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与实施系列 | 罗清红:“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进与作业设计优化

学术   2024-11-25 08:03   北京  

来源 | 刊载于“中小学老师参考”微信公众号

作者 |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罗清红



本文约9600字,阅读需25分钟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和老师们交流如何解决在“双减”背景下,老师以及教研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如何解决。

今天我将和各位老师交流我所思考的两个问题。第一是深耕课堂,让数据导航。我们需要抓住课堂,把“课堂”这件事想清楚弄明白。每位老师应认真地思考在课堂当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可能存在潜在问题?第二是在课堂之后,如何通过作业来检验课堂效果?反思为什么要布置作业,作业的难度是否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减负”一定是基于教师对作业的精心设计、对学生问题的准确把握,我将结合部分地区的实践进行交流,这就是今天讲座的两大主题:课堂和作业。


01
深耕课堂,让数据导航

取消“内卷”式集中月考,设置单元节点测验,用学生数据为教学做向导。

下面讲第一部分——课堂。

我们先从月考谈起,众所周知,“月考”在很多学校、很多地区都存在,包括成都地区也不例外,因为现在仍然是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里存问题:如果全民都进入“内卷”式的恶性循环,频繁考试成了不能够引起质变的量变,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身心负担,这与“双减”明文规定考试频次与难度背道而驰。要想剔除“月考”定势思维,需要引导教师追问“月考”的合理性。我们常讲“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就是唯考试、唯分数论。考试结束就有了名次,有了名次好像心里就坦然了。但是如果要继续保持学生的亢奋状态就要频繁考试,所以就有了周周练、天天清,这种方法短期内可以让人兴奋,并逐渐形成依赖。但是如果取消月考,学生可能就没有精神了;如果频繁考试,那会蚕食学生的学习动机,频繁考试事倍功半。

很多学校的月考是停课集中考试,这使得学生学科专业的持续学习周期被强行打断。在考试、试卷讲评、自我订正等一系列动作后,再进行新的教学,很容易破坏章节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更有甚者会耽误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导致老师为赶进度把教学煮成“夹生饭”。老师们利用“考试”把学生逼在了学习路上,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完整单元的结构化突破才是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方式。

那么,如何在取消“月考”的情况下,实现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精准把握?“双减”背景下学科单元式教学、节点式作业是一种合乎逻辑的理性选择。我们建议:

由于高频次的集中月考会强行打乱学科章节学习的完整性、浪费有效学习,所以学校要尽可能取消集中停课式的月考,在学科章节学习结束后设置单元节点测验,就是针对一个单元学生基本的学习情况进行节点测试,例如通过有统一标准的试题来检测学生完整章节的学习效果。因此一个班或者是一个学科、一个年级,可以采取随堂考试,或者单元式节点作业,当老师发布这个作业后,学生回家可以用自己周末的时间完成。通过系统采集到学生的学习数据,根据学生实际状态采用分层分类式的教学策略。

有的学校仍有顾虑,因为这样的测验没有分数,老师们不知道怎么去促进学生的学习,事实上,这个方法和老师去了解学生的状态是没有矛盾的。

学生们完成一个学科的单元测试,是可以有成绩的。当所有学科的测验完成,老师可以对学生的成绩做一个累积,就可以知道学生在前一个月的学习整体状态如何。

此外,这种测验方法不是考完马上给学生反映,而是在考完并在单元学习完成之后给学生搜集这一单元的所有考试数据。虽然我们需要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第一时间的反馈,但有时可以延迟一点。因为有时学生单次测验的状态不好使得考试结果不好,如果学生是因为心情不好导致的考试结果不好,老师又对学生进行很严厉的教育会使得学生压力更大。老师们也了解这种情况:学校里面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都和密集的考试有关,因此给状态不佳的学生一些预留时间空间,让学生心理有一个调整和调试的过程,这种情况便可以得到缓解,这就是关于“月考”需要探讨的部分。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灵活传授知识、引导学生亲近知识。

第二,教师在知识、课堂、作业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呢?

