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中国汽车巨头在全球竞赛中公布大型固态电池计划

文摘   2024-11-25 07:58   湖南  
广汽集团和长安汽车,这两家按销量计算的中国最大汽车制造商,于 11 月 17 日详细公布了各自制造固态电池的时间表,加入到一场将这一具有潜在变革性的技术应用于电动汽车(EV)的全球竞争中。
这些举措在一个长期试图将该技术商业化的行业中引起了反响,由于固态电池相较于当前这批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具有更优越的性能和安全性,它被广泛视为下一代储能设备。几家国际汽车制造商已押注于固态电池,据报道,主要推动者丰田预计到 2027 年将采用该技术。
这一消息也表明汽车制造商中一种日益增长的趋势,即自行研发电池 —— 电池部件至少占整车成本的 40%—— 以建立自给自足的供应链。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公司能从制造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主要是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获利。” 他提到了实现 “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的目标(此为我们的翻译)。
以下是这两家汽车制造商于 11 月 17 日在中国南方广东省举办的广州车展期间所公布的内容。
广汽:这家总部位于广州的汽车制造商希望最早在 2026 年就能看到一款搭载其自主研发的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投入生产。据一份公告称,目前这些电池已经实现了每千克 400 瓦时(Wh/kg)的电芯级能量密度,并且在极端条件下已被证明是有效的。相比之下,宁德时代最新的麒麟电池的最大能量密度(按电池包级别)为每千克 255 瓦时(Wh/kg)。
这家国有制造商还补充说,它正在研发其他几种新型电池,包括无钴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组,但未透露更多细节。
同时,作为丰田和本田的中国合作伙伴,广汽预计其首座全资电池工厂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开始生产常规锂离子电池。这座耗资 109 亿元人民币(15 亿美元)的工厂是广州有史以来最大的工厂,到 2025 年其年产能将达到 36 吉瓦时(GWh),足以为 60 万 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
长安:中国第五大汽车制造商长安汽车的计划包括,到 2027 年将其首批固态电池商业化,电芯级能量密度最高可达每千克 500 瓦时(Wh/kg),而随着几款新型电池产品的推出,大规模车辆应用计划于 2030 年进行,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说道。
作为一项 100 亿元人民币投资计划的一部分,这家总部位于重庆的制造商到明年将把其研发人员数量从 1200 人增加一倍以上,达到 3000 人。它还着眼于在下一个十年制造锂硫电池和其他新型电池。
福特的制造合作伙伴(即长安汽车)也公布了其大规模生产锂离子电池的时间表,最早从明年开始。该产品采用了一种设计,即电池电芯直接与车身集成,而不是分成几个模块。这项技术使得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能够实现单次充电续航里程超过 1000 公里(621 英里)。
全球各地的老牌汽车制造商一直在急于让固态电池为其绿色能源汽车做好商业应用准备,目的是在应对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时占据上风。
除了丰田,日产计划到 2027 年推出一款搭载固态电池组的量产电动汽车,宝马则计划到 2030 年推出。中国的上汽集团在 5 月份表示,作为其在 2025 年销售 10 万 辆搭载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这一雄心勃勃目标的一部分,它已经增加了对当地电池初创企业清陶的投资。
据路透社报道,宁德时代在 4 月份推出了一种所谓的凝聚态电池,这是一种使用凝聚态电解质的半固态产品,计划年底前开始为航空领域进行大规模生产。根据韩国 SNE Research11 月 7 日整理的数据,这家电池巨头控制着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
全球出货量第二大的电池制造商比亚迪在二十年前就开始了其电池研发工作,在 2023 年前九个月占全球电动汽车电池销售额的 15.8%。得益于其垂直整合的供应链,这家电动汽车巨头在过去一个季度实现了 104 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
固态电池使用固体电解质而非液体电解质,理论上比现有的电池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能量密度。然而,这些电池在电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仍存在界面不稳定等设计问题。

汽车产业前线观察
二十年汽车产业研究,近十年产业投资!重点关注汽车产业链投资等领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