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特级教师曹培英在《“数学广角”的系列研究》中认为:“数学广角”旨在拓展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视角,开拓视野,强调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能够为数学课程与教材增加弹性化内容,揭示数学的人文背景,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切地领略数学的魅力与光彩。
通俗地理解:“数学广角”就是数学之外的问题。它的功能如同其名,“广角”是摄影机上一种视野较为开阔的长镜头,而在这里“数学广角”就是能够打开学生学习数学的视角,对生活上的各种现象进行透视和分析,避免学生产生僵化、狭隘的数学学习习惯。
“数学广角”的灵魂和核心就是数学思想方法,它对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良好载体。
不同版本的教材对该方面的呈现形式估计也有区别,数学广角只是人教版的特定特色名称。
关于数学广角,一线老师以及各级教研员可能对教材编写者是有一些误解的,也许是因为我们对这个板块的认可与喜欢,往往也将其纳入了考试范畴,让“数学广角”变成了“数学窄角”,让广角的乐趣趋近于了分数的功利。
通过学习,发现人教版2024新教材对数学广角做了一些调整,现做一简要记录。
一、编排顺序有调整。
原教材“数学广角”都编排在每一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也就是每一册“总复习”(现已更名为“复习与关联”)之前的那个单元,将“数学广角”作为一个独立单元的内容呈现,我想这也是我们误解“广角”编排意图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教材则将“数学广角”编在每一册教材的“复习与关联”之后,没有了单元序号的冠名,作为一次选学的数学活动以拓展思维、培养兴趣,我想一线教学与评价落实中不将其作为考试内容的概率应该是大大提高,从而落实了“广角”意蕴与编者初衷。
二、编排体例有调整。
原教材的“数学广角”内容编排很正式,有例题和做一做,还有正规的练习。新教材对“数学广角”内容编排体例看起来严谨却也比较“休闲”,主要采取“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编排:尝试——探究——反思——挑战自我。这样的编排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课时占比,适当降低其在广大师生心里所占的份额,进一步体现了“数学广角”的育人价值。
三、编排内容有调整。
原教材从二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每一册编排“数学广角”,小学“数学广角”的单元共有十次。
新教材则从三年级开始编排“数学广角”,一共八次。初步判断,应该是将原二上的和三下的“搭配”整合调到三上,原二下的“推理”很有可能融合到了其他单元,原三上的“集合”调到了三下,原四上“优化”和四下“鸡兔同笼”进行了对调,原六上“数与形”与六下“鸽巢问题”进行了对调。
我以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而“数学广角”是承载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无论教材怎么更新,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