有的人说:教师就是让学生去亲近知识的。那么教师应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才能够让学生去亲近知识呢?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虽有道理但也不完全对。若这个“道”是纯知识的话,很多老师都很清楚,在智能时代下学生对知识了解和学习的途径有很多,学生不通过老师,也可以去亲近知识,所以这个“道”更应是老师引导学生去亲近知识,这需要教育的艺术。

老师必须让自己传授的“道”和知识都具有吸引力,需要和书本或其他地方的知识不一样,呈现的方式不一样,可能需要循循善诱,甚至可能具有“意外感”、“挑战性”,让学生豁然开朗。所以老师必须对学科内的知识真正做到深入掌握才能够有能力很好地设计教学方案

因此,基于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状态,老师所处的位置是不一样、不固定的。比如对于一个很生僻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老师可能就要站在学生和知识中间,给学生进行知识铺垫来让他们了解;对于一些可以让学生自由探索的知识,老师则在旁边鼓励他们,而不是在中间成为学生和知识的障碍;此外,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老师可以站在他的后面支持他,推动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师的站位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让教师与每一位学生“共舞”,用信息数据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接下来讲讲课堂。在课堂上老师该为谁服务?对于这个问题,不少老师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为学生服务”。如果进一步追问,课堂上该为哪些学生服务?我们依然会理直气壮地讲:“为每一个学生服务”。扪心自问,我们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吗?!据观察,绝大多数时间,课堂里的教师都很难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老师为什么不能为每一个学生服务?这是因为课堂教学会自然形成课堂流程,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课堂上并不是所有同学都会在认真听讲,这类学生,教师从心理上有排斥感,老师更喜欢认真听讲的同学,回答问题积极的同学,那些听课的学生或是能够听懂课的学生会不断与老师呼应。这就呈现出一种课堂状态:老师提问,那些听懂课的学生可能更快地说出答案,老师更乐意与这类学生交流,并以此展开看似很顺畅的教学节奏。然而这些思维敏捷的同学并不代表每一个学生,反而是这些“学优生”与教师的共舞表演,会强势打断那些更多同学的思维,会剥夺他们表达思考结果的权利。

现在的课堂其实就是这样的:学优生和老师跳着“双人舞”,学困生反而成了舞池外的一位“看客”,他们不能得到老师的关注,他们不能得到完整的思考和表达。这种教学就好人类细胞的生长,一个良性细胞它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有一个反馈的信息来告诉它“不能再分裂了,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了”,从而成为良性细胞。但是还有一类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它没有了抑制源,所以不断地从周围环境吸收能量、不断分裂,最后成为癌细胞。细胞是没有原罪的,它们之所以不断地分裂是因为要执行基因的指令,而不断执行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关闭了某一个通道而没有听到下面的这种反馈。

正如我们现在的一种课堂,虽然看起来很热闹,老师也讲得很漂亮,学生也回答得漂亮,但究其根源它也是一种癌症式的教学课堂,即老师只是去讲,学生很难能够得到一种回应,尤其是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孩子。所以在我看来“双减”政策在课堂中就是要做到破解这一问题,要让在课堂当中每一个孩子都有对问题进行完整思考的权利、对思考结果进行表达的权利。

关于课堂教学设计,老师可以使用手势法,与学生达成默契:老师提问,让学生用手势表达,拇指向上代表“我会了”,拇指向下代表“我不会”,食指摆动代表“我还在思考”。为什么提倡用语言?因为语言发声会干扰学困生的思维,通过手势法可以很快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这就在构建课堂微生态。在此微生态中,学优生不会一直处在主导位置,老师会更加关注那些听不懂课的学生。这就在表达了课堂教学的底层逻辑:课堂不是为学优生锦上添花,而该是为学困生雪中送炭。

虽然这场革命要改起来很难,但是还是有办法的。课堂当中要能够采集到学生的学习数据、行为数据。这个是2013年我在成都七中作为教学副校长的时候,因为我是成都七中的首届网班的物理老师,那个时候我们在推动的基于平板的常态化使用的未来课堂。但从教学层面来讲,使用平板有助于课堂快速反馈,有助于平抑学优生课堂话语霸权,这应该是未来教育的方向和趋势。

在网班做了这样一种探索:我们把所有的教材和教辅电子化、数据化,每一个年级一个班通过使用软件系统进行远端使用,老师每天上课也是基于这一平台,使用之后在后台就产生了数据,所以“未来课堂”在未来,在当下,也在过去。

教育信息化2.0是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我认为这样一种常态化的数据采集是深度融合必须且必要的方向。当然我们不仅使用平板,也可以用扫描、点阵笔等方式。教学并不限于某一种技术,只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数据显示学情,课堂教学缺乏数据,就会凭感觉大水漫灌,是很难让教学走向深入与深刻的。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解决问题吗?以往老师一提问,学优生声音就出来了,学困生没有时间思考。现在则不会这样,老师讲完之后给大家分发题目;学生静悄悄地作答,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自己在平板上做题、在平板上表达。通过这种表达有的同学做对了,也是静悄悄的提交,并不会影响另外一个学生继续思考。老师会拿到数据,表明A同学反应快,并且题做对了,但是B同学还在思考。老师就可以走到B同学旁边看一看他的思维方式。这样课堂微生态就形成了,也就是深耕课堂,让数据导航——课堂中的数据可以导航老师的教学。

