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世界】气候与人类的关系微专题精析,含例题!

教育   2024-11-08 07:13   浙江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标星★或者置顶本公众号才可以收到最新鲜的文章哦 ! 
本公众号资料都存在知识星球上哟! 加入会员可自主下载的! 需要发票的由知识星球提供发票! 欢迎各校教研组(备课组)/名师工作室加入!



牛油果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近年来,凭借超高营养价值的牛油果,迅速占领了全国各地市场,但是我国牛油果市场近乎全部依赖进口,价格颇高。

近年来云南普洱孟连地区引种牛油果,获得成功,这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牛油果种植基地。

【素养解读】

气候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以区域为背景,考查气候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1.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影响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温暖湿润的中低纬沿海地区,气候寒冷、炎热、干旱的地方都不利于人类生活。

(2)影响聚落形态,如气候寒冷地区,传统民居墙体厚,窗户小;降水多的地区,屋顶为尖顶。

(3)影响传统服饰:阿拉伯地区宽大的白袍适宜当地气候炎热、多风沙等特点。

2.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

(1)影响农业生产:气候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农业类型、耕作方式不同,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不同。引种其他地区的作物需要考虑与原产地气候条件相似。

(2)影响铁路、公路建设:建设铁路和公路等交通运输线路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如跨河桥梁需要考虑流域内最大洪水量等因素。寒冷地区需要考虑冻土、积雪等对道路建设、运营的影响。

【典例分析】

右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4分)

(2)分析图中P处气候类型在欧洲西部分布广泛的原因。(8分)

【答案】

(1)①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②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4分)

(2)①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35oN一60oN之间,终年受西风的影响,海洋性较强;②欧洲西部面临大西洋,距海较近,陆地轮廓破碎,使大西洋上温暖湿润的西风气候深人内地,降水丰富;③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水汽深入;;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⑤山脉成东西向分布,水汽容易到达陆地内部(8分)

【解析】

(1)根据纬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冬半年M 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受盛行西风影响,海上风浪大。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2)①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35°N一60°N之间,终年受西风的影响,海洋性较强;②欧洲西部面临大西洋,距海较近,陆地轮廓破碎,使大西洋上温暖湿润的西风气候深人内地,降水丰富;③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水汽深入;;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⑤山脉成东西向分布,水汽容易到达陆地内部(8分)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非洲国家与中国贸易发展迅猛,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2015年2月,全部采用中国设备和技术的本格拉铁路建成通车。本格拉铁路通车后,连接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铁路,进而与坦赞铁路相接,可通到印度洋沿岸的达累斯萨拉姆。

(1)简析达累斯萨拉姆七月降水较少的原因。

(2)分析洛比托西部海域的气候(高温少雨多雾)对渔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解析】

第(1)题,可从大气环流、地形等角度分析,注意结合该处为热带草原气候(对流强弱影响降水)、图中七月风向等信息回答。

第(2)题,渔业生产活动包括捕捞、运输及储存等环节;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水、风力、雾等。从以上方面结合秘鲁渔场的形成原因回答即可。

【答案】

(1)七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达累斯萨拉姆气温低,对流运动弱;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风向与海岸线平行,降水少;沿岸地区地势较平坦,地形雨少。

(2)有利:在离岸风吹拂下,沿岸盛行上升流,渔业资源丰富;晴天多,降水少,风浪小,利于渔业生产和捕捞。

不利:受寒流影响,能见度低,不利于捕捞作业和运输;气温高,水产品易腐烂变质,不易储存。

【知识应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沿岸国家盛产大理石。大理石主要由古地中海中沉积的石灰岩变质而形成。意大利有“大理石王国”之称,大理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开采历史悠久,开采加工技术先进,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一半。目前意大利在开采本国资源的同时,也大量从周边国家进口荒料(石材初级产品)。大理石开采主要有露采(露天开采)和洞采(循着矿脉挖洞追踪开采)两种方式。与露采相比,洞采综合开采成本较低,且对地表植被破坏较少,但仍有很多地区不采取洞采。下图为意大利地理位置和大理石分布以及开采示意图。

简析意大利夏季气候对露采的不利影响。

【解析】 

本题以大理石的开采为主要背景,考查气候条件对采石的影响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因此夏季高温,太阳辐射强,导致工人露天作业易被晒伤和中暑;而且由于降水少,会导致水资源短缺。

【答案】 

夏季高温,太阳辐射强,工人露天作业易被晒伤和中暑;降水少,水资源短缺。




PART

0

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气候是指与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发育密切有关的气候条件,包括光、热、水分等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因子,也包括旱、涝、霜冻、大风等不利气候条件,这些条件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的地理分布,也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气候变暖会由于生长期延长而使得作物的产量提高,但气候变暖后如果没有新的适应技术,主要作物的生长期会普遍缩短,这会对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有负作用。同时,热量资源增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降水变化的制约,如果降水不能相应增加,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这样人类人均需求的粮食量可能要增加,才能满足自身的营养。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气候变暖会由于生长期延长而使得作物的产量提高,但气候变暖后如果没有新的适应技术,主要作物的生长期会普遍缩短,这会对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有负作用。同时,热量资源增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降水变化的制约,如果降水不能相应增加,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对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据统计,我国农业产值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大约为农业总产值的20~25%。气候变暖会使农业病虫害的分布区发生变化。低温往往限制某些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气温升高后,这些病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温室效应还使一些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延长,使害虫的繁殖代数增加,一年中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可能加重。



气候变化对化肥农药使用的影响

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氮肥,温度增高1℃,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将增加约4%,释放期将缩短3.6天。因此,要想保持原有肥效,每次的施肥量将增加4%左右。气候变暖也将改变农药的施用,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生长季延长,昆虫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数将增加,而冬温较高也有利于幼虫安全越冬,各种病虫害出现的范围扩大,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将不得不施用大量的农药和除草剂。



总结


农业生产是典型的自然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最终的影响评价应从这两个方面同时考虑,因为相同的自然变化过程会在不同经济水平的社会产生不同结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十分重要。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参考答案】气温:(总趋势)从多年平均状况看,春季持续增温;(从2010年看)2010年则表现为4月底以前气温持续低于0°C;4月末到5月初气温快速上升到0°C以上。

降水:冬春季节的降水(雪)量高出多年平均值;

主要影响:(1-3月气温低于0°C)春耕期间气温偏低,播种期推后;(冬春降水量比往年偏多)冬春积雪量超过多年平均值,并在短时间内融化,易形成融雪性洪水灾害。


PART

0

2

.气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气温影响农作物的分布 、品质

(1)气温高——生长周期短——上市时间早——价格高。

(2)气温低——生长周期长——上市晚——品质好——价格高。

(3)昼夜温差大——品质好。

2. 温度高低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作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指农作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农作物生长发育停止,在最适温度时,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

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再升高或降低,农作物开始出现伤害甚至致死。

农作物

最低温度/ ℃

最适温度/ ℃

最高温度/ ℃

水稻

10~12

30~32

36~38

小麦

3~4.5

20~22

30~32

玉米

8~10

30~32

40~44

油菜

4~5

20~25

30~32

棉花

13~14

28

35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播种期一般不要盲目提前,因为在气温低于农作物生长最低温度时播种最易引起烂种,烂秧,提前播种反而造成减产(温室栽培的农作物除外)。采用地膜或薄膜覆盖的可适当提前,因为薄膜或地膜覆盖可提高一定的温度。8月份农作物正处在灌浆乳熟干物质积累阶段,需温度高,阳光充足的天气,低温易造成籽粒不饱满或空壳而减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3. 昼夜温差高低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作物白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

