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代表性传承人,75岁的秦礼刚,与皮影相伴40余年,在方寸舞台间度过了大半载艺术人生,用热爱让这项具有千年历史的民间文化紧跟时代的步伐。
今天新时代的我们
来看秦礼刚的故事
一腔唱尽古今事,双手挥舞百万兵。一盏灯,一方幕布,激昂的鼓乐和高亢的唱腔背景下,皮影人在幕布后上下翻飞。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梦皮影戏。
皮影戏在国际上被誉为电影电视动漫的鼻祖。世界上好多的国家都有皮影戏,但他们都承认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在我做小孩的时候,就有一个意愿,长大了一定要做一个皮影艺人。
云梦地处江汉平原,江汉平原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融绘画、雕刻、美术、音乐、说唱等于一体,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与其它地区不同,云梦皮影又被称作“一肩挑的艺术”、“二人班”。
艺人演出的道具用箱子装着,一条扁担两口箱子。当年每天下地干活一天3毛钱,我学会了皮影戏,晚上两个人演出,三个小时就有10块钱。
秦礼刚出生于1949年,从小就对皮影戏着迷。他回忆说,小时候没钱买票,自己就到茶馆后台,用小刀把木板挖个指头大的窟窿,使劲往里头瞧。1978年,秦礼刚拜著名皮影艺人陆春元为师,正式学习皮影制作和传统皮影戏表演。
男女老少角色都由一个人唱、一张嘴说,学起来很难的。一年演364天,就是大年三十吃年夜饭的一天不演,我坚持了30年。
为了吸引更多人来看皮影戏,秦礼刚创作了200多部新剧目,加入现代题材内容,还对小小的传统皮影舞台进行创新,加宽加长了表演皮影的纱幕,皮影制作也进行了体量的放大。
皮影的制作经过四次改革,第一次是用纸做,然后又用尼龙做,现在用的是聚乙烯胶片,老虎眼睛可以眨,眼珠子可以转,舌头可以伸出来咬,两只手表演10个影人。
21世纪初,随着皮影从民间走向规范化、职业化、系统化发展,秦礼刚从茶馆驻唱的演员,成为半职业化的皮影艺人。他带着云梦皮影拿遍了大奖,走上国际舞台,皮影不再是扎在土壤里“乡音”,而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
我第一次走出国门是法国,后来又去了塞浦路斯、阿联酋、韩国、俄罗斯等国。
非遗要走得远,还得有人接。随着电视、网络时代的到来,皮影慢慢淡出大众视野,叫好不叫座,青黄不接的难题摆在面前,年近八旬的秦礼刚也很难再坚持每天演出,去哪里找接班人?还是要从娃娃抓起。
这些年,他一直奔走在各个城市,给小孩子们上课,给大学生们传艺,他深信多一次演出机会,就多一些了解或是爱上皮影的人。晚上,在云梦县人民广场,秦礼刚和家人又搭起了台子,很多头发花白的老朋友们纷纷来捧场。
小时候皮影戏表演挺多的,现在挺怀念,我也希望像这样的节目,以后能继续传承下去。
每次台子一搭大家都围拢来,心情就很不一样,觉得大家很喜欢,是2000年来一直没有终止的。
在现场,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驻足观看,拍手叫好,越来越多的人从台前走到幕后,关注荧幕之后的故事和这群坚守的老人,相信这份“被看见的力量”将为非遗传承带来更多的可能和希望。
推荐阅读:
来源:全媒体记者 李铮 见习记者 柯旻熠
编辑:侯爱英
终审:蔡兴望
出品:云梦县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原创内容均受法律保护,其版权归云梦县融媒体中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进行使用、复制、修改、传播、转载等行为。侵权者,本中心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向云梦县融媒体中心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用,将予以奖励。
电话:0712—4080806
邮箱:13669182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