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搭载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列车,从重庆长寿区渝巴专用铁路缓缓发车,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一路向南,驶往广西北部湾防城港新宏光铁路专用线。
这是今年9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公布《40英尺集装箱装运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铁路安全运输试运条件》后,全国铁路在西南地区“两省一市”(四川、贵州、重庆)率先开展的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试运,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首次运输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实现了铁路运输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零的突破”,标志着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开启了“铁路运输新模式”。
推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通过铁路运输,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举措,也将进一步增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开放通道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此次试运首发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及地方企业多方紧密联动协同取得的成果。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反复组织研究货物、包装、专用集装箱、场站安全条件;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各方形成测试方案,多次到工厂、场站进行现场调研指导;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会同有关部门以及长寿区、璧山区等有关区县积极争取试运,协调各方开展准备工作;比亚迪等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前期研究,持续开展产品、包装等安全测试检测;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积极提供通道服务;重庆渝巴物流公司、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提前做好发到场站测试准备。
通过共同努力,在11月19日实现了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首次铁路运输,这将改变我国内陆地区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目前主要通过公路运输的局面,为企业产品“走出去”,提供了一条安全、便捷、经济的新物流路径。
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与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被并称为中国制造“新三样”,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逐渐成为新旧动能转换和汽车消费复苏的“顶梁柱”。之前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出海”只能通过公路运输至沿海港口,由于夜间及节假日期间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被部分限制在高速公路通行,造成物流不稳定、且成本较高。铁路运输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运输方式,具有显著的规模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优势,特别是在降低碳排放方面表现尤为突出。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铁路运输在新能源产品运输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据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由铁科院牵头,研发了40英尺锂电池专用集装箱,并配套制定了集装箱锂电池运输条件和装运方案,有效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如果采取铁海联运、铁铁联运方式,则可实现全天候、大批量运输,还有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有力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助力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跨越山海、走向世界。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出口量为491万辆,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同比增长 57.9%,出口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汽车出口已成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动能。2024年11月14日,中国新能源汽车首破年度1000万辆。
作为国家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重庆去年汽车产量达到232万辆,居全国第二位。按“渝车出海”行动计划,到2027年,重庆整车年出口量占全国整车年出口量的比重达10%;打造1—2家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出口企业和品牌,企业海外工厂布局不断完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较强的国际辐射能力,年出口金额超过1200亿元。
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李颜表示:“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紧扣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持续推进完善集疏运体系,支撑陆海并济的综合物流枢纽建设,助推内外联动的产业链供应链枢纽建设,致力于通道物流运输能力实现新突破、通道服务效率实现新提升,此次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铁路运输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先行先试,将有利于通道创新引领助力物流提质降本增效,提升通道贸易水平,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物流则是支撑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动脉”。面向未来,各方将积极总结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铁路试运经验,协同推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便捷高效运输,争取早日实现常态化铁路运输,更好地发挥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作用,更好地服务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助力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编辑: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
来源:重庆广电-第1眼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