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空经济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场万亿级的产业变革已经启动。
11月18日,一则重磅消息引爆全网:中央空管委将在全国六大城市开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试点,首批入选的包括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这意味着,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正式进入快车道,将续写新能源汽车之后的下一个产业神话!令人瞩目的是,此次试点将首次对600米以下空域进行“松绑”,授权部分地方政府管理。这一突破性举措,无疑将为低空经济释放巨大发展空间。新产业启航,低空经济蕴藏着万亿级市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规模5059.5亿元,增速达33.8%,预计2026年将达到10644.6亿元的规模。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态势,作为西南重镇的重庆能否抢占先机?
今年9月,重庆发布了雄心勃勃的低空经济“行动方案”,立志打造“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之城”,提出到2025年实现低空飞行“县县通”,2027年实现“乡乡通”的宏伟目标。
在这场没有先例可循的产业竞逐中,重庆究竟有怎样的胜算?山城独特的地理条件究竟是优势还是劣势?深厚的工业基础能否转化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动能?面对东部沿海城市的强势竞争,重庆如何突出重围?
一场改变未来城市空间格局的产业革命正在拉开帷幕,重庆这座因水而兴的城市,能否再次借“空”而起?这一切,正在徐徐展开......
进军低空经济,重庆手握三张“王牌”
重庆这座山城正在“上天”——依托“双城记”建设空中走廊、借山就势开辟“空中天路”、抢占赛道布局“空中网络”,让独特的山地阻碍摇身一变成为低空经济的绝佳试验场
当前的低空经济,恰如十多年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这个全国尚处起步阶段的赛道上,重庆手握三张王牌,大有可为。
王牌一,背靠“双城记”打造低空经济走廊。在此次入选的6个试点城市中,成渝双城作为中国三大城市群之一的核心代表(其他分别是珠三角的深圳和长三角的合肥、苏州、杭州),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产业基础,有望打造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走廊”。这一宏伟蓝图得到了最高层面的战略指引。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表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这为构建“成渝双城低空经济走廊”注入了强大动力。雨前顾问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成渝双城在低空经济领域展现出显著的互补优势。一是“软硬结合”。成都的“软实力”优势突出,作为中西部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在航空与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及软件开发等领域实力雄厚,为低空经济新基建和智慧化运营提供了核心支撑。重庆则凭借31个制造业大类的完整产业体系,在“硬实力”方面优势显著,不仅具备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等航空器的生产能力,还拥有完整的智能制造产业链。二是“整零配套”。雨前顾问研究发现,eVTOL与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重合度高达70%-80%。成都以沃飞长空为代表的eVTOL整机研发制造能力居于领先地位,而重庆则拥有雄厚的零部件配套实力。2024年上半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9.1万辆,增速全国第一,形成了完整的零部件供应体系。雨前顾问预计,随着成渝合作深化,重庆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将与成都的eVTOL整机厂商展开深度合作,形成"成都研发整机、重庆配套零件"的产业生态。三是“共建天路”。在空中网络构建方面,川渝协同已显成效。重庆与四川签署了全国首个跨省低空合作备忘录,开通了西南地区首条跨省低空目视航线,并在今年4月成立“成渝地区机场低空航路共同体”,为两地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重庆积极推动与陕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份合作,构建“六省一市”跨省低空飞行联盟,打造辐射西南乃至中西部的低空经济网络。雨前顾问认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成渝双城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优势互补将进一步加强。通过共建“低空经济走廊”,两城不仅能实现各自产业升级,更有望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引领西部地区在这一新兴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王牌二,独特地貌孕育丰富应用场景。重庆是一座特别的城市:75%的山地面积,“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四位一体。在传统交通建设者眼中,这是个难解的难题。但在低空经济时代,这些地理特征反而转化为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低空飞行带来了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一是解决区域联通难题。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部分区县距中心城区超过400公里,传统地面交通难以满足快速通勤需求。相比动辄数亿的山区公路建设,“空中天路”不仅成本优势显著,更能突破地形限制,实现区域高效联通。二是提升应急救援能力。雨前顾问分析认为,在山地环境下,低空飞行能有效克服地面交通拥堵和山河阻隔的挑战,可显著缩短救援响应时间,提高救援效率,为山地城市的应急体系建设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三是优化城市服务功能。城市物流领域,空中运输路线灵活,可大幅缩短配送时间;商务通勤方面,为城市间商务往来提供更高效的出行选择;旅游观光产业中,重庆已开通玖洲翼飞旅游航线,串联白居寺大桥、巴南、九龙半岛等景点,开创了山城旅游的新模式。雨前顾问认为,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低空经济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这些场景不仅能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更有望催生出创新的商业模式,推动低空经济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重庆有望将地理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低空经济领域走出一条具有山城特色的发展道路。王牌三,发展低空经济先行优势凸显。