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叶嘉莹先生,一生只做一件事

文摘   2024-11-25 18:00   黑龙江  

11月24日晚,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去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出生于诗书之家,一生挚爱古诗词,虽命途多舛,流离一世,却始终心系祖国

1979年,她开始了每年利用假期越洋奔波回南开大学讲学的忙碌生涯,治学育人的初心始终不改。

1956年,叶嘉莹给小朋友上课

2018年6月、2019年5月,她先后两次向南开大学捐款,累计捐赠3568万元用于支持传统文化传播与教育,获颁央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她说自己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中国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
谨以此文,深切怀念叶嘉莹。 
一直在追求道的路上

叶嘉莹,号迦陵


2008 获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

2013 获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2016 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她是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

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

1924年农历六月初一,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她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父亲教她英文,姨母教《论语》,伯父则教她读诵唐诗宋词。
叶嘉莹的童年是伴着诵读诗词之声度过的。
儿时的她并不懂诗歌的含义,只觉得像唱歌一样。她不会想到,小时候以乐趣背诵的诗词,却是她一生的归宿。

初中毕业前的叶嘉莹


叶嘉莹说,她用一生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美好、高洁的世界,但她却看到现在很多人,徘徊在门口,进不去。

“我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让大家能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所要做的事情。”

2018年6月初,叶嘉莹捐赠1857万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人们不解是什么支撑她捐出全部身家,在如此高龄回归清贫,她用《论语》中的一句话回应:“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

叶嘉莹说,《论语》是她小时候开蒙读的第一本书,她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论语》中的: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她说:“读到这句话真像一道闪电轰雷。那时候我就在想,‘道’是什么东西?”

三岁叶嘉莹(中间)

儿时听到的一句话,对叶嘉莹的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细观她的一生,不论是在海内外传播中国古典诗词,还是勤奋苦学西方典籍赋予古老的诗词全新的生命;不论是在国家困难时期不收分文申请回国自费教书,还是在耄耋之年慷慨解囊,捐赠全部身家为古诗词发展培育桃李,她始终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走在一条求“道”的路上。

宣布捐赠全部财产之后,叶嘉莹此后一应生活费用都由学校照顾。
有人心疼叶嘉莹认为她晚年孤苦,

她说自己有诗词为伴,并不需要人陪

她的生活简单清苦,对于吃什么,从来都是怎么省事怎么来,“填饱肚子就行了”。其他时间都留给诗词和学生。

已经无法计数她一生中教了多少学生,又有多少人因为她的一堂课,发现了传统诗词的美妙。

但她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大的成就。


我这个人什么都不会,除了喜爱诗词之外就别无所长了。


很多人说我是无可救药的苦行僧+传道士……无可救药的愚昧老夫子……我这么老了,最近还一口气写了三篇文章。


我不是一个对现实利益很关心的人……我内心有理想、持守,我觉得这样我就活得内心平安,也很快乐。

2018年6月24日,叶嘉莹在迦陵学舍

我一直在教书,这是情不自已

1941年,叶嘉莹考上辅仁大学国文系,并在毕业后开始了半世飘零,辗转中国台湾、美国、加拿大教授古典诗词。

融汇了中西方文化理论,她用自己独特的讲课方法,在异国他乡让无数人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

在《朗读者》节目中,她谈道:


我真是太喜欢中国的诗了,我讲诗的时候,把我的感情都投入了进去。纵然我讲英文的时候,不太流利,或者文法不是很完整,但是我可以把杜甫李白的感情,用我那 Poor English 传达出来,结果班上的同学非常喜欢。

叶嘉莹在温哥华为幼儿讲古诗

即便在国外取得巨大成功,但叶嘉莹没有一刻不在想念故乡。


我常常梦见我的老家北京,我进去以后院子还在那里,所有门窗都是关闭的,我也梦见我的同学到我老师那里,就是后海附近的位置,芦苇长得遮天蔽月,就是怎么也走不出去,我梦见我在课堂上听我老师讲课,我也梦见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课……
1974年,中国和加拿大建交不久,叶嘉莹迫不及待回国探亲,写下一首长达1800多字的长诗《祖国行》,是古今歌行体第一长诗。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

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银翼穿云认旧京,遥看灯火动乡情。

长街多少经游地,此日重回白发生。

                                            ——节选


把一切建立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我的终极追求。我要从“小我”的家中走出来,回国教书,把余热都交给国家,交付给诗词。