课堂因围绕学生学习状态而进行,老师巡视课堂,每一个同学无声地进行高度思维、深度思考。并不是说一个热闹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其实能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课,这才有营养、有价值、有挑战,这种课堂才是我们要去追求的。

基于这样一种环境和条件,老师至少给予了每一个同学对问题进行完整思考和表达思考结果的权利。如果每一个老师真正去想明白这件事情,并坚持这一教育信仰,教育的微生态由此就发生改变,从而会挽救不计其数的孩子。这就是我们倡导的:现代信息技术如何让这一代教师能够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有的学校把平板作为一种功能性的展示,但是如果各位老师能够把平板赋予一种教育的责任、情怀和情感,赋予一种对每一个孩子公平思考并表达问题的权力的时候,它的价值和意义就不一样了。总之,总体原则是让每一个孩子有思考和表达问题的权利,这就是我想给大家交流的第一个问题。


02
精准设计作业,检验学习效果

围绕知识制定课堂学习进程,实现老师与各学生“同频共振”。

接下来谈谈第二问题:作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回答自然有对有错、思维有快有慢。举个例子,假如一个班有40个同学,其中有5个出错了,5个同学就是近10%,也就是说这种情况属于小众错误,那该如何组织下一步的教学?
 
一是老师统一全班再讲一遍,二是让会的同学再讲一遍,三是让不会的同学来讲,四是学优生布置新的作业,老师去帮助学困生,五是同桌互助,最后是不管这些少部分的同学,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

我想大多数的老师在做选择时不会超出这六种情况,包括在常态化教学当中也可能是轮番使用这六种方法。

学困生是怎么产生的?学困生本来原来很聪明,为什么逐渐就对学习没有兴趣了呢?还是例子,问题是假如老师讲了若干遍,一些同学还不会,有的老师就会说学生太笨了,但客观来讲其实是老师笨,因为讲授的方法不对,老师不知道学生的底板在哪里,讲的内容和同学的认知之间脱节了。老师需要不断设置问题,探索学困生的知识底层是什么,这样他才可以和老师实现“同频共振”。

所以,老师需要在很多问题的观念上做一些调整。若让会的同学讲,那其他会的同学就没有获得感,让不会的同学讲,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在初三或高中,当这些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时,老师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让不会的同学讲他的错误,尤其是他出现一个奇葩的错误,老师自己知道就好了,因为有些同学会因为奇葩的错误给这个同学贴标签、起绰号,这对这个学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接下来是老师给学优生布置新作业,给学困生帮助,这个操作在平板当中是可以实现的。老师不能永远只盯着学优生,若直接给学优生布置了新作业,学困生可能会想:我怎么这么笨,他们有新的任务了,我这个问题还不会。这就会让他们产生新的心理落差,在同一个场域,让学生有三六九等的这种行为,会让学困生缺乏自信,学困生大多不是天生就笨,而是学生的自信心不断被打压,被碾磨所导致的。因此在课堂中,老师给那些学霸开小灶的情况不能有。如果老师直接进入下一环节?,举个例子,如果物理课上老师教授牛顿第二定律这个公式,如果同学们懵懵懂懂没搞清楚就跟着老师开始去做题应用,是不可能学会的,这会让同学感到焦虑。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究竟怎么办?这几种方式都不行,我们怎么办?这个时候老师要去观察、去分析。

这六种方法都不能使用,尤其是最后一个方法,这会导致教学停滞,该怎么解决?停留在这个地方有两个问题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是要安顿好学优生焦躁的内心,第二是有针对性辅导学困生。所以40个人有35个对,5个人不对,那么教学还不能将继续进行,也不给学优生推题。老师要做到安顿好学优生焦躁的心,并要为学困生排除障碍,诱发内驱力,这么做有利于课堂学习微生态的建构,接下来学困生的学习就会比较顺利。

针对这个问题,我讲讲我个人的经历。1996年-1999年我做第一届班主任,班上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孩子,这个孩子在高考的时候物理和化学考的都是满分(150分),最后成了当年高考学校的第一名,上了清华大学。大家会想,这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这种优秀绝不是高考一下子就表现出来的。而是在平时的学习行为上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在课堂中他特别的专注,也很安静。有一次考试,离高考还有两个月,有一个题说:下列哪些现象是卢瑟福提出的,我在讲的时候发现他在听并且还在写。我心里面就很担心:还有两个月要高考了,难道这个题都做错了?然后就边讲边走下去看,我在想:他做错了肯定有问题,肯定要提醒他注意夯实基础,还有一种想法就是:他肯定没有复习物理,而去干了其他事情。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两个判断我都错了。

