的红砖,在原本贫瘠的荒野上,逐步建筑起耸入云层的高楼。
不忘初心,再启风华
在追溯师生情谊的长河中,李锋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他讲述起广电专业师生围炉煮茶、彻夜长谈的美好时光,播音专业学长学姐给新生煞有介事地训话,实则是在讲述院史校情的薪火相传,温暖动人的场景历历在目。
李锋引用《论语》中孔子与弟子们游春的经典描述来形容传播学院师生间的和谐氛围:“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氛围如同阳光雨露,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促进着知识的传承与创新,也见证着师生共同成长的足迹。
“我最青春最美好的年华,跟着传播学院一块成长了。”李锋感慨万千,“传播学院从无到有,学生们都发展得很好。这十年快得好像在做梦。”在这段旅程中,学生们如同潮起潮落,一批又一批地更迭,但他们共同见证了传播学院的岁月,与它风雨同舟。让传播的梦想,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依水而生,逆境生长。”李锋用绿箩蓬勃的生命力来形容传播学院,“无论多艰难的环境,它都能展现出蓬勃生机。”传播学院自陋室两间始,以梦为马,砥砺前行,如今已筑成琼楼玉宇,傲立于学术之林。这一路,汲取深厚的文化艺术精髓,与时代脉搏共同呼吸,与社会同频共振,怀揣初心,不断向前向上。正如李锋所言,传播学院就像一株绿箩,它永远兴旺,永远充满生机。
自茅庐之简,至广厦之隆。传播二十年,学院的每一次蜕变,都镌刻着先辈的智睿、后学的创新与时代的脉搏。我们在悠悠的岁月长河中,开垦荒原,构筑高楼,浸润人文和艺术的氛围。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我们将继续紧跟时代,稳固根基,将传播梦的旗帜高悬塔尖之上。
策划:郑文灿 谢宗贵
采访:欧阳丹娜
撰稿:傅珈琦
拍摄:黄陈城 张琦琳
剪辑:邓海琳
视觉:缪诗洁 林政赫
编辑:黄烁辰
指导老师:欧阳丹娜 魏倩怡
初审:傅珈琦 黄陈城 张琦琳 邓海琳 肖婷婷
复审:林欣莹 钟莹 傅心悦
终审:魏倩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