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高水平开放窗口

时事   2024-10-31 07:03   北京  

作为首都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朝阳区紧盯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抓住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提升国际化环境、推进制度型开放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打造向世界展示中国高水平开放的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改革和开放的内在统一性。牢固确立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是首都发展的全部要义,也是首都职责所在。近年来,朝阳区自觉主动履行好新时代首都发展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国际化特色优势,以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为载体,全力打造高水平开放新优势,将高水平对外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

以开放聚资源、促交流,打造北京对外开放高地

朝阳区是全域开放型区域,从首都建设阶段,到首都经济阶段,再到新时代首都发展阶段,朝阳区坚决落实市委工作要求,全面加强国际交往设施和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交往功能,打造北京对外开放高地。

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自1955年起,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朝阳区开始在建国门附近着手建设第一使馆区,此后相继在三里屯和亮马桥附近建设第二和第三使馆区,目前汇聚了除俄罗斯外的全部外国驻华使馆。伴随着使馆区的拓展,外交公寓、国际饭店等一大批生活、服务设施相继落地。1993年国务院批复建立北京商务中心区(以下简称“北京CBD”),银泰中心、国贸三期等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三里屯、蓝色港湾、侨福芳草地等一批国际时尚消费商圈先后亮相。区域国际服务功能的日渐完善还带来大量国际化资源的高度集聚,全市90%的外国驻京新闻媒体、80%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70%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金融机构相继落地,区域国际化氛围日益浓厚。

提供优质国际服务。自由便利的商务环境,是吸引国际人才来京创新创业的必要条件。朝阳区连续多年实施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国际高端商务人才支持计划。2020年先行先试设立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引进落户、政务服务、教育等方面为海内外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率先实现外国高端人才(A、B、C类)工作许可与居留许可“两证联办”。近两年,针对短期来华和长期在华两大类外籍人士,编制服务外籍人士食、住、行各类需求的《朝阳外国人手册》,制定了18项针对性措施,打通堵点。比如,针对最突出的支付问题,朝阳区在机场、火车站、重点商圈等设立外币兑换点和外卡消费终端,全区重点商圈安装外卡POS机覆盖率位居城六区第一。此外,朝阳区联合蚂蚁集团在蓝色港湾打造朝阳区支付服务示范街区和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让外籍人士无忧便利消费。现在,区内有9家中外合资医疗机构,有46家医疗机构提供多语言服务,有1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35所国际学校,打造了10个高品质国际化小区。未来,将聚焦“小微”问题开展针对性工作,全面提升城市涉外服务便利度,着力打造宾至如归的工作生活环境。

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朝阳区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在请进来方面,2024年上半年接待党宾国宾及其他外国代表团17批次247人次,开展中阿文化交融等各类特色涉外活动100余项。4月,莫桑比克、萨尔瓦多等36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到南磨房乡立法联络站,了解人大代表之家、基层立法联络站建设等情况,这是全国首次大规模、高级别外国驻华使节参访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在走出去方面,2020年之前,平均每年组织因公出国(境)组团超120个,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2023年起,朝阳区主动对接,连续两年组团出访阿拉伯国家,建立中东招商联络站,在金融投资、商业贸易、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等方面寻求合作。海湾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排名前十的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在国贸设立北京办公室。

以开放促联通、促合作,融入国际市场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我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2016年朝阳区成为北京市首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2020年北京CBD和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被纳入自贸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两区”政策叠加,优势明显。朝阳区不断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高效能全球优势资源要素供需体系,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以“两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制度型开放。朝阳区是北京“两区”建设的主阵地之一,市委书记尹力到朝阳区调研时强调:“要当好‘两区’建设排头兵,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多年来,朝阳区充分利用投资、贸易、外汇国际收支便利化等方面享有的先行先试政策,积极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的国内外衔接,构建起“5+3+N”对外开放政策措施体系,围绕金融创新、数字经济、中医药服务贸易等特色领域,引进培育了90个在全国、全市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创新突破性项目,跨境数据托管服务平台、中医药服务贸易新场景、预付费资金监管模式等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2024年以来,朝阳区在全市最先发布区级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聚焦金融、商务、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提出15项制度创新举措、88条细化任务,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领域开放,探索新兴业态规则规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用好高水平开放平台,促进内外贸市场对接。朝阳区是北京对外贸易第一大区,进出口总额常年占全市40%以上。依托服贸会等重要平台,朝阳区积极推介优质营商环境,吸引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落地。2023年服贸会,朝阳区组团达成投资类成果13个,实际成交金额21.66亿美元,居全市之首。为了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朝阳区在全市首创一站式招商服务中心、“北京CBD—天津港”京津协同港口服务中心、“B&R·RCEP创新服务中心”等平台,让各类企业、人才安心投资兴业。近年来,朝阳区先后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北京市唯一的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人力资源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服务贸易行业结构稳定,服务贸易对象涉及六大洲的150多个国家,推动了各类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