继“人和”双城优势和“地利”场景优势之后,重庆在低空经济发展上还具备显著的“天时”先行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建设先行优势。早在2012年,重庆就被列为全国首批通航试点城市,至今已布局了100多个通航起降点。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重庆将新建通航起降点200个以上,实现低空飞行“县县通”。到2027年,将新建通航起降点1500个以上,实现低空飞行“乡乡通”。二是空间布局先行优势。今年1月,重庆开通了黔江-永川、黔江-万州等5条市内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试点航线,半年内已运送乘客1700余人次。4月,率先划定巴南、永川、大足、梁平、武隆和两江新区等6个“低空经济先行区”,探索“低空+物流”、“低空+医疗”、“低空+文旅”等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相比重庆的前瞻布局,浙江最近才开始遴选低空产业“先导区”和低空经济“先飞区”。三是空域管理先行优势。在无人机管控方面,重庆已最大限度地开放无人机适飞空域,划设了无人机适飞空域和管制空域,其开放程度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贵阳、济南、南宁),为低空经济的市场化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雨前顾问认为,这三大先行优势形成了相互支撑、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基础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空间布局引领创新方向,空域管理优化发展环境。这种全方位的先行优势,将为重庆在低空经济发展中赢得关键先机。重庆低空经济要“飞得更高”还需补足三块“短板”——产业基金的“钱袋子”要鼓起来、创新平台的“智囊团”要强起来、整机制造的“主力军”要建起来
尽管重庆在低空经济发展中具备独特优势,但雨前顾问观察到,其发展路径上仍面临三大关键挑战:一是产业基金支持不够。目前,重庆市级层面尚未组建低空经济产业基金,仅有梁平区在今年6月设立了10亿元的产业基金。对标试点城市,差距明显:苏州已组建200亿元产业基金,无锡设立153亿元基金,珠海组建100亿元基金群,贵阳高新区也参与设立了总规模45亿元的8只产业基金。考虑到低空经济相关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风险和高回报特征,充足的产业基金不仅能为企业提供稳定资金来源,也能有效降低投资门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当前的资金支持差距,将直接制约重庆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培育和发展。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创新支撑体系建设方面,重庆面临明显短板。尤其在无人机导航系统、通信技术、安全监测等关键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从创新平台建设来看,重庆计划到2025年建成3个以上研发平台,而对标深圳龙华区,该区已建成19个创新平台,其中包括7个省级技术研究中心和9个市级创新平台。这种创新资源的差距,将影响重庆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和竞争力。三是整机制造环节不强。重庆在整机制造环节存在明显短板,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低空经济领域的优势。目前在国内eVTOL企业20强中,上海拥有峰飞、沃兰特等4家企业,广州有亿航、小鹏汇天等3家,苏州拥有追梦空天、航天时代飞鹏等3家,成都拥有沃飞长空,而重庆尚无一家入围企业。在通用航空整机制造方面,虽然重庆已引入腾盾科创、傲得航空等企业,实现了整机制造“零的突破”,但在整体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整机制造环节薄弱,可能导致重庆在低空经济产业布局中沦为“配套基地”,难以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制约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重庆发展低空经济三大着力点
助力重庆低空经济“腾云驾雾”,携手成都一起飞出新高度,需奏好三部曲——让产业基金“播种撒雨”、创新平台“孵化萌芽”、整机制造“破土生根”
建议重庆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力打造“成渝双城低空经济走廊”,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庆可与成都携手推进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军地民一体化协同管理空域资源的创新模式,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开放应用场景方面,两地可重点布局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等领域。特别是在“低空+旅游”方面,依托川渝正在建设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精心打造“成渝空旅专线”名片,推动低空旅游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雨前顾问建议重庆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加快低空经济发展。
一是构建多元投资体系。建议设立重庆市低空经济产业引导基金,通过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同时,鼓励区县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设立专项基金,并建立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多元化投资渠道,形成多层次的资金支持体系。二是强化创新驱动。建议从三个维度构建创新生态:加快布局研发平台,争取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落户;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开放应用场景吸引国内外顶尖企业和研究机构,在产业投资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提升整机制造能力。建议通过“引进+培育”双轮驱动提升整机制造水平。一方面,积极引进峰飞、亿航、齐飞等eVTOL创新企业;另一方面,支持本地摩托车、通用机械企业转型升级,探索无人机整机生产,同时鼓励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拓展eVTOL及飞控系统研发制造。此外,还可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优势,吸引央企、航空公司等在渝设立生产基地。雨前顾问认为,低空经济是一个跨界融合的新兴产业,重庆要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关键在于构建全方位的支持体系,形成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创新驱动、产业协同的良性发展格局。建议重庆以此次入选eVTOL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推进上述举措落地,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