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动态|桥梁钢结构分会发展历程

企业   2024-10-24 16:13   北京  

岁月回眸四十年

桥梁钢结构分会



导  语

中国钢结构协会桥梁钢结构分会成立于1984年,原名为“中国钢结构协会桥梁钢结构协会”,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要求,于2004年更名为“中国钢结构协会桥梁钢结构分会”,至今走过40年光辉历程。

值此分会成立40周年之际,特推出岁月回眸四十年栏目,集中展示中国钢结构协会桥梁钢结构分会的奋斗历程与工作成果。

追溯来时之路,不忘初心;共享当下之荣光,团结一心;憧憬未来之蓝图,不懈奋斗,推陈出新!


中国钢结构协会桥梁钢结构分会成立于1984年6月,是中国钢结构协会最早成立的分支机构之一。

桥梁钢结构分会由有关桥梁钢结构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企业家组成,分会以推动桥梁钢结构技术的进步,加强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桥梁钢结构行业整体水平为宗旨。自成立以来,历经六届理事会,逐步壮大,成为桥梁钢结构领域的重要组织之一。

四十年来,分会由最初的30个会员单位、58位理事,发展至目前的107个会员单位和122位理事,会员单位涵盖高校、科研机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钢厂、桥梁加工制造厂、施工涂装厂、螺栓厂、焊材厂、桥梁检定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等。四十年来,桥梁钢结构分会在推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PART.01

       分 会 历 程


桥梁钢结构分会历经六届理事会,理事会由来自桥梁钢结构领域的专家组成,每一届理事会都为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促进了行业技术的进步。


1984.6

分会成立

1984年6月,中国钢结构协会桥梁钢结构分会在山海关成立。

第一届理事会负责人:

理事长潘际炎,顾问程庆国、李曙明、张光暹、崔峰、陈贵杰、钱冬生、李瀛沧、陈守容,副理事长张文栋、方秦汉、瞿履谦、屈运平、沈幼智,秘书长沈家华。


2000.5

第二届理事会

第二届理事会于1999年10月宝鸡年会上初选,于2000年5月在芜湖常务理事会会议上成立。

第二届理事会负责人名单:

理事长潘际炎,名誉理事长方秦汉、宋成祥,常务副理事长侯文葳,副理事长刁永宁、江锋、刘春彦、刘建功、辛学忠、肖春华、赵世运、秦权、秦顺全、强士中、曾宪武、魏云祥,秘书长沈家华,副秘书长张玉玲、刘晓光、薛世铃。


2004.10

第三届理事会

2004年10月,第三届理事会于厦门会议成立。

第三届理事会负责人名单:

理事长刘晓光,名誉理事长潘际炎、方秦汉、宋成祥,常务副理事长侯文葳,副理事长刁永宁、江锋、刘春彦、庄勇、辛学忠、肖春华(2004-2006年,后变更为曹连生)、李怡厚、赵世运、秦权(2004-2010年,后变更为辛克贵)、秦顺全、强士中、魏云祥,秘书长张玉玲,副秘书长薛世铃(2004-2005年)。


2012.9

第四届理事会

2012年9月,第四届理事会于合肥会议成立。

第四届理事会负责人名单:

理事长刘晓光,名誉理事长潘际炎、方秦汉、宋成祥,常务副理事长张玉玲,副理事长王景全、江锋、庄勇、辛学忠、李亚东、石永久、汪建刚、赵世运、徐升桥、潘东发、魏云祥,秘书长张玉玲(兼),副秘书长陶晓燕,赵欣欣。


2016.5

第五届理事会

2016年4月,第五届理事会于珠海会议成立。

第五届理事会负责人名单:

理事长刘晓光,名誉理事长潘际炎,常务副理事长张玉玲,副理事长李亚东、汪建刚、庄勇、徐升桥、石永久、潘东发、徐国平、赵世运、魏云祥、辛学忠、王辉平、郭爱民,秘书长陶晓燕,副秘书长赵欣欣。


2023.9

第六届理事会

2023年9月,第六届理事会于南京会议成立。

第六届理事会负责人名单:

理事长赵欣欣,名誉理事长刘晓光、王景全、张玉玲,副理事长伍军、汪水泽、张勇、张清华、周功建、郑清刚、胡广瑞、徐升桥、徐国平、高策、郭爱民、陶晓燕、黄鑫、韩冰、魏云祥,秘书长鞠晓臣,副秘书长江辉、郭健、杨亮。





PART.02

       主 要 工 作



1


行业标准化建设

四十年来,中国钢结构协会桥梁钢结构分会参与并推动了多项桥梁钢结构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图为2021年,《桥梁钢结构防腐蚀设计及保护技术标准》送审稿审查会。

桥梁钢结构分会负责主编的桥梁钢结构防腐团体标准《桥梁钢结构防腐蚀设计及保护技术标准》T/CSCS013-2021于2021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全国团体标准《钢结构监测技术标准》T/CSCS033-2022于2022年12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该标准由桥梁钢结构分会主要参与编写。分会长期致力于加强团体标准建设,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法的推广应用,推动多项关键技术的标准化,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


组织学术会议

分会定期举办全国桥梁钢结构学术会议,邀请行业专家学者以及企业进行交流和研讨,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经验,推动高新技术在桥梁钢结构行业的应用。

至去年为止,桥梁钢结构分会已成功举办12次全国性学术年会,足迹遍布福建、广东、江苏、湖北、湖南等七个省份内的11个城市,累计参会的专家、学者、会员代表达到1700余人次,有效加深了桥梁钢结构行业内的研究专家与企业代表间的沟通交流,有力促进了桥梁钢结构行业发展以及高新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实践应用。

图为桥梁钢结构分会举办的历次学术年会参会代表合影。


3


开展技术培训

桥梁钢结构分会多次组织技术培训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为培养桥梁钢结构领域的专业人才贡献力量,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同时促进技术推广和应用。

2010年6月,中国钢结构协会桥梁钢结构分会与中国铁道学会桥梁工程委员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共同举办了国外桥梁及钢结构防疲劳断裂工程设计与实例培训,中外桥梁及钢结构专家齐聚武汉共商未来大跨度桥梁的典范——钢结构桥梁的稳固之策。

美国工程院院士John W. Fisher教授和Alan W. Pense教授等国外专家亲临大会并作专题讲座。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桥梁钢结构专家方秦汉,中铁大桥局集团党委书记、桥梁专家刘自明,中铁大桥院总工程师、桥梁设计专家高宗余及国内众多结构桥梁设计、施工、制造企业桥梁技术人员200余名参加了讲座。

2021年5月,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铁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实现“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战略目标,提升桥梁病害诊治、维修与养护技术,桥梁钢结构分会与中国铁道科学院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举办了桥梁病害诊治、维修与养护技术网络培训。


4


制作纪念邮折

分会成立以来,见证了一座座钢桥的建成与一个个创新技术的诞生,我们的工作不仅关乎钢桥的行业发展与技术革新,更关乎桥梁作为文化和历史传承的载体。在桥梁钢结构分会的引领下、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分会共制作了五套“中国钢桥”纪念邮折,以此向所有为桥梁钢结构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5


国际合作与交流

分会注重国际学术和技术交流,先后组团于西班牙、瑞典、法国、加拿大以及美国等地参加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学术会议。另外,分会多次组织国内设计院、制造厂、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到日本等钢结构桥梁技术发达国家进行洽谈交流,拓展了国际视野,推动了对外技术合作。同时,分会不断加强与桥梁钢结构领域国际组织的合作,促进了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项目。

2015年9月,桥梁钢结构分会参加由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萨克拉门托分会和《桥梁》杂志社在天津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正交异性桥梁会议(the Fourth Orthotropic Bridge Conference)。

2015年10月,桥梁钢结构分会派出代表参加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成功举办的工程系统可靠性国际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liability of Engineering System)。


6


评选优秀项目

分会长期以来组织开展桥梁钢结构创新成果、创新人才评审,协会科学技术奖项等推荐工作,评选和表彰在桥梁钢结构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项目和技术,激励创新和进步。


7


技术咨询服务

分会为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并且组织桥梁钢结构领域的综合研究、联合攻关,推进高效钢材在桥梁钢结构中应用,推进大跨度桥梁技术创新与应用。


8


行业调研与政策建议

分会每年进行行业调研,参与中国钢结构协会蓝皮书的编写,为桥梁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PART.03