在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旺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也就越旺盛。白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因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越好,而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消耗的有机物质就越多,而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消耗的有机物质就越少,因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晚上温度越低越好。这就是为什么昼夜温差愈大(白天高、晚上低),农作物产量增高,品质提高的原理。

4. 农业措施对温度的调控

在农业生产中常采用栽培措施调节土温与气温,以保证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条件。常用的措施有灌溉、松土或镇压、垄作或沟种等,它们通过改变热量平衡与土壤热特性(如热容量与导热率等)来调节土温和气温。

(1)灌溉对土温的影响

浇水除直接影响温度的高低外,还可缓和温度变化。如冬灌可以稳定地温,防止越冬作物受害。

(2)松土与镇压对土温的影响

锄地(松土)对土温的影响。锄地的作用是综合的,可有增温、保墒、通气及一系列生理生态效应。镇压的作用与锄地相反,它能增加土壤容重,减少土壤孔隙,增加表层土壤水分,从而使土壤热容、热导率都有增加。



(3)垄作对土温的影响

垄作对土温的影响在一年的温暖季节,垄作可以提高土壤表层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并加大温度日较差。



(4)覆盖与土壤温度

地膜覆盖栽培是用很薄的塑料薄膜紧贴地面进行的覆盖栽培,它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最简单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地膜覆盖具有协调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土壤盐渍化等多种作用,因此有缩短作物苗期、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开花结果、增加产量等效果。

玉米秸秆覆盖麦田,冬季的保温作用有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春季降温作用,则推迟冬小麦返青生长,延长小麦生育期。玉米田中秸秆覆盖可以有效平抑地温的变化,降低地温的日振幅,缓和昼夜温差,避免了地温的剧烈变化,能有效缓解地温激变对作物根部产生的伤害。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半岛是我国苹果最适宜的生长区,但4月气温的波动和秋季苹果停止生长(当气温低于14℃,苹果停止生长)时间的早晚,常常会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材料二:图1为山东半岛示意图,图2为山东济南和烟台两地苹果开花至成熟对应的气温图。

(2)济南生产的苹果比烟台生产的苹果品质差,从气温影响苹果生长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2)济南苹果4月开花,易受冷空气影响,花蕾凋落,生长缓慢;(2分)烟台苹果5月开花,可避免冷空气(倒春寒)的侵袭;(2分)秋季济南苹果停止生长的时间早于烟台,生长时间更短,积累的糖分少。(2分)

【解题思路】

(2)气温对苹果的影响,主要从热量条件对苹果的生长期长短、开花和结果时间等的影响来考虑。烟台苹果5月开花,可以避免冷空气(倒春寒)的侵袭;济南苹果4月开花,易受寒流影响,花蕾凋落,生长缓慢。秋季烟台苹果停止生长时间晚于济南,生产时间更长。


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全年生产、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完成1~3题。

1. 西南地区每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   )

A.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B. 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C. 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D. 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2. 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 洪涝     B. 土壤

C. 光照     D. 霜冻

3.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 (   )

A. 低热河谷地带     B. 四川盆地

C. 高海拔地区        D. 中低海拔地区

【答案】 1. A    2. D    3. C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得知西南地区马铃薯全年生产、供应,说明区域内不同地区全年都有马铃薯成熟上市。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垂直气候类型多样,适合不同种类马铃薯生长,A正确。西南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夏秋季降水丰富,并不是年雨型气候,B错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与种植规模有关,但与作物品种多样关系不大,C不选。西南地区经济落后,种植技术较落后,D不符。

第2题,小春马铃薯主要在2~4月种植,西南冬春季节容易受冷空气侵袭,可能受霜冻影响,D正确。西南地区冬春季降水少,地形崎岖,不易出现洪涝,A错误。土壤不会出现季节性变化,B不选。光照不是多种马铃薯种植的关键因素,C不选。

第3题,根据图示得知大春马铃薯主要在4~9月生长,西南地区此时热量充足,降水较多,最适宜马铃薯生长。马铃薯喜冷凉,夏季的低热河谷和盆地,气温过高,不适宜马铃薯生长,A、B不选。大春马铃薯生长期间高海拔地区气候较凉爽,适宜其种植,C正确。中低海拔区此时气温偏高,不适宜马铃薯生长,D不选。


荔枝属亚热带水果,对气候非常敏感,尤其冬季不耐冰雪霜冻。我国荔枝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和广西。经专家考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荔枝却产自于北纬28°的合江县。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的长江、赤水河、习水河三江交汇处,是我国荔枝晚熟基地,也是我国种植荔枝纬度最高的地区。据此完成4~5题。

4. 合江县成为我国种植荔枝北界的自然原因是(   )

A. 多紫色土,土壤深厚肥沃

B. 于三江交汇处,水源充足

C. 夏季光热充足,降水集中

D. 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

5. 合江荔枝售价比其他产地高2~3倍,其原因可能是 (   )

A. 纬度高,成熟晚

B. 劳动力成本高

C. 光照好,质量高

D. 土地成本高

【答案】4.D     5.A

【解析】4.荔枝种植最北界的原因,主要考虑热量条件,再结合材料“冬季不耐冰雪霜冻”可知,荔枝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冬季的低温,由于合江县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北部有秦岭大巴山地阻挡冬季冷空气的入侵,使这里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温暖,故自然原因是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D正确,故选D。

5.合江县较其他产地纬度高,荔枝生长周期较长,晚熟上市较晚,可以错峰销售,获得较高的市场价格,故售价比其他产地高,A正确;合江县廉价劳动力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B错误;地处四川盆地边缘河谷,光照条件较差,C错误;合江县经济欠发达,土地成本较低,D错误。故选A。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蓝莓,果实颜色极具吸引力,好吃又兼营养保健功能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东北地区分布有野生蓝莓,果实品质优但产量低;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现已培育出七十多个品种,这些蓝莓品种的共性是生长环境喜湿怕旱,主要差异是耐寒程度,例如,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蓝莓可耐零下35℃低温,但极端天气下,当地气温可能会出现超低温,农民经常人工堆雪以防冻害;蓝莓植株高度有的品种达1.5米左右,有的品种仅0.3~0.8米。下图分别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冬、夏季山谷、山顶气温日变化。


(1)据图,指出山谷和山顶冬、夏季气温及其日变化的差异。

(2)说明大兴安岭蓝莓主要种植在山谷、洼地的原因。

(3)分析在半山坡的野生蓝莓比山谷种植的蓝莓不易受到冻害的原因。

(4)简述当地果农采用人工堆雪方式防止蓝莓冻害的原因。



【解析】

(1)根据图示曲线,左图是冬季气温曲线,山顶气温高,山谷气温低。气温日较差是一日中气温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山谷气温日较差大,山顶气温日较差小。右图是夏季气温曲线,白天山谷气温高,夜晚山顶气温高。山谷和山顶气温日较差均较大,山谷变化更大。

(2) 大兴安岭蓝莓主要种植在山谷、洼地,主要从水分、热量、土壤角度分析。结合上题分析,山谷和洼地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山谷和洼地有河流和丰富的地下水,土壤湿润。山谷和洼地土层沉积深厚,土壤肥沃。

