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传奇故事】土匪抢白菜
幽默
2024-09-30 11:00
江西
在明朝的洪武年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在苏州的凤头山上,盘踞着一帮悍匪。这凤头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为这帮土匪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大当家名叫张二奎,此人身材高大威猛,犹如铁塔一般矗立,目光炯炯有神,令人望而生畏。他为人极为义气,但凡兄弟有难,他必挺身而出,哪怕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也正因如此,山上大大小小的土匪对他都极为敬佩,唯他马首是瞻。
山上还有一位军师名叫柳生,此人面容清瘦,却目光深邃,透着无尽的智慧。他机智多谋,为张二奎出谋划策。正是在他的建议下,让张二奎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笼络了山下不少百姓的人心。
朝廷多次派兵前来围剿,然而每次都铩羽而归。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山下的百姓暗中支援,还因为凤头山的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每次官兵前来,百姓们都会提前通风报信,为土匪们争取了充足的准备时间。而且,山上的防御工事坚固,土匪们又熟悉地形,常常让官兵们陷入困境。
一来二去的,朝廷对凤头山上的土匪也就不闻不问了。时间一长,张二奎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山下的富商和大户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给自己送来孝敬的银子和粮食。他们为了讨好张二奎,生怕哪天一个不高兴就把自己给抢了。这些富商大户平日里过着奢华的生活,却在张二奎面前卑躬屈膝。
不过,张二奎又发现山下的一些官员也开始给自己送礼了,这就有点儿让张二奎摸不着头脑了。难道这是官差的套路,想引自己上钩吗??军师柳生解释说道:“大哥,这些都是贪官,他们心里有鬼。而我们又是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来行事,地方上的大户都来孝敬咱们了,这些个贪官心里肯定害怕咱们会向他们出手,这才来送礼的。”
听军师这么一说,张二奎也就释然了,这些贪官都是图个破财保平安。这天张二奎正在寨子中休息,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却未能驱散他心头的阴霾。突然一个喽啰跑进来报告说:“大当家,小的今天打听到了一个消息,苏州知府王仁同,还有一年的时间就要告老还乡了。”张二奎一听立马说道:“哼!这帮贪官肯定会在临走之前大肆的搜刮。你马上带上几个兄弟,严密监视这个狗官的一举一动,有什么动静立马向我汇报。”小喽啰立马领命就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小喽啰又向张二奎报告说:“大哥,这个王仁同除了平常的公务之外,就是在他的菜园里种一些大白菜,基本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张二奎听完冷哼一声:“哼,这个狗官真会演戏呀。冬天一到就要滚回老家了,还在这里给老子演清高,等落到老子手里,看我怎么收拾他。”
时间如梭,转眼间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一年里,世间发生了许多变化,可张二奎对王仁同的关注从未减少。这天,张二奎派下山监视王仁同的喽啰给张二奎送来了一封信,说是王仁同交给大当家的。张二奎疑惑的拆开了信件,发现里面还有一张银票,不过银票的面值,却小的可怜,只有五十两。打开这信件,只见这上面写道:“老闻大当家的威名,劫富济贫实在让本官钦佩,本官为官数十载,一直清正廉洁,马上就要借贵宝地回趟老家,还请大当家行个方便。”王仁同亲笔。
张二奎看完信件,气的不行,就说道:“哼,这老小子还在这给咱装上了,做了那么多年的知府,就送五十两,打发叫花子呢?他下面的县令送的都有五百两之多。”张二奎越说越气愤,一气之下就把信件给撕的粉碎,纸屑如雪花般飘落。
两天之后,正值晨曦微露,王仁同那辆略显陈旧的马车缓缓地经过了巍峨耸立的凤头山。此地地势险要,山林茂密,向来是匪寇出没之地。