1979年,叶嘉莹开始了每年利用假期越洋奔波回南开大学讲学的忙碌生涯。


凡她开讲,教室内必定人头攒动。椅子排的满满当当,以至于她走上讲台都困难。


后来学校提出“持听课证入场”,结果在一个女学生的带领下,很多学生用萝卜刻章,自制听课证。一时间,就连“假冒听课证”都一证难求。


“可能我天生就是当老师的”,叶嘉莹数次重复这句话,语调中都是欢欣,仿佛除了这句话,无以解释人们对她的热爱。
叶嘉莹在湖南湘潭大学讲学
2014年秋天,叶嘉莹年届90,南开专门募款为她修建了迦陵学舍,为定居后的她提供教学、科研及生活便利,叶嘉莹候鸟般的讲学生涯才告结束。
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

除了赴高校任教,叶嘉莹还很注重国内少年儿童的古典诗词教育。


叶嘉莹说,中国的古典诗词里,蕴含着古人所有的情感、襟怀甚至生命,古诗词教育应该从小开始。


诗词,是国魂,可现在的青少年一般都不喜欢去读,因为古文难懂,又有诸多典故、历史背景,其中的好处他们看不出来。

所以我要讲,希望能够将诗词的好处传达给他们,只要有人愿意听,只要我的能力还可以讲,我都愿意一直讲下去。
为了把自己对于诗词中之生命的体会,告诉下一代的年轻人,近两年来,叶嘉莹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古诗词的教育和传播上。

2015年,叶嘉莹接受邀请,在浩瀚的中国诗词中,精挑细选了218首,出版了《给孩子的古诗词》一书。又不辞辛苦亲自录制了这些诗词的吟诵和讲解。

《给孩子的古诗词》

叶嘉莹捧读《给孩子的古诗词》


诗不是抽象的东西。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诗是感情的活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小孩子学诗,就是让他们对天地草木鸟兽、对人生的聚散离合都有关怀的爱心。


叶嘉莹在《给孩子的古诗词》中说:

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志意而写的 ;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

当我们读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时,我们也能想象到自己金榜题名时的喜悦。

当漂泊的人们望着圆月,马上就能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意味,也更能体会到,在战乱时的月圆之夜“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悲凉。 

当我们读过苏轼在贬谪中写的“人皆相传为已死,臣亦自厌其余生”,就会明白,原来所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都是极度痛苦之后的玉汝于成。 

叶嘉莹的一生,经历了战火、牢狱、异乡漂泊和至亲离去的痛苦,是这些在历史上有着同样遭遇的生命和他们留下的痕迹,给了她最大的慰藉。在和他们的千年对唱中,她从个体的遭遇中解脱,完成自己生命的升华。

2022年,叶嘉莹99岁之际,又在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了《叶嘉莹读诵纳兰词全集》全书由叶嘉莹倾情读诵、作序、审定,令人敬佩。


《叶嘉莹读诵纳兰词全集》(叶嘉莹印签版)
叶嘉莹 刘子菲 著

一生只做一件事,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

对于如今“茫然而目迷乎五色,耳迷乎五音”的年轻人,她想把古代诗人、词人的品格、修养、理想、志意、持守讲给他们听,让他们在杂乱的尘世之中认清宝贵的人生方式和生活的理想”,因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或许再多的敬佩之词也是苍白无力,她不用说话,只是站在那里,就是诗词最好的诠释。







探寻叶嘉莹的诗词世界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先生离我们而去,但她在古典诗词领域留下的光辉永远不会消逝。叶嘉莹先生的一生,是与古典诗词紧紧相连的一生。她历经风雨,却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对诗词的热爱与传承,将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与智慧传播到世界各地。


她的离去,让我们深感悲痛,但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她的贡献是多么的不可磨灭。从东方到西方,从校园到民间,无数人因她而领略到古典诗词的深邃意境和无限魅力。她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播火者,点燃了人们心中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火。


让我们以阅读叶嘉莹先生相关的书籍为起点,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典诗词文化,让这一古老而璀璨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这也是对叶嘉莹先生最好的纪念。


01.

《叶嘉莹谈词》


识别二维码

查看馆藏信息

简介:《叶嘉莹谈词》是叶嘉莹先生数十载词学研究心得与理论论述的精华结集。叶嘉莹先生用含隽雅致、通透明朗的语言,讲述以其博学、锐感、深思所体会到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华妙义,她告诉读者:小词虽小,但它不是枯燥无味的,它有生命,有感情,而且每一个词语都有非常微妙的作用。


02.

