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2期:雪域老兵吧,欢迎战友回家!
冯正荣:甘肃省酒泉市人,1954年2月出生,1972年12月入伍,入伍后就成了川藏线上的一名汽车兵。曾任连队文书,营部书记,连队副指导员,指导员,副教导员,宣传股长,兵站站长,宣传科长,大站政委,干休所政委。曾四次荣立三等功。在部队退休后,一直在川藏兵站部机关帮助工作到2021年。
雅安是座“凯旋城”
冯正荣
点击进入:上篇
作者冯正荣在车头会上提要求
下篇: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整治川藏线,川藏线的道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川藏线已经成了网红打卡地,“此生必驾318”已经在全国叫响。实际上318国道的起点是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广场,途经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八个省份,全程5476公里,终点为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中尼友谊桥,是西藏连通内地的骨干运输通道。现在网友们说的“此生必驾318”,主要指的是四川雅安到西藏拉萨的川藏线。在雅安金鸡关有一个“此生必驾318”的打卡站牌,是“川藏第一关”闪亮名片,雅安成了旅游爱好者上川藏线的集结地。川藏线上的高山、草原、海子、雪山令人陶醉;川藏线上的寺庙、经幡、牦牛、羊群美不胜收。这是一条令无数人向往的“中国最美景观大道”。有网友留言:此生必驾318,油门一踩就出发,一路嗨歌笑哈哈,风景太美不想家。有些年轻人可能会这样想,一条“中国最美景观大道”,是许多旅游爱好者领略大美河山的旅游胜地,游客们都觉得上川藏线很好玩,过去行车真有那么危险吗?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川藏线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过去跑川藏线就如上战场,每趟运输任务就像一次战斗,翻车亡人是司空见惯的事。下面有两组川藏线牺牲官兵的数字就充分说明,那时候跑川藏线是多么的危险啊!川藏兵站部从1955年成立以来,截止2004年,有1800多人受伤致残,663名官兵壮烈牺牲。663人是一个什么概念?相当于六个连队啊!和平时期,没有打仗,一个师级单位牺牲了六个连队的官兵,据说是我军和平时期牺牲官兵最多的一个师级单位。从这一组数字可以看出川藏线是多么的危险,上川藏线是不是上战场!进入新世纪,川藏线的道路彻底改变了模样,汽车部队的装备也已更新换代。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电话联系了川藏兵站部宣传保卫科的几个同志,他们说,从2005年起到现在,川藏兵站部已经做到了连续19年零亡人。真是可喜可贺!我当兵就到了汽车第十八团,成了川藏线上的的一名汽车兵。川藏兵站部原兵站处处长时红武是我们汽车第十八团的战友,他在汽车第十八团当过连长、营长,在川藏兵站部机关当过科长、处长,他被大家称为川藏线的“活地图”。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给我提供了一个汽车第十八团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组建到本世纪初,三十多年来牺牲官兵的名单,我把这些牺牲官兵的姓名和籍贯抄录下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可能还有遗漏。这是有名有姓的124人。一个汽车团和平时期在川藏线上牺牲了一个连的官兵,你们说川藏线危险不危险!文中出现的处长时红武
