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少年城建说
集青春智慧 听少年声音
什么是“少年城建说”
“2024少年城建说”是南京市城建系统关工委“五爱”系列活动之一,同时被列入南京团市委“强国少年”系列实践教育活动,从今年6月至12月,将通过校园海选、研学实践、演讲大赛、成果展示等形式,引导少先队员们践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以小主人的姿态为南京城市建设建言献策,做建设家乡的接班人,把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的美好“愿景”转化为生动“图景”。快来为家乡出谋划策,献上宝贵的“金点子”吧!
南京汉开书院学校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汉开书院的队员们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份子,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家观看了南京城建的宣传片,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见证了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迫不及待地填写“献言卡”,为南京城市建设建言献策,提出自己的“金点子”。
活动中,互动问答环节引起了现场同学的踊跃发言。“为什么要设置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有哪些?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发现室内燃气泄露怎么办……”在同学们的解答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们对城市建设的知识有着充分的了解,更看到了少年智慧、少年担当与少年活力。五4班的许晗月围绕“无障碍设施”的主题提出了小建议:“我们可以在盲道左边设置封闭性的围栏,这样行人走路的时候不会摔跤,电动车以及自行车也不会停在盲道上,为盲人的出行提供便利。”
南京市浦口区珠江小学
活动开始前,浦口区珠江小学的队员们被手中的献言卡吸引,关于南京城建的六大主题引起了大家的好奇:“什么是‘人防设施’?‘无障碍设施’包括哪些方面?”带着一系列的问题,队员们观看了南京城建的宣传片,片中一张张照片、一个个视频让大家对南京城市建设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互动游戏环节,队员们开启了脑力大比拼,快速地熟记了“无障碍设施、燃气安全、白蚁防治”等6大主题,随后还进行了好玩有趣的长音王游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学习了南京城建的相关知识后,同学们产生了不少城市建设的金点子,产生了做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接棒人的美好愿望。三1班的陈金阳同学表示:“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我想呼吁更多的同学一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南京市浦口区石桥小学
感受时代脉搏,见证城市发展。“城建微课堂”上,浦口区石桥小学的队员们对南京城市建设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并对未来的南京城有着生动的畅想:“未来的南京城是幸福的、充满诗意的、有文化特色的。”
优漫卡通卫视的主持人带着队员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互动游戏,大家灵活地运用了所学的城建知识,在实践中重新认识自己的的家乡,并表达了对未来南京城市建设的美好憧憬。三3班的方梓萱这样建议道:“大家外出时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垃圾袋把随手的垃圾装起来,看到垃圾桶再丢掉,就不会污染环境了。”
活动主题
“2024少年城建说”由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指导、南京市城建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少年先锋队南京市工作委员会、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优漫卡通卫视承办,紧扣“强国少年 我是城市小主人”,旨在鼓励青少年走出校园,争当城市建设的新时代小主人,积极关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在探索城市建设的社会实践中培育思辨能力,激发主人翁意识,厚植家国主义情怀,努力在城市更新、城市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等重要工作中贡献新生力量。
活动详情
大赛时间:2024年6月-2024年12月
大赛人群:南京市7到14岁青少年
征集内容:围绕无障碍设施、燃气安全、白蚁防治、垃圾分类、环境保护、人防设施等六大主题,征集关于南京城市建设的想法和建议。
赛制介绍:
第一阶段:大赛实施
1.海选阶段(5月-6月):校园海选,走进36所校园。主持人携手“城建行走讲解队”、“五老”代表等一起走进校园宣传推广。
2.研学实践(8月-9月):结合城建系统资源优势,开设一场“大思政课”专题讲座,设计两条精品路线,深入实践,进一步优化海选献言意见。
3.演讲大赛(10月):决赛演讲根据选手各自的主题方向进行现场展示,并通过新媒体直播形式呈现。
第二阶段:成果展示(11月-12月)
1.城建分享会—“强国少年 我是城市小主人”:通过视频短片、“金点子”分享、成果展示,共同谱写出一场南京城市建设的视觉盛宴。
2.2024“少年城建说”成果展:研学手记、研学实拍、调研报告、建立模型整体呈现展示。
3.系列短视频“我为南京代言”:从“2024年少年城建说”活动中产生的30名小小特邀讲解员中,选出10人,录制“我为南京代言”讲解短视频,通过“南京娃”视角,向更多人展示南京的独特魅力和日新月异。
4. 2024“少年城建说”精美画册:选手风采、活动照片、创意“金点子”等编制一本精美画册。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3000元调研基金
二等奖2名:2000元调研基金
三等奖3名:1000元调研基金
决赛评选出15条“少年城建说”金点子,颁发“小小城建观察员”证书。
-END-
扫码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