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维抢修队伍的人,总是被他们黝黑的皮肤、粗糙的手掌所“蒙骗”,殊不知,他们也有心灵手巧的一面。现任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兰州维抢修中心副主任邢占元就是一位“心灵手巧”的代表,工作多年来,他立足管道维抢修业务,紧盯我国油气管输行业发展前沿,潜心探索技术创新,大力推动国产化研究应用,带领团队摆脱“卡脖子”困境,用中国“芯”将国家能源安全紧紧地攥在了手里,真正为全国人民的万家灯火“争口气”。大型燃气轮机作为现代工业的“皇冠”,代表了一个国家的重工业水平。我国因工业起步晚等原因,尚未完全掌握相应技术,西气东输管道普遍使用进口压缩机。而如今我国就面临着对压缩机在内的工控板卡停产和限售影响设备运行的“卡脖子”难题。一旦因此影响压缩机的维修维护,严重时甚至将影响全国的天然气供应。为解决这一现实困境,邢占元与团队潜心投入科技创新研究,以敏锐的技术洞察力,将新技术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积极收集传统方法存在的制约因素,大胆提出新型模式并开展试验研究,突破常规思维,提出新的处理架构。没有欲与天公试比高、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言壮语,只有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地苦心钻研。晨曦微露,邢占元在研究电子元件逻辑控制原理;夕阳低垂,他还在对加锁芯片的代码进行破解;华灯初上,他仍在埋头开展驱动板电路设计;跑现场,测参数,找资料,作分析……,经过了200多个日夜的高强度调研学习,在比对了500多个元器件性能参数,优化了6种控制原理的基础上,邢占元用国内市场可以采购的电子元器件,以同功能替代的方式,成功再造了罗罗(RR)压缩机AIR反吹扫脉冲控制系统。并同时开展多种板卡维修,特别是原样维修的GE压缩机IS200系列板卡,在联系国内代理机构送至美国GE压缩机维检修中心检测后,检测报告显示维修板卡性能参数与原厂家生产一致,使进口设备核心控制部件真正意义上有了中国“芯”。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多年来,邢占元带领同事们立足自主维修现场的创新改造不计其数,其中,有一个难啃的“硬骨头”,令邢占元终生难忘。那是一条历时9个月、经历了19次失败之后的成功路。类似罗斯蒙特液位计的核心控制主板,是一种纯进口控制板卡,在站场随处可见。但近年来却故障频繁,每维修一台的费用就高达数万元,而且还被国外施行技术封锁。为此,邢占元带领5人主动请缨,向主板复制发起挑战。然而事情并没有他们预想的那么容易……经过说明书翻译、数据采集、推演论证,104天后,满怀期待的第一套主板终于复制完成,可是“测试失败”的结果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如果一次就能复制成功,那老外还有啥封锁技术的”邢占元斩钉截铁地鼓励大家。可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7次测试连续失败,让大家的心彻底凉透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邢占元用干了几十根笔芯,上千页稿纸对数据精准计算、对原理反复推演后,复制终于成功。那天,团队的五个人激动地抱成一团,嘶吼庆祝。19次国家级奖励,195次省级质量管理奖励,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厅局级科技奖励30项,国家发明专利13项,世界过程控制奖银奖。202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推荐中央人民政府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唯一候选人。9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召开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现场传来喜讯,邢占元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邢占元长期以来的辛苦付出。记得几年前的一天,一年多没回家的他,看到小区里4岁的儿子大声喊着:“爸爸,爸爸从手机里回家了!”儿子天真的话语让邢占元心头一震。“我这几年对家中确实忽视太多,心存内疚。但也无悔,我知道我在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邢占元说。所谓扎根,所谓奉献,无非就是兢兢业业完成本职,而其中所付出的艰辛与不易,正是无数个默默奉献的管网人的真实写照。(记者 杨晶晶 张小芳)编辑 | 苏剑博
校对 | 闫雪瑞
审核 | 刘 静
投稿邮箱 | gsgrbwxgz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