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与宝岛台湾隔着一道台湾海峡,相距最近处仅120公里,自古以来两地关联密切,人民往来频繁。明清以来,两地之间产生了大量的闽台批信,它们有些是亲友家事联系往来的信件,有些则是兼具汇款功能的“银信合一”的往来凭证,还有商业书信及涵盖公文内容的书信往来等等。人们把闽台批信在内的两岸信件称为“两岸家书”,它记载的是一个个大时代小人物的真实故事,是承载大陆与台湾两岸同胞尤其是闽台两地共同记忆的重要载体,是闽台同胞倾诉思亲、思乡、思归的情感依托。
两岸家书时间跨度长,数量多,分布广,可分为明末清初、清中叶以来、晚清及日据台湾时期、台湾光复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海峡两岸隔绝时期、1987年开放返乡探亲以来六个阶段。它作为历史的遗存和证据,作为两岸关系的历史和文献佐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当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沈文锋及同事们在收集、征集和展示两岸家书时,沈文锋却发现海峡两岸隔绝时期的家书最是令人动容,因为两岸隔绝造成的情感张力最为强烈。在他看来,他更想通过这段隔绝背景下的两岸家书,反思历史,从而去呼唤和平,呼唤祖国统一。
△骨肉天亲 血脉相连——海峡两岸家书特展
闽台缘博物馆丨供图
今年国庆期间,晋江金井的谢清源又一次来到了泉州西湖之畔、清源山下的闽台缘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是唯一一座以反映大陆与台湾历史关系为专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其新版《闽台缘》主题展览于9月27日起正式开放。谢清源此次过来,除了再一次从地理、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感受闽台两地的不解之缘,他还想去“骨肉天亲 血脉相连——海峡两岸家书特展”看看,展览通过1000余封不同时期的两岸家书及相关实物,立体、直观地呈现两岸同胞交流交往中的感人故事。这其中有谢清源父亲谢必明亲笔写的一封家书。
谢清源家的这封两岸家书写于1989年1月,是他父亲谢必明致台湾谢必胜的信件,两人在这之前相识于安溪的一场谢氏宗亲交流会,信中写道:“吾祖尚有一系分支台南,乡(村)名仍为伍堡,民国卅年间,闻已有二千多人。据此分析……台南市或台南县或台湾南部有否伍堡寮(乡、村)之谢姓,恳请吾兄待(代)弟族查访。”
△谢清源家族两岸交流相关资料
闽台缘博物馆丨供图
凭着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祖上有人在台湾”的故事一直在谢清源的家里流传着,但是真是假,在早些时候,没人敢肯定!2008年,谢清源年迈的老父亲谢必明还在纠结“去台湾寻亲”这件事情,谢清源决定接过老父亲的“寻亲接力棒”,去验证这段已经流传了一百多年、经历了四代人寻找的故事是不是真实存在着。要验证故事,首先要了解家族的历史,为此,谢清源通过查验历史资料,拜访宗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了解英林谢氏的迁徙过程,将整个谢氏的历史研究得透彻。
在晋江英林镇南部,围头湾西北部与金门岛隔海相望的大海边,有一个渔村叫嘉排村,住在附近的乡里乡亲更习惯称它为伍堡,雅称澄江。历史上,嘉排曾是泉州对外贸易的港口之一,现如今,码头仍停着船只。或许是由于南北海陆交通顺畅,伍堡的很多乡亲因而飘洋过海,迁往海外和中国港澳台等地,渔村成为众多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祖籍地。
1874年,谢清源的曾祖父从台湾回到嘉排欲修缮祖厝和修整族谱,自此留在晋江。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谢家即与台湾的亲人失去联系,从此开启了四代人的寻找之路。证实了祖上有人唐山过台湾,2008年谢清源踏上了台湾寻亲路。
△2012年7月12日,
在台湾云林县北港镇93岁高龄的谢丽崑家中,
谢清源与谢瑞隆、谢丽崑(第19世)及其孙女谢采芳合影
寻亲的路并不易,谢清源在他创作的闽台童谣《阿祖时常甲阮讲》里是这样写的:“阿祖时常甲阮讲,台湾海峡雾茫茫,北斗古港的船帆,引阮思念晋江的亲人;阿祖时常甲阮讲,乡音乡情心头驻,澄江故里的祖厝,日思夜梦两岸来团聚……”在网上发帖,锁定台湾堂亲现居地;赴金门参加两岸族谱展,通过台湾宗亲的助力搭桥,辗转中获得台湾谢氏族谱;2010年电话联系上台湾澄江派谢氏,谢清源终于实现两岸澄江派谢氏堂亲首次通话的梦想;2012年,谢清源在台湾云林县与英林澄江(伍堡)谢氏家族迁台宗亲合影;2013年8月27日,英林澄江(伍堡)谢氏家族迁台第二十世谢瑞隆首度回乡寻根谒祖;2015年,英林澄江(伍堡)谢氏家族迁台第二十一世谢郑汝芬携女儿、第二十二世谢衣凤回祖乡寻根祭祖……
△2013年8月27日,台湾文史博士谢瑞隆回晋江寻根谒祖
“澄江吾家乡,伍堡思亲人”这是谢衣凤的兄弟谢典林在得知祖籍地之后,写给家乡亲人、英林澄江(伍堡)谢氏家族第十九世谢清源的,虽然播迁台湾的英林澄江(伍堡)谢氏家族还没有更多的机会能够回乡看看,英林嘉排故址的谢氏祖厝至今还未重建,却还是让人感受到了他们期盼早些回家的那种心情。在谢清源创作的小说《回家》中,他是这样写结尾的:“浅浅海峡,一衣带水,谢氏子孙,出祖台湾,历年三百,日思夜盼,故乡同胞,血脉相连,今朝回家,寻根谒祖……三百年,今梦圆!”