这个孩子在干吗?他把卢瑟福的学生查德维克发现的一个方程式写了出来,因为这是下一节的内容,然后他又把查德维克的学生安德森的方程式写了出来。我在讲这个案例的时候,不知道各位老师提到这个有什么的感受。当我们在发现一个孩子学习优秀,除了他反应快之外其实还有另一种学习品质,他的专注是锚定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并没有乱跑。当我在讲下一个题的时候他又跟着我走到下一个题。因此我们讲35个学优生都对,老师不会给这35个同学分配新的任务,而是启发引导他们围绕主要问题去思考、发散、拓展,这就是孩子的自主学习。

最近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在心理逆反期,他们会和家长甚至和老师发生冲突。在研究学生心理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我的地盘我不能做主,就会逆反”,所以治疗学生逆反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孩子的地盘、孩子的事情他自己做主”。

所以各位老师,把你去要求学生做的事情想办法变成他自主去要求的。比如说当老师在某个问题停留时,学生可以对问题自主改编,还可以跟老师、同学进行相互交流。这就是一个自定义的学习节奏,像大合唱一样,虽步调不同,但是和谐的,每个孩子都在忙自己的事情。

因此,老师应学会放手,不给学优生新的学习任务,让他们自定义学习进程,给他自我的反思、勾连、拓展的机会。而这个时候老师知道了学困生遇到学习难题,他们可以互相交流解决问题,老师也可以俯身去问一下,是分析的问题、理解的问题、还是计算的问题,老师通过指导帮助学生把这个障碍排除掉了,学生也一定有被重视的感觉、被关注的感动。只要学生遇到了问题,老师在第一时间就能通过数据了解到学生的问题,正如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充满温情的大数据”,有很多人认为大数据是冷冰冰的,其实重要的是谁在用大数据。

数据让学生发出了声音而老师去解决他的问题,这就是有温情、有温度,这个时候学生一定会涌出一种感动和感激。而且他内心会默默下决心:尽管这个题目只有我们几个人不会,老师还停留并且不厌其烦的到我面前来亲自指导我,接下来我一定要认真听老师的课堂。这就叫点燃学习的小宇宙,并且构建了良性学习的微生态。

这就是我个人很希望能够在课堂教学当中形成的一种状态,虽然它有一些理想化,但是教育教学总得需要一些理想。尽管不一定完全达到,但是我们要逐渐逼近,对学生不会的问题要不离不弃。各位老师不要着急,静待花开,等一等这些孩子,你给了他们一缕阳光,他们一定会灿烂的,这就是说我们在课堂教学当中,围绕知识制定学习进程。

高质量“减负”:精准布置多样化作业,大数据划分学生学情。

接下来我们讲讲作业的问题。总书记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多次谈到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太苦太累。教育的指挥棒在中小学实际上是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所以要克服这些问题。教育部五项管理里面,作业管理有“五问”,综合理解来讲就是:作业是一个技术活,需要专业人士来设置,教育需要社会、行政和专业一起联动才能得到发展,作业的管理需要采集数据来总揽全局(如果各个学校、班级、区域要实现作业减负,就要用数据来说话,来表现作业是怎么减负的,效果怎么样)。

“减负”一定要和“提质”配合,你不能减负又减质。我们常说:愚公移山、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熟能生巧…老师就会在教学中使用繁琐复杂的题海战术。但是现在不同,现在不允许老师使用题海战术,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做了有限的题之后,又有什么方法来进行能力提升?这就需要老师去研究。

“双减”里的30条任务,就是要对于“作业”做出思考。举个例子,前不久一个孩子让我看他的一个作业,第二题就错了,但是这个题是比较简单的,作为老师要先从这个题当中思考它检测了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学生理解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把这些问题分析清楚,他下次做这个题还会错。这就是穿透纸背的分析力,老师要捕捉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源。

因此老师就不能简简单单对这个习题给同学一个对错标准,而应该多维度分析习题背后的逻辑,深究学生做错的原因。如果把同学作业中的问题找到了并给予合适的补偿性帮助,再做这类问题时他就搞清楚了。这个同学出错的问题是关于静电平衡状态,这个同学并没有对静电平衡知识建立起知识结构,当然就会犯错误。所以老师可以用不同的静电平衡状态为例,例如用球形、椭圆形或三角形,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