张二奎早早地就带着一群凶神恶煞的手下在此守候,一看到马车的影子,立马带人冲了过去,将其牢牢拦住。张二奎定睛一瞧,这苏州知府竟是一个年过六十的老者。只见他面容沧桑,皱纹纵横交错,眼神中透露出历经世事的沧桑。身上穿着的衣物十分朴素,甚至有些补丁,丝毫没有官员的奢华之气。后面的马车装了两个大箱子,那箱子看上去普普通通,并无特别之处。但张二奎心里就琢磨开了,这老小子看似清廉,说不定宝贝就藏在这箱子里。他正欲上前开口询问,就见王仁同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前来,拱手说道:“大当家的,我就是告老还乡的苏州知府王仁同,此前已经给您送过银子和书信了。不知大当家再次前来,莫非是要给我送行嘛?”张二奎一听,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哈,久闻王大人是位清官,您路过我的地盘儿,我肯定是要尽一下地主之谊,请王大人到上面去坐坐。”说完一挥手,手下们便一拥而上,将王仁同还有他的随从和马车一块儿给带到了山上。
到了山上,张二奎大手一挥,高声喊道:“来人,把王仁同的箱子全部打开!”王仁彤一听,顿时急得满脸通红,赶忙说道:“张大当家的,这可不行啊!箱子里是我种的白菜,这天气这么冷,都打开了,我这白菜全部冻坏了,可怎么办呢?”张二奎却不以为意,说道:“哈哈哈,无妨。”张二奎叫人把箱子搬到了房内,房间内有熊熊燃烧的篝火,果然是暖和了很多。王仁同见张二奎非要打开自己的箱子,也是非常的无奈,长叹一口气,说道:“大当家您可要慢一些,这都是我自己精心栽种的,这些白菜都是我用来祭奠家母用的。”
箱子打开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果然有一箱子全是白菜,颗颗饱满,翠绿欲滴。另一箱子打开一看,都是一些随行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张二奎眉头紧皱,就命令手下,在箱子里仔细的翻找,看有没有金银珠宝。手下们把箱子翻了个底朝天,找了半天,除了白菜就是衣服,根本没有什么金银珠宝。师爷见状,满脸狐疑,对着喽啰们说道:“都给我仔细的查看,看这箱子有没有什么暗格呀。”喽啰们又里里外外检查了好几遍,经过仔细的检查,确实没有发现什么暗格。
张二奎心中就疑惑开了,难道这个王仁同真的是一个清官?他盯着那一箱子的白菜,愣愣的出神。这个时候军师凑到了张二奎的耳边,压低声音说道:“大哥听探子回报说,这些白菜可都是王仁同亲手种的,会不会这些白菜内暗藏什么玄机呀?”张二奎一听,心中大喜,仿佛看到了希望,就命令手下把白菜给切开,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金银。王仁同一听要切白菜,气得浑身颤抖,大声说道:“大当家这万万不可啊。这些白菜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呐,不能把它们切开。我念你是一个劫富济贫的好汉,才给你修了书信,送了银子,没想到你连我一箱的白菜都不放过。我来问你,如果在我的白菜里找不到金银,又当如何?”张二奎咬了咬牙,说道:“如果找不到金银的话,我愿意给您赔礼道歉,再赔你一车的白菜,然后再派人护送你回老家。”
说完,根本不等王仁同有反驳的机会,张二奎便怒目圆睁,迅速拿出那把寒光闪闪的大刀,手起刀落,接连几刀疯狂地朝着那装满白菜的箱子砍去。只听得“哐哐哐”几声,箱子里的白菜瞬间被切得七零八碎,菜叶四溅,场景一片狼藉。
切完之后,张二奎原本嚣张的神情瞬间凝固,整个人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彻底傻眼了。他呆呆地望着那一堆被砍得稀烂的白菜,这哪里是什么藏着金银珠宝的宝箱,分明就是普普通通、再寻常不过的白菜。王仁同看着自己精心准备用来祭奠母亲的白菜,就这样在顷刻间全部被损坏,他的双眼顿时充满了泪水,那泪水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刷”的一下就汹涌而出。