晋江19岁的叶泓霖是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闽台合作)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在他启程去学校报到时,父亲叶明阳拿出了几样扫描件:一本只写着“家谱”两字的简易族谱及几封曾伯祖父等人与台湾亲人往来的家书,郑重地递给他,告诉他这是曾伯祖父生前留下的珍贵宝贝,如果他大学时代有机会去台湾学习,希望他去见一见在台湾的亲人。
△叶甘蔗家族两岸家书
闽台缘博物馆丨供图
“我们家乡近年有所进展,为此在去年,族人醵资百万,重建祖祠,今年告竣,定于明年2003年6月16日(古历明年正月十六)为落成庆典及我叶氏晋‘神主’到祖祠之日。我想请你和在台湾族亲商讨,是否想在台湾先辈晋‘神主’入祖祠……”叶泓霖拿起一封时间距离现在最近的家书默念着,他猜这可能是曾伯祖父叶甘蔗(甘也写柑,到大陆后改名为叶声蔗)生前写的最后寄到台湾的家书。这封家书写于2002年,那时候叶泓霖还未出生,但是关于他们家与台湾的故事,他经常听大人说起便也牢记在心。
1927年的一天,叶甘蔗跟着父母亲及两个弟弟走到台湾家的大门口,忽然想起什么,又赶紧折回去,拿起一个书包,背在身上。这一年,叶甘蔗12岁;这一走,就是一生。现居晋江市梅岭街道沟头社区的叶家人回忆起叶甘蔗当年从台湾台南盐水回到晋江的经历,都会发出长长的叹息。生前不能再踏上宝岛台湾与儿时亲人相聚,这成为叶甘蔗一生的遗憾,也成为其后人想起他仍会觉得不舍的遗憾。
△叶甘蔗家族两岸交流相关资料
闽台缘博物馆丨供图
据说,叶家算是盐水的一大望族。叶弘霖的天祖父叶振念于清光绪年间从晋江渡海到台湾谋生,生意越做越大,有说光是土地就有千余亩。但到叶甘蔗幼时,叶家境况已远不如从前。叶甘蔗的父亲叶文耀于是决定带着妻儿重回晋江祖家。回来后,叶甘蔗再也没有机会用上又折回去带上的台湾书包。但他的内心始终怀念着远在台湾的亲堂们,尤其是在身体动过大手术后,与台湾亲人会面的愿望就愈加强烈。
1987年,叶甘蔗尝试写了一封信,通过一位香港的堂亲转寄台湾。因为不知信件能否顺利送达,便在信封上将四个台湾堂兄弟的名字都写上,而地址则凭着他儿时的记忆,写上“盐水港街迦南庙妈祖宫口”。在信中,叶甘蔗表达了希望在有生之年与台湾亲堂会面的愿望:“愚兄现由于年过七旬有余,身体逐渐欠佳。因此,每日思亲更切。期望你等有朝一日来封家信,或回家来访,以慰愚兄一生之思情也。”这封信于次年3月辗转送到了叶甘蔗在台湾的堂侄女叶淑娟手中。虽素未谋面,但那份见字如晤的亲切感让叶淑娟欣喜若狂,她赶紧告知台湾亲人并写信回复:“伯伯您记性可真好,姑婆听到您的消息很高兴,拿张她的近照,让我寄给您。还有一张是您的祖父振念……”从此,两地叶氏亲人开始书信往来。叶甘蔗的女儿叶秀金、外孙女黄丹青也加入到写信的行列中。1992年,黄丹青在写给叶淑娟的信中说:“外公非常想念您们及姑太万金。前段时间,我到晋江看望他时,他拿出了您们的来信及老太公及姑太的照片,对我讲起了在台湾的一些事。真奇怪,事隔几十年,老人家居然还记得那么清楚……外公在讲姑太及儿时的事时,眼圈都红了。外公现年纪也大了,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见上姑太及亲人的面,回到儿时的家看看。”
△叶泓霖制作简易版的叶家世系图
然而,叶甘蔗的这个愿望终究无法实现。由于赴台手续一直未能办妥,直至2008年去世,他终究未曾再踏上宝岛台湾。而在此之前,叶甘蔗不顾年老体弱,凭着记忆,手写了一份叶家家谱。他从叶振念一辈写起,直至在大陆的所有后人,一一详细记下。叶泓霖说,拿着这几样浅薄的复印件,他觉得曾伯祖父一定很希望闽台两地叶家年轻人都能够记住自己的根,也希望未来有一天台湾的家人能够回来,让两地族谱接续,编入同一本族谱。
△深沪陈氏宗祠