我们深深地怀念这些在川藏线上牺牲了的战友!这个名单里有些都是我很熟悉的战友,现在我都能想起他们的音容笑貌。下面是汽车第十八团建团三十多年来在川藏线上牺牲官兵的名单,让我们永远怀念他们!愿他们的英灵能在天堂安息,愿他们的英灵保佑现在的汽车兵在川藏线上行车安全!陈武勇(四川仪陇)、李善荣(安徽庐江)、徐光礼(安徽霍丘)、骆应华(四川南川 )、周明文(四川合江)、兰国民(湖南道县)、蒋忠伦(四川巴县)、赖大祥(四川)、刘图万(四川遂宁)、潘定福(安徽庐江)、刘长征(安徽庐江)、黃延才(四川安岳)、梅传琯(安徽蚌埠)、廖 伦(四川永川)、陈正贵(安徽)、李启炳(安徽无为)、万全贤(湖南道县)、吴先成(安徽无为)、高自海(安徽庐江)、李大金(四川南溪)、郑满德(安徽无为)、陈兴民(甘肃武威)、王足田(山东齐河)、周柏树(四川南川)、陈文清(四川仁寿)、邱逢财(甘肃民勤
)、罗昌华(四川大竹)、刘功能(四川)、熊朝辉(四川渠县)、赵前熊(安徽无为)、杨乾德(四川巴县)、罗广成(四川渠县)、罗強华(四川忠县)、郭和平(四川)、张全贵(安徽庐江)、蒋大林(四川)、范跃进(四川广安)、沈中智(河南信阳)、杨录芳(甘肃民勤)、田永奎(四川)、段道福(四川达县)、王乐刚(甘肃民勤)、李其全(四川渠县)、李和平(四川忠县)、刘功伦(四川
)、申新海(河南焦作)、师小利(陕西凤翔)、陈占州(河南灵宝)、陈喜兵(河南南阳)、雍明尧(四川南部)、母传华(四川德阳)、张玉发(贵州凯里)、张胜全(四川铜梁)、潘忠贵(贵州黃平)、陈先强(四川古蔺)、杜德清(四川南部)、浦 平(四川西充)、廖三春(四川宣汉)、左仁忠(四川万源)、吴信冲(安徽淮北)、贺显银(四川云阳)、刘朝彬(四川梁平)、刘 勇(山东)、李春华(湖北松滋)、付至卫(四川古蔺)、吴 滨(山东营南)、刘战旗(河南原阳)、蒋 忠(四川梁平)、卢明朝(河南邓县)、赵宝山(河南原阳)、周清河(四川涪陵)、曾 明(四川云阳)、贺广燕(四川宣汉)、田 袁(四川德阳)、邓 源(四川乐山)、刘长林(四川忠县)、李照月(湖南道县)、薛绪德(甘肃酒泉)、梁方彪(广东信宜)、 罗清明(四川仁寿)、杨俊富(四川渠县)、李中华(四川达县)、雷小川(四川梁平)、秦 国(四川通江)、赵 星(陕西凤翔)、杨军营(河南温县)、李红民(河南新乡)、邓 风(四川乐山)、唐云金(四川广安)、雷昌谷(四川广安)、品其文(四川)、王安轩(四川)、赵武川(山东黃县)、李小东(四川营山)、陈 颜(四川古蔺)、王国州(四川宣汉)、刘中茂(四川大竹)、 薛国富(河南修武)、杨德才(四川古蔺)、翟培生(山西永济)、杜泽顺(四川达县)、宁望仲(四川渠县)、刘小利(河南武陟)、王家亮(四川古蔺)、刘长富(四川忠县)、陈志全(四川渠县)、刘新薜(河南西峡)、赵产强(四川古蔺)、任本志(四川宣汉)、陈 彦(四川古蔺)、吴晓定(安徽肥西)、张小刚(四川涪陵)、李 军(陕西白河)、张海亮(陕西安塞)、邓恩贵(四川合江)、石光明(广西合浦)、王建辉(陕西黄陵)、张 健(安徽肥西)、程卫军(陕西甘泉)、尹显毓(河南邓县)、任 军(陕西)、吴飞龙(四川邻水)、孙宗加(安徽庐江)、熊国来(安徽)上面这些汽车第十八团在川藏线上牺牲的官兵,有些是我非常熟悉的战友。薛绪德是1972年12月入伍的甘肃省酒泉市人,他和我是同一个县,同年入伍的,我们当兵后都分到了汽车第十八团四营,我是十六连,他是十四连。作者冯正荣(第二排左一),文中出现的牺牲战友薛绪德(第一排右一)
1976年他回老家探亲,刚结婚三天,就踏上归队的行程,他回到连队的第三天,车队要上高原执行运输任务,第二天他匆匆忙忙检查了车辆,做了出发前的准备。车队出发前的头天晚上,他还到我寝室坐了一会儿,聊了一下家乡的情况。第三天,他作为正式驾驶员一个人开一台车,跟车队出发了。车队从四川雅安出发行驶了不到20公里,快到飞仙关的时候,薛绪德驾驶的车辆压垮了路基,连车带人掉入了青衣江,薛绪德当场牺牲。杨乾德是1971年入伍的四川省巴县人,罗广成是1973年12月入伍的四川省渠县人,他俩和我都是十六连的战友。1974年,我在连队当文书,罗广成是连队给养员(当时称上士),我们都属于连部班,交往比较多,关系比较好。文中出现的牺牲战友罗广成(后排左二)