(3)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减弱,夜晚山谷两侧的山坡降温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谷底的气温低,易受冻害。冷空气将山谷原来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得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所以半山坡生长的野蓝莓不易受到冻害。野生蓝莓长期生长在本地,对当地气候变化适应性强,不易受冻害。

(4)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当地莓植株高度较矮,约0.3~0.8米,容易人工堆雪覆盖。冬季时堆雪覆盖,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缺失,又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和土壤。积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从而减少了冻害发生。

【答案】

(1)冬季:山顶气温高,山谷气温低:山谷气温日较差大,山顶气温日较差小;夏季:白天山谷气温高,夜晚山顶气温高;山谷和山顶气温日较差均较大,山谷变化更大。

(2)山谷和洼地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山谷和洼地因河流和丰富的地下水,土壤湿润;山谷和洼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冬季(尤其是夜晚),太阳辐射减弱(夜晚没有),(山谷两侧的)山坡降温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冷空气将山谷原来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得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在此生长的野蓝莓不易受到冻害;野生蓝莓长期生长在本地,对当地气候变化适应性强。

(4)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当地莓植株高度较矮(0.3~0.8米),容易人工堆雪覆盖;冬季时堆雪(积雪)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缺失,又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和土壤;积雪(堆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


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苹果春华秋实,花期和生长期受气温影响显著。花期气象灾害少,生长地无霜期长,有利于苹果品质和产量的提高。

(1)分析A地寒潮发生的年平均次数多于B地的主要原因。

(2)简述C地苹果单产和质量优于A地的气候条件及其成因。

(3)说明图示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及农业生产部门类型差异。

【解析】

(1)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根据图例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纬度和海陆位置这三个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注意题干中“花期气象灾害少,生长地无霜期长,有利于苹果品质和产量的提高”的提示,以此作为切入点,结合气候因子的思路和上题的结论,从气候的海洋性特征以及受寒潮的影响大小的角度,展开分析即可。

(3)农业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山区丘陵发展耕作业易导致水土流失,而且耕作难度大,灌溉条件也相对较差。所以发展林果业最佳,平原地区则相反。

【答案】

(1)A地西北为平原,有利于强冷空气侵入;纬度较高,距冬季风源地近,所以寒潮次数多;B地西北的低山丘陵阻挡了北方的强冷空气,削弱了强冷空气的影响,加之地处沿海,纬度较低,寒潮次数少。(10分)

(2)与A地相比,C地地处沿海,气候的海洋性明显;春季升温慢,苹果开花晚,避开了寒潮(倒春寒)等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C地秋季降温慢,无霜期长,所以苹果的采摘期晚(10分)。

(3)东南部多低山丘陵,地势起伏较大,适宜发展林业和果业;西部、西北部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 牛油果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近年来,凭借超高营养价值的牛油果,迅速占领了全国各地市场,但是我国牛油果市场近乎全部依赖进口,价格颇高。

近年来云南普洱孟连地区引种牛油果,获得成功,这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牛油果种植基地。

【素养解读】

气候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以区域为背景,考查气候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1.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影响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温暖湿润的中低纬沿海地区,气候寒冷、炎热、干旱的地方都不利于人类生活。

(2)影响聚落形态,如气候寒冷地区,传统民居墙体厚,窗户小;降水多的地区,屋顶为尖顶。

(3)影响传统服饰:阿拉伯地区宽大的白袍适宜当地气候炎热、多风沙等特点。

2.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

(1)影响农业生产:气候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农业类型、耕作方式不同,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不同。引种其他地区的作物需要考虑与原产地气候条件相似。

(2)影响铁路、公路建设:建设铁路和公路等交通运输线路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如跨河桥梁需要考虑流域内最大洪水量等因素。寒冷地区需要考虑冻土、积雪等对道路建设、运营的影响。

【典例分析】

右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4分)

(2)分析图中P处气候类型在欧洲西部分布广泛的原因。(8分)

【答案】

(1)①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②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4分)

(2)①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35oN一60oN之间,终年受西风的影响,海洋性较强;②欧洲西部面临大西洋,距海较近,陆地轮廓破碎,使大西洋上温暖湿润的西风气候深人内地,降水丰富;③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水汽深入;;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⑤山脉成东西向分布,水汽容易到达陆地内部(8分)

【解析】

(1)根据纬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冬半年M 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受盛行西风影响,海上风浪大。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2)①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35°N一60°N之间,终年受西风的影响,海洋性较强;②欧洲西部面临大西洋,距海较近,陆地轮廓破碎,使大西洋上温暖湿润的西风气候深人内地,降水丰富;③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水汽深入;;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⑤山脉成东西向分布,水汽容易到达陆地内部(8分)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非洲国家与中国贸易发展迅猛,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2015年2月,全部采用中国设备和技术的本格拉铁路建成通车。本格拉铁路通车后,连接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铁路,进而与坦赞铁路相接,可通到印度洋沿岸的达累斯萨拉姆。

(1)简析达累斯萨拉姆七月降水较少的原因。

(2)分析洛比托西部海域的气候(高温少雨多雾)对渔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解析】

第(1)题,可从大气环流、地形等角度分析,注意结合该处为热带草原气候(对流强弱影响降水)、图中七月风向等信息回答。

第(2)题,渔业生产活动包括捕捞、运输及储存等环节;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水、风力、雾等。从以上方面结合秘鲁渔场的形成原因回答即可。

【答案】

(1)七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达累斯萨拉姆气温低,对流运动弱;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风向与海岸线平行,降水少;沿岸地区地势较平坦,地形雨少。

(2)有利:在离岸风吹拂下,沿岸盛行上升流,渔业资源丰富;晴天多,降水少,风浪小,利于渔业生产和捕捞。

不利:受寒流影响,能见度低,不利于捕捞作业和运输;气温高,水产品易腐烂变质,不易储存。

【知识应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沿岸国家盛产大理石。大理石主要由古地中海中沉积的石灰岩变质而形成。意大利有“大理石王国”之称,大理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开采历史悠久,开采加工技术先进,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一半。目前意大利在开采本国资源的同时,也大量从周边国家进口荒料(石材初级产品)。大理石开采主要有露采(露天开采)和洞采(循着矿脉挖洞追踪开采)两种方式。与露采相比,洞采综合开采成本较低,且对地表植被破坏较少,但仍有很多地区不采取洞采。下图为意大利地理位置和大理石分布以及开采示意图。

简析意大利夏季气候对露采的不利影响。

【解析】 

本题以大理石的开采为主要背景,考查气候条件对采石的影响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因此夏季高温,太阳辐射强,导致工人露天作业易被晒伤和中暑;而且由于降水少,会导致水资源短缺。

【答案】 

夏季高温,太阳辐射强,工人露天作业易被晒伤和中暑;降水少,水资源短缺。




PART

0

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气候是指与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发育密切有关的气候条件,包括光、热、水分等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因子,也包括旱、涝、霜冻、大风等不利气候条件,这些条件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的地理分布,也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气候变暖会由于生长期延长而使得作物的产量提高,但气候变暖后如果没有新的适应技术,主要作物的生长期会普遍缩短,这会对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有负作用。同时,热量资源增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降水变化的制约,如果降水不能相应增加,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这样人类人均需求的粮食量可能要增加,才能满足自身的营养。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气候变暖会由于生长期延长而使得作物的产量提高,但气候变暖后如果没有新的适应技术,主要作物的生长期会普遍缩短,这会对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有负作用。同时,热量资源增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降水变化的制约,如果降水不能相应增加,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对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据统计,我国农业产值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大约为农业总产值的20~25%。气候变暖会使农业病虫害的分布区发生变化。低温往往限制某些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气温升高后,这些病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温室效应还使一些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延长,使害虫的繁殖代数增加,一年中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可能加重。