做强重点功能区,提升国际资源配置能力。《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年—2025年)》要求充分发挥重点功能区资源集聚和空间承载优势,吸引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北京CBD是区域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的重要支撑,朝阳区在全球建立招商联络站,引进总部企业、功能性机构、金融机构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占全市一半以上。2024年以来,已顺利推动桥水基金北京分公司、香港诺华诚信有限公司等落地。建设数字经济核心区成效初显。中关村朝阳园是北京市唯一的全球化创业方向的双创示范基地。在朝阳园的带动下,朝阳区形成数字经济“3+X”产业集群,吸引国际创投集聚区、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落地。2024年5月,朝阳区和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共建朝阳区数据要素综合服务中心,为数商企业提供全链条数据要素服务。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的重要承载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以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建成并充分利用鸟巢、水立方等场馆资源,近年来相继举办了国际马拉松赛等一系列国际性、高水平体育赛事,年均吸引游客5000万人次。2024年8月,朝阳区启动“奥运之光”国际艺术摄影季,用镜头讲好奥运故事。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朝阳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在开放中把握机遇,在开放中深化改革。

提升国际交往功能。按照《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专项规划》部署,朝阳区承担多项重大任务,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第四使馆区、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助力全市“一核、两轴、多板块”的国际交往空间新格局加速形成。此外,朝阳区积极打造特色国际城市交往会客厅,以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为纽带,打造集国际旅游、国际消费、国际餐饮及国际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国际水上会客厅;以奥林匹克塔为重点,打造集品质餐饮、观光游览、涉外接待于一体的国际空中会客厅;以北京CBD为核心,打造集国际论坛、国际时尚文化、国际商务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商务会客厅;以国际科技组织集聚区为依托,打造集国际科研交流、新技术发布、前沿技术应用于一体的国际科技会客厅;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朝阳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依托,打造国际法治会客厅;持续提升朝阳公园、温榆河公园及朝来农艺园在外事方面的接待能力,打造集参观体验、农艺展示、外事会见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生态会客厅。朝阳区将以更加丰富的国际交往空间,提供更加优质的国际化服务。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制度型开放。朝阳区以“两区”建设为抓手,将立足自身市场主体多元、应用场景多元的优势,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更大力度先行先试,扩大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支持区内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在更大范围内推动与海湾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深度合作,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力度,将国际交往功能的“软实力”变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杠杆”。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大力发展离境、跨境消费新模式,着力构建开放联通的新市场。扩大高品质国际化休闲文娱活动供给,精心举办北京朝阳国际灯光节等品牌性国际文化活动。加快建设CBD—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加强文商旅体等消费业态融合,吸引更多国际品牌、首店、旗舰店落地,力争实现在朝阳“买全球、卖全球”。

增强国际传播能力。近年来,朝阳区充分利用短视频讲好北京故事,持续拍摄《外国人在朝阳》短视频,聚焦游、购、娱等场景,展示境外消费者入境旅游体验。系列短视频《外国人眼中的“最朝阳”》,从不同国家的大使参赞、跨国企业高管等人的视角展示朝阳城市形象。2023年朝阳区城市形象视频短片《你好,朝阳》登上纽约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户外电子大屏。除了发挥媒体作用,朝阳区传统文化、时尚文化、奥运文化多元融合,各类场景丰富多彩,为中外文化文明交流互鉴搭建更多平台,连续两年在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举办北京朝阳国际茶香文化节,邀请外国使节、外媒记者共享一杯好茶;举办“亮马河畔说中医”系列宣传活动,启动6家中医药国际服务试点基地,让国际友人亲身体验“望闻问切”。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亮马河上的友谊桥与塞纳河上的奥斯特里茨铁路桥遥相呼应,让人期待北京和巴黎这两座伟大的城市,架起更多的友谊之桥。未来,朝阳区将着眼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进一步拉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交流互动,以精彩的体验增进外籍友人对朝阳的深厚感情和文化认同,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文献,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4年第10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张蕾磊

网络编辑:徐涛

监制:宋明晏

更多精彩视频

请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点个“在看”

鼓励一下小编呗~

前线理论圈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