1976年,时任副班长的杨乾德,带着学员罗广成跟车队上高原执行运输任务。车队出发前,罗广成到我的寝室兼办公室(当时我是营部书记),他给我说,这趟任务回来我就单放了,我请你吃夹江蒸饺。车队出发的第三天,翻越二郎山的时候,由于会车靠边,压垮了路基,车辆翻下了悬崖。当战友们把杨乾德和罗广成背上公路的时候,他俩都停止了呼吸。我曾发表过一篇“没有吃成的夹江蒸饺”记述过此事,怀念我们一起工作生活过的战友。川藏线确实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当年的汽车兵是冒着生命危险执行川藏线运输任务的。有一幅对联反映了当年上川藏线的情况。上联是:处处有险处处险。下联是:年年难上年年上。横批是:川藏线。那时候我们跑川藏线,把雅安当作是凯旋城,只要活着回到雅安就算胜利了。当时汽车部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车队东返到雅安都要休息一天。通常是上午连队组织到挺进路交通旅社有个大澡堂洗澡,换上干净衣服,把脏衣服放到驾驶室座椅靠背后面,回到连队再洗。中午在雅安兵站吃饭,下午放假休息,多数是同年入伍的战友约到一起逛街,下午不回兵站吃饭,大家都到街上自费搓一餐,改善一下伙食,以庆祝凯旋而归。晚上十点钟连队干部查铺或者点名,大家十点前回到兵站就可以了。我记得,1978年冬天,我在川藏兵站部教导队当教员回到连队,当时我是副指导员,我带领12台车到西藏察隅边防团运送过年物资,5台车上就有我们同年入伍的甘肃战友,他们是:顾寿(武威市人)、刘学贤(敦煌县人)、王大虎(民勤县人)、卢新林(民勤县人)。作者冯正荣(后排左二)和文中出现的同年入伍的战友合影。顾寿(后排左一)、刘学贤(后排右二)、王大虎(前排)、卢兴林(后排右一)
那趟任务我们历经千辛万苦,做到了车没掉漆、人没掉皮,安全地返回了雅安,大家都很高兴。我们放假半天,让大家逛雅安城。我们五个同年入伍的甘肃战友,下午到雅安电影院看了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这是1964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一部老电影,讲述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故事。在那个“特殊年代”这些电影被禁放了,我们看的电影是“革命样板戏”,还有《地道战》、《地雷战》不知看了多少遍,电影内容比较单一。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把一批老电影“解放”了,我们看了这个带有生活气息的电影感觉很新鲜。我们几个甘肃人喜欢吃面,晚上在中大街国营挞挞面馆吃挞挞面。那时候没有私人饭店,国营面馆的分量是很足的,二两一碗,每碗一毛二分钱,我们每个人吃了四碗,一个人一餐吃了八两面条,连饭店的服务员都说,当兵的人饭量真大。那时候人年轻,加上肚子里油水少,饭量确实大。当时生活条件差,我们部队的伙食费标准每人每天四毛五分钱,我们一个人一餐吃四碗挞挞面,已经超过了一天的伙食费标准。雅安不仅是汽车兵的凯旋城,也是一座“兵城”。上世纪七十年代,雅安城里驻军有师级机关、有汽车团、还有陆军医院。加上路过的汽车部队要在雅安休整。那时候的军人上街都穿军装,雅安街上到处都能看到现役军人,军人成了雅安城里的一道风景线。雅安啊,美丽的雅安!我在雅安工作了二十八年,雅安给我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雅安,是一片被雅雨润泽的灵秀之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川西大地。雅安,古时的青衣羌国,今朝的秀雅宁安,在历史的长河中将会不断绽放光彩,将会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祝愿雅安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雅安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的这篇“雅安是座凯旋城”初稿完成后,发给我的老战友、川藏线的“活地图”时红武处长做了一些修改,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