气候变化对化肥农药使用的影响

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氮肥,温度增高1℃,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将增加约4%,释放期将缩短3.6天。因此,要想保持原有肥效,每次的施肥量将增加4%左右。气候变暖也将改变农药的施用,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生长季延长,昆虫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数将增加,而冬温较高也有利于幼虫安全越冬,各种病虫害出现的范围扩大,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将不得不施用大量的农药和除草剂。



总结


农业生产是典型的自然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最终的影响评价应从这两个方面同时考虑,因为相同的自然变化过程会在不同经济水平的社会产生不同结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十分重要。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参考答案】气温:(总趋势)从多年平均状况看,春季持续增温;(从2010年看)2010年则表现为4月底以前气温持续低于0°C;4月末到5月初气温快速上升到0°C以上。

降水:冬春季节的降水(雪)量高出多年平均值;

主要影响:(1-3月气温低于0°C)春耕期间气温偏低,播种期推后;(冬春降水量比往年偏多)冬春积雪量超过多年平均值,并在短时间内融化,易形成融雪性洪水灾害。


PART

0

2

.气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气温影响农作物的分布 、品质

(1)气温高——生长周期短——上市时间早——价格高。

(2)气温低——生长周期长——上市晚——品质好——价格高。

(3)昼夜温差大——品质好。

2. 温度高低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作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指农作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农作物生长发育停止,在最适温度时,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

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再升高或降低,农作物开始出现伤害甚至致死。

农作物

最低温度/ ℃

最适温度/ ℃

最高温度/ ℃

水稻

10~12

30~32

36~38

小麦

3~4.5

20~22

30~32

玉米

8~10

30~32

40~44

油菜

4~5

20~25

30~32

棉花

13~14

28

35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播种期一般不要盲目提前,因为在气温低于农作物生长最低温度时播种最易引起烂种,烂秧,提前播种反而造成减产(温室栽培的农作物除外)。采用地膜或薄膜覆盖的可适当提前,因为薄膜或地膜覆盖可提高一定的温度。8月份农作物正处在灌浆乳熟干物质积累阶段,需温度高,阳光充足的天气,低温易造成籽粒不饱满或空壳而减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3. 昼夜温差高低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作物白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

在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旺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也就越旺盛。白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因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越好,而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消耗的有机物质就越多,而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消耗的有机物质就越少,因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晚上温度越低越好。这就是为什么昼夜温差愈大(白天高、晚上低),农作物产量增高,品质提高的原理。

4. 农业措施对温度的调控

在农业生产中常采用栽培措施调节土温与气温,以保证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条件。常用的措施有灌溉、松土或镇压、垄作或沟种等,它们通过改变热量平衡与土壤热特性(如热容量与导热率等)来调节土温和气温。

(1)灌溉对土温的影响

浇水除直接影响温度的高低外,还可缓和温度变化。如冬灌可以稳定地温,防止越冬作物受害。

(2)松土与镇压对土温的影响

锄地(松土)对土温的影响。锄地的作用是综合的,可有增温、保墒、通气及一系列生理生态效应。镇压的作用与锄地相反,它能增加土壤容重,减少土壤孔隙,增加表层土壤水分,从而使土壤热容、热导率都有增加。



(3)垄作对土温的影响

垄作对土温的影响在一年的温暖季节,垄作可以提高土壤表层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并加大温度日较差。



(4)覆盖与土壤温度

地膜覆盖栽培是用很薄的塑料薄膜紧贴地面进行的覆盖栽培,它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最简单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地膜覆盖具有协调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土壤盐渍化等多种作用,因此有缩短作物苗期、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开花结果、增加产量等效果。

玉米秸秆覆盖麦田,冬季的保温作用有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春季降温作用,则推迟冬小麦返青生长,延长小麦生育期。玉米田中秸秆覆盖可以有效平抑地温的变化,降低地温的日振幅,缓和昼夜温差,避免了地温的剧烈变化,能有效缓解地温激变对作物根部产生的伤害。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半岛是我国苹果最适宜的生长区,但4月气温的波动和秋季苹果停止生长(当气温低于14℃,苹果停止生长)时间的早晚,常常会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材料二:图1为山东半岛示意图,图2为山东济南和烟台两地苹果开花至成熟对应的气温图。

(2)济南生产的苹果比烟台生产的苹果品质差,从气温影响苹果生长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2)济南苹果4月开花,易受冷空气影响,花蕾凋落,生长缓慢;(2分)烟台苹果5月开花,可避免冷空气(倒春寒)的侵袭;(2分)秋季济南苹果停止生长的时间早于烟台,生长时间更短,积累的糖分少。(2分)

【解题思路】

(2)气温对苹果的影响,主要从热量条件对苹果的生长期长短、开花和结果时间等的影响来考虑。烟台苹果5月开花,可以避免冷空气(倒春寒)的侵袭;济南苹果4月开花,易受寒流影响,花蕾凋落,生长缓慢。秋季烟台苹果停止生长时间晚于济南,生产时间更长。


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全年生产、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完成1~3题。

1. 西南地区每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   )

A.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B. 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C. 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D. 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2. 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 洪涝     B. 土壤

C. 光照     D. 霜冻

3.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 (   )

A. 低热河谷地带     B. 四川盆地

C. 高海拔地区        D. 中低海拔地区

【答案】 1. A    2. D    3. C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得知西南地区马铃薯全年生产、供应,说明区域内不同地区全年都有马铃薯成熟上市。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垂直气候类型多样,适合不同种类马铃薯生长,A正确。西南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夏秋季降水丰富,并不是年雨型气候,B错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与种植规模有关,但与作物品种多样关系不大,C不选。西南地区经济落后,种植技术较落后,D不符。

第2题,小春马铃薯主要在2~4月种植,西南冬春季节容易受冷空气侵袭,可能受霜冻影响,D正确。西南地区冬春季降水少,地形崎岖,不易出现洪涝,A错误。土壤不会出现季节性变化,B不选。光照不是多种马铃薯种植的关键因素,C不选。

第3题,根据图示得知大春马铃薯主要在4~9月生长,西南地区此时热量充足,降水较多,最适宜马铃薯生长。马铃薯喜冷凉,夏季的低热河谷和盆地,气温过高,不适宜马铃薯生长,A、B不选。大春马铃薯生长期间高海拔地区气候较凉爽,适宜其种植,C正确。中低海拔区此时气温偏高,不适宜马铃薯生长,D不选。


荔枝属亚热带水果,对气候非常敏感,尤其冬季不耐冰雪霜冻。我国荔枝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和广西。经专家考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荔枝却产自于北纬28°的合江县。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的长江、赤水河、习水河三江交汇处,是我国荔枝晚熟基地,也是我国种植荔枝纬度最高的地区。据此完成4~5题。

4. 合江县成为我国种植荔枝北界的自然原因是(   )

A. 多紫色土,土壤深厚肥沃

B. 于三江交汇处,水源充足

C. 夏季光热充足,降水集中

D. 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

5. 合江荔枝售价比其他产地高2~3倍,其原因可能是 (   )