       行 业 发 展



1980年代前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桥梁钢结构行业处在早期发展阶段,桥梁建设主要依赖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桥梁较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大幅增加。为了适应这种需求,桥梁钢结构逐渐受到重视并开始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1980年代末

1980年代末,随着钢材生产技术的进步和钢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我国桥梁钢结构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许多重要桥梁工程开始采用钢结构。随着我国大跨度公路桥梁的建造,钢结构现代索桥(斜拉桥、悬索桥)显示出强有力的竞争力,得到快速发展。

在随后不足10年的时间,国内相继建成了10余座世界级的大跨度斜拉桥及悬索桥。

例如,1997年建成的江阴长江大桥,采用了大跨度悬索桥的设计,总长度为3071米,其中主跨1385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之一。

芜湖长江大桥于1997年动工兴建、2000年通车运营。芜湖长江大桥西起二坝枢纽,上跨长江水道,东至九华北路;正桥全长2193米,主跨312米;上层公路桥桥面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铁路桥为双线铁轨,设计速度160千米/小时。

始建于1997年,相继于2000年、2001年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三桥及南京长江二桥为当时世界第四和第三大(国内第一、二)斜拉桥。其中,南京长江二桥采用全焊结构代替了以往的栓焊钢箱梁,跨度达到628米,标志中国钢结构桥梁建设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00年代

跨入21世纪,我国跨海桥梁也有了飞速的发展。

2003年奠基建设、2008年建成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投资、自行建造的特大桥,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

苏通长江大桥的建设进一步彰显了我国桥梁钢结构技术的进步。苏通长江大桥于2008年建成通车,全长8206米,主跨1088米,是世界上主跨最长的斜拉桥之一。该桥采用了高强度钢材和先进的钢结构施工技术,代表了当时我国桥梁钢结构技术的最高水平。


2010年代

进入2010年代,随着钢材质量的提高和钢结构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桥梁钢结构领域实现了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新产品、新工艺的突破。这一时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桥梁工程相继建成,如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港珠澳大桥和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等。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总长度达55公里,于2018年建成通车。大桥采用了大量的钢结构技术,包括钢箱梁和钢索等,展现了我国在桥梁钢结构领域的强大实力。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于2020年建成,是一座集公路和铁路于一体的特大型桥梁工程。大桥主跨1092米,是世界首座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首次研发应用了Q500qE高性能钢、2000MPa平行钢丝斜拉索等高强度钢材,采用了两节段钢梁整体吊装架设技术。


2020年代

进入2020年代,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建造技术快速发展和绿色建造理念深入人心,我国桥梁钢结构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桥梁钢结构智能绿色建造方兴未艾。

北京新首钢大桥是一座主跨280m的双塔斜拉-刚构组合体系桥,该桥的空间异形钢塔采用基于BIM的正向设计方法,实现了三维空间扭曲结构的智能化设计,获2020年国际桥梁大会(IBC)尤金·菲戈奖、2023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桥梁钢结构绿色建造理念体现在众多工程建设中,如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形成了80m简支钢桁梁整孔架设技术、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研发的1800t架梁吊机实现了两节段钢桁梁整体架设,实现了从传统散拼向整体架设的转变;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重大桥梁工程推进发展了钢桥制造机器人焊接技术。




可以预见,智能绿色建造将成为桥梁钢结构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亦将成为“中国桥梁”名片最鲜亮的底色。




#  1984 - 2024  #

峥嵘岁月 初心不改


中国钢结构协会桥梁钢结构分会至今的40年间,在行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分会的参与推动下,我国钢桥建设事业发展迅速。


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使得我国桥梁的设计建造水平不断提高,一座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钢结构桥梁的相继建成彰显着我国钢结构桥梁建设规模和建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与闪耀成果。


眺望中国钢桥之未来,桥梁钢结构分会将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我国桥梁钢结构技术的全面提升,为我国桥梁建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坚守信念,携手前行,再启新篇!


来源 | 桥梁钢结构分会

1

中国钢结构协会代表团圆满完成赴日研修

2

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第七届专家委员代表大会召开

3

中国钢结构协会党支部赴延安开展联学共建活动

4

“促进钢结构高质量发展专家研讨会”在苏州召开


中国钢结构协会
信息发布、会员管理、技术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