同时,在过往的教学当中,老师还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说自我批评。在我曾经教学过程中,曲线运动单元测试以后,我就看到了两个情况:一个上一个单元的情况,另一个是这个单元的情况,我们发现成绩下降了。除了分数之外,我们又对习题进行了统计,对试卷题目作了基本分析,对错误率高的题目集中讲评、小组交流,对错误率较低的题目同学个人自主更正。虽然这样的分析似乎不错,至少分层分类了,但它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真正的作业和学生的结构化思维有关系,这才是特别要考察的内容。所以就物理学科而言,若要对作业整体进行一个革命性变革,我们首先要有学科的结构,这也是成都将要实施的方案:将高中和初中物理整体的知识树梳理起来,这个知识树就是一个学科的结构,一个题对应一个知识点,比如说这个题是动量定理的、是动量守恒的、是机能定理的、是机械能守恒的…这是一一对应的,所以老师们要记住将来要做的是每一个题的背后一定对应着这个学科的结构。

之后我们借用一些区域的标准,并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做出调整。从而对于高质量作业形成一个衡量标准和观察指标。比如说我们在作业没有做之前,首先要让作业和教学目标保持一致;第二,作业类型要多样化,不能单一;第三,权衡作业难度和学生能力之间的匹配度、区分度、科学性和时间关系。

在以前,老师们布置的作业其实和学生的作业能力相差很远。在“双减”背景下,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通过模型计算以后得出的一个题量和总题的比较,用数据刻画可以看到布置作业的整体方向。

其次就是题目的区分度。题目区分度就是当同学考完试卷后,原则上老师会知道考题逻辑是什么。比如总体来讲高分段的学生对问题处理的能力强,但是若发现学优生若对某一个题差错率达到了30%,那就说明这个题太难,对学生来讲就不太合理。还有一种是对低分段的学生,可能只有百分之几的学生不会做某个题,说明这个题并没有区分度,相当于是一个废题,人人都会做,这种题也要剔出来。当给题目加了标签后,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才能不断优化题库的试题,从而设置的作业质量也会比较高。这也是题目的科学性问题。题库通过专家不断地分析、调整,信用度就会提高,从而“减负”才有了依据和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要实施单元教学目标、单元作业目标和评估项的拆分,课时拆分和双向目标,然后再形成作业命题。具体来讲,一个学科教学的目标,是单元的作业目标、评估的拆分、课时的拆分。同时在高质量作业当中,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老师还要思考多视角、多类型的命题设计,如听说类、综合类、合作类、跨学科、书面/非书面,周期等问题。

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要基于现实生活去找。同学对知识学习过程是一个探索思考的过程,当然老师在布置作业方面需要把整个进行细粒度的标签,对知识习题、题库进行细致梳理,比如练习类型、题目的类型、预估的时间、学科的知识、认知水平、难度、学科素养、高层次思维能力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而对一个题目进行多维度标注。

当同学完成了整个作业,老师可以通过数据进行,具体是对作业难度和时间进行三分群,建立九宫格。三分群是三个维度:作业时间短、适中、长,学生的难度是容易、中等、较难。

从九宫格里面,我们会分出九种类型的学生。最典型的有4种类型,第一是完成作业的用时短,但是正确率比较低,老师要思考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还有一种是完成作业的用时长,但是作业的正确率也很低,这就是能力的问题了,学生虽然很勤奋,但并没理解知识点。还有的学生用时短,正确率很高,这种孩子很聪明,反应率很快,这种孩子他可能吃不饱,你要给他更多拓展性的练习。还有一种类型是学生作业时间很长,但是正确率也高,这种孩子就需要提高他的效率,可能熟能生巧。在区域内通过这样的分析后,大数据看板可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具体作业情况,老师就可以对不同学生情况用不同的策略培养。

在作业过程中我们通过九宫格的方式把学生的具体的情况分析出来,针对一个区域的学生、个体班级、生成不同的解决方案,最终使作业能够真正解决一个区域的问题。一个学校单打独斗是很难的,所以必须开展区域的集体行动,形成一个大数据的看板,也许这样才能真正找到我们的症结和问题,从而来推动整个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这就是我想在“作业”这一块想要与各位交流的。

总之,我们想要用数据串起一张网、生成一棵树,让数据发声,洞察孩子的需求,从而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像空气一样弥散到每个角落。让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所学校实现渴望进步有阶梯、希望成长有营养,不因教育而焦虑

今天给各位老师就交流到这里,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系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原创。2021年12月2日,“互联网+教研”公益大讲堂第二次线上专题活动邀请罗清红院长以《“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进与作业设计优化》为主题进行分享。本文为演讲文稿,内容有删减。)


-END-



研修网
中国教师研修网官方公众号。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研训一体,专业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