A. 纬度高,成熟晚

B. 劳动力成本高

C. 光照好,质量高

D. 土地成本高

【答案】4.D     5.A

【解析】4.荔枝种植最北界的原因,主要考虑热量条件,再结合材料“冬季不耐冰雪霜冻”可知,荔枝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冬季的低温,由于合江县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北部有秦岭大巴山地阻挡冬季冷空气的入侵,使这里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温暖,故自然原因是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D正确,故选D。

5.合江县较其他产地纬度高,荔枝生长周期较长,晚熟上市较晚,可以错峰销售,获得较高的市场价格,故售价比其他产地高,A正确;合江县廉价劳动力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B错误;地处四川盆地边缘河谷,光照条件较差,C错误;合江县经济欠发达,土地成本较低,D错误。故选A。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蓝莓,果实颜色极具吸引力,好吃又兼营养保健功能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东北地区分布有野生蓝莓,果实品质优但产量低;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现已培育出七十多个品种,这些蓝莓品种的共性是生长环境喜湿怕旱,主要差异是耐寒程度,例如,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蓝莓可耐零下35℃低温,但极端天气下,当地气温可能会出现超低温,农民经常人工堆雪以防冻害;蓝莓植株高度有的品种达1.5米左右,有的品种仅0.3~0.8米。下图分别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冬、夏季山谷、山顶气温日变化。


(1)据图,指出山谷和山顶冬、夏季气温及其日变化的差异。

(2)说明大兴安岭蓝莓主要种植在山谷、洼地的原因。

(3)分析在半山坡的野生蓝莓比山谷种植的蓝莓不易受到冻害的原因。

(4)简述当地果农采用人工堆雪方式防止蓝莓冻害的原因。



【解析】

(1)根据图示曲线,左图是冬季气温曲线,山顶气温高,山谷气温低。气温日较差是一日中气温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山谷气温日较差大,山顶气温日较差小。右图是夏季气温曲线,白天山谷气温高,夜晚山顶气温高。山谷和山顶气温日较差均较大,山谷变化更大。

(2) 大兴安岭蓝莓主要种植在山谷、洼地,主要从水分、热量、土壤角度分析。结合上题分析,山谷和洼地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山谷和洼地有河流和丰富的地下水,土壤湿润。山谷和洼地土层沉积深厚,土壤肥沃。

(3)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减弱,夜晚山谷两侧的山坡降温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谷底的气温低,易受冻害。冷空气将山谷原来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得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所以半山坡生长的野蓝莓不易受到冻害。野生蓝莓长期生长在本地,对当地气候变化适应性强,不易受冻害。

(4)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当地莓植株高度较矮,约0.3~0.8米,容易人工堆雪覆盖。冬季时堆雪覆盖,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缺失,又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和土壤。积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从而减少了冻害发生。

【答案】

(1)冬季:山顶气温高,山谷气温低:山谷气温日较差大,山顶气温日较差小;夏季:白天山谷气温高,夜晚山顶气温高;山谷和山顶气温日较差均较大,山谷变化更大。

(2)山谷和洼地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山谷和洼地因河流和丰富的地下水,土壤湿润;山谷和洼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冬季(尤其是夜晚),太阳辐射减弱(夜晚没有),(山谷两侧的)山坡降温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冷空气将山谷原来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得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在此生长的野蓝莓不易受到冻害;野生蓝莓长期生长在本地,对当地气候变化适应性强。

(4)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当地莓植株高度较矮(0.3~0.8米),容易人工堆雪覆盖;冬季时堆雪(积雪)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缺失,又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和土壤;积雪(堆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


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苹果春华秋实,花期和生长期受气温影响显著。花期气象灾害少,生长地无霜期长,有利于苹果品质和产量的提高。

(1)分析A地寒潮发生的年平均次数多于B地的主要原因。

(2)简述C地苹果单产和质量优于A地的气候条件及其成因。

(3)说明图示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及农业生产部门类型差异。

【解析】

(1)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根据图例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纬度和海陆位置这三个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注意题干中“花期气象灾害少,生长地无霜期长,有利于苹果品质和产量的提高”的提示,以此作为切入点,结合气候因子的思路和上题的结论,从气候的海洋性特征以及受寒潮的影响大小的角度,展开分析即可。

(3)农业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山区丘陵发展耕作业易导致水土流失,而且耕作难度大,灌溉条件也相对较差。所以发展林果业最佳,平原地区则相反。

【答案】

(1)A地西北为平原,有利于强冷空气侵入;纬度较高,距冬季风源地近,所以寒潮次数多;B地西北的低山丘陵阻挡了北方的强冷空气,削弱了强冷空气的影响,加之地处沿海,纬度较低,寒潮次数少。(10分)

(2)与A地相比,C地地处沿海,气候的海洋性明显;春季升温慢,苹果开花晚,避开了寒潮(倒春寒)等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C地秋季降温慢,无霜期长,所以苹果的采摘期晚(10分)。

(3)东南部多低山丘陵,地势起伏较大,适宜发展林业和果业;西部、西北部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 牛油果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近年来,凭借超高营养价值的牛油果,迅速占领了全国各地市场,但是我国牛油果市场近乎全部依赖进口,价格颇高。

近年来云南普洱孟连地区引种牛油果,获得成功,这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牛油果种植基地。

【素养解读】

气候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以区域为背景,考查气候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1.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影响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温暖湿润的中低纬沿海地区,气候寒冷、炎热、干旱的地方都不利于人类生活。

(2)影响聚落形态,如气候寒冷地区,传统民居墙体厚,窗户小;降水多的地区,屋顶为尖顶。

(3)影响传统服饰:阿拉伯地区宽大的白袍适宜当地气候炎热、多风沙等特点。

2.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

(1)影响农业生产:气候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农业类型、耕作方式不同,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不同。引种其他地区的作物需要考虑与原产地气候条件相似。

(2)影响铁路、公路建设:建设铁路和公路等交通运输线路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如跨河桥梁需要考虑流域内最大洪水量等因素。寒冷地区需要考虑冻土、积雪等对道路建设、运营的影响。

【典例分析】

右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4分)

(2)分析图中P处气候类型在欧洲西部分布广泛的原因。(8分)

【答案】

(1)①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②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4分)

(2)①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35oN一60oN之间,终年受西风的影响,海洋性较强;②欧洲西部面临大西洋,距海较近,陆地轮廓破碎,使大西洋上温暖湿润的西风气候深人内地,降水丰富;③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水汽深入;;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⑤山脉成东西向分布,水汽容易到达陆地内部(8分)

【解析】

(1)根据纬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冬半年M 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受盛行西风影响,海上风浪大。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2)①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35°N一60°N之间,终年受西风的影响,海洋性较强;②欧洲西部面临大西洋,距海较近,陆地轮廓破碎,使大西洋上温暖湿润的西风气候深人内地,降水丰富;③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水汽深入;;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⑤山脉成东西向分布,水汽容易到达陆地内部(8分)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非洲国家与中国贸易发展迅猛,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2015年2月,全部采用中国设备和技术的本格拉铁路建成通车。本格拉铁路通车后,连接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铁路,进而与坦赞铁路相接,可通到印度洋沿岸的达累斯萨拉姆。

(1)简析达累斯萨拉姆七月降水较少的原因。

(2)分析洛比托西部海域的气候(高温少雨多雾)对渔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解析】