《叶嘉莹说诗讲稿》


识别二维码

查看馆藏信息

简介: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先生幼年即学习古典诗词,后又在加拿大讲学多年,对中国古典诗词及中西方文艺理论涉猎颇深。此书即是叶嘉莹先生融会古今中外文艺理论之精华,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全新解读,新颖而不偏颇,深刻而不深奥。叶嘉莹先生以其互动亲切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将中国古典诗歌阐释得清晰透彻,将文艺理论讲解得平易有味。


03.

《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


识别二维码

查看馆藏信息

简介:叶嘉莹先生在古典诗词方面造诣极深,不但精于鉴赏,也擅长创作。本书收录了叶嘉莹先生创作的诗、词、曲作品,分为初集、二集,作品以年代为序,既显示了作者的识见与才情,也记录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另有附录三种:应酬文字、原稿序跋、作者年表。全书于2007年在中华书局初版(繁体竖排),2019年出增订版(繁体竖排)。本次出版改为简体横排,内容经叶嘉莹先生本人审订,在增订版的基础上又作了修改和完善,更新了年表,是目前较为全面和准确的叶嘉莹先生古典诗词作品集。


04.

《迦陵詩詞稿》


识别二维码

查看馆藏信息

简介:叶嘉莹先生在古典诗词方面造诣极深,不但精于鉴赏,也擅长创作。本书收录了叶嘉莹先生创作的诗、词、曲作品,分为初集、二集,作品以年代为序,既显示了作者的识见与才情,也记录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另有附录三种:应酬文字、原稿序跋、作者年表。全书于2007年在中华书局初版(繁体竖排),2019年出增订版(繁体竖排)。本次出版改为简体横排,内容经叶嘉莹先生本人审订,在增订版的基础上又作了修改和完善,更新了年表,是目前较为全面和准确的叶嘉莹先生古典诗词作品集。


05.

《给孩子的古诗词》


识别二维码

查看馆藏信息

简介:《给孩子的古诗词·诵读版》在《给孩子的古诗词》的基础上,增添三部分内容:1.叶嘉莹为218首古诗词做的吟诵录音,将以二维码形式,附在书中。2.叶嘉莹为218首古诗词所作的讲解,包括对作者生平的介绍、诗词内容含义的解读及具体字音的解释。3. 老树为“诵读版”所绘插画三十幅。“诵读版”将重新进行装帧设计,较之《给孩子的古诗词》,在开本、版式、封面、印刷上都将变得更加接近孩子阅读的趣味和习惯。


06.

《迦陵谈诗》


识别二维码

查看馆藏信息

简介:本书共收录十二篇文章,是叶嘉莹先生钻研中国古典诗歌多年的成果结集。这些文章既有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宏观梳理,又有对具体诗人诗歌的内部研读,按照论述对象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跨度从汉末的《古诗十九首》到近代的《人间词话》。本书将感性的评赏与知性的分析结合,将中国传统的诗歌品鉴美学与西方近代的文学批评理论结合,更做了以现代观点看古诗和从古典视角评论现代诗的大胆尝试。叶嘉莹先生谈诗,并不着意将诗歌内容与诗人经历一一对应,也并不拘泥于死板的字面解说,而是依托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诗心。深入探索诗人的精神世界,寻找诗歌中蕴含的能激起人类永恒共鸣的情感点。本书文风典雅考究,兼采古典文言、现代白话与西式表达之长,读来齿颊留香。



07.

《清词选讲》


识别二维码

查看馆藏信息

简介:词的微妙,在于它有一种特别的美学特质,即以曲折深隐富于言外之意为美,以引发读者很多的联想为好。而清朝正是词的复兴时代,借这种深婉曲折的文体,“道出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全书涉及清代词人十余位,从时代背景、生活际遇、个人性格、才华短长等诸方面,带领读者一起,邂逅美的清词,欣赏清词的美好。


08.

