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起涉及锗窗口的案例在出口管制与商品归类之间产生了一些争议。该案中,企业向海关申报的商品编号为9001909090,申报商品名称为单晶硅窗口。
然而,经过海关查验和送检,实际出口的商品被确认是锗窗口(锗含量分别为99.87%、99.9%、99.62%、99.92%、99.95%),并被归入了81099900(锆及其制品),对于锗制品应该8112991000,海关还指出,这种锗相关的物项属于出口管制的范畴,需要企业出具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最终该企业被处罚人民币5.3万元。
本文从该案例出发,探讨商品归类与出口管制之间的关系。
企业与海关在本案例中的问题
在本案例中,企业和海关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企业的问题
海关的问题
归类规则的混淆:虽然锗窗口归入品目90.01(光学元件)是符合商品归类规则的,但海关在归类过程中存在归类规则与管制规定的混淆,将其归入了81章的锗制品,只有在8位税则号列确定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商品编号,而不能直接确定商品编号。 管制物项的理解偏差:公告中虽然列出了参考商品编号,明确说明了满足以下特性的物项需要进行管制,这意味着是否在参考商品编号列表中并不是判断是否受管制的唯一依据,只要符合特性,就需要进行出口管制管理。 海关认为该商品属于出口管制物项的判断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区分归类与管制的逻辑。
商品归类与出口管制的区别
商品归类和出口管制是两个在进出口贸易中密不可分但又各具独立性的概念。
首先,商品归类是基于《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以及归类规则与相关规定,按照商品的物理特性、用途及其构成进行的规范性归类,决定了商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关税税率和贸易监管要求。
而出口管制则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对特定的商品实施许可管理或禁止出口的政策性手段,通常通过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公告来具体执行。
在这个案例中,企业申报的商品税号为9001909090(光学元件),从申报的单晶硅窗口来看,该税号是符合归类原则的,企业将锗窗口改成单晶硅窗口,本质上不在于归类,而是管制物项的逃避。
海关经过检测后认定实际商品为锗窗口属于出口管制的锗相关物项,这是因为检测结果显示商品的成分是锗,符合相关特性描述,至于其用途为光学元件归如品目90.01项下,与管制的特性没有必然的联系。
出口管制与商品编号之间的关联与误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出口管制对某些物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且提供了参考商品编号,在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23号中,列出了多种镓和锗相关物项的管制清单,并提供了多个参考的商品编号,其中并未明确9001项下的商品编号。
但并非归入90章的光学元件就不算管制物项,而是需要结合具体的商品特性来判断。这体现了商品归类与出口管制之间的差异性。简单地说,商品的归类是对物理属性、用途等方面的规范性描述,而出口管制则更多关注国家安全和战略需求,甚至可以与参考商品编号无关。
企业在申报中的常见误区
本案例还反映出企业在申报商品时的一些典型问题。企业在申报过程中,可能误以为只要税号对应的监管条件为空,就无需办证。然而,对于涉及敏感材料或战略物资的商品,企业还需要特别关注该商品是否受出口管制。
例如,锗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具有重要的半导体和光学应用,因而被纳入出口管制范围。即便企业正确地归类了商品,也必须根据相关公告审查该商品是否需要出口许可证。
归类与管制需区别对待
对于企业而言,出口管制和商品归类是需要区别对待的两个步骤。归类是确定税则号、税率及其他贸易统计的基础,而管制则是确保物项符合国家安全政策要求。企业在进出口操作时,不能仅仅依赖于商品编号对应的监管条件,还应参考相关的管制法规,确保在符合归类要求的同时也符合出口政策的要求。
总结来说,商品归类是对商品的“身份”进行规范,而出口管制则是对特定“身份”的商品进行政策管理。这两个方面的规范对企业而言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
本案例警醒我们,企业在从事国际贸易活动时,既要了解商品归类的规则和规定,又要掌握出口管制的政策要求,二者不可偏废,才能有效避免因误报或未报出口许可证而导致的处罚。
提醒企业:重视出口管制法规
对于出口管制方面的风险,企业需要充分理解相关法规,而不是自作主张地修改商品品名或税号来规避管制要求。只有在了解法规和合规操作的基础上,企业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确保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