第(1)题,可从大气环流、地形等角度分析,注意结合该处为热带草原气候(对流强弱影响降水)、图中七月风向等信息回答。

第(2)题,渔业生产活动包括捕捞、运输及储存等环节;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水、风力、雾等。从以上方面结合秘鲁渔场的形成原因回答即可。

【答案】

(1)七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达累斯萨拉姆气温低,对流运动弱;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风向与海岸线平行,降水少;沿岸地区地势较平坦,地形雨少。

(2)有利:在离岸风吹拂下,沿岸盛行上升流,渔业资源丰富;晴天多,降水少,风浪小,利于渔业生产和捕捞。

不利:受寒流影响,能见度低,不利于捕捞作业和运输;气温高,水产品易腐烂变质,不易储存。

【知识应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沿岸国家盛产大理石。大理石主要由古地中海中沉积的石灰岩变质而形成。意大利有“大理石王国”之称,大理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开采历史悠久,开采加工技术先进,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一半。目前意大利在开采本国资源的同时,也大量从周边国家进口荒料(石材初级产品)。大理石开采主要有露采(露天开采)和洞采(循着矿脉挖洞追踪开采)两种方式。与露采相比,洞采综合开采成本较低,且对地表植被破坏较少,但仍有很多地区不采取洞采。下图为意大利地理位置和大理石分布以及开采示意图。

简析意大利夏季气候对露采的不利影响。

【解析】 

本题以大理石的开采为主要背景,考查气候条件对采石的影响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因此夏季高温,太阳辐射强,导致工人露天作业易被晒伤和中暑;而且由于降水少,会导致水资源短缺。

【答案】 

夏季高温,太阳辐射强,工人露天作业易被晒伤和中暑;降水少,水资源短缺。




PART

0

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气候是指与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发育密切有关的气候条件,包括光、热、水分等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因子,也包括旱、涝、霜冻、大风等不利气候条件,这些条件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的地理分布,也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气候变暖会由于生长期延长而使得作物的产量提高,但气候变暖后如果没有新的适应技术,主要作物的生长期会普遍缩短,这会对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有负作用。同时,热量资源增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降水变化的制约,如果降水不能相应增加,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这样人类人均需求的粮食量可能要增加,才能满足自身的营养。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气候变暖会由于生长期延长而使得作物的产量提高,但气候变暖后如果没有新的适应技术,主要作物的生长期会普遍缩短,这会对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有负作用。同时,热量资源增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降水变化的制约,如果降水不能相应增加,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对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据统计,我国农业产值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大约为农业总产值的20~25%。气候变暖会使农业病虫害的分布区发生变化。低温往往限制某些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气温升高后,这些病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温室效应还使一些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延长,使害虫的繁殖代数增加,一年中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可能加重。



气候变化对化肥农药使用的影响

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氮肥,温度增高1℃,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将增加约4%,释放期将缩短3.6天。因此,要想保持原有肥效,每次的施肥量将增加4%左右。气候变暖也将改变农药的施用,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生长季延长,昆虫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数将增加,而冬温较高也有利于幼虫安全越冬,各种病虫害出现的范围扩大,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将不得不施用大量的农药和除草剂。



总结


农业生产是典型的自然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最终的影响评价应从这两个方面同时考虑,因为相同的自然变化过程会在不同经济水平的社会产生不同结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十分重要。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参考答案】气温:(总趋势)从多年平均状况看,春季持续增温;(从2010年看)2010年则表现为4月底以前气温持续低于0°C;4月末到5月初气温快速上升到0°C以上。

降水:冬春季节的降水(雪)量高出多年平均值;

主要影响:(1-3月气温低于0°C)春耕期间气温偏低,播种期推后;(冬春降水量比往年偏多)冬春积雪量超过多年平均值,并在短时间内融化,易形成融雪性洪水灾害。


PART

0

2

.气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气温影响农作物的分布 、品质

(1)气温高——生长周期短——上市时间早——价格高。

(2)气温低——生长周期长——上市晚——品质好——价格高。

(3)昼夜温差大——品质好。

2. 温度高低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作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指农作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农作物生长发育停止,在最适温度时,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

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再升高或降低,农作物开始出现伤害甚至致死。

农作物

最低温度/ ℃

最适温度/ ℃

最高温度/ ℃

水稻

10~12

30~32

36~38

小麦

3~4.5

20~22

30~32

玉米

8~10

30~32

40~44

油菜

4~5

20~25

30~32

棉花

13~14

28

35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播种期一般不要盲目提前,因为在气温低于农作物生长最低温度时播种最易引起烂种,烂秧,提前播种反而造成减产(温室栽培的农作物除外)。采用地膜或薄膜覆盖的可适当提前,因为薄膜或地膜覆盖可提高一定的温度。8月份农作物正处在灌浆乳熟干物质积累阶段,需温度高,阳光充足的天气,低温易造成籽粒不饱满或空壳而减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3. 昼夜温差高低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作物白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

在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旺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也就越旺盛。白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因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越好,而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消耗的有机物质就越多,而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消耗的有机物质就越少,因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晚上温度越低越好。这就是为什么昼夜温差愈大(白天高、晚上低),农作物产量增高,品质提高的原理。

4. 农业措施对温度的调控

在农业生产中常采用栽培措施调节土温与气温,以保证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条件。常用的措施有灌溉、松土或镇压、垄作或沟种等,它们通过改变热量平衡与土壤热特性(如热容量与导热率等)来调节土温和气温。

(1)灌溉对土温的影响

浇水除直接影响温度的高低外,还可缓和温度变化。如冬灌可以稳定地温,防止越冬作物受害。

(2)松土与镇压对土温的影响

锄地(松土)对土温的影响。锄地的作用是综合的,可有增温、保墒、通气及一系列生理生态效应。镇压的作用与锄地相反,它能增加土壤容重,减少土壤孔隙,增加表层土壤水分,从而使土壤热容、热导率都有增加。



(3)垄作对土温的影响

垄作对土温的影响在一年的温暖季节,垄作可以提高土壤表层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并加大温度日较差。



(4)覆盖与土壤温度

地膜覆盖栽培是用很薄的塑料薄膜紧贴地面进行的覆盖栽培,它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最简单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地膜覆盖具有协调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土壤盐渍化等多种作用,因此有缩短作物苗期、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开花结果、增加产量等效果。

玉米秸秆覆盖麦田,冬季的保温作用有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春季降温作用,则推迟冬小麦返青生长,延长小麦生育期。玉米田中秸秆覆盖可以有效平抑地温的变化,降低地温的日振幅,缓和昼夜温差,避免了地温的剧烈变化,能有效缓解地温激变对作物根部产生的伤害。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半岛是我国苹果最适宜的生长区,但4月气温的波动和秋季苹果停止生长(当气温低于14℃,苹果停止生长)时间的早晚,常常会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材料二:图1为山东半岛示意图,图2为山东济南和烟台两地苹果开花至成熟对应的气温图。

(2)济南生产的苹果比烟台生产的苹果品质差,从气温影响苹果生长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2)济南苹果4月开花,易受冷空气影响,花蕾凋落,生长缓慢;(2分)烟台苹果5月开花,可避免冷空气(倒春寒)的侵袭;(2分)秋季济南苹果停止生长的时间早于烟台,生长时间更短,积累的糖分少。(2分)

【解题思路】

(2)气温对苹果的影响,主要从热量条件对苹果的生长期长短、开花和结果时间等的影响来考虑。烟台苹果5月开花,可以避免冷空气(倒春寒)的侵袭;济南苹果4月开花,易受寒流影响,花蕾凋落,生长缓慢。秋季烟台苹果停止生长时间晚于济南,生产时间更长。


