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混淆的小学数学基础概念!

教育   2024-11-20 11:45   安徽  

请老师和家长保存好下面资料↓


 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


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争论。先来看小学数学教师用书中“关于几位数”的叙述:“通常在自然数里,含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几位数。例如,“2”是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30”是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405”是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但要注意:一般不说0是几位数。


同时,专家也说明:在自然数的理论中,对“几位数”是这样定义的,“只用一个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一位数;只用两个数字(其中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两位数……所以,在一个数中,数字的个数是几(其中最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这个数就叫几位数。


所谓最大的几位数,最小的几位数,通常是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研究。所以一位数共有九个,即:1、2、3、4、5、6、7、8、9。


0不是最小的一位数。


 为什么0也是自然数? 对“0也是自然数”的规定,颠覆了人们对的传统认知。


于此,中央教科所教材编写组主编陈昌铸说:国际上对自然数的定义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以法国为代表的多数国家都认为自然数从0开始,我国教材以前一直都是遵循前苏联的说法,认为0不是自然数。2000年,教育部主持召开教材改编会议时,已明确提出将0归为自然数。这次改版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


 什么是有效数字和无效数字


有效数字是对一个数的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在取舍时,同一个近似数保留的有效数字多,就比保留的有效数字少更精确。


一般来说,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非零的数字起,到那一位上的所有数字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如近似数0.00309有三个有效数字:3、0、9;0.520也有三个有效字:5、2、0。0.00309中左边的三个零,0.520中左边的一个零,叫做无效数字。


 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是否互为逆运算


“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似乎成了许多老师的口头禅,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例如,加法“2+3=5”,其逆算为“5-2=3”“5-3=2”。故此,加法的逆运算只有减法。而减法“5-2=3”,其逆算有“5-3=2”,“2+3=5”。故此,减法的逆运算有减法和加法两种。


综上可知,只能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而不能说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


同理,也只能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而不能说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


 为什么不写“倍”


在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应用题时,很多学生会自然提出这样的疑问,例如,“饲养小组养了12只小鸡,3只小鸭,小鸡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为什么“12÷3=4”的后面不写“倍”呢?


我们首先应该肯定学生的质疑(学生有较强的解题规范意识)。但同时又该说明:在解答应用题时,得数后面一般要写上的是数的单位名称。例如,12只的“只”,8克的“克”。一个数只有带上单位名称,才能准确地表示出一个物体的多少、大小、长短、轻重等。而“倍”不是单位名称,它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例如,上面的计算结果“4”,表示12里面有4个3。


 “倍”和“倍数”的区别 


在第一学段,我们学习了“倍的初步认识”,认识了概念“倍”。而在第二学段,我们又学习“倍数”这个概念。那么,“倍”和“倍数”两个词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这两个词之间有什么区别?


“倍”是数量关系,建立在乘除法概念的基础上。例如,男生有10人,女生有30人,因为“10×3=30”“30÷10=3”,我们就说,女生人数(30)是男生人数(10)的3倍,也可以说,男生人数(10)的3倍等于女生人数(30)。“倍”其实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商(这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等)。


“倍数”是指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它建立在整除概念的基础上。例如,30能被6整除,30就是6的倍数。可见,“倍数”是不能独立存在的,而且对数的形式有特别的要求(必须为整数)。


 怎样使用“时”和“小时”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小〕时并非国际时间单位。在198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我国统一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中,把秒作为时间的基本单位,把非国际单位制的时间单位天(日)、〔小〕时、分作为辅助单位。(注:〔 〕里的字,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这样,在我国范围内使用的法定时间单位就有:天(日)、〔小〕时、分、秒。


由此,“时”既可以表示时间,又可以表示时刻。由于“时间”和“时刻”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容易产生混淆,在实际应用时间单位“时”时,现行教材作了如下处理。


当列式计算出时间的长短时,在得数的括号里写上时间的单位“时”。例如,超市营业时间:21-9=12(时)。(此处可省略“小”字)


