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学 | 运用数字化技术治理不实信息

学术   2024-11-01 10:39   北京  
新媒体技术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带来信息生产与传播的便利,也为不实信息的制造与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借助新媒体技术提供的便利,用户通过增删、放大、更改、移花接木、AI换脸等,使新媒体平台成为不实信息生长的富饶土壤,造成不容忽视的社会舆论后果。所幸,数字化技术的合理开发和运用,也可为不实信息治理赋能。

不实信息辨认难度高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和直播类平台成为不实信息传播的新渠道,并且因其有声、有图、有场景、有影像、有故事,加上“当事人”出场或画外音参与,极易诱导用户。同时,如果用户将抖音或快手上看到的不实信息进行转发或加工传到微信平台,会产生更大的聚合效应。“有图有真相”的呈现方式容易引发用户的同理心和情绪,主动传播不实信息而不自知。

伴随移动终端信息制作与分享技术的不断提升,用户自制信息与分享信息的门槛越来越低,也越来越便捷化,为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创作内容)的创作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各种新技术,尤其是AIGC(AI-generated Content,AI创作内容)、虚拟现实技术,使虚实共生场景的叠加与融合成为可能。而不实信息也是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之上的建构、杜撰、增添、删减,饱含不确定性信息,两者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将为受众甄别信息、监管和防范不实信息带来更大的挑战。

不实信息治理建议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不实信息的监测、监管与治理,在技术层面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比如识别导致的错误分析、技术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大量的资源和人力进行技术架构搭建和建立规则等,加上不实信息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因素,这也会导致技术逻辑的失灵等。同时要看到,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不实信息的监测、监管与治理,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提高效率。

一是多平台多形式发布权威信息,保证真实信息占据舆论主阵地。媒体融合的深化,为多种媒体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新闻机构在整合各信息传播平台资源的基础上,可以生产出更加优质、更加专业、适用于不同媒体平台的内容,以确保真实信息占据舆论主阵地。移动终端不仅是信息发布与传播的绝佳平台,同时也是绝佳的信息澄清平台。媒体机构可依据其掌握的大量真实数据及其公信力与权威性,利用好各种新媒体平台和端口,主动发布真实信息。如此,除了保证真实信息占据舆论主阵地,还将为AI主动“投喂”真实信息,这意味着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搜索结果,以及依托AIGC产出的内容,都将提升真实性。

二是智能化检测与提醒,提高不实信息审核效率。网上真实信息和不实信息混杂,用户难以辨认,专业新闻结构和公益组织的人工辨识与发布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可以借助智能技术在自然语言和图像、视频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建立适合的审核模型,对敏感信息进行追踪、识别、检测、过滤、标注、报警,针对不实信息及暴力、色情、恐怖信息等进行自动筛查,以节省人工审查时间和精力。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版权审查和对假新闻的识别。人工智能提供了检测文本、音视频各种类型信息的真实性并减少错误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案,以及对大数据的汇总和分析能力以及算法能力,可以针对信息进行溯本追源,包括对图像和音频、视频进行一站式审核。在指定的数据范围内,人工智能快速的整理、检索和高效处理能力能够帮助新闻生产和发布机构监控新闻。当出现不实信息、不当信息、拼写错误、个性化推荐不准从而影响了新闻的精准化和针对性投放时,人工智能能够进行实时监控和提醒,这将极大提高不实信息的审核效率。

三是利用智能搜索推荐,防止不实信息扩散。用户在查找信息时,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搜索栏下拉菜单中会显示出预设的诸多选项,同时,网页下方还会显示类似“大家都在搜”这样的引导提示语。随着用户数据积累和算法的改进,信息搜索功能不断优化,人工智能能够更智慧地理解用户的搜索诉求,提供更加精准化、人性化的搜索服务。无论是关键词的自动生成还是搜索结果的排序,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避免推送已经确认为虚假的信息。

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流程,结合自动化工具和人工审查,对被推荐的信息进行双重验证,包括对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的审核,确保信息来源可靠,内容无误导性。第二,通过训练算法模型识别不实信息的特征,如异常传播模式、来源可信度低的网站、矛盾的事实陈述等,自动筛选和过滤掉潜在的不实内容。第三,建立快速响应的用户反馈系统,允许用户标记可疑或不实信息,并结合大数据分析,从用户行为中发现潜在的不实信息传播链,及时予以干预和纠正。第四,为内容创作者和发布平台建立信誉评分体系,优先推荐信誉良好的来源,以此作为预防不实信息扩散的前置防线。

四是防范“网红”和意见领袖反向“带节奏”,发挥其正向引领作用。“网红”和意见领袖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和广泛的影响力,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公众产生深远的影响。要防范其负向“带节奏”,发挥其正向引领作用,通过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分享正面的、真实的信息。鼓励他们利用自身影响力,参与或发起公益活动,分享专业知识,帮助粉丝学习新知,提高能力,促进终身学习的社会风气。对于社会热点事件与问题,引导他们基于事实进行理性分析和讨论,避免传播不实信息和负面情绪,引导粉丝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同时,以适当方式鼓励“网红”和意见领袖分享个人的失败与挑战,以及克服困难的过程,展示真实、积极向上的形象,成为粉丝学习的榜样,为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贡献力量。通过以上方式,“网红”和意见领袖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也能够对社会文化、公众行为产生积极、正向的引领作用,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

五是成立研究团队,共建可靠新闻来源计划。在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被解构。舆情反转、虚假报道等情况屡见不鲜,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也有所降低。数字化技术可以为主流媒体重塑话语权、进行舆论引导工作提供新机遇。在不实信息蔓延之时,主流媒体承担着公布权威信息、进行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以区块链技术为例,其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性,不仅可以帮助媒体在进行信息获取时选择更可靠的信源,同时还可以标明信息来源以帮助用户进行客观判断。而成立研究团队,共建可靠新闻来源计划,长远来看,有助于党的新闻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力推进和舆论引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六是加强技术创新和标准化。运用新技术手段推动新闻真实,需要创新技术和标准,要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技术研发,设计合理的技术应用方案和架构。同时,建立可行标准,便于不同平台更好地交互和合作,提高数字化技术在不实信息治理中的效能。为增强现行管理体系的协同性和整合性,相关管理者和政府部门应建立规范和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七是依靠社会共治,实现多方合作共赢。不实信息的治理,需要多主体、多方参与,可以鼓励社会共治和多方合作,建立数据的可信管理和数据共享机制,让各方意见可以相互汇合、共同管理和决策,进一步加强治理和追责。基于此,组织、个人和机构相互之间的连接将更加紧密,可依托公共组织和个体的力量,建立公共的平台和机制,加强多层面交流和支持,提高社会共治的参与度和质量。各方应合理分配资源、合作共赢,形成生态共建、合力打造的局面,从而提升不实信息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报
从这里走进中国社会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