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召开之际,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把党建引领贯穿办博始终,巩固深化前六届进博会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经验做法,区级机关工作党委以机关党建越来越优,助推进博越办越好,开展“你好进博——我的进博故事”主题宣讲活动,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一起来倾听他们的进博故事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为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
在青浦小外滩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子,这里就是青浦区救助管理站。一个城市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高度,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救助管理站承担着流浪遇困人员的临时站内生活照料、甄别寻亲、护送返乡等救助管理工作。近三年来,区救助管理站共计救助600余人次,提供食宿180余人次,资助(护送)返乡140余人次,急病送医280余人次,救助满意率100%。这是一个全站上下仅有10名工作人员完成的工作量。
在“党旗红”的引领下,救助人走过酷暑,步履坚定地前往车站市集、繁华路段、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寻找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临时遇困人员,为他们送上民政温度。尤其是自首届进博会以来,救助站就坚持奋战在进博保障一线,成为很多流浪遇困人员口中的“临时之家”。在站里,“温暖救助”的故事一幕幕上演……
暖心给你安家
每年的进博会前期,都会有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想抓住进博这个机遇来上海寻求一份工作,想在上海安一个自己的家,但往往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他们中有的可能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有的因为年龄等各种原因遇困了,来站进行求助。区救助管理站了解到原因后,打破常规救助模式——为来沪务工不着的临时遇困人员提供针对性服务。近日,成功帮助一位19岁的小伙子找到工作。小伙子也在入职后的第三天开心地告诉我们:谢谢你们,我已成功入职并入住了员工宿舍,我在青浦也算——安家啦!
在常人眼里,救助站的工作意味着苦累脏臭;意味着翻桥洞钻工地爬废弃楼房;意味着千里护送返乡的劳苦奔波......但是,对于区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而言,救助,不仅意味着为临时遇困人员提供一顿热饭、一床棉被、一个栖身之地,更是一个让没有家的人找到家的感觉。
火速帮你找家
在进博会保障期间疑似精神障碍、危重症和传染病救助对象一直是救助人关注的重点。流浪乞讨人员是弱势群体,也是问题群体,他们有的精神失控、行为失常,有的甚至身患重疾,与他们打交道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事。站里曾救助过一位同时患有肺结核和精神类疾病的老伯,初到站他时——他蓬头垢面、衣着破烂、神情异样,完全无法正常交流。寻亲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后根据公安的人脸识别系统确定老人身份信息,再至全国流浪乞讨人员系统查询发现老伯也曾进行求助过,根据以往救助记录中的信息,成功联系到老伯户籍地村委会及救助站。从为老伯开展寻亲甄别工作到帮其找到家,仅用了半天时间。当老伯知道找到家后,老伯高兴得一直喊着——找到家啦!
世上有一条最暖的路,是回家的路。它用爱铺就,用思念做沙石。救助人不是月亮,但他们可以为你照亮奔向团圆的回家路。救助人没有豪言,没有壮语,只有全力以赴做好岗位上的各项工作,帮助更多的救助对象找到家,回到家。
千里送你回家
由于进博会保障期间区精卫中心的床位较为紧张,为全力做好进博会救助保障工作,每年区救助管理站都会加急开展跨省护送返乡任务。然而大部分的救助对象多为偏远地区,仅单程就需15个小时的车程,经常是从天黑赶路至天黑。加上符合护送返乡条件的救助对象需为疑似精神障碍、危重症以及未成年人等,因此护送任务十分艰巨。业务能力强的救助工作者,甚至把高铁线路走向图都已熟记大脑,多角度发力,科学、精准、灵活安排护送线路,启动跨省返乡工作,千方百计帮助救助对象早日回家。近三年来,区救助管理站共计开展跨省护送返乡30余批次,足迹遍布14个省份,主要为: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现实,并不是总是完美的,也许会遇到许多坎坷、挫折、疾风苦雨。成长,并不是总是一帆风顺的,也许会经历贫困、辍学、父母离异或服刑。生活,并不是总是衣食无忧,也许会面临流浪无助,无依无靠。不仅在进博会保障期间,而是在每次的救助过程中,救助人都将敞开怀抱,用心、用情填补受助人员生活中的每一个漏洞,让每一个受助人员能有家,能回家。
供稿来源:区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