《顾随诗词讲记》


识别二维码

查看馆藏信息

简介:叶嘉莹教授是蜚声海内外的学者,顾随先生作为她的授业恩师,对其人生学问的影响自不待说,而听顾随讲课的八本笔记一直被叶氏视为一生治学之圭臬,此次,《顾随诗词讲记》则是根据叶嘉莹先生20世纪40年代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顾随先生的女儿之京女士又从新发现的叶氏笔记中整理增补《古诗中的夏天》、《说竹山词》等一万多字篇幅,讲记包括顾随在课堂上泛谈的诗歌妙理,以及诗人诗歌的专论。顾先生对诗歌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与深刻的洞见,纯以感发为主,全任神行,一空依傍,“凡是在书本中可以查考到的属于所谓记问之学的知识,先生一向都极少讲到,先生所讲授的乃是他自己以其博学、锐感、深思以及丰富的阅读和创作之经验所体会和掌握到的诗歌中真正的精华妙义之所在,并且更能将之用多种之譬解,作最为细致和最为深入的传达”


09.

《刘克庄词新释辑评》


识别二维码

查看馆藏信息

简介: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南宋后期词人。以文入词,形成流派。其词作深受辛弃疾的影响。继承了辛词的爱国传统和豪放词风。本书收录刘克庄词269 首,分为编年部分148 首,不编年部分121 首,对其进行逐首注释、讲解、辑评。是刘克庄词本全集评注本。后附刘克庄词研究书目、主要论文索引。供广大读者欣赏、学习、研究刘克庄词之用。



10.

《美玉生烟》



叶嘉莹

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介:他被誉为李白、杜甫之后别开生面、能够自成一家的诗人;他的诗拥有华丽的语言、美好的意象、铿锵的音调,受到无数人的喜爱,然而千载之下,众说纷纭,像谜一样存在——他就是李商隐。《美玉生烟——叶嘉莹细讲李商隐》为叶嘉莹2013年在温哥华李商隐讲座的整理稿,共六讲。叶嘉莹女士从自己在不同年龄阶段读李商隐诗歌的感受出发,结合李商隐坎坷的人生故事,为读者细细讲述李商隐诗歌深微幽窈的心灵境界以及无处不在的浓郁的悲哀。




11.

《叶嘉莹论苏轼词》


叶嘉莹

四川人民出版社


简介:苏轼词作何时而作、因何而起,超旷中另有心音,又因何余音绕梁近千载,洒脱之处是否不合格律……叶先生深入苏轼词作,解读苏轼的精神世界,回答何以苏轼。 《论苏轼词》为叶嘉莹先生亲书手稿。叶先生对学问的严谨、对诗词的热爱、对人生的追求,流淌在这淡淡的字里行间。



12.

《几多心影——叶嘉莹讲十家词》


叶嘉莹

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介:本书是词学大家叶嘉莹近几年在北京、天津两地所做演讲的整理稿,讲述唐五代至清代十位词作名家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辛弃疾、朱彝尊作品的风格特色及其所传达的感情品质。




13.

《人间词话七讲》


叶嘉莹

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介:《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也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它的文词优美,但因为它的解说方式是中国传统的感悟式的意象批评,所以一般读者不易读懂。本书作者以深入浅出和典雅细腻的文字,带你读懂王国维及《人间词话》中讲述的词的故事及其美感特质。




14.

《千春犹待发华滋:叶嘉莹传》


熊烨

江苏人民出版社


简介:本书以叶嘉莹先生的生平足迹为经,以叶的相关诗词和其他资料为纬,有机地构织起叶嘉莹先生的一生经历,生动描述了传主的家世与故居,叙述了传主童年学诗、少年作诗乃至中年、老年育人、传法,虽九死而不悔的感人故事,其间波澜曲折,催人泪下,文词优美,荡气回肠,着力刻画了这位茕茕奔波、殷殷教化的女学者的风貌,烘托出中华赤子对中华古典诗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片痴情。




15.

《千川映月唱莲歌》


陈凯

江苏人民出版社


简介:《叶嘉莹著述版本图录与提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叶嘉莹先生著作阅藏之我见”,评述了叶嘉莹的学术事业和著述出版整体情况。第二部分是“版本图录与提要”,搜集了叶嘉莹已出版著述的版本信息和书影,对其内容进行了提要,对各版本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差异做了考述。第三部分是附录,收录了作者关于叶嘉莹研究的四篇文章。书稿整体展现了叶嘉莹著述的情况,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出版学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书稿由叶嘉莹作序,南开大学迦陵学舍担任学术顾问。


荐读|缅怀伟大的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
来源:中信出版、馆藏资源、可知平台

剑桥学院图书馆
本公众号旨在拉近读者与图书馆之间距离,方便读者与图书馆即时沟通,以及向读者推送图书馆的介绍和最新消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