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播种后如何养菌?牢记“四大要点”少走弯路

健康   2024-11-18 11:46   北京  

关注食用菌产业分会携手发展中国菌业!



羊肚菌播种之后,就进入养菌期了。养菌期菌丝究竟呈现何种状态?养菌的质量又如何与后期的出菇产量紧密相连?

一、播种初期(0-3天)

播种后,菌丝迅速着床并萌动,几小时内即开始活动,24小时可见新菌丝生长,长约5毫米。此时菌丝纤细,需耐心等待其发育。若两天至三天内菌种未萌发或菌丝未蔓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改进。

播种3天后的菌丝

二、菌丝网络编织期(5-7天)

播种后5至7天,菌丝网络逐渐形成,土层上菌丝更加密集。此时菌丝网络营养物质较少,需通过摆放营养袋补充营养。发育良好的菌丝网络是后期出菇营养储备的基础。

播种5-7天后的菌丝


三、菌丝成熟与营养补给(7-10天后)

播种7至10天后,畦面布满白色、灰白色菌丝体,手拍打土面会起雾,标志菌丝体成熟,可摆放营养袋补充营养。此时,环境温度应控制在最高20℃。

养菌10天


地温维持在10-16℃,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发育。

养菌10天后


综上所述,羊肚菌养菌过程需细致入微的管理和耐心的等待。通过合理的温度调控和营养补给,可培育出健壮的菌丝网络,为后期的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播种以后,土面容易滋生各种杂菌,应每3~5d揭开薄膜观察畦面,发现有异常生长的杂色菌丝体,可用石灰覆盖,通风1~2h,使土面变干,霉菌不再大量生长。

养菌期间要勤查看,一旦发生污染,先进行小面积处理,尽量控制污染扩大,能铲走的尽量铲走,不能铲走的对其进行控制。

羊肚菌养菌期间的四大管理建议


1.

补足外援营养


补充外援营养是羊肚菌能否出菇的关键。外源营养袋能通过菌丝网络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土壤中的菌丝网络中。

在播种后7-15天之间(畦面上可见白色的“菌霜”出现)是补充外源营养袋的最佳时间,一般一亩地(实际栽培面积)放置营养袋2000-2600袋左右,换算到袋子与袋子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45cm。每袋干料500-600g。配料中麦粒不少于40%,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55%-60%。

营养袋需要经过彻底灭菌。摆放时,使用钉板或壁纸刀在营养袋一面扎孔或划口,然后将此面紧贴土壤,用力压实,确保菌丝实现营养有效运送。

2.

低温控制养菌


羊肚菌属中低温食用菌,控制发菌温度低于16℃能相对延长养菌阶段的能量转移时间,低温控制更容易使得外援营养被有效吸收。虽然低温条件下存在生长速度下降、羊肚菌容易老化、活力降低的问题,但与储备的营养和形成的有效菌丝累积收益相比,低温养菌更能获取高产。

冷棚设施需要注意保温,用棉被覆盖棚室或畦面的方式,避免温度低于0°C,造成菌丝受冻。

3.

保持土壤湿度


养菌阶段,土壤的适宜相对湿度为35-40%。简单判断标准为:土壤颜色深暗,手捏成团,抛之即散,手上留有湿水印,为适合的含水量。

应注意,土壤含水量过大过小都会对菌丝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土壤含水量过大,透气性差影响菌丝生长;土壤含水量过小,菌丝失水也难以生长。因此,可通过微喷或微喷带喷水调节到适宜的含水量,但要避免在养菌阶段浇大水,以避免刺激提早形成原基造成营养浪费而减产。

4.

保持良好通风及充足氧气


羊肚菌菌丝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因此,畦面遮盖薄膜后,可每3-5天揭开1次,通气10-20分钟,适当通风并降低土面的湿度。小拱棚薄膜四周没有严密压实的或薄膜上打孔的,通气状态良好,可不用再进行通风。



(来源:群蘑汇、北京农技推广)



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等,所有转载都已注明来源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重要链接


01

2024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最新日程发布!

02

须知|2024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酒店预定和接送站服务信息

03

【基地参观】标准先行,品质卓越——华益菇业北方羊肚菌标准化生产倡导者

04

专家齐聚!2024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发言内容要点剧透




— End —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

微信号 : china-efic

官网:http://www.cefic.org.cn/

食用菌产业分会
食用菌产业分会是由全国食用菌行业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负责人、相关企业家、科教工作者以及广大菇农等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在主管部门国家农业部和中国乡镇企业协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