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回顾|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与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

教育   2024-11-25 20:52   广东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与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24年年会于11月23-24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顺利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哲学坐标中的古今之变与中西之辨”,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主办,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中山大学“一带一路” 研究院承办。本届年会共设四场主题报告会、两场专题讨论会以及八个分会场研讨会,涉及的议题非常广泛,包括“东西方政治现实主义”“全球文明对话与汉语哲学使命”“中国哲学与跨文化对话”等学界前沿与热门话题。来自海内外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的两百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大会盛况

  11月23日上午8时30分,年会开幕式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C203举行,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系主任、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陈建洪教授担任主持人。

  陈建洪教授代表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来到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同时回顾了哲学系(珠海)建系以来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指出与会人数尤其是青年学者与会人数表明了我国外国哲学研究事业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中山大学人文学部主任陈少明教授代表承办方致辞,他表示自己虽然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但恰如本次年会主题中蕴含的中西哲学之比较的维度,我们应该在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相互汲取、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得出破解古今之变与中西之辨难题的方法,他也预祝本次年会圆满成功。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长尚杰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代中西方哲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交流与对话空间,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一空间并在此基础上推进中国哲学事业的发展,应对新时代的变化。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张志伟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古今之“变”与中西之“辨”是横亘在中国人面前很长时间的议题,而在哲学视域中对此做出符合现实与潮流的阐释与创新,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者的使命。

  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与会嘉宾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外合影留念。

开幕式嘉宾致辞

  合影结束后,开始了年会的第一场主题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寅卯研究员主持。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冯俊教授做了题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钥匙》的报告,他回顾了历史上发生的四次古今中西之争,指出其实质便是关于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就是破解新时代“古今中西之争”问题的钥匙。

  山西大学江怡教授做了题为《以古今之变观中西之辨:重读胡适》的报告,他借由分析作为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旗手之一的胡适关于古今之变的观点,试图扫清历史的尘埃,还原百年前中国学者对古今中西问题争端的真相。江怡教授指出中西之辨的隐含前提是古今之变,而中西之辨是由于时代变迁才更得彰显,因此认清古今之变的性质和特点,是理解中西之辨的前提。

  中山大学钱捷教授做了题为《论身处古今中西“十字路口”上的中国人如何形而上学沉思》的报告,他在皮亚杰所揭示的包括因果性概念在内的思维结构的发生学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超绝的”形而上学体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处于人类文化发展的“正题”,而现代西方文化则处于这一发展的“反题”,而这种历史现实赋予了当代中国哲学工作者由“正题”扬弃“反题”最终走向“合题”的时代使命。

第一场主题报告

  第二场主题报告在中山大学钱捷教授的主持下开始。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做了《特朗普2.0时代前重温罗蒂-哈贝马斯之争》的报告,他以罗蒂与哈贝马斯之间的长期论争为引子,探讨了当代西方左派对于全球保守主义的卷土重来应负的责任,指出罗蒂的自然主义理论与“America First”表面上的一致性之下暗含的本质性差异,认为普遍主义与情境主义之间的结合或许是应对当代政治与文化保守主义洪流的一大利器。

  北京大学韩林合教授做了《梵、道与至一》的报告,他指出印度哲学《奥义书》中的“梵”与庄子哲学中的“道”之间的存在着多重共通之处。然而它们皆涵摄着一种内在矛盾,即它们作为世界之本原如何化生出万物。韩林合教授认为无区分的“至一”是通过作为整体的人的躁动之心借由概念分析而区分出万物,而至一才是世界本原。

  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做了题为《“不至而控”:〈庄子〉蜩鸠寓言的现象学阐释》的报告,他认为“小大之辩”是《逍遥游》的核心主题,而蜩鸠寓言是理解小大之辩的关键,通过借助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他给出了不同于历代注家的新颖阐释,认为蜩鸠绕树飞行,自由自在,因而是生而逍遥的。

第二场主题报告


23日晚,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与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召开理事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本届理事会新增理事成员20人,江怡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韩震、欧阳谦、孙周兴、黄裕生、韩林合、方向红、马寅卯当选为副理事长,陈德中当选为秘书长。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新成立政治哲学专业委员会以及心灵与机器专业委员会。