张二奎见到此景,心中也慌了神,结结巴巴地说道:“这……这……这,这是怎么回事儿啊??”王仁同过了好一会儿,才努力平复了一下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缓缓说道:“大当家的你有所不知,我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那日子真是苦不堪言。每到寒冷的冬天,家中常常是颗粒无收,连一口热乎的饭都吃不上。就在我饿得头晕眼花、浑身无力的时候,母亲总会像变魔术一样,神奇地拿出一颗白菜,为我精心熬制一碗白菜汤。那碗热气腾腾的白菜汤,在当时的我看来,简直就是世界上最美味、最珍贵的食物。母亲从小就反复告诫我,做人就像这白菜一样,要上面清下面白,要清清白白、坦坦荡荡。后来,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考取了功名。即便身处官场,我也始终不敢忘记母亲的谆谆教诲,为官清正廉洁,为人正直清白。只可惜,我母亲习惯了老家的生活,不愿意随我前来。直到前年,母亲不幸患病离世,而我却因为公务繁忙,都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好好孝敬她老人家。所以,我就想着种一些白菜,在祭奠她的时候,也能亲自体会一下当年母亲的辛劳与不易。可没想到,这些饱含着我对母亲深深思念的白菜,竟然全被您给损坏了。”王仁同一席话说完,听得张二奎和师爷不禁肃然起敬,两人当即决定立刻摆酒席给王大人压惊道歉。
酒过三巡,众人喝得正尽兴之时,师爷柳生举起酒杯,一脸疑惑地问王仁同说:“呃,王大人为官清廉实在让在下佩服,可是您为什么还要给我们送银子呢??”王仁同一口气喝下了杯中酒,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道:“唉,不瞒二位,我虽然为官清廉,一心为百姓谋福祉,从未有过半点私心杂念。然而,却一直受到同僚的猜忌和排挤。他们在背后指指点点,说我沽名钓誉,浪得虚名,无非是为了博一个好名声罢了。给你们送银子,也不过是想让你们不要再抢我了,顺带验证我清官的名声。”喝得有些迷糊的张二奎,听完这番话,眉头紧皱,一脸迷茫地问道:“呃,王大人,这,这这话怎讲??让土匪来证明你的清白?”王仁彤脸上露出一丝惭愧之色,说道:“这百姓们呐,都在传你们凤头山有三不抢,一不抢穷人,二不抢善人,三不抢清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官场里就流行起了这么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要看一个官员是不是真的清廉,光他自己吹嘘是没用的,就算是上面的官员说他清廉也不管用的。为了给自己买个好名声,花钱造假的大有人在。而看一个官员是否真正清廉,就看他能否被凤头山的张二奎抢,抢了就是贪官,不抢的就是清官。今天我被你们抢了,我这名声也算是毁了呀!!”
听罢此言,张二奎猛地站起身来,双手抱拳,郑重其事地说道:“王大人,您是我这么多年来遇到的第一个真正的清官。您放心,您名声的事儿咱们帮你给挽回来。”
王仁同回到家没两个月,突然有公公手持圣旨,一路快马加鞭赶来。那公公站在王仁同的府前,扯着尖细的嗓子宣读皇上的圣旨,嘉奖王仁同为官清廉,特赏赐良田百亩。一时间,王仁同的清正之名传遍了大街小巷,车上拉的不过是自己种的大白菜,就连土匪都可怜他,还送了他一车大白菜并把他给送回了家。正所谓,是贪是清?民意是秤。是丑是美?口碑鉴证。功过是非,天地分明。善恶终报,民心是镜。
民间故事汇大全
原号:民间故事会大全,民间故事,现代故事,聊斋故事,鬼故事等永久免费在线阅读,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
【民间故事】千金匣
【爱情故事】小人物的恋爱绝活
【新传说】一报还一报
【故事会】欢迎勒索
【海外故事】意外的结局
【鬼故事】石龟腹中藏碧珠
【幽默故事】到底谁买单
【民间故事】白驴报恩
【聊斋故事】竹心
【武侠故事】盲侠
【故事会】人穷胆肥
【爱情故事】外遇风波
【海外故事】七分钟的夜
【悬疑故事】奇特的盗窃
【鬼故事】最后的心愿
【民间故事】贡寿桃
【聊斋志异】阿纤
【故事会】麻烦大了
【新传说】送你一桶凉水
【新传说】俺的牛槽最抢手
【爱情故事】错误的选择
【海外故事】劫机
【传奇故事】嵊州小笼包
【民间故事】鱼祸
【聊斋志异】贾奉雉
【传奇故事】慧眼识人
【故事会】天算
【民间故事】想当神医的皇帝
【冒险故事】怪鱼锯木船
【传奇故事】最后的媒雉
【鬼故事】鬼娘
【民间故事】无头女尸连环案
【聊斋志异】席方平
【冒险故事】走出险境
【传奇故事】名医杜瘸子
【民间故事】龙凤玉佩
【传奇故事】仇俑
【幽默故事】穷富都装假
【鬼故事】鬼大爷
【民间故事】一块绊脚石
【聊斋志异】素秋
【冒险故事】深海寻宝逃生记
【聊斋故事】鼠魅
【民间故事】官袍屠夫
【传奇故事】最后的朝天女
【故事会】疯狂的后爸
【鬼故事】鬼复仇
【民间故事】御赐活宝
【聊斋志异】长亭
【传奇故事】改名换姓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