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库] 张曼菱:恢复大众人性,解开心灵“缠足”

文摘   2024-11-29 07:03   澳大利亚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家简历


张曼菱,云南昆明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进入天津作协,1998年后致力于“国立西南联大”历史资源的抢救、整理与传播。主要文学作品有《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中国布衣》《北大回忆》《西南联大行思录》等,影视产品有《西南联大启示录》《西南联大访谈数据库》。


原题

解开心灵的“缠足”




作者:张曼菱



趁着春回大地,重游江南,我去了绩溪。疫情过后,穿行在青堂瓦舍的深巷,有种“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幽宁。

进胡适家小院,月季开于墙头。院内有雕像,但还是一种居家气息,没有变成展览馆。胡适的书房不大,一桌一椅,对着格窗,一派深宅大院的幽暗。祥和的潜质在这里孕育。

五四运动有很多激烈的口号与主张,经历时间与实践的浪淘沙后,大概有不少是“夹生饭”,要反思和补课。而唯有“白话文运动”,浩浩荡荡,席卷百年中华,最终,使文言文和古体诗一起成为历史、审美与艺术的专用范畴。但凡有现实价值的文言文,无论儒道释,今天都被白话文重新解读。或者说,白话文也成了古籍行走的“脚”,并没有排斥和消灭古文,反而帮它走入现代,行得更远。

“此间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感觉到词不够用,一时无法表达,这就是古文太费斟酌的问题。白话文运动与当年的女子“放足”潮流,是一样的意味。文学与文化也如同后来的少女一样,天足矫健,任意行走起来。于是出现了生动活泼的诗歌、散文、小说、话剧的佳作,造就一批具有五四精神的作家。


“意态由来画不得”,白话文却可以画得。废名曾对学生讲鲁迅:

他写《秋夜》时是很寂寞的。《秋夜》是一篇散文,他写散文是很随便的……他说他的院子里有两株树,再要说这两株树是什么树,一株是枣树,再想那一株也是枣树。如是他便写作文章了。本是心理的过程,而结果成为句子的不平庸,也便是他的人不平庸。《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第八章《文学杂志》月刊1948年1月第2集第8期

这种“不平庸”的韵味是“我手写我口”带来的。白话文的实质,是让自然的思维和口语进入文章。心口如一,这是五四时代散文魅力所在。鲁迅深谙其道,《狂人日记》就是白话文小说的杰作。故我认为,这“两株枣树”的写法,既是随意的,又是有意为之。

还记得初进大一,跑进北大图书馆的库本室,怀揣一个馒头,扑向那一卷已经成为“海内孤本”的《胡适文存》。初极失望,盛名之下,毫不精彩。但漫步似地进入,一篇又一篇,竟如饮水自知,而不能止。读了一天,不觉疲劳,反而神思清明,仿佛胡适先生就在眼前,亲切平和。于是始悟出“白话文”之“白”,有点像莲蓬的清香而无香,淡白却鲜和。我是奉父命去读《胡适文存》的,在那个时间点上,对我有洗礼的意味。在大学那个风生水起的舞台,有这点底蕴,让我“没有说那些自己不懂的话”,这很重要。

胡适故居的厅堂里有兰花雕板,据介绍,胡适家有十几块兰花雕板,这有点像是家族的图腾。我明白了:“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这白话诗,原来是一首深度思家的诗。“山中”就是绩溪老家,而非台湾的山中。

不由地想起季羡林在《留德十年》里写的海棠花来:

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看花苦为译秦名”,我也就不译了。因而也就不分什么花什么花,只是眼花缭乱而已。

这种对异域风景的麻木,原因是“隔”,是思乡成痴。

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地,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

原来在季羡林家乡的院子里面,就植有两株海棠花,每年盛开。

它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

而当在哥廷根的森林中与友人郊游时遇见一头鹿,他写道:谁又会想到,我们竟在这异域的小城里亲身体会到“叶干闻鹿行”的境界?

分明是异国风景,却联想出中国的意象。这是一颗文化游子的孤悬之心。胡适后来久居台北,并非异邦,然而与大陆、故乡隔绝,遗憾在他生前两岸未能交流。想来,他也是满眼繁花不知其名,却独见兰花而心动之,欢呼之,诗咏之。

我曾经评季羡林的散文是“无华之才华”,季不使用那些撩人的字眼,也没有夺目的景象,他会写许多难堪与无处交代的人之常情,还真就是人生的随意文笔。季是得了胡适真传的,难怪季羡林散文雅俗共赏。“人间有味是清欢”,这话从季羡林这真情流露的大白话里出来,就格外真切,他的文章气味也是一种“清欢”,这才是老爷子内心的渴望与价值观。

