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齐平,刘佩瑶
“环保费改税”如何影响企业债务期限结构?
——屈满学
法律逻辑学:法学与逻辑学的互动
特约主持人:周北海,熊明辉
当代法律推理研究的三个转向
——张保生
证言可信性评价的贝叶斯网络模型
——杜文静
重思道义逻辑在法律人工智能中的角色
——许天问,熊明辉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古代论证理论研究
特约主持人:翟锦程
墨家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杨武金
一种解释中国古代论证的方法
——金立,于翔
“君子之辩”:推类及其评价标准
——谷成城
文艺理论研究
“再现”在当代美学中的发展
——张 冰
“无声”与“有声”的辩证组合
——涂年根
语言学研究
汉语多义词主导义项的历时演变与地域分布
——穆 涌
宏观语言变化对近现代新词演变的影响
——刘 曼
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
中国企业的跨文化营销传播:概念、范畴与分析框架
——姚曦,邓丰丰
网文为媒:中国核心术语“道”的涵化传播研究
——焦朦,袁军
教育学研究
个性的时代危机与教育遭遇
——高德胜,汤晨琦
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及其实现路径
——黄巨臣,焦晨东
历史学研究
朱希祖与《清史稿》
——周文玖
法律逻辑学:法学
与逻辑学的互动
主持人语:
特约主持人:
周北海(山西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熊明辉(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代法律推理研究的三个转向
当代法律推理研究的三个转向:第一个是从法律逻辑向司法制度的研究转向,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三段论演绎逻辑向现代“法律逻辑系统”的演变,二是从思维逻辑向审判制度的演变;第二个是从制度客体到推理主体的研究转向,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制度分析到过程分析的研究转变,二是从法官主体向主体系统的研究转变,三是从认知偏差到思维结构的研究转变;第三个是从实质推理到事实认定的研究转向,这打破了法律推理研究偏重法律适用、忽视事实认定的偏向,也打通了证据法学与法理学的界限。
法律推理;审判制度;推理主体;实质推理;事实认定
张保生,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证据科学研究院)、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重罪检察证据分析研究基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证据科学、司法文明研究。
证言可信性评价的
贝叶斯网络模型
证言可信性评价包含两个研究维度:一是可信性的结构;二是可信性的程度。通过辨析证言报告、证言来源及证言内容等概念,结合对可靠性、似真性和可信性等要素的理解,有助于澄清可信性的逻辑结构。证言来源的可靠性和证言内容的似真性是影响证言可信性的直接因素,其中可靠性又可细化为诚实性、叙述能力、感知能力以及记忆能力四要素。基于概率理论和贝叶斯网络,可以构建出三个评价证言可信性的模型,它们按照细粒度和准确性从小到大依次递增。这些模型不仅清晰地展现了证言可信性评价的结构,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用以量化表达可靠性和似真性的实质审查结果,进而形成证言的综合可信度。
证言;可信性;概率;贝叶斯网络
杜文静,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教授,主要从事法律人工智能、证据推理研究。
重思道义逻辑在法律
人工智能中的角色
道义逻辑旨在形式化包含“义务”“许可”等道义模态词的规范推理,理论上应契合法律人工智能的需求。但在实际应用中,道义逻辑并非法律人工智能形式化规范推理的主要工具,其典型应用也有限。这主要因为道义逻辑的发展不足以满足自动法律推理的要求,且擅长的内涵式模态刻画与法律实践中的规范推理类型不匹配。就法律人工智能应用而言,道义逻辑应聚焦于内涵式法律规范推理场景。在该方向下,多智能体系统中的法律推理有望成为道义逻辑与法律人工智能相结合的突破点。
道义逻辑;法律人工智能;自动法律推理;多智能体系统中的法律推理
许天问,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助理研究员,浙江大学数字法治实验室成员,主要从事法律人工智能逻辑研究;
熊明辉,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数字法治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法律逻辑学、数字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