在用语言表述时间的长短时,为避免“时间”和“时刻”这两个概念产生混淆,则在“时”的前面加上“小”字。例如,超市营业时间12小时。


在用语言表示时刻时,一律不得出现“小时”字样。例如,公园每天早上7时30分开园(而非7小时30分)。


 “路程”就是“距离”吗 


这两个词在许多老师的教学语言中是替代使用的,其实不然。


“路程”是指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所经过路线的长度,而“距离”指连接两个地点而成的直线段的长度。“路程”所经过的路线可以是曲线,也可以是直线,还可能是折线。


一般情况下,两个地点之间的“路程”大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当两个地点之间的路线为直线时,路程和距离才相等。


 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还是1/1


先看分数单位的含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显然,在分数意义中,关键是“分”,没有“分”就没有“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最少份数是2份(如果是1份,也就无所谓“分”),由此得到的分数单位是1/2,所以1/2是最大的分数单位。


尽管就广义的分数来说,1/1也可视作分数,但它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认识的与整数对立的那种分数(在平均分的基础上产生),故此,最大的分数单位应以1/2为宜。


 像0/3、0.2/3、3/0.2这样的数是不是分数


分数的定义明确告诉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其中,分成的份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要表示的份数叫做分子。


由此可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应该是非零自然数。从这个意义来说,以上这几个数徒具分数的形式,而不具分数的实质,因此都不应该视为分数。


进而,在考查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时,应着眼于通常意义上的分数,将上述这些形式纳入思考的范围,其本身对训练学生的思维并无多大实际意义。


 计算出勤率可不可以不乘100%


先来看看新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三个不同版本的教材对类似问题的理解。


同一课程标准下,不同的教材给出了不同的理解,这给执教者带来困惑:到底可不可以不乘100%?笔者以为,求“××率”其结果必定为百分率。以出勤率为例,就是求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


如果公式只写成: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我们说这只是分数形式(即求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几分之几”),并不是百分数。


因此,在公式后面乘“100%”,既可以使计算数值大小不变,又能保证结果形式满足百分数的要求。因此,计算出勤率、发芽率、出粉率、合格率……的公式中,都应乘“100%”。


 小于90度的角都是锐角吗


根据教材定义: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由此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0度的角是什么角,也是锐角吗?


事实是,锐角定义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小学数学中所讨论的角都是正角。习惯上,我们把射线按0刻度线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到的角叫做正角,射线按0刻度线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到的角叫做负角,当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时,就把它看成零角。如果将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大小的角,就应分为正角、负角、和零角。


由此,严格意义上的锐角定义应是: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


 足球比赛记分牌上的3︰2是数学中的“比”吗


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它们的差别。


第一,球类比赛中的“3︰2”表示比赛双方的得分情况,是“差”比,即表示相差关系,一方得3分,另一方得2分,双方相差1分;数学中的“3︰2”表示的是“3÷2”,是“倍”比,商为1.5。鉴于此,球类比赛中的“比”(其实是比分),其后面的那个数可以为0,而数学中的“比”,其后面的那个数(相当于除数)不可以为0。


第二,数学中的“比”是可以化简的,如“4︰2=2︰1”。同样的“4︰2”放在球类比赛中却不可以化简,如果化简,就不能反映双方在比赛中的实际得分了。

『 中小学通用 』• 课外知识积累
硬笔书法
阅读训练
看图写话
单元作文奥数视频
必背古诗
第一堂课
传统节日阅读技巧
文言文
小古文
读史记
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拼音书写
传统文化
在线听书
勤学故事
论语全集
古诗视频
中医故事科普动画
美德故事
孟子全集民间故事
三十六计
神话故事
科学动画
千字文
弟子规
百家姓
增广贤文
写作方法
寓言故事
文化常识基础知识
标点使用
五子棋入门情商故事
上下五千年
唐宋词飞花令
三字经
二十四孝跳绳锻炼
校园礼仪
亲子运动汉语基础
安全教育
围棋入门世界童话
数独游戏
益智故事学生守则
伊索寓言
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
神奇的汉字
格林童话手工制作
文化名人
象棋入门猜谜语
美德格言
孔子全集孟姜女
魔术教学
古典童话愚公移山
学游泳
数学真好玩动脑筋爷爷
神奇的汉字
英文科普学雷锋故事
作文基础

中小学微课资料
关于中小学的各种微课视频讲解辅导资料及习题免费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