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生态城附 -
雪域高原上的教育星光
王威老师的支教情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心怀大爱,勇于跨越地域的界限,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到偏远地区。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的王威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支教者。他无惧支教路途遥远、家中孩子年幼,带着光荣的责任与使命,毅然踏上前往青海省尖扎县第一民族中学的支教之旅,为高原带去了知识,点亮了希望。
雪域高原上的教育星光
01
适应学情,改进教学
王威老师所在的尖扎一民中是一所民族中学,全部都是少数民族学生,其中绝大部分是藏族孩子,还有少部分蒙古族、回族和土族孩子。由于教育水平和语言的差异,孩子们的基础较为薄弱。王威老师到校之后,迅速融入新环境,全力以赴投入工作,针对学生实际学情,积极调整教学模式,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明确学习主线,逐级分解知识,搭建分层台阶,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他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深受学生喜爱和同事认可。
02
引领教研,授之以渔
来到尖扎,王老师不仅针对校情学情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也带领同学科的教师做课题、搞研究,提升老师们的教科研能力,借助有效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王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基于增值性评价思维的学困生转化实践路径研究——以青海省尖扎县第一民族中学为例》在今年4月份已成功立项并有序推进,该课题将天津市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资源引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进一步促进了当地教育教学的发展。
03
鞠躬尽瘁,忘我情怀
王老师工作极为认真负责,刚来高原就承担高一、高二5个教学班的历史教学,高三1个尖刀班的高考培优,以及高一年级教师的普通话培训工作,一周课时量超过20节。由于对高原不太适应,王老师刚来第一天就开始了持续一个多月的感冒、发烧、咳嗽和失眠,最后因咳嗽过于剧烈导致左侧肋骨骨折。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去医院治疗15次,做胸部CT4次,去药店拿药更是不计其数。尽管如此,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课,王老师利用晚上去县人民医院输液,利用周末时间去西宁进一步治疗,坚持工作不请假休养。其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受到当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敬佩和称赞。
04
凝心铸魂,重任在肩
王威老师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源自于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使命和担当。他以支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为己任,更以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为使命。
“当我第一次步入尖扎县第一民族中学的校园,一个醒目的标语出现在眼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时一种伟大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瞬间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就是王老师初次来到支教学校的感触。他很快意识到历史教育是推动各民族学生心灵融合、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钥匙。他精心设计每一堂历史课,让历史知识成为传递民族团结信息的载体。课堂上,他从远古时代讲起,从考古学、语言学和分子人类学的角度论证汉藏同源的史实,为学生讲述黄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如何与青藏高原古代的文明曙光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当尖扎县委党校邀请王威老师为尖扎县中青年干部做党史讲座的时候,他欣然接受,非常重视这次为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的党史培训机会,利用周末时间查找资料,形成七万多字的讲义,为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党史学习课。
05
初心如磐,砥砺前行
教育者是一棵树,是一束光,扎根在哪里,就滋养哪里,照亮哪里。在支教工作中,王威老师主动担当、倾情奉献,积极沟通对接尖扎一民中和北师大生态城附校,为两校之间和津青两地架起了教育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让更多的人关注到青海省尖扎县的教育发展,收获了当地师生的深厚情谊。王威老师也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了教育者的情怀与担当,他像一颗星星,在雪域高原的教育夜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也愿更多的教育同仁走进高原,用才智、真情与大爱书写支教事业新篇章!
END
撰稿:管钰
图片:王威
编辑:周继慧
责编:王一岚
审核:古燕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