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全年生产、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完成1~3题。

1. 西南地区每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   )

A.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B. 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C. 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D. 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2. 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 洪涝     B. 土壤

C. 光照     D. 霜冻

3.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 (   )

A. 低热河谷地带     B. 四川盆地

C. 高海拔地区        D. 中低海拔地区

【答案】 1. A    2. D    3. C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得知西南地区马铃薯全年生产、供应,说明区域内不同地区全年都有马铃薯成熟上市。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垂直气候类型多样,适合不同种类马铃薯生长,A正确。西南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夏秋季降水丰富,并不是年雨型气候,B错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与种植规模有关,但与作物品种多样关系不大,C不选。西南地区经济落后,种植技术较落后,D不符。

第2题,小春马铃薯主要在2~4月种植,西南冬春季节容易受冷空气侵袭,可能受霜冻影响,D正确。西南地区冬春季降水少,地形崎岖,不易出现洪涝,A错误。土壤不会出现季节性变化,B不选。光照不是多种马铃薯种植的关键因素,C不选。

第3题,根据图示得知大春马铃薯主要在4~9月生长,西南地区此时热量充足,降水较多,最适宜马铃薯生长。马铃薯喜冷凉,夏季的低热河谷和盆地,气温过高,不适宜马铃薯生长,A、B不选。大春马铃薯生长期间高海拔地区气候较凉爽,适宜其种植,C正确。中低海拔区此时气温偏高,不适宜马铃薯生长,D不选。


荔枝属亚热带水果,对气候非常敏感,尤其冬季不耐冰雪霜冻。我国荔枝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和广西。经专家考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荔枝却产自于北纬28°的合江县。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的长江、赤水河、习水河三江交汇处,是我国荔枝晚熟基地,也是我国种植荔枝纬度最高的地区。据此完成4~5题。

4. 合江县成为我国种植荔枝北界的自然原因是(   )

A. 多紫色土,土壤深厚肥沃

B. 于三江交汇处,水源充足

C. 夏季光热充足,降水集中

D. 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

5. 合江荔枝售价比其他产地高2~3倍,其原因可能是 (   )

A. 纬度高,成熟晚

B. 劳动力成本高

C. 光照好,质量高

D. 土地成本高

【答案】4.D     5.A

【解析】4.荔枝种植最北界的原因,主要考虑热量条件,再结合材料“冬季不耐冰雪霜冻”可知,荔枝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冬季的低温,由于合江县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北部有秦岭大巴山地阻挡冬季冷空气的入侵,使这里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温暖,故自然原因是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D正确,故选D。

5.合江县较其他产地纬度高,荔枝生长周期较长,晚熟上市较晚,可以错峰销售,获得较高的市场价格,故售价比其他产地高,A正确;合江县廉价劳动力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B错误;地处四川盆地边缘河谷,光照条件较差,C错误;合江县经济欠发达,土地成本较低,D错误。故选A。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蓝莓,果实颜色极具吸引力,好吃又兼营养保健功能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东北地区分布有野生蓝莓,果实品质优但产量低;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现已培育出七十多个品种,这些蓝莓品种的共性是生长环境喜湿怕旱,主要差异是耐寒程度,例如,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蓝莓可耐零下35℃低温,但极端天气下,当地气温可能会出现超低温,农民经常人工堆雪以防冻害;蓝莓植株高度有的品种达1.5米左右,有的品种仅0.3~0.8米。下图分别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冬、夏季山谷、山顶气温日变化。


(1)据图,指出山谷和山顶冬、夏季气温及其日变化的差异。

(2)说明大兴安岭蓝莓主要种植在山谷、洼地的原因。

(3)分析在半山坡的野生蓝莓比山谷种植的蓝莓不易受到冻害的原因。

(4)简述当地果农采用人工堆雪方式防止蓝莓冻害的原因。



【解析】

(1)根据图示曲线,左图是冬季气温曲线,山顶气温高,山谷气温低。气温日较差是一日中气温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山谷气温日较差大,山顶气温日较差小。右图是夏季气温曲线,白天山谷气温高,夜晚山顶气温高。山谷和山顶气温日较差均较大,山谷变化更大。

(2) 大兴安岭蓝莓主要种植在山谷、洼地,主要从水分、热量、土壤角度分析。结合上题分析,山谷和洼地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山谷和洼地有河流和丰富的地下水,土壤湿润。山谷和洼地土层沉积深厚,土壤肥沃。

(3)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减弱,夜晚山谷两侧的山坡降温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谷底的气温低,易受冻害。冷空气将山谷原来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得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所以半山坡生长的野蓝莓不易受到冻害。野生蓝莓长期生长在本地,对当地气候变化适应性强,不易受冻害。

(4)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当地莓植株高度较矮,约0.3~0.8米,容易人工堆雪覆盖。冬季时堆雪覆盖,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缺失,又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和土壤。积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从而减少了冻害发生。

【答案】

(1)冬季:山顶气温高,山谷气温低:山谷气温日较差大,山顶气温日较差小;夏季:白天山谷气温高,夜晚山顶气温高;山谷和山顶气温日较差均较大,山谷变化更大。

(2)山谷和洼地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山谷和洼地因河流和丰富的地下水,土壤湿润;山谷和洼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冬季(尤其是夜晚),太阳辐射减弱(夜晚没有),(山谷两侧的)山坡降温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冷空气将山谷原来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得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在此生长的野蓝莓不易受到冻害;野生蓝莓长期生长在本地,对当地气候变化适应性强。

(4)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当地莓植株高度较矮(0.3~0.8米),容易人工堆雪覆盖;冬季时堆雪(积雪)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缺失,又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和土壤;积雪(堆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


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苹果春华秋实,花期和生长期受气温影响显著。花期气象灾害少,生长地无霜期长,有利于苹果品质和产量的提高。

(1)分析A地寒潮发生的年平均次数多于B地的主要原因。

(2)简述C地苹果单产和质量优于A地的气候条件及其成因。

(3)说明图示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及农业生产部门类型差异。

【解析】

(1)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根据图例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纬度和海陆位置这三个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注意题干中“花期气象灾害少,生长地无霜期长,有利于苹果品质和产量的提高”的提示,以此作为切入点,结合气候因子的思路和上题的结论,从气候的海洋性特征以及受寒潮的影响大小的角度,展开分析即可。

(3)农业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山区丘陵发展耕作业易导致水土流失,而且耕作难度大,灌溉条件也相对较差。所以发展林果业最佳,平原地区则相反。

【答案】

(1)A地西北为平原,有利于强冷空气侵入;纬度较高,距冬季风源地近,所以寒潮次数多;B地西北的低山丘陵阻挡了北方的强冷空气,削弱了强冷空气的影响,加之地处沿海,纬度较低,寒潮次数少。(10分)

(2)与A地相比,C地地处沿海,气候的海洋性明显;春季升温慢,苹果开花晚,避开了寒潮(倒春寒)等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C地秋季降温慢,无霜期长,所以苹果的采摘期晚(10分)。

(3)东南部多低山丘陵,地势起伏较大,适宜发展林业和果业;西部、西北部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 


QQVIP群:882321613/615444974/700527739(试卷、课件、技巧、知识整合为主,加群先加微信13735334348或13615757828咨询)一次加3个群,2个为已满的10G资料库,永久使用。

公众号试卷及答案、重点解析wordPDF文本见会员(VIP)版。

想同步发你资料,助你教学和学习的!就加入VIP

请加QQ群:615444974或扫下面二维码!