“我手写我口”,是对人的思维与创造活力的开发,也是心口如一的品质准则。而早在chatGPT出现之前,在电脑的速率面前,在商业与利益的推动下,我们就被异化了。所谓“码字”,我很恨这种说法,文字变成了板块,用各种解构蒙混读者。书写,本身就是一种诚意,出来的一行行不是文字长城,而是灵魂的河流。现在,有的教师是离了PPT就不能讲课了。而在西南联大时期,由于停电,由于轰炸等战争因素,教师们经常是靠记忆和口述讲课的。心、口、手的融汇贯通,使得知识与理解、与能力、判断力等同时被传递给学生了。任继愈先生对我说过“诗书丧,犹有舌”,是一种信念。郑敏则说,老师们自己就是一本书。

很久以前,有位家长给我看她孩子的作文,写小河的,孩子写道,曾经在这里当过知青的妈妈欢呼着赤脚冲向小河,而自己却感觉水凉石硬,折了回来。这很真实的对比,却被老师改成了“我也跟随妈妈冲向小河,一面欢呼:好美!”

我们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白话文运动”的初衷,多少有些伪美学的意味。五四的宗旨就是要恢复青年的青春,恢复大众的人性,要“活人”不要“死人”,解开文字的“缠足”,其实是要解开心灵的“缠足”。

想起很久以前的一部电视剧《渴望》主题曲——“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白话文运动,对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及至社会进步的影响,是怎么估量也难以穷尽的。


文图由作者惠赐本号分享

部分图片选自网络

公众号社会科学报社首发


做号不易 贵在激励

新三届公众号奖金池

张曼菱专列
张曼菱:北大我的“寒窗”
考入北大,并不就是天之骄子

张曼菱:被春雨洗浴的北大

张曼菱:被放逐的少年

张曼菱:平地比高山更伟大,
布衣父亲是我的启蒙之师

风云未淡定的怀念

我与张贤亮的交往

北大才子闯荡美国的悲壮之路
张曼菱:这个民族的中医
张曼菱:怀念任继愈先生,
那些“常为新”的教诲
闻一多,重构“士”的人格理想
张曼菱:赵宝煦先生的得道之乐


思享库

顾土:什么是文化断裂,

看了影视更明白

顾土:宋庆龄晚年想穿和服,

可惜买不起了

顾土:精神与感情,

百多年来变幻无常

顾土:抓特务,我们玩过的

游戏与接受的教育

王笛:我们对历史的理解

通常是违反常识的

梁衡: 官不扰民民自富

杨小凯谈哈耶克

王小波:最大的恶是

建造关押自己的思想牢笼

刀尔登:言行不一“君子国”,

孔子对伪善并无办法

没有哪个国家能逃脱掉“柏克定律”

被遗忘的常识:

经济决定贫富,政治决定生死

他们在争辩中,探索着国家的命运

袁晞:和格拉斯一起剥洋葱,

听着“人民接受器”长大的少年

马国川:崛起后的日本,

为何将世界和自己推入深渊?

徐贲:“反公知”是一种破坏性力量

徐贲:谁有资格被称为"知识分子"?

重建历史的公信力,

需要杨奎松、沈志华这样的史学家

赵林:我们仍需睁眼看世界

王小波: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吴敬琏: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历程

王波明:启蒙,歧路,重生,

一个后发国家为什么能成功?

洛克文明底线:

每个现代人都应具备的常识

中国人该把日本当做一面镜子

袁晞:阿莉娅和她的时代

刘震云:中国到底改变了什么?

77级、78级起了什么作用?

莫言:丧失了理智和良知的人最可怕

孙毅安:破心中贼,知易行难

张曼菱:考入北大并不就是天之骄子

高尚全:再搞阶级斗争,

将是 “两个大逃亡,一个大破坏”

不否定文革,那叫没良心; 

想否定改开,那叫没头脑

张维迎:体制让每个人都活在纠结中

邓晓芒:儒家最大问题是伪善

李玫瑾:没有被善待过的人,

不要指望会善待他人

许小年:自由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张鸣:学者不贱只能说实话

孙立平:哪有什么中西之分,

只有文明与野蛮之别

刘瑜:没有灵魂者,奢谈什么活着

杨念群:国人为什么总是“好为人师”?

吴思:老虎为什么不长翅膀?

极端民族主义者眼里,

“四面八方只剩下敌人”

葛剑雄:“天下为公”

何以成了“天下为我”

道德制高点上,总是站满了蠢人?

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年代

王小波:不喜欢自由和尊严,

喜欢奴役与屈辱,这就是受虐狂

王小波:有些崇高比堕落还要坏

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

降低人类智能,乃是最大的罪孽

我这一生决不会向虚无投降

一只猪的生活主题就是长肉

王小波生前唯一视频:

我所理解的尊严

 善未必是保守的,

但恶一定是激进的:

保守与激进十大区别

萧功秦:在逆境中如何

保持“精神自由”状态

许小年:后工业化创新时代,

国人思维有待改变和调整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新三界2
一代人的光阴故事、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