晋台关系源远流长,早期的木帆船顺风一昼夜便可到达。从现存族谱资料得知,晋江每一个族姓都有族人迁台的记录,即使是在日本侵占台湾的50年间,台湾同胞尚能冲破种种阻扰与大陆祖家联系,却不曾想两岸隔绝,互相之间只能望洋兴叹,成为心中的一道创伤。“我更愿意去品读1949年以后的两岸家书,是因为更早之前像这种让人感受到亲情的两岸家书不多,而且那时候没有隔绝,就好像我从泉州寄一封信去晋江那般平常。”福建与台湾两地,在沈文锋看来,理应是要像泉州自如来往晋江。谁曾想这条能通往遥远南洋的海峡却成了闽台两地许多家庭无法逾越的“银河”。在他看来,就是那段两岸隔绝的历史造成了海峡两岸的“家破人亡”,即使是现在亲人团聚了,伤害也无法抚平。
闽南有句俗语:“父母好像桶箍围”,意思是有父母在,子女可以经常聚在一起,更加团结。“我认为许多在台老兵的思念之情会比大陆亲人更为深厚,是因为他们思念父母。而他们在大陆的父母多数是等不到团聚那天就已经不在人世了,只剩下兄弟姐妹。在中国人心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张力是非常大的,所以他们会非常想回来,一定要回家。我看过这样的两岸家书,里面道出了台湾老兵的心伤:没回大陆之前,家还在,因为想念父母;回了大陆之后,家不在了,因为父母已经不在了。”沈文锋悲痛又沉静地道出两岸隔绝造成的那种无奈。
△1984年,两岸亲人在香港会面
在福建与广东,海外侨胞寄回家乡的信件和汇款,通常被称为侨批。晋江自古是著名侨乡,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300多万,其中又以菲律宾和中国台湾最为集中,十分突显“侨中有台、台中有侨、侨台相连”的特征。从清代起,身居异国的游子就先后通过水客、批信局与家乡亲人互传家信。两岸家书与之不同,直到海峡两岸隔绝,包括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但两岸亲友为了保持联络,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方式辗转向对岸寄信汇款,其中最常用的方式是第三地“转口通邮”。如叶甘蔗通过香港堂亲,也有台湾亲人将寄往大陆的家书隐藏在侨批中,先是寄给海外侨胞尤其是在东南亚的亲朋,由他们拆开更换信封,再转寄给在家乡的亲人,一封信一般辗转好几个月才能抵达,甚至有的石沉大海。改革开放以后,晋江金井围头与台湾的民间贸易得以恢复,台湾渔民会通过停靠围头的机会,私下带回书信,通过围头乡亲转交给大陆亲人,大陆亲人也会通过围头将信件带到大海的那一端。
1979年元旦,大陆《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书信成为两岸沟通的重要桥梁。1981年元旦的钟声刚刚敲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空中之友》正式开播,祖国大陆的声音第一次如柔和春风般传入台湾同胞的耳中,许多人开始通过空中电波寻亲友、寄相思。1988年4月18日,台湾批准《对大陆通信办法》,同意通过台湾红十字组织将台湾民众给大陆亲友的信件由该组织经香港邮局转寄大陆。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两岸同胞企盼了数十年之久的“三通”终于梦圆,无数分离家庭得以以最便捷的方式重逢。
回家,这个简单而深情的词汇,在一封封两岸家书中,醒目地被一次次提及,它们犹如历史的碎片,拼凑出一幅幅生动的两岸生活画卷,映照出两岸人民在时代巨变中的悲欢离合和始终对团圆统一的执着追求。
来源:晋江乡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