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瑞替尼精彩亮相2024CACA整合胶质瘤大会!

学术   2024-11-20 18:40   上海  

2024年11月15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和陕西省抗癌协会共同承办的“2024 CACA整合脑胶质瘤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整合诊疗指南》(2024版)发布会暨第十三届西北胶质瘤学术会议”在古都西安盛大开幕。在专题会环节中,伯瑞替尼精彩亮相,与会者针对伯瑞替尼在MET异常高级别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展开了热烈探讨和经验分享,欢迎各位同道阅读,分享!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梁鹏教授带来《伯瑞替尼在MET异常高级别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探讨》讲题,从MET异常为胶质瘤的重要致病机制、脑胶质瘤中MET异常检测的意义及方法、伯瑞替尼在MET异常高级别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等三个方面展开详细的阐述。

MET异常为胶质瘤的重要致病机制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脑肿瘤81%[1],胶质母细胞瘤(GBM)占约50%以上的脑胶质瘤[2],恶性程度最高且预后最差,中国人群GBM中位生存期约为14.4个月[3]。分子标记物是胶质瘤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梁教授指出,MET异常包含基因层面和蛋白层面的不同异常形式,且均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ET融合提示更差的预后,且与TMZ耐药有关[4];MET外显子跳突可与ZM融合一同出现,OS显著缩短[5,6];MET扩增提示肿瘤高侵袭性[7];MET蛋白过表达的脑胶质瘤疾病进展更快且预后更差,与胶质瘤患者WHO分级高、PFS和OS较短相关[8]


脑胶质瘤中MET异常检测的重要性

随着胶质瘤遗传背景和发生发展机制逐渐清晰,分子标志物在胶质瘤的分类、分型、分级、预后和治疗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9-11]。2021年PTPRZ1-MET(ZM)被纳入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这也是中国专家团队首先发现的融合形式,其融合频率约为1-4%,更常见于IDH突变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和儿童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H3野生型和IDH野生型[12]


2023欧洲神经肿瘤协会(EANO)指南推荐对各类MET基因异常进行检测,强调MET靶点在脑胶质瘤中的重要性。其指出,针对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MET检测适用于复发的WHO 4级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复发的WHO 3-4级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对于含有MET扩增、融合或外显子跳突异常的患者,应当考虑进行检测并纳入临床试验[13]。除此之外,MET异常也是国内包括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脑胶质瘤诊疗指南等推荐的常规分子病理检测指标,对预后具有指导意义[14,15]



针对MET异常的检测方法,可使用RT-PCR、FISH、二代测序以及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其中FISH作为检测MET扩增的金标准,临床可以通过MET GCN以及MET/CEP7比值判断MET扩增情况[16,17]


伯瑞替尼在MET异常高级别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脑胶质瘤的治疗正在向精准治疗药物时代过渡,经历了前Stupp方案时期,Stupp方案时期到新时期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出了抗肿瘤疫苗、放射增敏、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肿瘤干细胞、免疫治疗等各种新兴治疗方案,而以MET抑制剂伯瑞替尼为代表的药物开启脑胶质瘤精准治疗时代。


在胶质瘤精准治疗的征途上,无数靶向药物纷纷折戟,直至2024年,MET抑制剂伯瑞替尼开辟了胶质瘤精准治疗时代。其作为Ib类MET-TKI特异性结合c-Met激酶,选择性更强,能有效透过血脑屏障,不易被血脑屏障外排泵排出,能够维持脑内的药物浓度[18]



FUGEN研究(伯瑞替尼治疗MET异常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Ⅱ/Ⅲ期关键注册临床研究)表明伯瑞替尼为MET异常胶质瘤患者带来总生存获益,其相比于化疗组显著降低患者48%的死亡风险,延长患者总生存近一倍,安全性良好[19]



伯瑞替尼亚组分析表示对于病灶≤3cm的患者,伯瑞替尼组OS(月)显著优于化疗组,可达到32.53个月(对照组仅为4.21个月),提示尽早使用伯瑞替尼,获益更佳。



此外,影像学评估进展后,继续使用伯瑞替尼显示可获得更长生存(7.66 vs 4.47)。


随后梁教授通过真实世界病例的分享,展示了伯瑞替尼在MET异常高级别胶质瘤中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的获益,其中1例随访患者持续超4年长生存,最后梁教授表示:尽管各种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治疗手段效果仍然欠佳,预后较差,这可能与手术切除不彻底和肿瘤异质性较高等原因有关。以伯瑞替尼为代表的靶向治疗药物为MET异常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提供更优治疗选择,在综合治疗的大趋势下,期待伯瑞替尼未来惠及更多MET异常胶质瘤患者。


参考文献




1.Ostrom, QT. et al. Neuro Oncol. 25, iv1–iv99 (2023).

2.Lim, M, et al. NEJM. 2018. 379: 64.

3.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肿瘤临床,2022,49(16):811-818.
4.Oncogene (2017) 36, 5369–5381
5.Zhang et al. Holistic Integrative Oncology (2022) 1:18
6.Anton J, et al. 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21 Oct 1;22(10):3075-3080.
7.Kwak Y, Kim SI, Park CK, Paek SH, Lee ST, Park SH. Int J Clin Exp Pathol. 2015 Nov 1;8(11):14932-8
8.J Clin Neurosci. 2011;18(1):119-121
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2,38(8):757-777. 
10.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肿瘤临床,2022,49(16):811-818.
11.Carvalho B, et al. Sci Rep. 2021 Mar 16;11(1):6067.
12.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5th Edition: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mours:43
13.Capper D, et al. Neruo Oncol. 2023;25(5):813-826.
14.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肿瘤临床,2022,49(16):811-818. 
1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2,38(8):757-777. 
16.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 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2, 51(11) 1094-1103.
17.Guo R,et al. Nat Rev Clin Oncol. 2020 Sep;17(9):569-587. 
18.Huimin H. et al. Cell . 2018 Nov 29;175(6):1665-1678.e18
19.Jiang T. 2024 ASCO, Oral Abstract, #2003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脑医汇App(原神外资讯/神介资讯App)话题圈子”重磅上线,这里有各种专业问题及权威解答,点击“阅读原文”抢先体验!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神外资讯
【脑医汇】品牌旗下新媒体,传播、分享神经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业务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