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的需求是企业增长的基石。很多企业的成功,关键在于洞察到了客户的需求。
有句话说得好:一颗纯粹的心灵可以敏锐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一颗迷失的心灵则会错失近在眼前的机遇。
如何拥有一双慧眼,看到客户的需求?以及,如何精准地抓住客户的需求?
下面两家企业的实践,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01 客户需要,看得到
今年上半年,餐饮行业营收增速放缓,企业盈利水平下滑。有一位经营连锁餐饮的企业家却笑得合不拢嘴。
他新加盟的素食店,从开业那天起就一直门庭若市。与他手中那些老店相比,这家素食店的营收和利润实现了数倍的增长,在总部更是跻身前十,大有冲击前三名的势头。
素食餐饮这片海域并不总是风平浪静。全国范围内,仅有20%的素食店能笑对盈亏。这位企业家是如何独辟蹊径,收获满满的呢?
他坦言,自己和儿子都是“三高”人群,对现代人肥胖的烦恼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他选择了素食餐厅这一方向,精准地捕捉到了市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渴望。
不仅如此,他还敏锐地洞察到了老百姓在餐饮方面的诸多痛点:选择困难症、担忧食品安全、工作忙碌无暇做饭、老年人就餐孤独……这些看似琐碎的问题,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对于一日三餐,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并非高档豪华的餐厅,而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大食堂。
想象一下,小区附近有这样一个食堂,九类食材、十二种品类、十五种做法、十八种味道,任意挑选,价格亲民,儿童还有优惠,健康安全有保障。这样的食堂,你会带全家来光顾吗?
当然,作为加盟店,这家素食店与其他同类店铺相比,还有独特的魅力。
这位企业家从几百名员工中,选出20名持续学习中华经典文化的员工。他们对于经典,深悟笃行,用心服务,用真诚打动每一位顾客。
心态决定一切,正是这些员工炽热的心,让餐厅充满了温暖“大食堂”的感觉。
自2018年起,这位企业家开始学习阳明心学,参加过十余次课程,至今仍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经典文化的奥秘。
以前,他每开一家新店都会焦虑,害怕赔钱。但现在,他从容自信地面对每一次挑战。
这位企业家,经营餐饮超过20年,他一直想为当地居民做点什么。开素食店,并非他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他坚信:“做对老百姓有益的事情,就是成功的关键。”
他真的想开好这家餐厅,真的想为当地百姓做点事。这份真诚,让他拥有了无尽的动力和智慧。他洞察到了百姓的真正需求。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对于餐饮,人们渴望的不仅仅是一顿饭的满足,还有更健康、更方便、更舒适的生活方式。
02 客户需求,抓得住
在纷扰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客户的需求如万花筒般多变。
比如,客户提出近乎无法达成的高标准需求,而订单金额维持不变的情况,经营者的应对策略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位年营业额超过6亿的制造业企业家,就曾遭遇这样的挑战:客户对其一款产品的性能指标提出了翻倍的严苛要求。面对这一艰巨任务,这位企业家与核心团队经过深入讨论,认为实现难度极大。
然而,这位企业家展现出了非凡的决心:“尽管登天般艰难,但我们必须满足甚至超越客户的期望,因为这正是我们的追求。”
正是这样的领导决心,激发了团队的信心与斗志。从2月至5月,团队不懈努力,不仅成功突破了技术难关,达到了客户的要求,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领先地位,赢得了客户的深深敬意。令人惊喜的是,这一成就为企业后续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为何这位企业家会选择迎难而上?他洞察到,客户的要求看似不合理,甚至超出了行业常规和企业能力,但正是这些“不合理”中,往往隐藏着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他进一步分析:如果客户仅提出常规需求,往往意味着市场稳定;而当客户提出超乎预期的不合理需求时,这实际上是市场变化的信号,提示企业需要迅速适应并理解客户需求的新变化。
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合理即现实。”
市场的门槛在提升,客户的客户也在施加压力,这些都可能是客户提出高标准的原因。
若经营者选择抱怨并拒绝挑战,他们或将错失自我突破与成长的机会。
市场的趋势变化,往往在市场普遍感知之前就已悄然发生,因此,提前洞察并适应这些变化,是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
第一个案例中的餐饮企业家,他想开素食店的起心动念,是想从健康的生活方式上,为老百姓做点有益的事。这种想法激发了他内心的善意。于是,他从选择员工到制定菜谱,形成了巨大的人心势能。最终,一家新开的店,赢得了客户的心,成了当地老百姓愿意光顾的“食堂”。
第二个案例中的制造业企业家,他面对客户极其苛刻的要求,能够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同时,他看到了市场趋势变化。通过一段时间的奋力拼搏,一方面达成了客户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他提升了企业产品的技术能力。这才是他的企业能够赢得后续订单的关键。
本质上,经营企业,要回到心上。看得到、抓得住客户深层的渴望,升级客户关系,赢得人心,才能赢得市场。
当然,对客户需求的洞察,每个人都不同,可以入木三分,也可以入木六分,还可以入木九分。
你和多少人内心的渴望相应,你就能做成多大的事业。
责编 | 茜文
配图 | 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