温馨提示

地理选考原始分差1分,赋分差1-3分!!

想试用公众号word或PDF文本的,请写邮箱!

想同步发你公众号试卷及答案、解析的!就加入VIP!

可留言或加微信13735334348或13615757828聊!

QQ群VIP:请输码加入,资料同步共享!

自主下载已发资料!可扫码加入学生群(小红圈)或教师群(知识星球)!

加入知识星球可由知识星球提供发票!

欢迎师生、家长们咨询!!

欢迎备课组长、课代表垂询!!

高考路漫漫,我们陪你一起走!




【高二世界】解析: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高二世界】水系演变主题精练

【高二世界】解析: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高二世界】高考常考的农业技术专题二十七条!

【高二世界】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高二世界】高考地理中等潜水线图的判读

【高二世界】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学情检测试题

【高二世界】江苏省扬州市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高二世界】高考地理中常考的特殊天气

【高二世界】 终于把地理九大气候类型拿下了

【高二世界】如何正确理解非地带性?

【高二世界】 地理常考的三大外力作用

【高二世界】高考地理常考的农业专题,考前必看!

【高二世界】被普遍忽视——新教材新增的植被演替

【高二世界】产业转移的知识点概括

【高二世界】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高二世界】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选修)试题

【高二世界】浙江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高二世界】浙江省精诚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高二世界】高考地理中的垂直带谱判读

【高二世界】解析: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地理试题

【高二世界】高中地理中的八种“锋面”

【高二世界】高中地理一直讲错了?!研究推翻了关于赤道无风带的旧理论

【高二世界】等压线图的判读

【高二世界】这道今年的地球运动高考题,难得上青天!

【高二世界】地理教材把夏至日从6月22日改为6月21日前后!这是信号吗?

【高二世界】解析:重庆市西北狼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联考地理试题

【高二世界】解析:吉林省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高二世界】2024山东卷 | 靠谱答案与解析

【高二世界】江苏省启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调研地理试题

【高二世界】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高二世界】2024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高二年级地理卷

【高二世界】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高二世界】解析: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高二世界】黑龙江省龙东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

【高二世界】高考五年真题:中国地理

【高二世界】高考五年真题:世界地理

【高二世界】高考五年真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高二世界】高考五年真题: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

【高二世界】高考五年真题:国家战略与海洋权益

【高二世界】高考五年真题:环境与国家安全

【高二世界】高考五年真题:地球与地图

【高二世界】高考地理常考点:水循环环节的量化分析

【高二世界】浙江高考地理真题汇集:水文

【高二世界】浙江高考地理真题汇集:土壤与植被

【高二世界】浙江高考地理真题汇集:大气

【高二世界】浙江真题汇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高二世界】浙江高考真题汇集:地球运动

【高二世界】2024高考地理实践类问题解题技巧例析

【高二世界】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高二世界】浙江省浙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高二世界】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高二世界】《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规律总结

【高二世界】什么是回南天?附相关试题

【高二世界】区位分析类问题精练及分析

【高二世界】高考高频考点分析:构造湖

【高二世界】当垂直地带性遇上地方性分异

【高二世界】新高考联考广西卷冰碛位置与形成时间讨论

【高二世界】灰化土土壤肥力及影响因素讨论分析

【高二世界】中国企业的国际产业转移4例及总结分析

【高二世界】关于苹果的地理区位条件分析

【高二世界】高频考点气温与降水,考点在这儿了

【高二世界】贺兰山的葡萄斜向种植的原因

【高二世界】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清单及答题思路

【高二世界】西氢东送与能源安全

【高二世界】湘教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章末检测: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② 含解析

【高二世界】湘教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章末检测: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① 含解析

【高二世界】高中湘教版地理课后习题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第三章测评卷

【高二世界】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点总结

【高二世界】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综合检测卷: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高二世界】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梳理⑤

【高二世界】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梳理④

【高二世界】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梳理③

【高二世界】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梳理②

【高二世界】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梳理①

【高二世界】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章末专题复习

【高二世界】概念的区分:冰碛湖vs冰蚀湖、黄土塬vs峁vs墚、生长期vs生长周期、正断层vs逆断层

【高二世界】新教材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测试卷

【高二世界】东北信风带是如何形成的?

【高二世界】4分钟看懂准静止锋及其特点

【高二世界】世界地理提升总结技巧

【高二世界】锋面系统套图

【高二世界】秦山核电站如何实现核能供暖?

【高二世界】高考地理常考45个易错易混点,助力进步!

【高二世界】飞机上的昼夜交替问题

【高二世界】100张地理动图,帮你搞定地理难点!

【高二世界】高中地理学习、思维、巧记地理知识方法详解

【高二世界】高考地理26个常见专题详细答题模板!

【高二世界】高中地理常见题答题思路,考试必备!

【高二世界】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总结探究课: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二世界】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总结探究课:水的运动

【高二世界】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总结探究课:大气运动

【高二世界】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总结探究课: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二世界】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总结探究课:地球的运动

【高二世界】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总结梳理⑦

【高二世界】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总结梳理⑥

【高二世界】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总结梳理⑤

【高二世界】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总结梳理④

【高二世界】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总结梳理③

【高二世界】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总结梳理②

【高二世界】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总结梳理①

【高二世界】搞懂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理

【高二世界】中国主要土壤分布及其对作物的影响

【高二世界】如何区别焚风和干热风

【高二世界】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高二世界】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点总结

【高二世界】学地理必须懂的地理学的十四大原理

【高二世界】世界地理提升总结技巧

【高二世界】气候变化影响历史进程

【高二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判读方法

【高二世界】高考易考的西亚和北非知识梳理

【高二世界】高考地理常考的那些典型的非地带性气候大全

【高二世界】飞机上的昼夜交替问题

【高二世界】爱斯基摩人的“雪屋”为什么不冻人?

【高二世界】高考地理真题解析之湖南卷浙江题卷

【高二世界】高考地理关于“水”的解题秘诀

【高二世界】报告地球,这里是中国空间站!

【高二世界】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章末总结探究

【高二世界】2019版人教新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思维导图合集

【高二世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经典试题分析

【高二世界】海-气相互作用知识点精析

【高二世界】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 4.2洋流

【高二世界】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4.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高二世界】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  4.3海——气相互作用

【高二世界】什么是锢囚锋?

【高二世界】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演练: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高二世界】地理观测活动——观测学校所在地的太阳高度变化

【高二世界】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高二世界】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活动题参考答案④

【高二世界】新教材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B

【精品课件】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3.1.1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精品课件】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章末专题

【精品课件】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精品课件】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2.2.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精品课件】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2.1 岩石圈物质循环

【精品课件】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章末专题复习

【精品课件】湘教版地理选择性第一册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精品课件】湘教版地理选择性第一册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地球的公转及黄赤交角

【精品课件】新湘教版地理选择性第一册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精品课件】新湘教版地理选择性第一册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目前2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见!

       
       

 高考中考路上和您在一起!↓↓↓


高中学考选考地理
分享最新的地理考试信息和模考卷、系列精练,新教材及综合复习等课件,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能力培养,延伸地理课堂,拓展地理百科,是提升素质和取得满意的成绩的必备资源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