  11月24日下午2时,在各分会场的讨论结束之后,本届年会第三场主题报告在中山大学张伟教授的主持下开始。

  北京大学的韩水法教授做了题为《康德哲学方法再论》的报告,他指出康德哲学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而内在一致性的标准就体现在康德哲学的核心,即先天综合判断上。这一核心也衍生出了康德哲学内在一致性的另一个标准,即对象的规定及与科学认识对象的关系。韩水法教授展示了康德的哲学方法在不同文本中是如何围绕先天综合判断这同一标准展开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齐研究员做了题为《多元普遍主义哲学图景之下,真理何谓?》的报告。她指出,在任何普遍主义都只能是一种有限度的普遍主义背景下,多元普遍主义才能成为真正有效的普遍主义。真理在多元普遍主义的图景下也不再会是一种绝对的真理,如何避免真理在普遍主义的图景下成为一种相对主义式的真理将成为一个问题。王齐研究员通过借助克尔凯郭尔以及福柯对尼采真理思想的研究,论证了在多元普遍主义图景下一种处于运动中、过程中的真理的可能性。

第三场主题报告

  本届年会第四场主题报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詹文杰研究员的主持下开始。

  中国人民大学的欧阳谦教授做了题为《档案与话语——作为一种历史批判的新哲学》的报告。他指出,福柯对历史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康德的知识论批判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批判进行对生命真相的探寻。欧阳谦教授通过对福柯著作中“档案”和“话语”这两个术语的辨析向我们展示,福柯的哲学就是通过在档案中寻找证据说明生命的真相是被话语所包裹的。福柯这种独特的历史研究作为一种历史批判哲学,为我们开启了一种研究历史和哲学的新视角和新方式。

  中山大学的方向红教授做了题为《现象学坐标中的前苏格拉底哲学与<周易>哲学——从阿那克西曼德和巴门尼德的箴言出发》的报告。他指出,海德格尔通过对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和巴门尼德残篇第三的重新解读完成了从存在与思想到同一与差异共属一体的现象学转向。而通过将《周易》也置于现象学坐标系中,方向红教授提出,《周易》同样怀揣着对存在与思想及其之间关系的思考。

第四场主题报告

  11月24日下午4时20分,年会闭幕式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C103举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秘书长陈德中研究员担任主持人。大会宣布,2025年年会将由山东大学承办。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学会副理事长韩水法教授向本届年会承办方的精心策划和热情接待表达了衷心感谢。他回顾了本次年会的进程,并提出外国哲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分支应当尊重时代、与时俱进,鼓励各位学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对前沿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上。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长江怡教授总结并提出本届年会所展现出的“四化”,即年轻化、国际化、专业化和前沿化,高度赞扬与会学者既关注学术前沿也关注社会前沿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视野。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理事长马寅卯研究员认为本届年会办得非常出色。他称赞各位与会学者透过不同视角,围绕“哲学坐标中的古今之变与中西之辨”这一主题展开了一场场既宏大又聚焦的报告和讨论,充分彰显了本届年会的纯粹性和学术性。

闭幕式嘉宾致辞


  本届年会承办方代表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陈建洪教授回顾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分别于2016年和2024年两次承办年会的经历,感慨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在这八年间的发展和进步,并感谢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与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对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的见证和支持。他表示,本届年会的顺利举办,离不开本届年会所有与会学者的积极参与以及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各位老师、同学的共同配合和辛勤付出。最后,陈建洪教授代表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向各位与会学者以及会务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下届年会承办方代表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傅永军教授对本届年会的议程安排、热情接待以及会议氛围大加赞扬。他感谢学会对山东大学的信任,并表示将认真策划和筹备下届年会的各项事宜,期待并欢迎学界各位同仁踊跃参加。

  在与会学者热烈的掌声中,本届年会圆满落幕。


与会嘉宾合影


来源|哲珠新媒体

文稿|刘畅 李晴川

图片|王为民 王志远 赵子睿 姚元琦 李忆南 黄洪飞 陈浩东

编辑|陈浩东

初审|韩 珩

审核|卢 毅

审核发布|屈琼斐

中山大学哲学珠海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