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注重文史哲,
老师点燃数学兴趣
从小广泛阅读,
让他做学问更能全面思考
早期受父亲的训练,我养成了对中国历史、文学,特别是诗歌的兴趣,一生受惠。他甚至影响了我在数学方面的工作。我不是说具体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如何去看问题。 从他那里,我学懂了必须了解问题的历史背景,总结过去,足以为未来提供线索。
母亲在逆境中坚持,
少年被迫长大
天天讲成功学,
孩子当然不觉得读书有价值
三年完成本科学业,受老师推荐到伯克利深造; 在伯克利完全投入学习,除了注册的三门课,还旁听六门课、时间合适的讲座都去; 同学啃不动的教材,丘成桐坚持做了大量计算,相信“有朝一日会十分有用”; 圣诞假期图书馆只剩他一人,做出成果后在大学第一学期发表论文; 反越战示威时,很多人忙着罢课罢工,他坚持上课到老师只对他一人讲课; 外籍老师邀请他去观光、吸大麻,他都拒绝,不随大流放纵自己。
他年少时受父亲鼓励,广泛阅读,打下人文学科基础,母亲也在逆境时全力支持; 好老师在数学上指导,在生活、工作上关照; 每次面对选择,他都重志向而轻利益,相信物质欲望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一些中国学生读研究生时,都没有花功夫做学问,挣钱乃是念书的主要目的。要知道,真正的研究,并不是把老师给的习题解出来便算完成,而是至少在你研究的具体项目中超越老师。 鼓励独立思考,并给予适当的空间,中国学生便可以更具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